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80当大佬-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忠连忙宽慰性地解释:“没事,没耽误。刚才包处长还说,理解你目前的情况,让我把近期的进展都转告你。至于你们局长,也是昨天才来的。是为了提高对接级别,方便更快地统筹商务条款——这次的合作成功,可不是‘这点小事’了,估计你们一机部整个系统能累计创汇3000万美金呢。”
  顾骜饶是有心理准备,听了这个数字也大吃一惊:“怎么可能有3000万?我们就算一倍多的利润虚报,一套九万方大制氧也就卖300万吧?本来规划是卖6万方最多卖5套、换成9万方最多卖3套。”
  章忠刚刚从包处长那儿来,近况比较了解,立刻帮顾骜揭开了谜底:
  “侯赛因将军最后让军方装备部买了5套,一共1500万美金。而且,你可别小看了侯赛因将军赏识带来的效果。你想,伊拉克可不仅仅是军方需要气体分离设备吧?民用领域也是要的。
  他们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听说了咱这边的关系、还有将军的赏识,主动就邀请了考察。包处长说,他也是考察了之后才知道,伊拉克全国的公共卫生系统,此前竟然都没有本国的液氧、液氮生产厂,是直接不差钱从外国进口灌装好的高压液气钢瓶。
  人家伊拉克人的福利那是真叫好,哪像我们国内,重症病人吸几口氧还要算着钱?人家是稍微有些心肺功能失调、头晕目眩的病人都要吸几天的。全部折算下来,全国的医疗系统相当于要养近十万人不间断吸医用氧,都够供好几套大制氧了。
  再加上另外一些需要用到液化分离空气的工业环节。侯赛因将军刚刚下令在巴格达、摩苏尔和巴士拉都分别造一座气体分离厂。三个工厂的全部设备采购都用我国的东西,可不又是1500万美金的进口设备了么。一机部这次全部单子加起来,还真有3000来万美金。”
  有这么大的订单,局长亲自来拜会对方的总统,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国内的外贸工作,都是级别越高的人,手上握着的折扣尺度和谈判底线越大。
  要推进整体进度,派一个级别足够、能当场拍板的人来,总好过对方稍微砍砍价就得中断谈判、拍密电回国请示。
  顾骜决定一会儿就去局长和处长面前露露脸,再帮忙做些工作,免得失职失礼。
  说完了帮别人带话的事儿之后,章忠就提到本部门的戏肉了。
  也就是这几天兵器工业部经过初步接触后,觉得可以卖的东西。
  章忠首先找顾骜确认道:“小顾,我发现伊拉克军方目前的需求好像不少呢,完全不像是一个和平年代国家的军备整备进度。你跟侯赛因将军最近关系不错,有没有更深的高层信息?”
  听了这个问题,顾骜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下意识地又上下打量对方。
  章忠知道他的担心,连忙又出示了一些秘密证件,还有一些别的信物:“放心,我有中东研究室的密级。”
  顾骜验看无误后,隐晦地说:“侯赛因将军,登基之后可能想……我是说可能啊,对伊朗动手吧。你该上报的上报,该自己分析的自己写分析,别乱传。”
  “那就怪不得了,原来伊拉克的需求潜力这么大……”
  章忠并不知道,在没有顾骜的那个时空,他本来也会来到伊拉克,并且代表兵器工业部进行一些斡旋、还为国家促成了不少交易,颇创造了一些外汇——但是,绝对不是在79年7月初就来。
  而是要等到14个月之后,明年四季度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国内才注意到“伊拉克好像挺有钱的,而且似乎有买军火的意向”。
  但是,等战争真正打起来之后,全世界都知道这儿有生意了,所以美苏军火商都往这里涌。
  以国内当时孱弱的商务谈判团队、完全不懂怎么对外卖武器的口才技巧,几乎是在一步一个坑的试错中艰难前行。
  最后,对伊拉克的销售额也谈不上巨额。
  还是在拿伊拉克练手,把推销技巧、口才混纯熟之后,反而找沙特人卖出了一些二踢脚之类的东西。
  不过那都是1981年之后的单子了。
  而顾骜的出现,显然通过一个和平年代对方就需要采购的重型工业装备为突破口,提前帮国家打开了这一扇窗子,看清了对伊贸易的潜力。
  并且提前14个月,就开始为某些原先没想过的出口路径练兵实践。
  两人越聊越深入,章忠自然是从顾骜这里获益匪浅,而顾骜也借此深度接触了隐蔽战线上的洽谈联络人员,是怎么做事的,觉得颇有收获。
  顾骜对军事的研究并不算深入,但他好歹也知道后世对两伊战争的基本评价。
  即使刨除掉那些不能拿来说的、目前还无法被干货铁证证明的点(也就是那些说了容易被人怀疑和切片的点),仅仅剩下的部分,已经足够让章忠消化很久,并且大呼值得了。
  稍微几句话,顾骜大致勾勒出了一副“两伊很可能会打一场拿着80年代先进武器、却以60年代落后战争形态实施的战争”的图景。
  然后,还说了“考虑到两国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性,战争一旦进入消耗战后,有可能互相炸油田、炸游轮,袭船战”。
  推演的东西,顾骜充其量只能说到这一点,再往后就不是“远见卓识”能解释得了的。
  章忠听得很仔细,并且对照了自己的推销清单,两人很快就想到了呀一个共同的点。
  “小顾,那你觉得,伊拉克人尽管是在准备一场陆地战争,但依然需要发展对海打击力量的咯?”
  顾骜肯定地回答:“对,我认为,只要我们引导恰当,完全有可能让侯赛因将军建立一支惠而不费的对海打击力量——购入大量的军舰、潜艇,以发展海军,这是伊拉克不可能做的,因为他们只有巴士拉港一个出海口,缺乏海军部署纵深,也没有使用场景。
  但是如果他们的假想敌是伊朗,伊朗有漫长的波斯湾海岸线,还扼住了霍尔穆滋海峡,目前已经有相当的军队了。所以,伊拉克夺取制海权是不可能的,但破坏伊朗的制海权则是有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不对称的、让敌我都无法使用海军的打击力量。
  就像一战和二战中,德军发展潜艇,并不能夺取制海权,却能低成本地破坏英国的制海权。而换到我们如今这个时代,伊拉克需要的不是军舰,而是一批空射的高性能反舰导弹。”
  章忠稍微揣摩了一下,就觉得深以为然——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推演的前置基础条件,也就是“两伊开战”这个大前提成立的情况下。


第103章 全球一盘棋
  如前所述,章忠被临时调到兵器工业部之前,就是海军装备发展规划所的,他本人也是一个海军军官。
  之所以有这次借调,也是因为1979年国内各部门专业人才都太匮乏,以至于兵器工业部整个部搜一遍,都找不到一个既懂装备、又懂阿拉伯语的高级人才。
  于是只能把章忠这个北大毕业生借来了——章忠可是1974年时,因为此前在海军表现好,被推荐制上的北大,去年也就是78年6月刚刚毕业,然后在海军装备研究所干了一年。
  如今的北大生,非常值钱。
  也正是因为这份履历,本次兵器工业部能推销的东西里,章忠对海军的装备是最熟悉的。
  在规划所的时候,他的本职就是对反舰导弹的规划论证。
  所以稍微顺着顾骜的思路想了想,他就扼腕叹息地联系到自己的老本行上:
  “那真是可惜了……其实我们的‘鹰击…5’反舰导弹研发,从去年就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了,立项的时候就是要争取能逆向复制法国‘飞鱼’导弹的性能。可惜海军一直没有订单需求,投入还是不够。如果伊拉克人真要买的话,不知道他们等不等得起、采购量有多大呢?我们就算现在开始给导弹研究所拼死投钱投资源,至少也要三年才能出货,就怕到时候这边仗都打完了。没人给咱摊销加急研发费用呐……”
  再往前,国内也有老式的“鹰击”系列前4代导弹,但那些东西都太落后了,很多还是模仿苏联50年代“冥河”一类液体燃料导弹的,伊拉克人肯定看不上。
  章忠这番话,本来只是自言自语地扼腕叹息,但听到顾骜耳朵里,却是让他眼前一亮。
  顾骜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个知道,两伊战争会一直打下去,六七年都打不完。
  于是他连忙忽悠道:“忠哥!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解释,有些信息来源不好说。
  但凭我的情报,我觉得这场未来的战争,只要能打起来,就不会太快结束的——你想想,美国人打越南,很快结束了么?没有!以美国那么强大的力量,尚且打了14年。
  因为如今的国际局势,不仅是冷战,还是美苏实力恰好势均力敌的冷战。这就注定了每一场代理人战争是否能结束,关键不在于交战双方本身战斗力是否能立刻击垮对方。还要看对方背后的扶持者是否会停止输血。
  伊拉克此前和美国关系就很不好,从73年开始,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借口,侯赛因将军开始国有化伊拉克的美资石油公司股份,让美孚石油等美资巨头蒙受了巨大的资产损失。
  如果不是今年2月份伊朗出了事儿、巴列维王朝完了,美国本来是绝对亲伊朗反伊拉克的。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其实对伊朗和伊拉克都很恨,巴不得这两个国家同归于尽。
  因此未来只要敢打起来,只要他们没有瞬间斩首、在外援反应过来前就结束战争的能力,那么国际势力肯定会往弱势一方那里多卖军火,让他们一直打下去的,除非哪天这两个国家都民穷财尽、再也榨不出军火生意价值了,这事儿才算完。”
  顾骜洋洋洒洒,向章忠兜售了自己的观点。
  至于目的,当然是要通过章忠劝有关部门不要错过良机,加快投入对“鹰击…5”空舰导弹的研发投入。
  历史上这款导弹78年就开始进入实际研发,但因为国家重心在经济建设上,很多军方研发的预算被砍了,又没想到这款导弹能出外单创汇,所以前前后后搞了6年,到1984年才成功投产、并列装服役。
  如果是发达国家,花6年搞一款全新的导弹,那当然是不算慢的。
  但考虑到鹰击…5只是逆向复制了法国人60年代的“飞鱼”导弹,所以实际上只要有钱,缩短一半研发周期都是有可能的。
  而顾骜知道两伊战争要打很久,如果让鹰击…5提前两三年量产,正好赶上袭船战高峰期,无疑能为国家创造不少外汇。
  而且也不怕改变什么历史进程,无非是把那些外国军火公司赚的钱变成中国人赚的而已。
  或许有人会说:这事儿促成了之后,顾骜个人也没什么好处吧?就算章忠策划谏言有功,最后也都成了章忠的军衔。
  但顾骜在这事儿上还真没考虑谋什么私利,就当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反正他也只是分析了一波,又没花费什么成本。
  即使只是收获一个未来将军的友谊,那也算赚了。
  而顾骜之所以非要这么做,另一层考虑就是想恶心一下卑鄙的英狗——英狗在全世界撤出其殖民地的时候,是最会搞事情埋雷的。
  比如它们撤出印巴的时候,故意搞一个诱使印巴仇杀的蒙巴顿方案,导致几千万人被迫迁徙、路上不知道冲突死了多少人,还酿成了后来几十年的战争对峙、克什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