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无限梦想-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是……若是毕业论文,院办也不会看得上!”陶妤妃颇有些纠结道,“问题是你现在要怎么办?万一院办真劝退你,你如何应付?”
  “能怎么应付,大不了转校,再不然我留洋总成了吧?”杨棠咬着后槽牙低沉而又坚定不移地表明决心,“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念到最后,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已经响彻教室。
  陶妤妃木讷地看着杨棠,刚刚进来的当堂老师诧异地望着杨棠,全班同学惊奇地望着杨棠……杨棠收拾起书本,就那么施施然从老师眼前走过,离开了教室。
  安静。安静了数秒。
  当堂老师打破沉默道:“刚出去的是哪位同学?挺流逼的,班长、你们几个班的班长都报一下,谁认识那个谁?”他语带幽默,但教室里无一人发笑。
  这时,陶妤妃站起来道:“钟老师,刚那位叫杨棠,杨树的杨,海棠的棠!”
  钟老师听得一愣,旋即道:“原来他就是杨棠啊,有个性,我估摸着最近的传闻大家都听说了吧?”
  “听说了。”
  “没有……”
  讲台下学生们的答案参差不齐。
  钟老师不以为意,轻笑道:“有时候对错不在于一个人本身,而在于事……看杨棠同学刚才的样子,想必打算坚持到底了,说不定这历史系还能出一桩大新闻!”
  “啊?!”
  “不是吧钟老师,你可是历史系的老资格了,怎么听语气你似乎站在杨棠那边儿?”
  “就是就是,莫非传言之中还有什么我们不了解的情况?”
  钟老师继续轻笑道:“你们不了解的多了……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先点个名,然后我就开讲!”随后,在座几个班的学生惊讶地发现,名字一溜点下来,却始终没有点到杨棠的名字。
  ……
  与此同时,京大校办行政大楼。
  新的一周,收发室刚刚收到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期刊。
  老王头初中毕业就在京大当了门卫,这一干就是三十几年,他之所以在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全赖他有双火眼金睛,能够随时洞察历任校长的喜好,长期拍马都拍在马屁股上。
  这不,京大新一届校长上任还未满两年,老王头就已经看穿了这位方校长的诸多喜好,其中一项小喜好就是每逢周一或月初坐办公室,就爱看最新的国外期刊打发时间。
  今天王老头早早就筛了一遍,发现好几本期刊都迟到了,唯独《Science》准点邮到,于是他将《Science》抽出,双手捧着,亦步亦趋地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外。
  “咚咚!”
  “进……”
  老王推门而入。
  方校长刚打开电脑,抬眼看见老王,不禁笑道:“老王来啦,我订的期刊到没?”
  “方领导,我留意着呐,目前就到了一本,《Science》,给您!”老王的英语相当蹩脚,把Science的音发错了。
  方校长听了不禁莞尔,照旧纠正道:“老王,我都跟你说多少次了,这期刊的名字念Science,不是你那个发音……”
  “嘿嘿,领导,这人老了,脑子就不够用了,我记不住也没办法,走先!”说着,老王头乐呵呵地倒退出了校长办公室,顺便把门给带上了。
  方校长不以为意,敛起笑容,坐回老板椅内,呷了口茶,开始翻阅《Science》。
  《Science》这本期刊其实蛮有意思的,封面一般不做文字性的导读提示,但封面的画面很能说明这一期的重点,而方校长拿到的这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居然是以勾三股四弦五的直角三角形为底画。
  “这期的重点论文是数学吗?”
  嘀咕了一句,方校长翻开了里页,很快就在目录中找到了关于数学的论文题目,旋即瞪大了眼睛。
  “嗯?西姆猜想完全证明?”
  方校长本身就是学数理出生的,自然清楚西姆猜想在业界的影响力。他当下不再急于浏览其它论文,而是直接翻到了西姆猜想那一页,开始品读起来。
  当然,由于篇幅问题,《Science》并没有把所有证明刊载出来,只发布了主证明过程,而主证明过程中引用的那些转换公式的详细证明,这一期版面里暂无,仅仅标明了十多个转换公式都已经被一一证明了成立,将于下期刊载出来。
  主证明过程并不复杂,方校长很快看完,并且对前五个转化公式里的其中两个一眼看穿,几乎在瞬间就有了证明思路:“唔……这么看来,至少前面三分之一的主证明过程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这第四个转换公式是个什么思路,我恐怕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止如此,从第六个转换公式开始,方校长就基本看不太懂了。也对,他搞行政工作十几年了,曾经学过的许多知识都被渐渐淡忘,想要一眼看穿所有转换公式,那这个西姆猜想的完全证明不就成摆设了么?
  自嘲地摇摇头,方校长终于脱出学术思维,扫了眼论文的作者:Tang。Yang,Juking。University,Beijing,China!
  “嗯?Juking。University?玉京大学!?我们学校?!”方校长满脑门子的问号,“这是不是期刊方面弄错了?不对,这作者名叫唐洋,NONO,是杨唐,明显是咱们华人的名字啊!”
  嘀咕到这儿,方校长的眼睛瞪得溜圆:“这么说,还真是我们学校的人证明了西姆猜想?不能吧?这叫杨唐肯定不是院士,咱们校的院士我全见过,名字都有印象,绝对没有杨唐……莫非是哪个博士后导师?不行,得马上查一下!”
  正好电脑开着,方校长麻溜地点开了教职工登记列表,通过高级检索,结果并没有在博士后导师中发现杨唐,同样的,教授副教授里边也没这个人,甚至于方校长直接调出数据库控制台,通过复杂的数据库语句查询教职工名字的拼写是否有与yangtang这个字符串所吻合的。
  结果自然令人失望。
  “难道是哪个正在读研读博的学生?不可能吧?”
  方校长又开始了新一轮揣测。
  好在他是校长,电脑数据库里连各级学生的名单都有。照着前次教职工的查询方式又查了一次,最终符合“杨唐”二字的学生,包括在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博士后。仅有两人叫这个名儿!
  但扯淡的是,这两个学生相关的数学基础课几乎门门都不及格,甚至有一科这两人是补考了再补考才勉强过关的。
  “应该不是这俩学生……”
  方校长忍不住摇头,因为真要是证明西姆猜想的数学天才的话,不可能低调到需要二次补考的地步。
  “那究竟是什么人呢?要不再用字符串检索一次?”


第333章 轰动(2)
  方校长如是想着。
  迟疑了半秒,便开始敲击键盘。
  数秒后,又列表反馈在电脑屏幕上。
  整个京大目前约有十来个叫YangTang的,比如羊堂,阳镗,杨唐等等等等。
  当然,杨棠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这需要一个一个去剔除。
  方校长可不认为他有这么多时间当名侦探柯南,于是他总结了一下这十多个YangTang各自所在的院系,只有六个,他索性电告秘书,让她通知下去,让这六个院系的一把手到他办公室来开个短会。
  同一时间,《数学年鉴》编辑部。
  副总编波普洛夫刚把办公桌归整好,正打算下班。
  “哐当!”
  责编乌尔怒气冲冲闯进了波普洛夫的办公室,把门撞得山响。
  波普洛夫见状皱了下眉,若不是看在乌尔跟他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是同学的份上,他已经发作了:“怎么回事?跟谁生气呢?”
  “啪……你看看这个!”乌尔说着,将一本崭新的《科学》期刊拍在了波普洛夫的桌上。
  “这是……”
  “这是最新一周的刊物,你看这篇文章……”说着,乌尔已翻到了杨棠那篇《西姆猜想完全证明》。
  波普洛夫陡然瞪大了眼睛:“这、这个混蛋,他、他怎么可以这样?这个华夏数学家也太不守信用了,居然脚踏两只船!”
  乌尔摇头苦笑,虽然她很想纠正老友“脚踏两只船”不是这个意思,但显然没有心情:“这种事在学术界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看来我们是压不住这位yangtang了。”
  波普洛夫挑眉道:“那现在怎办?”
  “为今之计……咱们只能改版了。”乌尔道。
  波普洛夫愕然道:“改什么版?我们明天将要发行的新刊根本就没有登载yangtang的论文呐?”
  “所以我们要临时改版,把yangtang的论文补登上去……”
  “这、这这……临时改版,这会儿我们社的刊物恐怕都已经全部印出来了啊!”
  “那就作废!”乌尔提议道,“如果我们还想跟得上CNS期刊脚步的话。”
  波普洛夫有点无语,却也不得不承认老友说得对:“问题是,《科学》已经登了证明过程,我们再登是不是太重复了?”
  乌尔摆手道:“不会重复的,我们只登那些二次转换公式的证明过程,而《科学》暂时没有登这一部分,要下周才登,呵呵!”
  “嗯?是这样吗?”波普洛夫不敢相信,抄起杂志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哈哈,果然没有,我这就给印刷厂打电话!”
  同样的一幕,也在《自然》编辑部上演。
  不仅如此,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牛津、剑桥……麻省、哈佛……但凡拿到最新一期《科学》刊物的学者们,但凡留意到《西姆猜想完全证明》这篇文章的教授们无不感到震惊和振奋。
  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学者,并没有太多关心论文的作者yangtang是谁,但还是有小部分人留意到了yangtang这个华人名字,尤其是各私立大学的营销者,这些人往往与各私立大学的校董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他们往往会推荐或招揽一些学术精英进高校更深入地研修学问。
  虽然yangtang是个华人,但只要他这篇《西姆猜想完全证明》能够获得广泛认可,那么各大私立高校甚至公立大学都将会有足够的理由来笼络杨棠。简单来说,只要杨棠肯加入,什么外国国籍啊,票子房子车子女子,通通都不是问题!
  当然,杨棠这篇论文在世界各地学术界引起的波澜同地球转动的大势比起来还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汪涟漪。毕竟世界上不止有科学,还有民生,无数人得吃饭;还有战争,无数利益被重新分配;还有环境问题,眼下每个人的呼吸不是在制造废气而是在净化空气。
  不过,至少在京大校内,有股风暴正在酝酿。
  校长办公室内。
  物理学院、工学院、经济学院、环境学院、历史系以及哲学系……这六大院系的一把手已经凑齐,而他们各自的秘书都等在办公室门外。
  “老方,这么急找我们来,什么事啊?”工学院陈院长仗着老资格大喇喇地打破了办公室里的沉默。
  方校长斜了陈院长一眼,又扫视了一圈其他人,然后把《科学》往桌上一拍,道:“这篇文章你们都看过了吗?”
  “什么文章啊?”物理学院董院长相当熟悉《科学》的封面,当下凑上前瞄了眼文章题目。
  至于其他几个院长,《科学》里的内容跟他们所在的学科不大沾边,也就没往前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