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刷新帖子的网友看到新发出的照片,都愣在屏幕前。
这是四张拍摄角度不错的番茄照片。如果只看后两张细节图,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是看到前两张全景图,就感觉到极为不可思议。
一间看起来陈设简单的房间,一个普通的塑料桶,一片青绿色的墙壁。
绿墙上,不仅有茂密的树叶,在树叶的缝隙之间,可以清晰地看见一粒一粒饱满的果实,成串悬挂在青藤之间。
果实有些小而油绿,看上去十分青涩,有些却饱满成熟,个头均匀,展现出漂亮的亮红,还有一些青红交杂,仿佛转眼就红透成熟。
如果所有人的眼睛没有出错的话,那么,就能明显辨识出,这些果实,是正儿八经的番茄。
非宅手一滑,摔坏了手里的玻璃杯。
丁山月月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惊讶地叫道:“这番茄种的太帅气了,如果是真的,我一定要找楼主买一棵苗来种。”
泠泠姐困扰地皱起眉头,凑近屏幕,突然,冲着隔壁房间编写程序的儿子吼道:“阿吉,快过来给妈妈看看,你看看这张图是不是假的,是不是网上说的p过的。”
老蒋从呆愣中回神后,眼前一亮,细细研究一番,马上开始设计如果这种藤本植物种植在家中,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周天天翻了一个白眼,压根就不相信那几张全景照片是真实的,噼里啪啦地打字,开始抨击起这个名叫的发帖人。
——
——
林曾发完图片,开始回复楼下的帖子。
几乎,所有的回帖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它不是其他任何植物,它就是番茄。
——普通番茄是草本茄科,但是这两株番茄不是,他们是爬藤生长。
——你不用怀疑,它是番茄,并且非常适合室内种植。
——没有其他答案,它就是番茄,还可以叫西红柿,还有很多别名,但它还是番茄。
——对2b,无解释。
林曾不断的回帖,却发现楼底下的帖子数量在不断增加,他回复的速度,压根比不过新增的回帖。
这其中,最让人感觉到不爽的,是一个叫周天天的回帖。回帖里充斥的奚落讽刺,和让人难堪的讥笑,从林曾的网名,到发出的照片,甚至说明文字,一个不拉的反驳了一通。
都市农家论坛,楼主没有删除回帖的权利。并且,这个周天天大约是论坛的一个滚刀肉,很懂得游走在版主警戒线边缘。
林曾快速的拉动帖子,决定无视此人。他开始解答那些认真提问的菜友。
老蒋:这是你的房间吗?是一直放在室内种植?
:是的,从幼苗开始一直都是在室内种子,这种品种不适合室外生活,在室外生长速度缓慢。
丁山月月:楼主大,这个番茄墙太赞了,到底是怎么折腾出来的,你是把番茄树掰来掰去,掰到墙壁上去的吗?我马上转发到微薄上。
:⊙﹏⊙b,没有,这个番茄,叫做藤本红玉番茄,本来就是长这个样子的。每天浇水,自然生长,长着长着就成这样了。
林曾刚刚回了两个帖子,突然网站的短消息响了起来。
林曾点击查看,发现是一个名叫我爱种植的网友私信。
“种子王,你好,刚才看到你的帖子,那个番茄墙太喜欢了,请问这种番茄好种吗?我现在住在大学宿舍,不知道能不能在宿舍内种植呢?p。s我是新手,以前只在宿舍里种过香草,没有成功。”
林曾挑眉一笑,他查看了一下这个我爱种植的空间,从这个菜友的回复中,可以看出,这个女孩,满心喜欢种植,但却因为条件限制,很难有施展的空间,只能种植一些盆栽,然后回复其他网友的种植帖子,感受一下种植的快乐。
林曾马上回复。
“藤本红玉番茄对新手来说,难度不大,主要是需要足够的墙面空间。一株番茄,所占的墙面空间大约是五平方米,每株藤本红玉番茄在结果期每天需要一千克以上的用水,无需太大的盆子,直径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即可。如果你非常想种植的话,我可以匀一棵种子幼苗给你,但是只能发货到付款。”
“天呐,非常非常非常感谢!这是我的地址,(岭南省广市府城路7号广府大学3区六号楼历史学系3班江小凌收)谢谢!”
林曾随手记下这份地址。
然后打开自己在都市农家发的第一张帖子,在主题上补充写道。
“无论菜友们是否相信藤本番茄的存在,事实是不会改变的。我也不想再多花精力去解释辩证藤本番茄的存在问题,我目前手上还有十棵藤本,刚才送了一棵给一位菜友,剩余的九棵,我可以一起分享给网友,一人只限一株。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发私信给我,请注明你的种植条件和地址,我只发货到付款的快递。后面,我只会回答针对藤本番茄的种植疑问。”
第八章 青膜球
在工作日,还泡在论坛上的网友,大多是论坛的老人。
他们在看到林曾发出的分享信息,眼明手快,飞速地将自己的地址和种植条件,发私信给林曾。
老蒋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脚可不慢,等他收到回复的消息时,好像中了头奖一样高兴。
林曾收到的私信,不止九份。
他浏览了前九名网友的种植条件,发现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将地址抄写下来,然后给这九个人分别回复了短信,并附上种植藤本红玉番茄的注意事项。
林曾关闭论坛,开始办正事了。
林曾闭目凝神,回到育种空间。
他取出玉匣子里的种子,数了十粒种子,然后回到现实空间。
天台外,塑料泡沫箱子里,还有好几箱装满了园土。
林曾将种子均匀地洒落在一个泡沫塑料箱子中,覆盖上细土。虽然红玉番茄适合室内生长,但在育苗期,室内室外并无太大影响。
最后一个步骤,关键的肥水微子,能够保证种子在明日破土成长。
做完一切,林曾拍拍手上灰尘,又开始忙碌起来。
现在是下午三点,林曾带上几个袋子,飞快跑下楼梯,骑上小电驴,朝着郊外的方向开去。
此时六月初七,万物葱翠,山间野草,漫山肆意。骑了有四十分钟,林曾终于来到清河市东南方向一座低矮山林。
山林被野草覆盖,林曾摊开一个塑料袋,就开始拔起草来。
无论是蒲公英,车前草,还是一拉几米的藤蔓,林曾都不放过。
这三年来,林曾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因此拔草这活,不在话下,转眼之间,几个塑料袋被装得满满的。
林曾还颇有一些可惜,他后悔袋子拿得太小太少了,骑车四十分钟不容易,下次多带一点。
将七八个鼓鼓的塑料袋,在电动车旁绑好,他又开动电驴,往家里奔去。
骑了两分钟,他突然紧急按住刹车。
“啊呀,我笨死了,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这一片少有人路过,直接在这里炼制就好了嘛!”林曾一拍脑门,发现自己干了一件傻事。
他又急急赶回那座小山,找了一个背着大路的阴凉处坐下。
水滴吊坠项链,被他换了一条银质的男士项链,带在脖颈上。
这样,他就可以随时进入育苗空间。
他做过实验,在他进入育苗空间后,身体依然在现实空间,只不过宛如沉睡。
林曾闭目,集中精神,水滴吊坠红光微微闪动。
他将带进空间的野草取出。打开鼎炉底座下的一个大盖子,拉出一个圆形的青铜容器。
他要做的事情比炼制种子简单多了。
他要按照记忆里的步骤,炼制一种保护膜。
一袋野草填入容器中,按照原样装回去。
伸出手指,林曾轻轻在鼎炉上划了一个圆形。圆形闭合后,鼎炉震动两次,开始冒出淡青烟尘。
这又是另一种炼制方式,同样是开炉纹。
手指不停,再次在炉身滑动。
青膜纹。
很特殊的符文图纹。
炼制而成特殊的青膜,能较长时间维护植物的活性。
第一个青膜纹逐渐消退后,林曾再次绘制了一个。
三个青膜纹,才将杂草全部炼制成功。
鼎炉一震,淡青色的烟雾仿佛被一股吸力收回去。
青膜炼制完成。
“初级青膜合成,请提取。初级青膜能保护初级植物十天生命力。”
“晶体源尚未得到补充,请尽快补充植物晶体,升级植物空间。”
大约有两个拳头大小的圆球,从鼎炉炉盖上冒了出来。
林曾取下青膜,仔细观察。青膜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植物的生命力,正好用在给都市农家那些网友运送幼苗上。
圆球表面,被一层极薄的透明膜覆盖,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整齐排列着一粒一粒淡青色的颗粒,看上去特别像是一个石榴果实。
指尖用力,才划开薄膜。
掰开一粒青色颗粒,林曾离开育苗空间。
他在路边找到一棵车前草,拔起青草,将青色颗粒轻轻碰触车前草的根部。
不过黄豆大小的青色颗粒,在碰到车前草的那一刻,瞬间柔软,眨眼之间,化为沸腾的泡沫。林曾感觉他的手指,被一股外力推开,不到三秒的时间,这棵车前草,被一个透明的圆形护膜包住,就像在一个气球里面。
车前草没有任何歪倒,就如生长在土地里,笔直而立。
林曾轻轻把圆球往空中一抛,圆球飞起,掉落在距离他一米远的山地上,还滚了几个滚。
飞行,撞击,滚动。
青膜里的车前草,依然被保护的极好。
大功告成。
这下,幼嫩的番茄苗,不用担心在快递途中的消耗了。
林曾将剩下的所有野草,都炼制成青膜球。
每个青膜球里有多少个青膜粒,林曾没有细数,但肯定超过上百个。
为了不再多跑一趟,林曾用完了之前拔的野草,又再次上山,飞速的拔起野草。
尤其是一种极为强韧的青藤,漫山遍野的覆盖着,叶片如巴掌。有许多小树和灌木,被这种青藤狠狠地绞住树干和树枝,眼见不活了。
这也算是,为其他植物,留点生存空间吧。林曾抽出一条三四米长的青藤,暗自想到。
天色渐暗,林曾炼制了整整十七个青膜球。
够用很久了。
林曾将青膜球装袋,心满意足地想到。
回到家中,不意外发现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刚刚种下的番茄种子,已经冒出绿色。
明天就可以给他们发苗了。
林曾哼着曲儿,准备用电磁炉煮一碗番茄鸡蛋面,心情愉快,颇有一些踌躇满志的感觉。
趁着烧水的功夫,林曾查看一番第一批番茄藤。
发现又有七八个果实完全成熟。
完全成熟的果实,需要及时采摘。
看来,这两棵红玉番茄,不需要再用到肥水微子了。
在结果期大量的使用肥水微子,虽然能够保证每日超快速度果实生长成熟,但是植物的寿命也将缩短。
比如红玉番茄,普通方式种植的红玉番茄,结果期可长达三个月,根据养护的情况每日结果1…5个。但如果每日用肥水微子施肥,虽然可以采摘超过十个成熟果实,但植物的也只能持续结果20天。
剩下的肥水微子,林曾自有用途。
从获得空间,到被超市辞退,再到近日失业在家,林曾一直在思考。
他不愿再次回到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