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九条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所以,你不符合收养条件。”
“还有这样一个条款。”杨永卫接过赵建设递过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找到第九条,果然有这样一个条款。他认真阅读了全文,对赵建设道:“这一条估计是为了保护小女孩,可是,可是也把天下男人都想得太坏了。”
赵建设道:“小晶是非常健康聪明的小女孩,如果我们不快点办好手续,说不定会被其他人收养收走。”
杨永卫没有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道:“有没有其他办法?”
赵建设道:“我们公司有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的老光棍,借用他的名义,先把孩子收养过来,手续以后再转给你。”
杨永卫仔细翻阅收养法,道:“这样做有后患,因为从法律关系上,我始终不算是小晶的养父。”
赵建设道:“你还有其他更好的法子吗?”
杨永卫摇头道:“没有。”
赵建设又道:“日久生变,你不担心。”
杨永卫道:“担心。”
赵建设劝道:“只是借有老光棍的身份,给他一点酒钱,一切就办妥当了。”
杨永卫拿着收养法沉吟了一会,下定了决心,道:“就按照赵总说的办。”
赵建设道:“那就什么时候到公司上班?”
杨永卫道:“我随时可以去上班。去上班之前我们得有初步协议,先说断后不乱,我是过来当管理人员,还是拿股份。”
赵建设哈哈笑道:“当然是拿股份,公司你可以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另外还拿总经理的工资。有你在公司盯着,把技术弄好,我就可以腾出精力跑外面的事情。在国内创业和美国不一样,不仅要把业务做好,更重要的是要将周边关系打理好,周边关系重中之重是与政府部门搞好关系。”
杨永卫道:“我最近一直研究新闻,新闻里说过靠市长不如靠市场,国内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赵建设道:“山南这种内陆城市要改变是非常艰难的。我们一边融入其中,找到商机,另一方面慢慢等待改变。”
赵建设和杨永卫都在国外留学过,或主动或被动沾了一些生活习气,比如谈妥了一件事情之后要开瓶酒来庆贺。当杨永卫拿出一瓶阳州高粱酒时,赵建设胖脸笑得全是皱纹,凑着白酒杯闻了闻,道:“老弟,没有香槟和葡萄酒,最起码得有一杯威士忌。”杨永卫道:“我喝了不少洋酒,与本土高粱酒相比,各有各的妙处。”赵建设道:“洋酒是喝情调的,本土高粱酒是在餐桌上喝的,不一样。”杨永卫道:“为什么要把洋酒当作情人,把高粱酒当成老婆,没有道理啊,我觉得江州高粱酒是雅俗共赏的,既可以当情人,又可以做老婆。”
喝过高粱酒,就算正式合作的开端。
下午,杨永卫就直接到厂里去看,了解企业真实情况。岭西工业园都采用标准式厂房,第一印象颇为干净整洁,比起以前的江州世安厂要洋派得多。杨永卫作为世安厂子弟,对厂房是不陌生的。他在厂房里转了一圈,眉毛不禁开始打皱。
从车间出来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赵建设不在厂区,听说与工业园区的头头吃饭去了。杨永卫婉拒了办公室主任的邀请,要了办公室的小车,前往福利院。
他直接找到了周院长,道:“周院长,我又来麻烦你了。”
周院长对高大帅气的杨永卫印象挺深,道:“杨总,你是来看小晶。请坐,喝水。”等到杨永卫坐下以后,周院长又问:“我一直觉得奇怪,你为什么想要收养小晶。依着你的条件,一般都选择自己生小孩子。作为院长,我还想问一问私人问题,你和赵总是留过洋的,比我们本地人要讲究,不会觉得唐突吧。”
杨永卫道:“这是职责所在,怎么会觉得唐突,周院长想问什么,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周院长道:“手续什么的我就不问了,你们都是有办法的人,我只想问真实的情况。”
杨永卫道:“我是世安厂子弟,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赵建设是我的同门师兄。我现在是单身,没有不良爱好,也没有不良记录。为什么想收养,原因很简单,我觉得与小晶就是一家人,真正的一家人。”
周院长观察着杨永卫说话的表情,道:“就这一个理由。”
杨永卫认真地点头,道:“就这一个理由。”
周院长站起身,道:“你在这里坐一会,我去把小晶叫过来。”
小晶进屋,乖巧地喊了一声:“叔叔好。”
周院长温和地对小晶道:“小晶,叔叔很关心你,你给叔叔讲一讲在院里生活的情况。”她以前在民政局工作过,时不时会说些官方语言,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杨永卫听到这一句话,有些想笑,但是忍住没有笑。
“我们福利院……”小晶眨着黑白分明的明亮大眼睛,悄悄地观察着高个子叔叔。她穿了一件稍长的快接近膝盖的羽绒服,颜色陈旧,款式也有点老。这是一件大女孩的短款羽绒服,应该是爱心人士捐献的旧衣服,旧是旧点,没有破损。
“等会再讲。”杨永卫打断了小晶的“讲一讲”,他摸出一块巧克力,先征求周院长的意见,道:“我可以给小晶吃巧克力吗?”
周院长道:“可以。”
杨永卫将巧克力撕开,递给小晶,道:“吃过巧克力吗?”
在更年小时,小晶特别喜欢吃巧克力,只不过很久没有吃巧克力,已经忘记了巧克力是什么食品,于是摇头道:“没有吃过。”
杨永卫道:“这是糖果的一种,放在嘴里,不要嚼,让巧克力在嘴里慢慢融化,很甜的。”他掰了一块巧克力放进小晶的嘴里。
小晶感受到一种甜蜜在舌尖慢慢融化,甜味直渗进了心里头。
“小晶,好吃吧。”
“好吃。”
“别急着嚼,把口水擦一擦,叔叔这里还有。”
周院长站在一旁看着杨永卫和小晶坐在一起说话,家庭的温情在房间里慢慢聚集,这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很难看到。她惊讶地发现小晶和杨永卫还真有几分相似,暗道:“人和人还真有缘分,他们两人坐在一起就象是一家人。”
“你们慢慢坐一会,我先出去一会。”周院长轻轻将房门带上,沿着熟悉的走道来到了孩子们的活动室。
几个有残疾的小孩子在安静地做手工,他们神情专注,没有注意到院长站在门外。
“小晶算是找到好人家,可是这些孩子怎么办?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家。福利院毕竟是福利院,与家的氛围还是不一样,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家庭中长大。”周院长当年多年儿童福利院院长,每次与孩子们面对面时,她都是笑容满面,每次站在窗后看孩子们,心里就会有一丝忧郁,尽管在福利院工作很多年,这种情绪始终都在心里。
周院长走回办公室,隔着玻璃看着小晶和杨永卫。
小晶在唱歌:“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唱完以后,她道:“叔叔,轮到你唱了。”
杨永卫道:“我不会唱歌。”
小晶道:“叔叔赖皮,说好了一人唱一首。”
“好吧,我唱。”杨永卫确实会的歌不多,会唱的歌都是由于早年红星厂高音喇叭反复播放而学会的,他想起了在异国孤独时最喜欢哼唱的一首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杨永卫饿着肚皮一直在晚上八点才离开,开车回家的途中,脑里总是浮现出小晶的身影。
“你回来了,这就是替你办手续的那个人。”赵建设一直在办公室等着杨永卫,见他进屋,便指着办公室坐着的中年人道。
中年人是工地里常见的工人,黝黑的皮肤、粗糙的手掌、灰色的头发。他带着憨厚又有点讨好的笑容,从椅上站了起来。
赵建设道:“那个福利院的事情谈好了,我让办公室去办。你今天到厂里去看了,肯定有想法,明天和我一起到广州,见个客户。”
杨永卫愣了愣,道:“明天?”
赵建设道:“明天就飞广州,事情很紧。”
第270章 错身而过(一)
飞机离地而起,杨永卫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他透过飞机舷窗看着地面,地面上的建筑物越来越小,最后变得模糊不清,变成茫茫一片。
“永卫,你心神不定啊,还在想福利院的那个小女孩。”赵建设身体不停扭动,总觉得座位太窄。
“嗯,有点。”杨永卫将手中的资料放下,道:“师兄,应该减肥了。”
赵建设拍着肚皮,叹息道:“喝凉水也要长胖,真没办法。以前在硅谷的时候,长期加班,狂吃三高食品,仍然瘦得象个猴子。回到岭西市以后,几杯高粱酒下肚子,肚子就迅速被催肥了,减都没法减。”
飞机上有免费阅读的《岭西晨报》,等到赵建设打瞌睡的时候,杨永卫将伤脑筋的技术资料暂时放到一边,随手翻阅当日《岭西晨报》。
《岭西晨报》是岭西报业集团下属的第一份都市晨报,号称天下新闻尽在我手,很受岭西居民喜爱,发行量越过50万份。报纸很厚,中间是许多广告,一般人都将广告扔在一边,并不阅读。杨永卫出国几年,对国内形势总有一种隔膜感,阅读广告是了解国内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报纸十二版右下角登着一则寻人广告,广告上有侯小河走失前几天的相片和侯小溪现在的相片,以及侯水河的联系方式。
杨永卫正要翻到广告版,漂亮的空中小姐推着饮料走到身边,问道:“先生,要点什么?”
杨永卫道:“咖啡。”
空姐将咖啡端给杨永卫,又对打瞌睡的赵建设道:“这位先生,要点什么?”
赵建设打着哈欠道:“也要咖啡吧。”
睡眼朦胧的赵建设在接过咖啡时,一时失手,咖啡打翻,将晨报完全打湿。空姐急忙道歉,道:“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她迅速将被打湿的报纸收走,又拿出一张厚实毛巾,为杨永卫擦试胸前沾上的咖啡。
空姐离开后,赵建设神神秘秘地道:“这个空姐长得漂亮又温柔,真不错,你想不想要她的联系方式,我弄得到。”
杨永卫道:“不感兴趣。师兄,收养的事情一定要搞定。”
赵建设道:“我没有想明白你为什么对那个女孩如此上心,就算是萝莉养成,未免也太小了。”
杨永卫正色道:“师兄,我们两人随便怎么开玩笑都可以,但是请不要拿小晶开玩笑。小晶是被拐卖的儿童,很可怜。”
赵建设道歉以后,道:“如果以后小晶的亲生父母找过来,你怎么办?”
杨永卫道:“我收养小晶是发自内心为了她好,若是她父母寻了过来,我求之不得,会真心替小晶高兴。”
“小晶的命不好,被人拐卖了。她的命又很好,遇到了你。人和人之间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有些感情很奇怪,比如你对小晶。”赵建设又道:“我听周院长说,院里今天要到参加全省民政系统的一个演出。”
杨永卫惊讶地道:“我昨天一直在福利院,怎么没有听到她们说起这事。外出演出,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