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我的宝贝女儿怎么有空来看爸爸?”吴鸣转身,看到门口来人,脸上褶子笑的更开了。
来人不用说,当然是吴楠,也就是刚才撞闵学车,还“恶人先告状”的那个小丫头片子。
“怎么就不能来了,你又好几天没回家了,我当然得来看看!”吴楠一边小步跑向吴鸣,一边还偷眼瞧着闵学。
也是,本来前个案子忙完,吴鸣打算好好陪女儿几天来着,没成想又赶上了这么重大的一起案件,休闲时光顿时泡了汤。
不过这小丫头这次是来看自己,还是另有其人,吴鸣心知肚明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宠溺之心。
“都是爸爸不好。”吴鸣掐了掐跑到近前的吴楠小脸蛋,顺利得到一记白眼。
吴楠跺着脚嗔道,“爸,人家都十八了,还像掐小孩儿一样掐脸,让别人笑话!”
吴鸣顺着吴楠的小眼神,又瞧见了闵学那张无辜到想让人揍一拳的脸。
作为老父亲,还有比看见自家小棉袄心神全被另一个男人“勾搭”走更糟心的事情吗?
二人的互动,显示着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女俩感情甚为深厚,作为一个外人,闵学自觉站在其中十分碍眼。
“咳,要不你们先聊,我正好还有事。”闵学又想起了他那一拖再拖的队务,于是打算告辞。
吴楠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偷偷拽了拽父亲衣摆。
“……”,吴鸣当然明白女儿的意思,签名嘛。
签名事小,他开口闵学肯定给面子,可是他吴鸣这老脸还要不要了?
咱大小也是一小领导,这样去管市局同志要签名以后还咋见面?在队里下属面前还咋保持威严?
可是再看到女儿充满期盼的小眼神,吴鸣心都萌化了。
什么面子,不存在的!
吴鸣左右偷眼望了望,很好,队员们因为刚才分配的任务,基本都出去了,四下也没什么人注意这边的样子。
清了清嗓子,吴鸣拦住了闵学的去势,“内个……闵队,我女儿是你忠实粉丝,能给这丫头签个名吗?”
说完,吴鸣本就因风吹日晒而显古铜色的老脸,颜色愈发深了。
闵学差点拍脑门,对对,还有这茬儿来着。
这丫头把他弄交警队去,不就是为了要签名来着嘛。
“小事一桩,楠楠对吧?能知道你是我的歌迷还是书迷吗?”闵学随口问着,并在一旁的桌子上找着纸笔,打算“对症下药”。
吴楠见闵学答应了,兴奋的小表情怎么掩都掩不住。
“都是!在《白夜》时期,我就是你的书迷了,同时我也是不亦乐乎的歌迷!”
这答案不似作假,看来吴楠还真是闵学的“脑残粉”一枚,怪不得为得到一张签名而用上如此“激烈”的手段了。
得嘞,“祝吴楠永远快乐,闵学。”
本来闵学还想着根据歌迷书迷的不同来个区分,现在一看完全没有必要嘛,多么简单直接而又真挚的一句祝福,人这一生如果真能一直快快乐乐的,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签名到手的吴楠成功来了个合影后,再没有“得寸进尺”的举动,这么一想,这些小粉丝的内心其实很单纯,能得到偶像的一个签名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行了,愿望达到,高兴了吧?你先回家,爸爸这边还有点事情要忙,完事儿一定回家好好陪你几天!”吴鸣再次许下了不知曾许过多少次,却很少能实现的诺言。
“么哒!谢谢爸爸!”
吴楠早就习以为常,不过今天着实高兴,于是凑上前去给了老吴侧脸一个吻,发着银铃般的笑声小跑出了办公楼。
看着老吴一脸幸福的傻笑,闵学觉着有个小棉袄似乎也挺不错的?
好吧,这个话题对单身狗来说还隔着一个银河系那么远,跳过跳过。
言归正传。
这边的案子虽说确定了嫌疑人身份,但又进入了第二轮的排查中,时间依旧未定,闵学完全不打算耗着。
这次他的归途很顺利,没有交通事故,也没有其他幺蛾子。
所以用了半天时间,闵学终于把积攒数日的队务处理一空。
其实夸张了,他只是处理了一些紧急事务,还有很多工作根本没办法短期内完成,比方说各类考核。
这种东西真的是耗费了大量精力,甚至很多重复,却又不得不完成。
事关评分,最后都是和小钱钱挂钩的嘛,闵学可以不在乎,底下人可没丫荷包这么鼓,所以该争取的还得争取呐。
好在队里还有咱们荆副队和能干的小于妹子几人,文字资料方面的工作完全不用闵学操心,压力顿时少了大半。
就在闵学喘了一口气时,意外接到了郝民警的来电。
“老吴让我通知你一声,人找到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 烟瘾
找到的人,自然是他们之前圈定的嫌犯。
“吴队已经带人去了?”
虽是问句,闵学的语气却很是肯定。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不是忙于部署抓捕,通知他的人一定不会是郝民警。
可即便如此,事情仍旧很奇怪,因为刑侦这事儿原本和郝民警一点关系都没有,吴鸣怎么会让他来通知呢?
事情很快有了解释,郝民警接下来的叙述给出了答案。
“今儿老吴忽然联系我,说让我到塘桥村周边巡逻,尤其注意哪户有停放五菱系列面包车。”
“我也没问原因,就联系队员在巡逻时顺带着帮忙看了。”
“虽然只是一个村儿,但这五菱面包车可也不少,我们半天时间能给他找了有十几辆吧。”
“后来正打着电话呢,他忽然大叫找到了,让我通知你,然后就挂了电话,基本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换一般人,估计云里雾里,好在郝民警有过刑侦经历,如此没头没尾的事儿,他心里其实通透着呢。
连郝民警都这么通透,闵学当然没道理糊涂,虽然还不知道吴鸣具体是怎么排查到这个村的,但现在显然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挂了郝民警电话的闵学,火速往塘桥村奔去。
天生劳碌命呐,一刻不得闲。
来回奔波的闵学嘴上吐槽着,心里却没半分埋怨,这生活是他自己挑的,也算求仁得仁。
一路猛踩油门,但预计到达该村的时间,仍旧要在一个小时之后了。
路上,闵学没有尝试联系吴鸣,因为他知道对方目前一定在紧急调兵遣将中,容不得分神。
直到快到达目的地时,闵学才收到了吴鸣的电话,看来是布控完毕,终于有功夫联系他这个市局“专家”了。
半句废话没有,吴鸣直接几句话解释完了前因后果。
事情也确实一点都不复杂,根据闵学的画像,分局刑侦人员在广泛排查的同时,重点调取了该区域内所有有抢劫前科的人群。
毕竟是魔都下辖镇街,基础信息相对完善,没费多少工夫,警方就圈出了十二个嫌疑人。
倒不是这片区域犯罪率高,主要是时间跨度大,人数看起来难免吓人了些。
要说将这十二个嫌疑人一一排查完毕,那耗费的时间肯定不止闵学处理队务的这半天,恐怕要以周或月来计算。
但再加上案发后离家未归这一条,嫌犯顿时跃然纸上。
薛永志,案发现场附近村之一,薛家埭村民,曾于八年前因抢劫罪被判入狱,去年刚放出来,无业。
有了重点对象,一对一调查,速度自然快了数倍。
经过当地派出所配合,刑警队队员得到线索,案发前,薛永志纠集了三个狱友,每日里里外外不知忙活些什么。
他们虽然对外宣称是在做生意,但没人知道具体做的是什么生意。而且恰在案发后至今,这四个人都没回过薛家埭老屋。
种种迹象表明,薛永志及其三个狱友,有重大作案嫌疑。
于是案件来到了第三排查阶段,查找薛永志四人具体下落。
从第一阶段毫无目的得广散网,到第二阶段有目的的排查有犯罪前科人选,再到第三阶段调查具体身份的四个人动向,只用了几天时间,速度不可谓不快。
然而好运来了似乎挡都挡不住,就在第三阶段排查刚刚开始,派出所那边就传来了反馈,说在薛家埭隔壁的塘桥村口超市,薛永志曾露面买过两次烟。
因为相隔时间比较短,那人又买的量大,所以超市老板印象比较深刻,警察拿着照片一上门,他就认了出来。
之后就接上了郝民警之前提供的信息,通过交警日常巡逻,确定嫌疑车辆,然后调取相关路口监控,隐蔽找出了嫌疑人所在地。
一切水到渠成,事情也往往如此,只要找到线头,往下就会迎刃而解。
只是不知薛永志四人打的什么主意,竟没有远逃,而是选了隔壁村这么近的地方临时租了一户农房住了下来。
难道说,他们中有人秉持“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种理论?
当然,也许还可能是他们认为离得近些容易打探消息,等风声过去了再出去不迟。
反正不管怎么样吧,薛永志四人现在算是被警方包了饺子。在吴鸣的部署下,这户农房从四面八方被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然,是在暗处,没有打草惊蛇。
动静最大的,恐怕就是将周围几家住户悄悄的疏散了,好在没引起屋内四人的注意。
“情况怎样?打算强攻吗?”
在吴鸣三言两语介绍完情况后,闵学边继续踩着油门边问道。
吴鸣闻言沉稳的回答,“屋内情况不明,虽然我调来了特警,但四名嫌犯手里至少有两把以上的枪支,冒然进屋恐怕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这倒是个问题。
嫌犯固守屋中,相当于一个堡垒,想要攻占谈何容易,除非不计人员伤亡,但这显然是非必要的。
吴鸣分析道,“薛永志四人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我估计啊,他们肯定储备了不少食物在屋子里头等待风头过去,但这些东西总归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耐心等待,肯定能等到他们出屋,到时候再抓捕可比现在简单百倍了。”
这手段虽然耗时,胜在稳妥,闵学完全没异议。
然而吴鸣自己话音刚落,就立马被自己打脸,“特么的有情况!薛永志出屋了!”
这么快?
说好的堡垒呢?
话说这厮出屋的次数未免也太频繁了吧?
不过联想吴鸣之前所说,闵学立马想到一个原因,烟瘾犯了。
四个大男人整天待在屋子里没事干,还能干啥,抽呗,这烟一天下来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包,也难怪会三番两次派人出来买了。
“嘟嘟嘟……”
电话那头忽然传来的忙音告诉闵学,吴鸣估计是准备行动了,只要逮到薛永志,问清屋内及武器情况,其余三人还怕不能手到擒来?
换做闵学指挥,也会选择马上下手。
想到这里,闵学踩油门的速度更快了。
好家伙,再不去,都赶不上收尾了,这一个小时要白开的节奏啊!
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变
刚到目标村落周边,闵学远远就瞧见交警部门设的卡点,随着车辆靠近果不其然被拦了下来提醒绕行。
虽说他这张脸辨识度很高,但此刻要进场,碰上不认识的交警,总要费一番口舌。
未免麻烦,闵学直接电联了郝民警。
几分钟后,郝民警赶到,二人顺利进入现场。
“老吴刚才好像抓到个人,审讯了几句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