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美好时代,仿佛一个美女在向他热烈的招手!
林强生双手插腰,美美的盘算着将来的美好生活,身后忽然传来张天娇的声音:“强生,你知道邹姝去哪了吗?”
林强生回头,就看到张天娇一副鸡贼的表情,他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啊!”
事先,林强生让邹姝不要告诉她的这帮同学们她去哪工作。所以张天娇她们现在也不知道情况,都在猜测邹姝这么好的活不干,那肯定是进什么好单位了。
因此,张天娇特意过来打听一下。
她不信的问道:“你真不知道?”
林强生表情肯定的说道:“我真不知道!骗你是小狗!”
张天娇皱了皱眉,自言自语的说道:“邹姝真是好命啊!我们来了,她就走了!肯定是家里给她介绍了什么好工作,她是不是进了汽车制造厂?”
林强生赶紧哄道:“张姐,在我这不好吗?一个月45块的工资,你想要什么票,我这都有。你只要想跟我换,我都换给你们。我这多好啊!屋子大,干净!不比到什么厂子里干活,舒服多了吗?!”
张天娇摇头道:“那怎么好比!谁不想有个正式工作啊!”
林强生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她们这种想法无能为力。
这年头的人,对铁饭碗、国营大企,那是无比的渴望。就是那些进了大集体小集体企业的工人,还总想着进国有大厂,想方设法的调进去。
这也情有可原,社会上对大集体小集体的认识并不好,实际上也不咋地,效益好的集体企业寥寥无几。在大集体小集体企业工作,甚至对象都不太好找。
“你们先干着吧,看我这里怎么样,到时候你们要是能进大单位,我绝对不拦着!”林强生很快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世界离了谁都转,他也没有打算在一颗树上吊死,没有非谁不可的心思。
张天娇嘿嘿的笑道:“放心吧,姐姐一定在你这里好好干,在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之前,就麻烦你啦!”
林强生发现张天娇挺爽快的一个女孩,有什么说什么,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也用在了明处。
“好!张姐,你真是个爽快人!你看到我这重新粉刷的房子了吗?我打算卖一些小玩意。到时候,你就负责这里,让杜姐负责布店,正好把这两个小店支起来!”
张天娇睁大眼睛问道:“真的吗?就我自己,还是带几个人?你又打算卖什么?也一个月给我开45块钱吗?”
林强生点点头,说道:“嗯,我打算卖些小商品什么的,咱们这个店铺位置还是挺好的!工人们上下班,都从这个十字路口走。汽车厂的上千工人。还有车辆厂、船务公司的职工,加一起每天能有两三千人经过咱们这里!只要走到十字路口,那还不是一眼就看到咱们这,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小店!”
张天娇惊讶的说道:“哦!我知道了!是不是人越多,咱们的买卖越好干?”
林强生点头说道:“当然了!这条街道上人越多越好!”
张天娇问道:“那你怎么不去市一百呢?!那是市中心啊!人挺多的,我去那逛过,到了年根上人挨着人,走道都挤脚!”
林强生咳的咳嗽了一声,郁闷的说道:“我想去来着,可是人家是国营,不让我去。”
张天娇哈哈的笑了笑,拍着林强生的肩膀说道:“没事,姐姐逗你玩呢。人家是大国营,我当然知道他们不让你去。”
“其实,你就是个二道贩子、小个体,是不是?”张天娇凑近,小声的向林强生问道。
个体经济,在现在还是个禁忌话题。等到明年,国家才宣布允许私人经济发展。
林强生呵呵的笑了笑,说道:“张姐,聪明!”
张天娇哼哼的说道:“那是!”
林强生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八点了。七点的时候,天就已经很黑了,他让姑娘们先走了,自己又盯了一会。
吃着晚饭的时候,父亲林向荣和他说了,今天劳动局局长说的一番话。一个工两个人干,两个工三四个人顶,这着实把林向荣吓住了!
厂子前阵子,才把开小差、爱聊天的工人压制住!这要是猛然放进来这么多人,一个岗位上一堆人,那这些工人哪有什么活干,还不得放开了聊!那这工厂纪律,又从何谈起呢!
林向荣问林强生道:“改装厂还能不能要人了?新来的人如果骤然上岗,肯定会给现有的生产线造成冲击啊!现在工人们,刚刚撸顺溜了。好不容易的局面,又要破坏!这事,爸做得鲁莽了!”
儿子的主意不少,林向荣想不明白这个事,于是就想着和林强生说道说道。
林强生扒了一口菜,说道:“省劳动局肯定早就想给汽车厂塞人了,早早晚晚的事。既然这样,爸你不如向省里提出,贷一笔款子,扩大厂房、生产线。我打听到,当初市照相机厂建厂的时候,就贷了200万。咱们一个汽车厂才五百万,还要自筹资金、建筑材料,才解决的大部分建设问题。太小家子气了!咱们这回给他来个狠的!向省里贷款2000万,也让上面知道知道我们的困难,你看省里给咱解不解决。”
林向荣点了点头,踌躇的说道:“说不得,这回我真得舍下脸去,向省领导要钱啊!”
林向荣笑了笑,父亲渐渐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这也是他心中的想法。
不过,是成为一名企业家,还是干部型的企业管理者,林强生都预料不到,他也不希望父亲最后有什么事。
想到这里,林强生不得不小声的说了一句,给父亲心中留了个底:“爸,你就把企业搞好就行了!咱家赚钱有我就好,你不用想钱财这方面的小事情!”
再老实巴交的干部,都经不起诱惑。林强生对父亲说的时候,一连用了几个重语。
林向荣心中有事,也没多寻思儿子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他只是点点头,笑着说道:“咱家向来有你妈管着钱,我是不管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爸你就不用多寻思了。如果对新人来厂有疑虑的话,那不如向劳动局提出多要女工人,女工好管理一些,反正生产线上是男是女不是那么打紧。”
林向荣拍了拍桌子,寻思道:“这也是个办法!”
。
上海牌轿车
提起SH牌轿车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前身凤凰牌。1958年,一汽人将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作为礼物,送到了正在BJ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中国也有自己的小轿车了!这一消息,不仅牵动了国家领导人、与会的代表的心,也大大激励了SH汽车人,SH也要制造中国自己的小轿车。1958年的一天,一辆奔驰220S车被运到了SH汽车制造厂,接下来这辆车0被进行“活体解剖”,解剖过程极其细致和零碎。当时几十个SH最有实力的工业企业都参与了分解这辆奔驰车的过程。这种生产方式叫大联合,每个企业都会领到一个相关部件的攻关生产任务。就连车门锁也被相关的厂家拿去研究了。任务瓜分后完成的结果是:SH汽车底盘配件厂用7个月完成了悬架、转向器、前减振器、传动轴、制动器等18个总成。SH内燃机配件厂试制出发动机;SH郑兴泰汽车机件制造厂试制出变速器和螺旋伞齿轮,SH汽车装配厂用5个月完成了车身制造和整车组装。当时SH汽车行业水平很低,没有大型的汽压机、锻造机,SH的工人师傅们只能用榔头、铁锤敲打,依靠自己的双手拷制成复杂的车身外覆件。往往一个大的覆盖件要经过几万次的敲打。当时还没走进车间,就能听到一片“打击乐”的声响,这就是最原始的“锤子绳子板凳”的生产方式。2000年,SH在筹建SH汽车陈列馆时,还特地请人把这一情景做成了蜡像,真实地记录了此事。对于一些形状复杂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利用在普通车床上搞技术革新的方法,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切削加工的难关。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在敲工、精工和电工的相互配合下,SH的第一辆轿车雏形初现。SH人为他们造出的第一辆轿车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凤凰。在车头的发动机盖上,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欲飞,与一汽东风车上的那一条金龙形成了南北呼应。1958年9月28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辆银绿色的国产轿车在锣鼓声中缓缓驶出汽车修配厂的大门。新的凤凰牌轿车终于诞生,这就是“SH”牌的前身。1959年2月15日,第一辆样车驶入中南海,周总理乘坐后笑着说“中国人还是有志气,不容易,把中国的车造出来了”,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59年上半年要求继续试制,并向国庆10周年献礼。经论证,SH汽车行业由专业公司组织各厂按计划、按专业分工试制;凤凰牌轿车参考波兰的华沙轿车底盘,美国的顺风轿车造型,装用南汽NJ050型发动机进行试制,后决定提高档次,以前苏联吉姆轿车为样车,开始第二轮试制。装用南汽NJ070型发动机,后桥用经过改制的跃进牌后桥,这辆车车体略宽,黑色,仍以凤凰为标志。1964年2月,再次投产之后,“凤凰”正式易名为“SH”牌,成为国内除了“红旗”之外唯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1965年,SH牌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1972年起又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到1979年,SH牌轿车共生产了17000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到1990年代初,“SH”牌轿车年产量已达8000辆。可以这样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SH牌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
第六十二章验表
林强生到了手表厂,今天过来看看厂子里生产的手表怎么样了,有没有大问题,能不能摆上货柜开卖。
手表嘛,肯定得要准时啊!别一天就能让人感觉到不准时,那就完了,人家肯定得退货。最起码得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检验,把走时延误控制在5分钟之内,只有这样才好让人接受。
而现在国禧手表厂,生产的是全国统一机芯的SZIA型机械统一机芯手表。
这种手表,每年在全国的产量上百万,生产简单,零件规范,各个表厂生产的手表零部件可以相互替换。
不仅是手表机芯统一标准,这时的自行车也是统一机芯,各个厂家生产的28自行车零部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还有七八十年代初专门组织了一些专家想把黑白电视机开发出统一机芯,后来由于彩电的迅速流行而没有实现。
从这点就能看出,国人并不缺乏标准塑造的精神!当然,标准有时候,也不行,反而使产品缺乏了竞争力,工厂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像手表统一机芯就是个挺致命的事情,导致了后来国内的手表工业差点覆灭!在八十年代中期,港货的廉价电子表迅速的进入中国。这些几块钱,十块钱就能买到的廉价电子表,对老旧的统一机械机芯,没有创新、不思进取的各地方手表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很多手表厂直接倒闭。那时期仅有几家大城市的手表厂,还能够奄奄一息的生存着。要不是瑞士的手表工业,靠着他们上百年的机械表业的传统文化,重新在世界上塑造了机械表的新时代、新流行风向,中国的机械表工业就该完蛋了!
感谢瑞士人,感谢瑞士手表!
“检验成功了吗?一天慢多少秒?”林强生拿着一块精致的皮带铜壳手表问道。
手表的刻度盘是采用的纸质表盘,铜壳被打磨的晶亮,黄色的真皮表带,看上去整块表都显得复古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