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是竞争对手,但五个选手之间也早就相互熟悉,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感情。
几人到了五强的地步,再往下走,就是越来越好,能够进入五强,将来在歌坛绝对有一席之地……但毕竟,都走到了这一步,谁都会向往那最后的冠军。
第九十五章一大波跟风正在接近中
时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份。
“晨灿!卖疯了!现在就是卖疯了!”
当石传峰把电话打过来给李晨灿的时候,他的语气之中完全就是无法隐藏的激动。
激动到了极点……
“《洪武大帝》现在已经卖了82万本,《万国来朝》到现在卖了35万本!总销量已经有块一百三十万了!”石传峰的声音里充斥着极端地激动。
也容不得他不激动……
石传峰的上升过程和严小康不一样,石传峰是依靠一本又一本销量不算太高,但都维持水平乃至高于水平之上的书籍升起来的,严小康是凭借着发掘了《川滇往事》一炮而红,升到主编的位置。
但现在,石传峰的手下也有了一本爆火的书籍,而且这本书籍,有着改变蓉城百花出版社的强大力量。当年的《川滇往事》虽然销量很高,但也没有现在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红,而且,那部书籍的影响力不算太大,因为帝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高销量书籍,随着长江滚滚东逝水……
但《明朝那些事儿》这是开创了一种写史的方法。
“嗯啊,这个销量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满意。”李晨灿也笑呵呵地对石传峰说。
石传峰用力地嗯了一声,然后道:“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在模仿你的书写史了……现在有一本《大宋帝国风云录》、一本《别笑,我是盛唐历史》要出版了……这些书籍都是想采用你那种写史办法,而且又是老作家作品,他们的书到时候肯定会有人买的,尤其是哪本《大宋帝国风云录》,根据可靠消息,文艺出版社会大推这本书。”石传峰说这个话的时候,不无忧虑。
那本《大宋帝国风云录》是蓉城的超级出版社——蓉城文艺出版社的作品。
这本书是赵中阳自己发掘出来的,看来就是要通过这种办法来从另外一个方面挽回自己当初的失误。不过,人要脸,树要皮,更不用说是赵中阳这样的人物,对脸皮的看重,那是超出人想象的。
他在心中已经认同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手法,现在认为这至少也是一种成功的写史手段,不过他嘴上一定不会承认——毕竟《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就是从他手底下溜走的,如果承认了这种写作方法,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打个噼里啪啦乱响吗?
但他心底里也知道自己无法逆潮流而动……
于是,他在心底深处,也想要弄一本类似的书来卖个高销量——出版社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如果别人有一个新类型出现,有的出版社不当回事,可能会吃大亏……刚好这个时候赵中阳手底下收到了很多跟风《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文……
这些文章光顾着去琢磨《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手法,有很多在真正考究历史的地方很没有水平……而且他们的文风为了搞笑而搞笑,让人看得大皱眉头——很多人攻击《明朝那些事儿》的地方,就是说这本书不严肃,但事实上,《明朝那些事儿》在涉及到史实的时候是丝毫不敢马虎的,可是这些书,为了搞笑把历史真的弄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让赵中阳看得气闷无比。
但不来这样一本也不太好,所以矮个子里挑高人,赵中阳从这些文里挑出了一本《我想这是宋史》,然后强令作者修改一些地方,同时,还把名字更名为《大宋帝国风云录:大宋开国》,第二册名字也想好了《大宋帝国风云录:太宗真宗》。
他强令作者改名的原因很简单——脱裤子放屁!
他认为,把名字改成《大宋帝国风云录》之后,这部书就不是《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了,就能够蒙混过关,也不是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他这种脱裤子放屁的行为让人鄙视,不过大家也知道,蓉城文艺出版社的确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打压一下最近因为《明朝那些事儿》风头正劲的蓉城百花出版社。
所以蓉城文艺出版社的诸位,那叫一个摩拳擦掌,想要对百花出版社动手……
至于那本《别笑,我是盛唐历史》虽然也很有卖相,但那本书是书河出版社的,这个书河出版社是和百花出版社一个级别的,但现在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他们的风头被打压下去,也就弄出了这本盛唐历史来狙击百花出版社……但他们的宣传力度肯定不如《大宋帝国风云录》。
李晨灿听着石传峰的话,等到他说完,也发完牢骚之后,他才笑着说:“石主编,我知道,这两个出版社都是来势汹汹的,不过……我想,你应该对我的这本书有信心吧?”
听到李晨灿说了这种话,而且石传峰也能从李晨灿的声音中听出一种绝对的自信,心中暗暗说这家伙还真是会把自己的话堵死。
但他心中的确对《明朝那些事儿》充满自信,所以石传峰笑着道:“那是自然,我当然对你的书有信心,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罢了。另外,我还有事情想要征求你的意见。”
“你说。”
“是这样的,《明朝那些事儿:妖孽宫廷》发售的日期定下来了,到时候他们的《大宋帝国风云录》、《别笑,我是盛唐历史》可能会尽量选择和你的书差不多一个时间发售,我们也需要一些手段来宣告我们的应战,另外,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几个国家,都想要看到《明朝那些事儿》,所以这本书也将在海外开售,我们需要你来举办一场新书发布会,配合宣传……你看方便吗?”
新书发布会!
这几个字穿入李晨灿的脑海,他微微思索了一下,也觉得这样的新书发布会是应该的。
反正这也没有曝光不曝光的问题,他早就在《中国好音乐》里曝光过度了……
所以,他说:“只要帮我调整一下时间,别恰好遇到《中国好音乐》要比赛的日子就行。”
“那是当然。”石传峰忙不迭地答应。
第九十八章
帝国的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建立起一个框架,到之后不断完善。
太祖尤其重视教育,并且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放松给他们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于是,帝国有水木大学、燕京大学这样的世界前五的大学,也有北津大学、复华大学之类的真呢世界一流大学……
这个年代,对大学的重视,也融入到了帝国国民们的骨子里。
尽管在这个世界的大学,没有李晨灿另外那个时空中那么成为最关注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没有选择去读大学,而是在一个高中之后踏入社会,但高考状元不去读大学的,这完全就是凤毛麟角,在帝国历史上,顶多就有那么十多个……
而现在,李晨灿居然也成为其中之一!
而且,不同于其他的那些状元,李晨灿现在在《中国好音乐》、《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下,知名度非常高,在他身上随便发生点事儿都会被很多人知晓。这样的一个李晨灿,他不读大学那当然就是一条不能比这更大的新闻了……
很多人都卷入了这一场讨论狂潮之中。
一个人究竟应不应该去读大学,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这不光是没有法律上的规定,而且也没有到的和社会舆论上的规定——所以,一些人就算不去读大学,也会有很多人理解他的行为。
但是,放在李晨灿的身上,就不可思议了,因为他是教育大省天府省的文科状元!
而且,他现在写了一本超级畅销书,又在《中国好音乐》中晋级四强!
大家在对他关注之余,也对这条消息有着普遍性的看法——罗陌是因为觉得自己在《中国好音乐》上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又写出了一本畅销书,所以对大学已经不屑一顾了么?这样的想法一旦弥漫开来,就变得很有市场。
毕竟,最容易被人相信,而且最容易广泛传播的谣言就是那种能够引人相信的……
而这种说法就特别让人能够相信——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去应付风吹雨打,不需要大学了……
但这真的正确吗?
一个人真的可以不用读大学么?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然有很多选择支持李晨灿的,认为李晨灿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敢想敢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青年,可是,大部分人却觉得李晨灿现在有些太飘飘然了,目前取得的这些成就已经让他过分看高自我,已经有点儿陷入了自我膨胀之中。
“毕竟是年轻人,他们看问题总是很片面,有的时候会认为读大学没有必要,所以可能会做出一个今后后悔一生的决定!”立刻有一些老学究,老一辈的教育家对李晨灿的事情表达了痛心疾首的观点。
“李晨灿现在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暂时抛开所有的荣誉,先把大学读好,再谈论其他事情,我认为这样才是他应该走的路,现在他真的有些太自我膨胀了。”
……很多谩骂指责的新闻传了出来,让原本最近人气就很高的李晨灿,现在的关注度更高了。
不管是在那个时空,还是在现在这个时空,曝光率对一个公众人物也相当重要,李晨灿现在这个曝光率还真不是吹牛,高得很……结果这几天,有了这个问题之后,罗陌的话题非常非常高,在《中国好音乐》里生下来的四个选手之中,他毫无悬念是其中最高的,而且,其他几个人加起来可能才有现在的这些关注度。
但李晨灿自己却宁愿没有这样高的关注度……
因为,这一天,才刚刚有记者开放采访的机会,一大堆记者就来到了李晨灿的眼前,把话筒递到了他的嘴边。
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
“李晨灿,你为什么会选择不去读书呢?”
“你为什么要辍学?是觉得自己的成就不需要去读大学么?”
“你真的觉得,中国大学是无用的么?”
记者们的问话是越来越过分,这让李晨灿皱起了眉头!这些家伙们的问题带着哗众取宠的味道,通过自己的想象,在问题上给李晨灿下套。
但他当然不可能钻进套子里去……
不然,到时候被记者们一扭曲,新闻立刻就有可能变成‘李晨灿炮轰帝国大学教育制度’!
李晨灿微微琢磨了一下,捋清楚这些问题,然后对这些记者们回答问题:“首先,我想说,我并没有辍学,我只是暂时休学,至于我暂时休学的原因,我暂时不想透露。我也不是因为自己认为成就很大不需要去读大学,也不是我的自我膨胀,而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大学是很有用的,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场所,很多的同学将会经过大学几年的历练,拥有更好的学识,也拥有更好的能力……大学不可能无用的……”
李晨灿之后的回答,虽然谈不上滴水不漏,但的确也没有让记者们得逞,没有给他们一个陷害自己博取报纸之类的媒体高销量的机会……
李晨灿咬定了他是休学,不是辍学,还有他认为大学很有用,只是自己暂时有其他原因才选择不去读大学,坚持这种观点的李晨灿,现在身上就像是刺猬,让记者们无从下口!所以,记者们在无奈之下,也只能暂时退却。
李晨灿总算是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实际上,在和家人的交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