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鸡大亨-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李健立刻打了两个电话,头一个电话是把今天下午的会给推了,第二个电话,则把跟着自己做课题的两个在读博士研究生给叫了过来。
  齐鲁农大,虽然说就算是在整个齐鲁省范围内,高考录取分数也并不高,但是这个学校的科研能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其中农大的农学专业在全国农学专业排行里面是能进前三的,同时因为农学专业里面有院士,相应得从国家层面取得课题的机会也要比其他学校容易多了。
  农学院的院长是一个八十多的老头,名叫魏春江,中科院院士,地衣真菌方面的专家。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院系里面的许多事情都不管了,主要由常务副院长李健负责。
  李健现在带的两个博士研究生,都是三十出头的男子,同时也是农大的讲师。
  接到电话,两个博士研究生便抱着一大摞文件来了。
  看得出来,李健这个国家级课题已经进行了一邪期的理论方面的探讨了。两个博士带过来的,则是开题报告。
  在等着两个博士过来的几分钟间隙功夫,李健跟赵青山询问了一些有关他的养鸡场的情况,当知道赵青山的养鸡场现在日产三吨左右的鸡粪,等到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可以达到日产七吨甚至更多的鸡粪的时候,李健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赵青山看着两个博士带过来的开题报告,只见扉页上面写着《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开发沼气发电池的开题报告》。
  李健看了一眼:“小赵今年多大了?”
  “刚过二十周岁生日。”
  “不上学了?”
  “高中毕业就不上了,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旁边李开兴忙说道:“二叔,青山2002年高考分数是642分,结果高考志愿没有填报合适,所以”
  李健一听,大为惊讶,看待赵青山的眼神直接就变了。
  “那真实太可惜了,你这个分数,到我们农大来,肯定是第一名的。要是当时你认识我的话,我可以破格给你个本硕连读了,哎,可惜,可惜啊。”
  赵青山笑了笑,他丝毫没有觉得不上大学就可惜,然后说道:“我喜欢养鸡。”
  “人各有志,要不,你先看看我的学生写的开题报告?”
  赵青山拿着两个博士生弄出来的开题报告,快速的翻了翻,看得出来,上面很多东西,都是从别的期刊杂志上摘抄的,真正的研究性的东西,并不多。
  “这个,叔,您这个课题,打算什么时候结题,什么时候能出成果应用?”
  “这个得看情况,不好说。”
  听到李健打起了太极,赵青山皱起了眉头。
  他们研究课题不紧不慢不着急,可是自己养鸡场那边堆积的鸡粪可等不了啊。现在养鸡场那边已经有一百多吨鸡粪了,臭气熏天不说,滋生细菌病毒,对于自己的养鸡场也是个威胁。本来自己想着卖给那些果园承包户,可是这两年种果园的也不怎么赚钱,大家的种植热情不高,对于鸡粪的需求量也不怎么大。
  “能不能快一点出成果,我想问一下,叔,咱们国内有没有说是成功的经验,咱们能不能过去看一看,然后不就能加快进度了?”
  这一点赵青山想过,也从网上搜索过,但是网上没有搜到有用的信息。李健是做这方面的研究的,全国范围内的情况,肯定要比别人了解。
  “成熟的经验”李健皱着眉头在想。
  其实,前期的开题报告,李健并没有参与进来。当领导的,开会多,把课题申请下来之后,让自己的研究生去做工作。
  因为是国家级课题,李健比较重视,交给了两个博士研究生去做。虽然是国家级课题,但是经费并不多,只有二十几万。要搞鸡粪沼气池的研究,光买沼气发电机就得花小十万块钱,剩下的钱还得买鸡粪,雇佣工人等等,可以说这二十万到最后,剩不下几个钱。
  两个博士研究生,一个姓江,叫江滨,南方人,戴着厚厚的眼镜,身形单薄,比较干净;另一个姓今,一个很少见的姓,叫今古,萌省人,四方脸,身材高大壮硕,肩膀很宽。
  今古看到李健看着自己,忙说道:“老师,我们做过调查,全国范围内现在成熟的家禽家畜粪便沼气池发电技术,中小规模的成功经验还是有的,不过规模比较大的,现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
  这句话说的明白,中小规模成功的经验有,然后大规模的成功经验没有,要是说大规模的成功经验也有了,那么他们这个课题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当初李健申请这个课题也是从这方面进行的创新,这才通过的审批。
  听了旁边年龄比自己大一些的博士生的话,赵青山忙转过头看着他问道:“中小规模多大,然后大规模是怎么回事?”
  “日处理两吨以下家禽家畜粪便的沼气池我们称为小型沼气池,日处理两吨到十五吨粪便的是中型沼气池,日处理十五吨以上的才是大型沼气池。”
  赵青山笑了,自己的东岭养鸡场那边,最终一天生产的最大量鸡粪也才7吨到10吨左右的样子,一个中型的沼气池就够了。
  “师哥,那我问你,你们能先从中型沼气发电池的建造进行科研,然后下一步推广开发大型沼气池的研究吗?叔你看看,我那边现在一天只有七吨左右的鸡粪,一个中型沼气池就够了。然后下一步等我的养殖规模扩大了,又需要大型沼气池,所以这样分步骤的研究,可能对我来说更方便一些啊。”
  今古皱着眉头看向自己的导师,然后李健也皱起了眉头:“可是,问题是我们的经费也不多,专门搞大型沼气池都有些吃力,要是说再去研究中型的,恐怕”
  赵青山一听就笑了:“经费的问题我可以赞助啊,你们只管放心大胆地给我把沼气池建造起来就行了,怎么样?”
  李健一听也笑了:“这样啊,哈哈,这样就没问题了嘛。”
  然后李健又看了一眼放在茶几底下的海参礼盒,那玩意可不便宜啊,这可是个大老板。


第0128章 碎石岭鸡粪沼气发电工程建成
  赵青山听今古说在疆省那边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养鸡场拥有成熟的鸡粪沼气发电技术,于是赵青山便忙让今古帮忙联系了对方。
  当疆省的那个养鸡场知道齐鲁省的一家养鸡场想要让他们帮着修建沼气池,对方倒是也不客气,让赵青山包料,十天完工,十万工钱。
  赵青山一听,欣然答应了。
  然后李健一听,立刻安排自己的两个博士研究生跟着赵青山去了凤凰岭村。
  现在赵青山手里还有十几万的可用资金,买完了发电机和建造沼气池的材料之后,刚好没钱了,看样子给家里面盖别墅的计划,要暂时搁浅了。
  建造中型沼气池需要大约一亩多地,碎石岭西边有一大片空地,大约有二十几亩的面积,别说是个中型沼气池了,就是建造个大型沼气池也戳戳有余。
  现在赵青山养鸡场里面每天生产的鸡粪,基本上都堆在碎石岭的西边。
  本来赵青山打算在碎石岭东边给父母和自己盖一套二层别墅的,现在手里没钱了,只能说暂时先把这件事情放一放。
  虽然说别墅不盖了,但是地却要拿到手里,于是赵青山按照原计划,先让刘玉堂给自己在碎石岭东边方了一栋宅子,然后等着疆省的沼气池施工队来了,再在碎石岭西边开始忙活着修建沼气池。
  这边沼气池修建过程当中,然后赵青山又忙着跑供电局,办理了余电上网的手续。
  十天之后,猴年农历的二月初二这天,赵青山的碎石岭鸡粪沼气池发电工程终于结束了。
  这些天,今古和江滨两个博士生一直跟着施工,将施工图纸和原理图都拿到了手,下一步也极大得提高了科研进度。接下来,等到赵青山需要建造大型的鸡粪沼气池的时候,肯定也会能够可行了。
  疆省来的施工队虽然要价比较高,但是人家技术成熟,只用十天的功夫就将沼气池建造好了,完了之后一直等着设备调试好了,在农历二月初四方才回去。
  二月初四早晨八点,赵青山请来了小庙村自己的三姥姥,烧纸庆祝一番,举行了一个仪式,然后沼气池经过了两天的发酵,已经可以正式发电了。
  然后二月初四一整天,赵青山的沼气发电池就发了782度点,除了自己用了90度电,其余的余电全部并网到电网上面出售了。
  这年头,各地用电还是有些紧张的,有余电是根本不担心卖的。
  从供电站里面办完手续,赵青山一度电可以获得七毛五的收入,要比自己一开始估计的还高了五分钱,这样在二月初四这一天,光沼气发电池,赵青山就收入了将近六百块钱。
  赵青山非常高兴,建造这个沼气池总共花了大约十七万多,包括设备、建筑材料以及支付给疆省的施工队的十万。然后等到下一步稳定下来,沼气池这边一天就能给自己贡献四百二十块钱的收入,只用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就能收回建造成本了。
  刚好前段时间自己多招聘了大约九个饲养员,现在这九个饲养员。然后赵青山便安排这九个饲养员,每天将鸡舍里面的鸡粪打扫出来,然后填进沼气池里面。
  这样一来,碎石岭这边鸡粪熏天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看着电表上面的数字不停地增大,赵志江和张慧芬也很高兴。
  现在赵志江自从伤过之后,赵青山一直也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然后沼气池建成之后,也恰好需要一个负责任,于是赵青山便让自己的父亲负责管理那九个沼气池这边的员工,同时也注意着组织员工及时得进行工作。
  不过,碎石岭西边这边堆积了半年的鸡粪实在是太多了,总共有一百多吨,赵志江组织九个手下的员工,差不多要一直忙活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才将全部的鸡粪都消耗完了。
  进入农历二月份,天气已经暖和了。
  这个时间正是将鸡撒出来,在苹果园里面让它们自己找食物吃的好时候,于是刘玉仁他们三十个饲养员,每天白天的任务,便是一大早将鸡仔从大棚里面撒到苹果园里面,然后白天喂鸡的工作也放在了苹果树下面去了。
  鸡群撒到院子里面,每天清扫鸡粪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起来,九个员工是从早一直忙到晚。
  鸡群都撒出来,然后赵青山站在东岭山顶上,看着漫山遍野的鸡仔,心里面特别的开心。
  好在同一批的鸡用铁丝网跟另一批鸡隔开了,要不然的话,不同批次的鸡放在一块,一定会打架。公鸡大家是很凶的,抓伤抓残的情况也很正常。
  就算是同一批次的鸡,放在一块也是经常打架,然后饲养员每天的工作,除了喂饲料和水以外,更多的工作室拿着竹竿,看到有鸡打架了,然后抓紧时间把他们驱散开。
  山上的鸡越来越多,饲养员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尤其是白天的饲养任务,要比晚上累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青山发现,原先自己制定的平均分配三班倒的工作并不合适,因为晚上的时候,尤其是日龄过了六十天以后,鸡群到了晚上就要睡觉,基本上不需要特别管理,除了适当得添水以外,别的工作很少。然后晚上主要的工作室针对六十日龄以下的六批鸡的,需要添水添料,还要注意记录大棚里面的温度湿度。
  观察到这个情况之后,赵青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