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哥哥,你借我两万,我补上农大公司的窟窿才能再跟他们签合同养鸡。养鸡能赚钱这个你们比我清楚,等我赚了钱,我立马还你们,怎么样?”
听到对方报了要借钱的数额,赵志江仍然还有性糊,大声嚷嚷道:“好说,你嫂子刚存了五万块钱,让,让他取出来,给你!”
“不用不用,哥哥,五万太多了,我借两万就行,两万就行。”
这会儿再看何忠恒,哪里有半点的醉意。
张慧芬听到自己丈夫把家底儿都抖搂出来了,掐了自己丈夫一下,然后看着何忠恒说道:“哎呀真不好意思啊大兄弟,你哥他喝醉了,有些糊涂,我跟你哥手里这点钱啊,都存定期的了,时候不到,取不出来。”
不等何忠恒说什么,赵志江左右看着,迷迷糊糊得问道:“刚才谁,谁咬了我一口?哪来这么大蚊子?不是,山子他妈,你糊涂啊,你拿着咱们家的户口本,到农信社里面,就能把钱取出来,定期的不到期的也能取。”
“你看,嫂子,是我多嘴,是我多嘴,哎”一边说着,何忠恒叹着气,又要擦眼泪。
对于农村里面这些狡猾的演技派,赵青山直想笑。
“不用,叔,我手里有钱,两万是吧?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你得听我的,不能养鸡!”
张慧芬、赵志江和何忠恒一块看向了赵青山,然后赵志江尴尬的笑了笑,转过头看着何忠恒说道:“我,我听我儿子的。”
这话说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听了赵志江的话,何忠恒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后看着赵青山:“你借给我钱?不让我养鸡?”
赵青山点了点头。
“儿子,你的钱,不是留着给你马大爷他们开工资的吗?”
何忠恒又一次尴尬的笑了笑:“不是,山子,你借给我钱,不让我养鸡,那我还借什么钱啊?”
“不是说一直不让你养鸡,是现在不能养,等我觉得能养的时候,你再跟着我养。”
“现在养不行吗?我可是打听行情了,现在的活鸡市场价格,可不低啊。现在养的话,稳赚不赔啊。山子,现在开春了,天气也暖和了,我还劝你早点上肉食鸡,你养那些土公鸡啊,不赚钱的。你养两千土公鸡,现在又没有大客户一批给你全收了,到时候你光卖鸡,一天天的也忙死啊。”
赵青山冷冷得反问道:“叔,你是不相信我的话了?要不这样,咱们打个赌,要是你这批鸡赚了钱,我借给你这两万块钱就算是白借了,你不用还!”
不等赵青山说完,贪财的何忠恒抢着问道:“此话当真?”
“敢不当真?你要是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到村委找村长立文书,咱俩都按手印!到时候谁都不反悔!”
“没问题,咱们现在就去找村长!”
对于何忠恒的贪财,赵青山很有些失望。
“但是你得听我把话说完,你要是这批鸡没赚钱,那么你就得把你的养鸡大棚和苹果园,全部都转让给我。当然了,转让费你放心,四个养鸡大棚我给你算七万块钱,你那三十亩地苹果园剩下的承包年限,我给你算十万一次买断,你看怎么样?”
两个结果对何忠恒来说都不错,他怎么会不答应?
于是,两个人便出了门,直奔村委而去,任谁都拦不住。
第0049章 将整个苹果园都承包过来
赵志江的儿子赵青山,跟邻居何忠恒签订了借钱合同的事情,一下子就在村里传开了。
大家都觉得赵青山是不是傻了?
这个借钱合同,怎么看,他赵青山也捞不到什么便宜啊。
当初凤凰岭村的这个苹果园承包的比较早,大约是在1984年的时候承包的,三十亩的苹果园,当初一次性交了三百块钱,承包合同上面写的是五十年。也就是说,这个承包合同,要到2034年才到期。
现在,三百块钱,一下子变成十万,对于其他的承包户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诱惑。
于是,接下来,村里其他的苹果园承包户,便托人到赵青山家来打听,问问他愿不愿意把他们家的苹果园也买过去。
十万块钱,在2002年的时候是什么概念?
如果说一对六十岁的老夫妻手里有十万块钱,那他们就可以直接退休了。以2002年的人民币购买力,一对六十岁的夫妻一年花四千块钱都很富有了,然后十万块钱可以花二十五年了。这还不说,存银行里面还能涨利息呢。
凤凰岭村的苹果园承包户,到2002年的时候,年龄最小的何忠恒也都已经43周岁了,毕竟距离1984年承包开始已经过去了18年了,年龄最大的承包户都已经六十多了。
看到说自己免费打出去的广告收到了效果,赵青山决定收网了。
他想将整个苹果园给转包过来,总共三百亩的苹果园,下一步土公鸡放养试验成功了之后呢,可以大规模的搞苹果和土公鸡混合种养殖。
种植业和养殖业,必须要走规模化种养殖,才能赚大钱,小打小闹是没有出息的。
就这样,赵青山跟村长说了一声,然后就跟村里另外的八户苹果园承包户签订了合同,接下来,整个苹果园,就成了赵青山一家的了。
三百亩的苹果园,这样总共只需要花90万,让赵青山,就拥有了32年的使用权,不得不说,在2002年来看,并不算便宜。
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挟又实在太便宜了。
合同签了,合同上面写着,到2003年七月中旬,赵青山一次性将每户的十万块钱转包费交付给本村的苹果园承包户。
其实,原先这三百多亩的山地,都是人家马进昌家的。马家祖上干布匹生意,赚钱之后回到老家买了上千亩地,连着从凤凰岭村一直到大庙村,都有他们家的地产,不过呢,后来一土改,他们家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现在,马家的后代,马进昌,则成了原先这些地的打工的了。
现在赵青山手里没钱,他要等到六月底将金银花卖了之后,才有足够的钱将转包费给大家。
在2002年的时候,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寨子村,一般情况下一年的土地承包价格是一块到三块钱一平米,具体情况还要看地段。也就是说,如果赵青山承包的这些总共三百亩山地,到了寨子村里面,最便宜,一年的承包费也得20万。不过地处偏远的山村,承包费却便宜多了。
总得来讲,原先那些承包户觉得沾了大便宜,而赵青山自己呢,也没有觉得吃亏。
再说何忠恒,赵青山借给他两万块钱之后,他立马就还了欠着农大公司的钱,然后接着上了一批鸡。
这一次,他比上一次养鸡可上心多了。而且,这次他将原先时候干活很没有责任心的刘亮给开除了,家里面让沈英来帮着照顾自己儿子,而养鸡场这边他们两口子再加上他的大舅哥一心得靠上了。
不得不说,有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何忠恒家的鸡养得真不错。
然而,等到小鸡都长大了,快出栏的时候,却遇到了大麻烦。
那天,何忠恒来到了赵青山家里,看起来非常高兴。
“哎呀,山子啊,叔这批鸡可是要赚不少钱呢,你的两万块钱啊,不但叔要还给你,你借给你小慧妹妹上学的钱,可能也要一块还给你了。”
看到何忠恒满怀自信得来到自己家,赵青山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说道:“叔,怕是,你得准备将你的养鸡大棚和苹果园都卖给我了。”
“啥玩意?”
“你没关注最近白羽鸡的活鸡市场了吧,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根本没法走货。”
现在是2003年的4月份,正是非典闹的厉害的时候。现在各村的村口都安排人把守,谁要是出去一趟,回到村头,首先得来一遍消毒,然后量体温,如果说体温要是超过三十八度,二话不说就给送到乡卫生院里去了。
“市场?山子,你糊涂了吧,我养的是合同鸡,跟市场没什么关系。”
赵青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叔,以后签合同,你得仔细看合同。再说了,你要真赚了钱,我的两万块钱,就不要了。”
看着赵青山的表情,不像是危言耸听,何忠恒皱起了眉头,然后说道:“山子,你让我回去看合同?”
“去看看吧。”
听了赵青山的话,何忠恒回到家里,然后急急忙忙得从自己老婆的床头柜里面翻出了合同,快速得研究起来。
终于,他在长达几页的合同里面,看到有一这么一条“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回收价格百分之三十的话,那么甲方将不负责回收乙方养殖的白羽鸡,而乙方则需要将鸡苗款、疫苗款、鸡药款和饲料款在原定活鸡回收时间的三个月内结算给甲方。”
何忠恒反复看着合同,最后恨得咬着牙自言自语道:“王八蛋!农大公司耍老子!赵青山早就知道这个合同里面有猫腻,却不提前告诉我,他这是摆明让我上套啊!”
不过,抱着一线希望,何忠恒还是给农大公司打去了电话。一番询问,对方告知,这批活鸡他们公司按照合同不回收了,让他自行处理。
如果按照合同上面标的的价格,将鸡卖给农大公司,何忠恒这批鸡可以赚三万块钱,然而如果卖给市场上的鸡贩子的话,自己不但不赚钱,还要净赔最少三万。
然而,鸡仔长到这个日龄,已经完全不能继续饲养下去了,于是何忠恒也只能说乖乖得赔钱将鸡卖掉了。
这样,何忠恒家的苹果园和养鸡场,也成了赵青山家的了。
第0050章 凤凰岭村的大喜事
距离凤凰岭村最近的一个农村集市,是大庙村集,集市上面有收购中药材的小贩,各种各样的中药材都收。
金银花是凤凰岭村附近山上常见的草药材,附近老百姓,也有到山上摘了,晒干之后卖给药材贩子的。
将整个三百亩的苹果园承包到手之后,赵青山没有着急上项目。当然了,他打算上的项目,肯定是养鸡了。
想一想,漫山遍野的小鸡,撒开,三百亩的苹果园里面跑,那场面,多带劲啊。
金银花的价格一直在涨,涨的赵志江和张慧芬心里直痒痒。
十万块钱的金银花,几个月过去之后就值二十万块钱了,然后又过了不到一周,这些金银花的价值又到三十万了。
张慧芬着急地劝着赵青山卖金银花,然而她的儿子,却微微一笑,轻轻摇头。
金银花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一直到了六月底,大庙村集市上的金银花收购价格,已经到260块钱一公斤了。
赵青山知道,到七月份,非典结束,金银花的价格会断崖式得下跌,所以,他的金银花,要出手了。
于是,赵青山雇了一辆货车,拉着自己的金银花,便来到了平巴县金银花交易中心。
来到平巴一问,金银花的收购价格已经三百块钱一公斤了。当初赵青山是以二十五块钱一公斤的价格收购存的货,到这时候,他已经获得了11倍的收益。他的十万块钱,现在,变成了一百二十万。
赵青山没有犹豫,立马出手了自己的全部金银花。
这段时间金银花走货非常俏,基本上手里存不住货,那些药材贩子见货之后,也没有犹豫,几个比较大的金银花药材贩子,便将赵青山手里的货全部要了。
将货款打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之后,赵青山、赵志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