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鸡大亨-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世平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其实客观的讲,胡丽丽这个人还是很仗义的。”
  向前走着,赵青山看到从小货车车上下来一个非常肥胖的女人,叉着腰冲着他们这边大声喊道:“杨世平!还不快过来帮忙?”
  “来了来了!”
  然后杨世平便快步向那边走去,而赵青山则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同伴,说道:“走,咱们过去帮忙去。”
  小货车车上满是鸡饲料,然后在车厢里面杨世平的老婆还带着养鸡场这边今天中午和晚上要吃的饭菜。
  杨世平的老婆是个很胖的女人,整个五官因为肥胖好像凑在了一起,眼睛眯着一条缝,看着跑过来帮忙的赵青山,然后将自己老公杨世平拉到一边,问道:“这几个是干啥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是不是又是你的老乡?”
  “不是,他们四个是齐鲁省来的,说是想跟咱们学养鸡。”
  胖女人警惕得说道:“跟咱们学养鸡?他们齐鲁省养鸡的不比咱们这里多多了?”
  杨世平一听,觉得自己老婆说得有道理,便皱着眉头想了想,点了点头:“对呀,等会我得好好问问他们几个。”
  看着胡丽丽的四个老乡卖力得帮着自己往仓库里面抗鸡饲料,然后杨世平笑呵呵得看了赵青山一眼,也加入了抗鸡饲料的队伍里面。
  一袋鸡饲料是八十斤,力气小的人,还真扛不动。
  杨世平一批鸡要养230万只,然后光鸡饲料就需要吃掉9120吨的样子。然后每天,杨世平的六辆小货车车都会从山外面镇子上自己盖的三层别墅楼东边的一个大仓库里面,将大约二百吨鸡饲料盘到山里面的养鸡场来。
  鸡没了粮食可不行,哪怕是下雨的时候,杨世平的六辆小货车车也会往来三十多里路来送鸡饲料。
  养鸡场这边,有时候是盘不够下一批鸡的鸡饲料,杨世平也不敢上鸡的。
  六辆货车,一辆车的载重是5吨,实际上每次都能装六七吨的样子,然后差不多这六辆货车每天都要跑五六趟的样子。
  六辆货车,配了六个司机,然后再加上每个司机还都带着一个压车的,这样光搞运输的员工,就是十二个人,甚至于比养鸡场这边的饲养员还多了。
  二百吨鸡饲料,就是5000袋鸡饲料,然后装卸的时候杨世平也没有再雇人,基本上就是跟车的十二个人负责装车,然后到了养鸡场这边再由养鸡场这边十一个饲养员再加上杨世平十二个人卸货。好在装卸都用的是小叉车,然后只需要人稍微协助一下就行了,不过,平均一个人一天扶扶抬抬四五百袋鸡饲料,也够累的。
  如果说是第一天干这个工作的话,就是奥尼尔来干,当天晚上也会累趴下。不过,杨世平的手下都练出来了,并没有感觉到多么坚持不了。
  而且,整个养鸡场里面,所有人的肌肉都很结实,那都是长期干体力劳动的结果。
  赵青山他们帮着抬了十几袋鸡饲料,然后工作便完成了,而货车司机则绕着养鸡场出了门,将车停在了门口外面那一排货车的旁边。
  这是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趟拉饲料的车,然后老板娘也一块送饭过来,中午饭大家都在养鸡场这边吃。
  看着累的满头大汗的赵青山,杨世平也没有说句感谢的话,而是有些怀疑得问道:“我说小伙子,你们齐鲁那边,养鸡的要比我们这边多多了,你怎么不到你们那边学养鸡呢?”
  赵青山早就料到对方会问这个问题,回答也是脱口而出:“哦,是这样的,我们请教齐鲁当地的养鸡场,他们怕我们规模上去了跟他们形成竞争,根本不跟我们说实话,所以就只能跑远一点,到这边来考察了。刚巧着就打听到你这边来了。”
  对于这个解释,杨世平很明显是比较满意的,回头笑着对自己老婆说道:“我就说嘛,四个小兄弟都是实在人,这大老远得跑到我们这里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杨世平的老婆,估计是跟杨世平在一起时间久了的缘故,口音也有点北方话,赵青山他们理解起来也并不费劲。
  然后,杨老板便让着赵青山他们到屋里面去吃饭了。


第0502章 思路
  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北方人,尤其是北方的篷,初到南方,只吃米饭,根本就吃不饱。
  虽然说米饭也算是粗粮,但是在北方却是稀罕物,平时吃到米饭,那也是改善伙食了。
  眼看着这从齐鲁来的四个人吃了一碗又一碗,杨世平有些心疼起来。
  “咳咳,我说老婆啊,我看四个齐鲁来的客人都吃饱了,要不这样,你把碗筷都收拾起来吧。”
  “我们”刘钊刚要开口,赵青山忙拉了他一下。
  “杨老板,谢谢款待,您的饭菜,真的是太丰盛了。”
  人家都不打算给吃了,于是赵青山他们,也只能乖乖得给放下了碗筷。
  “小赵,要不到我的鸡舍里面看看去?”
  对于大型养鸡场的管理,赵青山还是有信心的。当然了,大胆学习别人的经验,也是自己有信心的一个原因。
  刘钊和刘银的工作跟养鸡场里面没有多大关系,刘钊的工作是给赵青山当司机和助手,而刘银的工作,则是当保安和助手。至于说亓来同,赵青山发现这个人曾经有过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而且齐鲁农业大学毕业,对于自己这个公司来说,也算比较对口了,所以自己想要培养亓来同当自己的董事长秘书。
  赵青山最关心的是销路的问题,当然,很快,就将话题谈到了关于这些鸡的销路的问题上了。
  杨老板则告诉他,他的鸡,都会卖给粤都郊区的一家屠宰场。
  而屠宰场加工的鸡到了哪里呢,杨老板就并不怎么关心了。
  于是,当天下午,赵青山没有在满是蚊子的粤都郊区的养鸡场住下来,而是让杨老板送他们四个出了山里,来到镇子上,然后包了一辆面包车,返回了住宿的酒店里面。
  第二天醒来之后,四个人吃过早饭,然后就按照杨老板说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屠宰场。
  屠宰场的负责人姓宋,叫宋毅。
  宋毅的屠宰场一年加工一亿只肉鸡,不过这些肉鸡却不是他收购的,而是自己只赚加工费。
  宋毅认识杨世平,听到面前来的年轻人是杨世平的朋友,很是热情。
  杨世平是他们这边的大客户,自然大客户的朋友,是不能够怠慢的。
  赵青山告诉宋毅,他们是齐鲁省来的养鸡户,想要在齐鲁省做个大规模的养鸡项目,然后想要系统得了解一下养鸡的整条产业链。
  宋毅听到说是齐鲁省来的,口音也错不了,自然也没有太高的警惕,然后便告诉赵青山,他们屠宰场加工的白羽鸡,基本上百分之八十都是给一个叫周宇的粤都老板加工的。
  刚巧,今天周宇也来屠宰场,于是中午的时候,赵青山便主动得邀请宋毅和周宇找地方请客。
  一杯酒喝下去之后,周宇的话匣子便打开了,然后基本上赵青山是有问必答,毫不保留。
  这时候,赵青山基本上也弄清楚了,这个叫周宇的大老板,收购上来上亿的肉鸡,经过加工之后销售的渠道了。
  周宇收购的肉鸡,在宋毅的屠宰场里面,被加工成几十种分割产品,然后再销往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店、超市、烧烤大排档等地方。
  一年销售一亿只肉鸡,周宇告诉赵青山,他能赚出十个亿的利润出来。
  赵青山点着头,然后听着周宇谈起自己创业的时候,如何打入麦当劳肯德基的市场,如何打进超市里面,如何打进烧烤大排档里面。
  这些创业初期的经验,对于赵青山来说,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然后赵青山和自己的团队,又在粤都这边游玩了四天的时间之后,买上了车票,回去了。
  回到凤凰岭村之后,赵青山首先便将李玲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了解了一下新员工食宿安排的情况。
  当了解到全部新员工对于食宿普遍比较满意之后,赵青山对于李玲的工作,还是表达了肯定。
  接着,赵青山又将李晴叫到了办公室里面,了解了一下有关新员工统一培训的安排,知道现在所有的新员工都已经开始培训起来,也感觉到比较满意。
  接着,赵青山又将李开兴叫到了办公室里面,问了问新老员工的人事档案的事情。李开兴说还在办,不过比较复杂,估计要到八月份的时候,才能将所有的档案给解决好。同时李开兴说,处理档案问题的人手不够,希望帮手。
  赵青山一听,立刻又将李晴叫过来,让她安排一部分新员工,归李开兴调用。
  这些事情都解决了之后,赵青山便开始寻思起下一步的安排起来。
  现在已经是2006年的6月下旬了,距离明年的大规模搬迁建厂,也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然后接下来整体的厂子设计方案肯定要先拿出来,然后搬迁方案要拿出来,再接着下一步的公司发展,主营是养鸡,包括白羽鸡和土公鸡。
  按照赵青山的初步计划,下一步自己的集团公司,年肉鸡出栏数量是五亿只,这个鸡好养,但是销路却不好找。
  国内一年产五十亿只白羽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内销售的,只有不到两亿只出口国外。
  而国内白羽鸡市场,洋快餐是销量最大的市场。在2006年的时候,基本上白羽鸡不管卖给谁,最后至少一半要到洋快餐,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派乐汉堡、德克士、华莱士、曼得夫等等,一年要消耗数十亿只白羽鸡。
  国内的白羽鸡市场,在2006年的时候,还处于战国混乱时代,各个省市都有很多给洋快餐供货的厂家。
  不过,用不了十年的时间,伴随着大鱼吃小鱼的市场发展过程,将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七个最大的白羽鸡供应厂家,垄断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市场。
  现在不过是2006年,而明年也不过是2007年,赵青山,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成长为将来的七家,或者八家大型白羽鸡供应商的。
  甚至于说,将来的整个国内,或许只有青山集团这一家白羽鸡供应商,是独一档的存在。
  这一点,对于赵青山来说,虽然有挑战,但是并非不可能。


第0503章 筹谋
  赵青山要将莱钢县范围内的黄庄乡和原寨子乡的二三十个村子整体搬迁,然后建一个超大规模企业集团的计划,到2006年6月底的时候,知道的总共也不超过五个人。
  这个计划,赵青山只跟韩三山、李晴、马为民和张超知情。
  韩三山,因为跟莱钢县甚至于鲁中市政府里面一些特殊的关系,下一步赵青山在进行黄庄乡和寨子乡整体搬迁的时候,有些棘手的问题,还得需要他来出面。所以,赵青山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韩三山。
  李晴,现在正在暗中负责着联系设计单位,对于整个集团建设的整体规划。
  赵青山想要建个集团公司,可不是说有钱就能办好的,这里面包括规划设计,政策争取等等,都需要李晴这个办公室主任去忙活。
  马为民和张超,现在在莱钢县这边,基本上已经成了赵青山最能够利用的人了。下一步自己进行建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拆迁政策宣传,然后接着就开始拆迁安置等一系列的工作。
  提前跟马为民和张超说一声,然后向省里申请审批的时候,到时候也有领导给自己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