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江电影喜欢不拘一格,灵光一现,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嗯,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点的就是喜欢瞎胡搞,想一出是一出,七拼八凑,不知所云。这样搞固然产生了很多的经典影片,但是烂片更多,所以现在跟不上潮流了,整个没落下来。
现代电影的发展趋势是正规化,规模化,集团化,特别是国内,还有严肃化,那种一拍脑门子就上,想到哪儿拍到哪儿,凑个九十分钟就算完事儿的做法早就被市场淘汰了。而且张向东也不是那种喜欢恶搞的人,他拍的、写的几部作品都算是比较严肃类的,再加上这部影片投资不会小了,最少一亿五朝上,肯定不可能拍成屎尿屁杂陈的东西,那样也太跌份儿了,所以重写剧本是势在必行的。
而且现在这部电影已经确定了四个演员,昆哥饰演的令狐冲,丫丫饰演的小师妹,景公主饰演的任盈盈,还有曾经承诺让范小爷出演的东方不败,基本上主要演员都已经到齐了,最多还差个任我行和向问天。如何平衡好这些人的戏份,不说人人出彩吧,最起码要说得过去,再加上要掺杂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所以难度很高啊!
要是开启《蜀山》呢,剧本倒是很简单了,景公主绝对是一番,戏份碾压一切,有没有男主角都无所谓,可以参照《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大女主影片,只要打打打,打的精彩,打的漂亮,场面够宏大,特效够真实,剧情基本通顺,没有什么毒点,这一切也就够了。至于说什么主题思想啊,艺术内涵啊,一边凉快去!
我大公主殿下哪需要这些玩意儿?只需要美美的打boss就行了,总不至于为了什么专业口碑来段十八禁的船戏吧?这个还是留着自己亲自上阵,自己悄悄欣赏就可以了。
不过这也有个问题就是大女主影片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开发起来,在世界范围内呢,女权主义思想还不像后世那么盛行,所以最后的票房有风险。
还有就是特效,国内特效公司能否达到张向东的要求,这也是一个有所顾虑的问题。
而且当初的打算是影片未动,宣传先行,网文,网游,漫画,电视剧等前期铺垫要先到位,现在只有同名电视剧完成了拍摄,正在后期制作中,还没有上映,其他的都还是八字没一撇呢,所以这个题材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归纳起来,这两部电影,一个问题在电影本身,另外一个在于外界的麻烦,总之,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还好张向东不是处女座的,没有什么选择困难症,既然拿不定主意,那么就都先把剧本写出来呗。
所以说,选择困难症患者都是实力不够,实力够的话,别说两个了,完全可以攥着拳头说:“我要二十个”!
当然,在写这些剧本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换房子。
张向东在京城确实只有这么一套房子,毕竟一个人住,而且不是特别喜欢京城的天气,所以也没想过再买什么房子。在其他地方倒是还有,比如说大竹林的那个小竹屋,千岛湖的一个小岛,YN洱海边的别墅等,这些都是以前置办的,属于“度假山庄”性质的,住的不多。
当然,这些都是小意思,跟人家“大佬”们在国外买庄园,买别墅,买酒庄比起来显得lowb不少,不过以前毕竟是运动员,代表了国家形象,一言一行都得有所注意才行。
呵呵,你打架的时候怎么不说“国家形象”了?
现在这情况,不买不行了,这里已经被人“找上门”来了,再加上以后自己再也不是一个人,属于“拖家带口”人士了,所以给景公主准备一座“宫殿”,来个金屋藏娇,大被同眠,岂不美哉?!
嗯,这个可以有,向往的——100%彼女目线同栖——生活。
ヾ(*&;gt;?<*)ノ
第一百六十六章 买房
现今曝光出来的明星大腕儿的住宅都是“精装奢华限量典藏版”的,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你要是买个一百四十来平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说,明星大腕儿们住的那是房子,开的那是车子吗?
不是!那是面子!面子比天大,所以房子也要大一点才对嘛。
不过这也正常,大家赚钱那么多,那么容易,不在房子、车子上面跟人比,那比什么?难道比谁捐的钱多?呵呵,不搞道德绑架,自己挣的钱自己花,自己生活自己过,有什么好比的?
所以张向东决定买一栋说的过去的房子。
京城的住宅区分布,历来有什么“东贵西富,北贫南贱”之类的说法,不过对于张向东来说,这些都是浮云,都是老黄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张向东挑房子只有三个标准,一个是大,另一个是更大,最后一个是足够贵。。。
没办法,作为一个艺术生,“没文化”嘛,不懂房地产那里面的弯弯绕绕,只知道“哪个最贵要哪个”,至于说像什么位置啊,交通啊,环境啊,学区啊,那些盖房子、卖房子的人自然会替你考虑周全的,你只要看中一户足够豪华,足够大的,掏钱就可以了。
没错,就是这么土豪!
张向东啊,你好歹也是个导演,居然这样买房子,“实业误国,炒房兴邦”果然是至理名言啊!
在咨询了陆总这个专门搞房地产的大老板之后,张向东大概圈定了几个目标,但是光自己圈定没什么用啊,这事儿肯定还要尊重一下景公主的意见,毕竟以后是两个人住。要是自己先买下来,然后再给景公主一个“惊喜”,感觉有点不太合适,毕竟爱情啊,婚姻啊,房子啊是要两个人一起用心经营才会牢固,才会有成就感,才能长久的走下去,嗯,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就是甲同学了。
来,甲同学,帽子戴好。
所以张向东先“民主”的画下一个圈,定下几个目标,然后再让景公主集中决定买哪一栋,这就叫“民主集中制”,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良方。
只可惜张向东还是大大低估了女人买东西的麻烦程度。
“买房子?好啊好啊,那我们明天就去看吧。”赖在张向东怀里的景公主听到小情郎已经准备“共筑爱巢”了,显得特别兴奋。
“还要去看的啊?”还处于贤者时间当中的张向东明显对这些“俗务”没什么兴趣,有点心不在焉的说道:“我让经济人送来了那些房子的户型图,宣传页,还有一些实景照片,咱们看看哪一栋合适,直接买了就行了,就别去现场了吧?”
“。。。。。。不行!”景公主一个翻身,把张向东压在下面,说道:“哪有你这么买房子的?这是我们以后的家啊,必须得去现场看看。”
“不要了吧?好远的!这几栋房子分布在京城的各个方向上,都看看的话要绕着京城转一大圈儿的,这个没个两三天下不来。”不知为什么,张向东的“宅”属性有点越来越明显了。
“就是一个月我也要都看看!”景公主明显是下定了决心,看着张向东还是有点不情愿,在他怀里又是一阵乱拱撒娇:“嗯~~~陪我去嘛~~”
呈罗相对,短兵相接,这一阵乱拱又搞的张向东有点“火气”了,两只手又开始不规矩的游走:“好好好,明天一起去。”
“那我先看看那些房子的照片,制定一个行军路线。”景公主一听张向东答应了,爬起来颠颠的跑书房去找资料去了,留下一个半上不下,心头火起的张向东。
“那个。。。。。。”张向东无语的跑出去的背影,这个真不急于这一会儿吧?
还好没一会儿,景公主抱着那些资料又回到了卧室,把照片都摊在床上,自己盘膝而坐,开始仔细对比起来。
对于送上门来的“美餐”,张向东自然不会客气的。
“好,亲一下,乖乖的啊,我还要看相片呢。”
“正忙着呢,不要乱动。。。”
“不要亲那里,好痒!”
“唔。。。”
“。。。。。。”
事实证明,女人平时都是温柔如水的,但是当她们发起狂了,那就是洪水猛兽了,男人是根本招架不住的。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张向东顶着两个黑眼圈,带着神采奕奕的景公主开始了购房之旅,首先去的是位于后海的一个四合院。
这些年四合院炒的很火,每一个都是要价不菲,毕竟这东西算是历史的存留了,有一定的文物的意义,有一套算一套,数量十分有限,自然十分受人追捧。张向东要去的这家还是陆总给介绍的,否则单凭张向东两人的面子,人家还不见得肯出手。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不是很大,从形制上来看,以前也不是什么豪门贵族的产业,顶多也就算是个大户人家。院子收拾的倒是干净利落,前院有一颗一人合抱粗细的银杏树,后院有假山池塘,整个院子有一种非常雅致的氛围。
当然,钱也非常“雅致”,八百来平开价一亿五。
“你觉得怎么样?”参观完毕,张向东开始询问景公主的意见了。
“还行吧。”景公主有点不确定的说道,明显是有点心动又有点犹豫不决。
张向东以为她是在考虑钱的问题,开口说道:“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喜欢这里吗?”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吧,”景公主慢吞吞的说道:“这里很好,二环之内,临近后海,而且房子也够大,够漂亮,只是跟我想象中的‘家’有差别,没有特别心动的感觉。你觉得怎么样呢?”
“我也没什么感觉。”张向东说道。
其实两个人都是出生在三秦之地,对京城特有的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缺乏认同感,而且都是八零后,更向往新式的生活方式,所以对这个四合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节,也不会觉得住在四合院里逼格就突破天际了。
房子嘛,自己住着舒坦就行,我张向东还没沦落到要靠房产住宅这些外物来装逼的程度。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定下了
从这个四合院出来,张向东咂摸着嘴说道:“可惜了,我看他院子里那棵银杏树挺不错的。”
“是啊,我也觉得挺好的,以后我们院子里也种一棵吧。”景公主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我回去问问他那棵树卖不卖。”张向东越想越觉得有点可惜。
“。。。。。。”景公主一把没拉住他,结果张向东转身又溜溜的进去了。
“怎么了?落(la)东西在这了?”那房东见张向东又回来了,以为他改变主意了。
“不是,老兄,那个,买卖不成仁义在,”张向东一脸认真的问道:“你院子里那棵树卖不卖?”
房东也是个久经风雨的老BJ了,这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要求的,不过这位老兄也是个妙人,开口说道:“卖啊,怎么不卖?那棵树开价一亿五,还附赠一套四合院,合算吧?都省的您往自家移了!”
“老哥您可真会开玩笑啊!”
“谁不是呢?”
两人哈哈大笑一阵,那老哥拍着张向东的肩膀说道:“行了,都是朋友介绍过来的,听我一句劝,你就别打它的主意了,这片儿属于文物保护区,这树啊,也是保护对象,就算是卖给你了你也甭想挖走它。”
这下张向东彻底死心了,跟这个有趣的老哥道了别,继续自己的看房之旅。
接下来要去的是盘古大观,就是那个“发型”有点像《蜡笔小新》里的风间彻的那栋楼。
“张先生,这边请,我们这套房子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