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天下午5点?”
“5点整!”
“对了社会哥,怎么称呼?”沈奇又问。
“李太猛。”社会哥报出大名。
“你大几啊?”沈奇仔细打量这位社会学系的师兄。
“大三。”李太猛个子不高,瘦,一米七出头。
“数院李真强是你弟弟?”沈奇问到。
李太猛摇摇头:“并不认识李真强,我弟弟叫李太冲。”
“强,你们李家真强,又强又猛又冲。”沈奇笑了,“所以太猛哥,你是校田径队的?”
“对,主攻长跑,国家二级运动员。”李太猛显的自豪。
“最近咱校队有啥比赛任务吗?”这是沈奇最关心的问题,萌妹子什么的随口一说,练田径的哪有萌娘?全是强壮的女汉子好吧。
“有啊,很缺人,所以我找到你了。我关注你有一段时间了,你每隔一天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李太猛打开天窗说亮话,都是燕大的高材生,聪明人不磨叽。
“OK,后天5点,我准时去校田径队报到,很高兴认识你,太猛哥。再跑个15公里,一起?”沈奇发出邀请。
“我今天状态不好,你自己跑吧。”李太猛摆摆手,已显疲态。
“后天见。”沈奇独自离去,跑了起来。
最近靠数学刷学霸积分遇到障碍,不如换个途径,跑步刷分。
所以沈奇问李太猛,最近校队有没有比赛任务,有比赛就有机会刷分。
任何事情应该将其价值发挥到极致,自己跑也是跑,去田径队也是跑,刷灵感的同时再刷点学霸积分,何乐不为?
刷一点算一点呀,积少成多。
燕大校内业余级别的5000米冠军,还有5000点学霸积分奖励呢。发表一篇普刊论文,也才5000点基础奖励而已。
第二日,是沈奇的休息日,他没跑步。
论文进度原地踏步,没有进展。
再过一日,沈奇于下午5点来到校田径队的训练场,嚯,可真热闹啊。
第155章 大佬饶命
燕大田径队训练场,400米的标准跑道环绕草坪。
跑步的、投掷的、跳跃的,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
女健儿当然是有的。
看,那妹子一铁饼掷出几十米远,身强体壮力气长。
“沈奇,来了。”李太猛跑过来跟沈奇打招呼。
“嗯,现在干嘛,教练呢?”沈奇四顾张望。
“那里,那里,全都是。”李太猛左指指,右点点。
“一共几位教练?得有10个左右?”沈奇快速估算,目测年纪在30岁以上的都是教练。
“果然是数院的,沈奇你看的很准,咱们队刚好10个教练,长跑、短跑,投掷、跳跃,教练们各司其职。”李太猛说到。
“队员得有四十几个?”沈奇又问。
李太猛:“算上你,男子女子,48人,基本上全在这里了。”
“太猛,你是体育特招生?”
“并不是,我高考640多分考上的燕大。长跑是我的业余爱好,读大二时我随便跑跑,就跑进了校队,拿到了二级运动员证书。”李太猛轻描淡写的说到。
“牛!”沈奇竖起拇指,燕大各院系人才辈出,“咱们队都是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吧?”
“大部分都有一级运动员证书,健将级的好几个,国际健将还有一位呢,看,就是那位练铁饼的女队员。”李太猛说到。
“那我就不明白了,咱们队兵强马壮,要我何用?”沈奇觉得疑惑,“我是四级运动员,没有证书。”
“我们队强的是投掷和跳跃,是田赛。”李太猛解释到,“2010年之前,燕大短跑和长跑也超级吊的,现在不行了,弱鸡队伍,别说水木,连人大都跑不过。”
“武老师说了,咱们径赛版块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发动我们这些队员,在民间寻找有潜力的燕大在读学生加入校队。我觉得沈奇你挺有潜力,就介绍你加入我们队。走吧,带你去见见武老师。”
李太猛带着沈奇去见教练。
一路上,李太猛简要介绍了燕大田径队的历史和今天。
燕大田径队曾经辉煌过,也为国家队输送过田径人才。
都是大学生,李太猛用一组数据说话。
男子方面,燕大校队的男子100米纪录是10秒23,创造于2005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
这个10秒23非常吊了,搁现在,也是中国男子田径队主力选手的水平。
现役中国男子百米选手,能跑进10秒30之内的人不超过一巴掌。
长跑方面,燕大同样出过牛人,男子5000米的队内纪录是13分55秒,创造于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凭借这个成绩,可以进入任何一届中国男子田径队。
燕大田径队最吊的纪录应该是男子400米,45秒76。
现役中国男子400米运动员,没有一个能跑出这个成绩。中国男子运动员400米能跑进46秒之内,已算国内吊炸天。
沈奇最喜欢和数据打交道,他掐指一算,燕大田径队特别是径赛队伍,曾经是支牛逼哄哄的劲旅啊!
值得一提的是,创造燕大队内牛逼哄哄纪录的那些径赛牛人,没有一个选择体育作为终生职业。他们本科读完后选择退役,继续读研、读博,他们都是学霸,运动型的学霸。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水木。
沈奇知道这个事实,他的高中哥们徐锐跑100米拿到全国亚军,都进不了水木大学田径队,最终去了科技大。
燕大的那拨径赛牛人毕业的毕业,退役的退役,留下一群弱鸡苦撑局面,非常勉强的维持着燕大径赛项目昔日的荣光。
尤其是长跑项目,瞅瞅,如今这支燕大长跑队以二级运动员为班底打造,就一位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只能算是业余水平,业余选手里比较厉害的那种吧。
一级运动员勉强可以靠体育吃饭,但这碗饭也没那么容易吃。
练到健将级、国际健将,兴许才有一条出路。
“武老师,这是沈奇,数院大一学生,长跑节5000米冠军。”李太猛将沈奇带到武老师面前。
武老师年纪不大,三十几岁,隶属于体育教研部。
燕大的体育老师、各项目教练都属于这个部门,体育教研部是个学院的设置。
“你好沈奇,来了就开练呗,热身。”武老师带领长跑版块的队员做热身运动。
这里的长跑其实是中长跑,包含四个单项,800米、1500米、5000米、1万米。
武老师负责队内男子中长跑的训练任务,他手下的兵不多,算上刚来的沈奇,一共5人。
马拉松、竞走又是另外一个版块,属于公路赛,不归武老师管。
李太猛主攻5000米,另外三人分别主攻800米、1500米、1万米。
热完身,武老师发现沈奇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过人之处,他问沈奇:“你也主攻5000米是吧?”
“都行,都行。”沈奇说到。
“5000米再兼个万米?”武老师又问。
“都行,都行,听教练安排。”沈奇入队后特别低调。
“沈奇,校内长跑节那是娱乐性赛事,我们校田径队并未派员参加。”武老师严肃认真的说到,然后大手一挥做出指示:“游涛,李太猛,沈奇,你们三人先来一轮5000米,拿出你们最好的状态、最强的实力,我要记一轮成绩。”
李太猛主项5000米,也能兼个万米,他来自社会学系,大三。
游涛主项万米,副项兼个5000米,他来自法学院,大二。
沈奇主项暂定5000米,副项未知,他来自数院,大一。
两位师兄都拿到了二级运动员证书,沈奇没有任何体育方面的证书。
“各就位~跑!”
武老师喊响出发令,同时掐码表,开始手动计时。
沈奇、李太猛、游涛三人起跑后并道,李太猛领跑,沈奇、游涛紧随其后。
跑了3000米,队形发生变化,李太猛的跑进节奏明显放缓,沈奇取代他成为领跑者。
最后2000米,沈奇维持住途中跑速,并在最后一圈发起冲刺。
李太猛、游涛落后沈奇50米以上,追不上了。
武老师一掐表,很意外:“沈奇可以啊,15分55秒。”
李太猛、游涛的成绩都在16分05秒以上。
男子5000米二级运动员达标线是16分10秒,李太猛、游涛都是刚过线的水平。
野路子出身的沈奇一入队,就跑进了16分钟之内。
体育赛场上,甭管你是野路子还是科班出身,成绩是王道。
“来来来,沈奇你过来。”武老师对沈奇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和颜悦色的说:“沈奇,欢迎你加入燕大田径队,从现在开始你跟着我训练,备战5月份的首都高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好!”沈奇斗志昂扬,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首都大学生的田径盛会。
“沈奇啊,你的5000米实力我也算摸过底了,你至少具备资格去参加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今天不必做太高强度的训练,明天也是这个时间,我对你的万米水平摸一次底。”武老师说到。
“好!武老师明天见!我有灵感,我有灵感了啊!”沈奇说完就一溜烟跑掉了。
灵感出来了,数学灵感又出来了啊!
搁哪里跑不是跑,在田径队找灵感,灵感很快就出来了。
这是块宝地,灵气复苏,灵气充足。
看着沈奇飞奔而去的背影,莫名其妙的跑掉,武老师问李太猛:“你说沈奇是数院的?”
“是……”李太猛答到,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沈奇是他介绍入队的。李太猛的负面情绪+1。
“难怪。”武老师在燕大读书、任教已有十几个年头,活久见。
第156章 你别走
I=∫t^l1+kl2…α…1e…2πi'ε1t+ε2t^k+t^…β'dt
……
沈奇从校队田径训练场飞奔回寝室,在草稿纸上记录刚刚产生的数学灵感。
之后,将草稿纸上略显潦草的式子转化为严谨的论文体,在LaTeX上编辑。
《沿齐次曲线的强奇异积分算子的一类有界性解析》的论文进度约为75%,沈奇写的是英文稿,准备投去中国排名第一的数学期刊《数学学报》。
有三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一篇普刊论文、一篇SCI论文打底,沈奇认为有资格给《数学学报》的B辑英文版投稿了。
唯一的心病是,投给燕大《数学导报》的论文《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八字没有一撇。
编辑发来了审稿人的第三版评审意见,沈奇烦死了,这审稿人有完没完?
趁着灵感尚存,沈奇将鲁教授的课题暂缓一下,集中精力编写《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的作者反馈意见。
这也是作者方的第三版反馈意见。
第一版反馈意见是沈奇自己写的,第二版由欧叶完成。
沈奇结合第一版、第二版,于当晚完成了第三版作者方反馈意见,发送到《数学导报》编辑邮箱。
次日早上,燕大数院大楼,《数学导报》编辑部。
主编年瑞明最近可谓春风得意,在国内数学会议上做了几次报告,他的论文在JAM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现代群的论文。
“非常有价值。”——这是JAMS对年瑞明这篇论文的点评,话语不多,却是极度肯定年瑞明在这个研究方向上的成果。
JAMS即《美国数学会杂志》,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之一。
最近十年,中国籍数学工作者在JAMS上一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