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难啊。”欧叶摇摇头,不知道。
  “我分包给你做的课题,能不难吗?太简单就是瞧不起你。”沈奇说到。
  “那你帮我证明?”欧叶提出请求。
  “欧叶你怎么能这样,遇到困难就退缩?千万不要知难而退,必须迎难而上。”其实沈奇一时半会也没想好该如何证明,他说到:“这种新思路及核心证明步骤,欧叶你再琢磨琢磨,我很忙的,还要做鲁教授的课题,那个课题更难。”
  “哦。”欧叶点点头,切换另一份文档给沈奇看,这是她研究出的第二种思路,当然了,也是半成品。
  “咦,{xk}至少有一个极限点是稳定点……这个靠谱,欧叶你的思路很活跃嘛,短短一两周之内,居然想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种不难操作,根据局部利普希茨连续性,等价于存在一个常数……算了,我写吧。”沈奇拿过欧叶的电脑,啪啪打起字来,以及几个他认为核心的数学式子。
  “搞定。”几分钟后,沈奇将电脑还给欧叶:“看懂没有?就按照我的推导逻辑,结合你前期的分析计算,整合梳理一下,第二种方法就完善了,你可以出篇新论文了。”
  “联合署名?”欧叶问到。
  “这个课题我都分包给你了,当然是你独自署名。”沈奇说到。
  “联合署名。”欧叶非常坚持。
  “孩子,总有一天你得学会独立。”沈奇打了个响指,喊服务员过来续白开水。
  续了一杯白开水,沈奇同意了欧叶的提议:“那行吧,联合署名。”
  他不敢拒绝欧叶,否则欧叶又该当着他的面吃药了。
  叮!
  就在此时,沈奇的电脑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您有新邮件。
  沈奇点开新邮件:“太好了,《数学导报》的编辑终于来信,我的第五篇论文进入了同行评审环节!可以回家过个好年喽。”
  “祝贺你。”欧叶发来贺电。
  “咦,等等,这什么狗屁专家,简直胡说八道啊!”沈奇正开心着呢,结果点开附件的专家意见一瞅,傻眼了。


第147章 工作餐
  沈奇投的前四篇论文,专家评审意见大同小异:“作者你说的很对,你写的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XXXX……当然了,瑕不掩瑜,希望你能修订。”
  前四篇论文的审稿人各有特点,有人写了好几页纸的评审意见,有人就写了一两句话。但传递给沈奇的意思是一样的,两字,小修。
  不管审稿人写几页纸还是一句话的评审意见,他们最终都会告诉论文作者两字,大修or小修。
  有的审稿人写了几页纸甚至十几页、几十页纸的评审建议,有可能最后告诉作者的是,小修就好了。这种情况是有的,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整理一下,都可以再写篇新论文了。能遇见这种审稿人,论文作者是幸运的。
  有的审稿人只写一句话,纯粹的文字描述,不含任何数学式子或符号,最终告诉作者的有可能是:大修。
  遇见这种一句话+大修的审稿人,90%以上的论文作者会缴械投降,社会社会惹不起,叨扰了大佬,撤退。
  沈奇小修了前四篇论文,哦,其中联合署名的一篇是欧叶小修的。
  然而,第五篇论文,也是最复杂的一篇,《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审稿人的意见可归纳为一句话:“大修!”
  基于广义互补问题构成的半光滑方程组的广义雅可比矩阵,求出一个带椭球约束的线性化二次模型,是沈奇的核心论述逻辑。
  围绕这个核心逻辑,沈奇完成了15页的论文。
  审稿人持不同的观点,他或她认为F,G:Χ包含于R^n→R^n连续可微,Χ包含n维不等式约束集,利用逼近牛顿法和广义拟牛顿法不涉及整体收敛性。
  很明显,审稿人的观点跟沈奇的逻辑是相悖的。
  至于谁对谁错,沈奇认为他对。
  沈奇并不知道审稿人是谁,是哪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数学专家,在单盲流程下,沈奇只认识编辑。
  其实也没跟编辑见过面一起喝过茶什么的,这里的认识仅存在于网络上,邮件中。
  《数学导报》的编辑叫许维妮,沈奇就知道这么个名字,看名字或许是位女编辑。
  对于审稿人的大修评审意见,沈奇当然有想法。
  为了写《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这篇论文,沈奇差点走火入魔,现在你告诉我,我做的基本上是无用功,大修?不,我沈奇不服!
  不服?
  那就讲道理。
  以理服人。
  沈奇在笔记本电脑里新建一个LaTeX文档,开始打字,写数学式子,辅以文字说明。
  他要做的事情很明确,证明自己的论述逻辑正确,并指出审稿人评审意见中的逻辑错误。
  ▽Φ(x)=V^TH(x)=▽F(x)(A(x)…I)H(x)+▽G(x)(B(x)…I)H(x)
  此处A(x)和B(x)满足式(7)的对角阵。
  考虑向量(A(x)…I)H(x),由其构造可知,它的第i个分量非零等价于Hi(x)≠0。
  即下面的情况中有一条满足:
  (1)Fi(x)≠0且Gi(x)≠0
  (2)Fi(x)=0且Gi(x)<0
  (3)Fi(x)<0且Gi(x)=0
  ……
  可证,若▽G(x)^…1▽F(x)是一个线性代数中定义的P…矩阵。
  那么▽G(x)^…1▽F(x)(A(x)…I)+(B(x)…I)是非奇异的。
  故……
  沈奇静静的码字,倔强的讲道理。
  欧叶静静的看沈奇码字,时不时也在自己的电脑上码几个式子,她得到了启发,她跟沈奇研究的是同一篇论文,同一个课题。
  最初写论文的时候,沈奇没有对手,对于自己的论文逻辑,他能自圆其说即可。
  而现在,沈奇有对手了,对手说他逻辑错误,要大修。
  一篇学术论文特别是数学论文,不怕细节上的错误和局部计算偏差,就怕被人指摘核心逻辑错误。
  作者的核心逻辑被推翻,等于是被全盘否定,这篇论文白写了,大修等同于是写一篇新论文。
  大修个毛线啊,马上过年了,谁有心情跟你大修?
  为了不大修,沈奇需要用更犀利更尖锐的数学语言,证明自己的逻辑没有错,并打动审稿人,征服审稿人。
  这份工作持续了一上午。
  咕咕,沈奇的胃部发出闷响,饿了。
  “服务员,补充水源,再提供一些食物。”沈奇叫来服务员。
  服务员鼻子一酸,眼泪都快流出来,不容易啊,这一男一女来我们家喝白开水喝成了VIP会员,终于舍得点一回吃的了。
  “请问需要点些什么吃的?”服务员将菜单递给沈奇,说到:“套餐B也就是双人情侣套餐,享受午餐折扣优惠,性价比很高,推荐你们点这份套餐。”
  套餐B就是牛排+意粉+小面包+沙拉+咖啡的组合,沈奇说到:“那就点这个套餐,我们只饮用纯净水,咖啡就不要了,少算点钱。”
  “不要咖啡也是这么多钱。”服务员客气的说到。
  沈奇:“那不点套餐了,扛着,都是年轻人饿不死。”
  “行行行,咱不要咖啡,少算点钱,回头我跟店长解释一下,毕竟你们是本店的VIP会员,享有特权。”服务员懂得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不可因为两杯咖啡而损失掉一份套餐。
  “VIP卡的折扣,可否加权到套餐B的折扣上?”沈奇又问。
  服务员没听明白:“啥加权?”
  沈奇解释到:“VIP卡的全时段折扣值,和套餐B的午餐折扣值,会计算出一个终值,也就是我们买单时所需支付的实际值。我的意思是,我们买单时的实际金额,是取加权平均值吗?还是问清楚比较好,免得引起纠纷。”
  沈奇科普了一轮加权平均值,服务员没理解太透彻吧,但也大概听懂了,他说到:“你们享受了套餐折扣,就不能再享受VIP折扣,二者中取优惠度较高的那个。”
  沈奇摇摇头:“这不科学,那我办VIP卡有啥用,只能享受纯净水的打折优惠,水卡?我之所以不简单运用六折乘以八折这个算法,而是考虑加权算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六折乘以八折对你们来说确实不公平,4。8折的折扣也许会让你们店亏本,但考虑到加权系数,一切合情合理。别跟我争了,国家统计局也是这么计算的。”沈奇说到。
  “我……我请示下店长,请稍等。”中专文化程度的服务员撤退,惹不起。
  过了会儿,套餐B送到沈奇和欧叶的卡座,不含咖啡。
  “这是加权之后的套餐,请慢用。”服务员保持礼貌的态度,今天他学到一个知识点,加权算法。
  “所以你们店长懂数学?”沈奇问服务员。
  “店长大学毕业,可有文化了。”服务员说到,然后离开,接待其他客人。
  “意粉是你的,其他食物都是我的,吃吧,动叉子。”沈奇将意粉摆到欧叶面前,他先解决牛排,补充体力,继续战斗。
  欧叶饭量不大,一份意粉足够了。
  燕大数学系的两人吃着工作餐,时不时讨论两句数学问题,目光没有离开过电脑。
  到了下午两点,沈奇终于写完“上诉稿”,他把稿子给欧叶看:“你觉得怎样?”
  欧叶研究了好久,得出结论:“发。”


第148章 缘,妙不可言
  沈奇将作者意见稿发邮件给《数学导报》的编辑。
  大意就是,我是对的,我不改,要改你改。
  《数学导报》编辑部,编辑许维妮在午休结束后,于下午两点重新投入工作。
  作为一家数学期刊的编辑,许维妮肯定是懂数学的,她也是燕大数院毕业的,毕业后留院,进入《数学导报》编辑部,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许维妮负责论文来件的初审,格式是否标准,是否存在明显的低级错误,她负责这个层级的审查。
  更加重要的工作是进入同行评审环节后,许维妮要在论文作者和审稿人之间协调,最终促成论文定稿、录用。
  叮!
  您有一封新邮件。
  许维妮进入电子邮箱查看新邮件,沈奇发来的作者意见稿。
  看了会儿,专业论述许维妮没看太懂,但沈奇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不改不改就不改,我是大佬我最霸气。
  “沈奇的辩论有几分道理,我得立即发给专家。”许维妮编写新邮件,附上沈奇的作者意见稿,她想尽快搞定这单业务,飞机票都出了,商务舱,过几天回老家过年。
  当然了,沈奇的文字性描述部分,许维妮稍微改了改措辞。
  沈奇的原话攻击性太强,他这是要搞事情。
  数学专业论证部分,许维妮一个符号都没改,这是对作者的尊重。
  许维妮将温和版的“沈奇意见稿”发到审稿人邮箱,然后处理其他事务。
  与此同时,中华数学会总部大楼。
  刘茂清还在坚持吃药,他做过心脏手术,每天都得按时吃药。
  刘茂清是一位数学专家,担任中华数学会干事一职,他拥有数学博士学位,主攻代数方向。《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这篇代数方向的论文几经转手,最终转到了刘干事手中,他是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考虑到避嫌因素,许维妮找的审稿人来自中华数学会。
  《数学导报》是燕大数院主办的刊物,沈奇是燕大数院的在读学生,让燕大的数学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