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叶:“高斯笔记第15册。”
  “咦?你要看这一册的高斯笔记?”沈奇有些意外,他手中的文献,正是菲利普斯·克莱因版的高斯笔记第15册。
  高斯现存于世的德文版手写笔记一共有20册,全部保存在德国的学术机构,是非卖品。就连高斯的头像,也被印在1989~2001年流通的德国马克上。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科学家极其尊重,其他国家货币上往往印着国王、女王或者总统头像。
  高斯是哥廷根学派的创始人,菲利普斯·克莱因是高斯哥廷根学派的传人。
  这位菲利普斯·克莱因正是被他的好基友庞加莱逼疯的那个克莱因。
  发疯之后,菲利普斯·克莱因在解决数学难题上失去了战斗力,他在晚年专注于写数学史,并将高斯的20册笔记翻译为英、法、拉丁等语言。
  菲利普斯·克莱因手写翻译的英文版高斯笔记几经辗转,最终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收藏。
  沈奇从美国回国时,带回了菲利普斯·克莱因英文版高斯笔记15~18册。
  德国人不会以任何形式交出高斯原版的笔记,克莱因版的高斯笔记在今天也成为了古董文物。
  其实高斯笔记早就出版了,由出版集团翻译为各国语言在全球售卖。
  但有身份、有地位、有点儿闲钱、有点儿情怀的数学家,更愿意收藏手稿。
  沈奇自己的手稿要么送人了,要么就是与其他收藏家进行交换。
  克莱因英文版高斯笔记15~18册,就是沈奇换回来的。
  一百多年前的手稿文物,本不该经常翻阅,否则容易损坏。
  沈奇也就是在关键的冲刺时刻,才会拿出历史上各位科学家的手稿进行查阅。
  他和他老婆,以及不少顶尖数学家都认为,手稿和出版印刷物,不仅存在逼格上的区别,而且有一种尚未被证实却隐隐约约存在的精神烙印。
  “OK,我等会儿把高斯笔记带来给你,还需要什么?”
  “姨妈巾。”
  “好,等我,二十分钟后见。”
  欧叶的需求极其简单,学术以及生理。
  沈奇按照要求,将高斯笔记和姨妈巾带到欧叶的病房。
  “所以老婆,你打算从高斯二次域切入rank大于等于2?”
  “嗯,我觉得可行哦。奇,你认为呢?”
  “我也觉得可行,那就这么做吧。”
  沈奇忽然感到心情很复杂。
  欧叶在家里找不到数学灵感,甚至昏了过去。
  一旦住院,欧叶似乎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学术境界。
  沈奇刚离开医院不久,国际化学界传出了一些新的报道。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称,他们在实验室里成功合成出了一种具有20个手性中心的大环化合物,其异构体数量为2的20次方个。
  “这么猛?”
  这是沈奇看到这则报道后的第一反应。
  伯克利研究团队在报道中指出:“我们参考了燕大沈奇团队的大环化合物研究成果,合成出了迄今为止手性中心最多的大环化合物。这种大环化合物的用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我们在新化合物的结构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东京大学研究团队称,他们在实验室里合成了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新型大环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类似于海葵毒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的是在关键部位都是八元以上的大环结构。
  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同样感谢了沈奇团队在几个月前提供的大环化合物理论,他们将新的化合物称为“灯塔水母激素”,他们称这个新的化合物,有助于揭示自然界中一些神秘的问题。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也报道了他们关于大环化合物最新的研究进展,他们通过实验证明,沈奇团队提出的大环化合物及新型重排反应的这套理论,是非常靠谱的。
  “这……这有些失控了啊。”
  沈奇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忧。
  大环化合物的理论是他提出的,这套理论推出后,在各国化学家手里衍生出各种花里胡哨的新产物。
  目前暂时难以判断,花里胡哨新化合物有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
  沈奇的直觉告诉他,大量新型大环化合物的出现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造福人类,跑偏了毁灭世界。
  系统:“宿主完成化学晋升14级的任务,升级!
  化学晋升15级的条件:
  1、6000万点学霸积分;
  2、采用化学手段揭示一种神秘。”
  不管如何,化学晋升到14级,总归值得高兴。
  数学、物理晋升14级,都是有指向的。
  系统要求沈奇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物理难题,沈奇才能晋升15级。
  化学晋升15级的条件2是开放性的,需要沈奇自己去探索。
  燕大人民医院。
  三氮杂辛烯素的耐受性给药全部完成。
  以屈教授为首的研究医师团队,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个体数、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几何均数、几何标准差等临床数据。
  结合临床观察及数据分析,屈教授团队认为三氮杂辛烯素通过了耐受性试验,接下来所有的受试者将进入药代/药效试验环节。
  许多文献报道了新药在临床研究阶段的成功率在10%左右,即10个候选药物中只有一个能最终上市。
  研究表明,造成临床开发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有效性(66%)、安全性(21%)。
  一款药物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吃不死人也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决定新药能否上市的核心指标是有效性,即药物在治疗病人方面体现出的效果。
  为了避免研发费用高昂的药物在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失败,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就须开展以有效性为指标的概念验证,使不易于开发成功的药物早点淘汰掉,免得浪费钱。
  基于以上的临床试验思路,欧叶终于再次吃上了三氮杂辛烯素。


第661章 Friendship of girls
  欧叶及其他受试者按计划进入了三氮杂辛烯素I期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环节。
  临床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药物,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它们与临床药效学的相关性及各种因素对药代动力学规律的影响。
  看起来很麻烦,对于受试者来说其实就是吃药、抽血、留尿尿和便便,以及各种仪器检查。
  欧叶在医院里认识了一些病友,大家在做检查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结下了友谊。
  “欧教授,你今天的Hb是多少?”
  “100。7,你呢张老板?”
  “我才95。2,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加油,共勉。”
  “听说这药是你爱人发明的?”
  “嗯呢。”
  “这药好哇,没吃这药之前,我一直徘徊在80左右,吃了这药,我提升到了九十几。听医生说,如果稳定在110左右,我们就很有希望恢复健康。感谢你的爱人啊,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我的身体要是好了,我会扩建我的养猪场,争取做到一千头的规模……欧教授你笑啥啊?你瞧不起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养猪户?”
  “哪有?我是被你的乐观态度感动到了。”
  “我跟你说,我养的不是一般的猪,而是走地猪。你吃过走地猪肉吗?你一定要尝尝,美滴很呐!我想好了,如果我痊愈了,我一定送一百头走地猪给燕大人民医院,再送一百头走地猪给你爱人的单位。送锦旗都是虚的,送猪才是真心实意呐。”
  “嘻嘻~”欧叶一顿狂笑,这位养猪场的张老板是她见过最幽默的人。
  “我爱人的单位在燕大校内,叫做沈奇科研中心,张老板你说到做到,一定要给他们单位送一百头猪哦。”欧叶笑得停不下来,她脑补出沈奇科研中心大楼内,狂奔着一百头走地猪的史诗级宏伟画面。
  “咱们北方汉子,说话算数!”张老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立下承诺。
  “咳咳!”张老板拍着拍着,把自己拍到剧烈咳嗽。
  “张老板,没事吧?”欧叶收起笑容,有些担心。
  “没事没事……”
  “张大虎患者,不要太激动,回你的病房。”护士姐姐架着张大虎患者离开检查室,这老哥总爱逞能,一顿乱拍把他自己拍到残血状态。
  其实这些患者受试者,身体状况大多还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
  药物在他们身上的效果有差异,有人的数据不错,有人的数据一般般。
  总而言之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后续进展。
  三氮杂辛烯素继续给药,受试者们见着面了,首先问的就是病友们的临床数据。
  “欧教授,今天你的数据是多少?”
  “Hb102。6,HCT0。30,SF296。9。”
  “很不错啊!”
  不光是病友,研究医师们也认为欧叶的临床数据最好。
  这说明三氮杂辛烯素非常适合欧叶。
  欧叶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跟其他受试者相比,三氮杂辛烯素在小欧你身上的药代/药效试验效果最佳,这就很令人期待了。”屈教授有些兴奋。
  “或许我的基因,和三氮杂辛烯素很搭?”
  “总而言之,对于你个人,对于整个受试组,对于我们医师研究团队,对于药物研发机构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继续给药,继续观察,小欧加油。”
  “屈教授,明天9月1日,我想去实验二小参加女儿的开学典礼,可以吗?”
  “你们家诺菲才5岁吧,这么早就读小学了?不过想想也很正常,诺菲她爹妈都不是普通人,她基因好。没问题啊,小欧你现在的状态比较稳定,你当然应该去参加诺菲的开学典礼。这么重要的仪式,如果妈妈不在场,诺菲会恨你的。也别明天了,你等会儿先回家吧,明天你们一家三口一起出发去小学。”
  9月1日,阳光明媚。
  沈奇、欧叶护送沈诺菲前往实验二小王府校区。
  实验二小有好几个校区,高年级的学生所在的那个校区是本部,低年级的学生在王府、官园等校区读书。
  沈诺菲穿着实验二小的校服,小衬衣、小裙裙、白色长袜子,她戴着红发卡,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意气风发,可神气啦。
  今天是沈诺菲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天,从她踏进实验二小校门的那刻起,她便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诺菲,乖乖的哦,你最棒。”欧叶蹲了下来,为诺菲整理着装。终于把女儿送进小学了,对于一位妈妈来说,这是具有意义的时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喂奶喂吃的,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到上小学,这看上去或许是常规操作,全世界的家长都在这么做。但为人父母的操心操劳,等你当了父母才能深切体会。
  “嗯,妈妈拜拜。”诺菲挥挥小手,她做好准备了。
  此时此刻的沈奇,纵有万语千言,却只说了一句:“诺菲,乖乖的哦,你最棒。”
  “嗯,爸爸拜拜。”诺菲再次挥挥小手,然后哒哒哒跑到操场上。
  操场上聚集了许多小朋友,最小的刚满五岁,最大的有八岁。
  控制这块操场的势力是实验二小的老师们,他们指挥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按照年级和班级排好队。
  一年级新生的分班在八月二十几号就分好了,沈诺菲分在了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