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爱的,你太棒了!”沈奇忍不住亲了诺菲一下,果然是亲生闺女,诺菲对数字有种天生的敏感度。
  “然后呢?”沈诺菲很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后羿射出了九箭,他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世界恢复了正常秩序,人们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诺菲,喜欢这个故事吗?”
  “嗯,比小兔子乖乖有意思。”诺菲意犹未尽,她说:“爸爸爸爸,我还要听故事。”
  “过几天,我再给你讲新的故事。而现在,我该工作了,爸爸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爸爸要去做什么呀?”
  “爸爸要去造一个新太阳。”
  “咦?”诺菲陷入沉思,她不明白造一个新太阳是什么意思,爸爸刚才不是说一个太阳就够了吗?
  “诺菲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哦。”沈奇站了起来,这时欧叶拿着沈奇的公文包走到沈奇面前。欧叶把公文包递给沈奇,问到:“我们孤儿寡母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沈奇接过公文包说到:“如果一切顺利,下周的这个时间我会回家。”
  欧叶细心整理沈奇的衣领,整理到她认为满意的程度。
  沈奇亲吻欧叶的额头:“老婆,我走了。”
  欧叶依依不舍的道:“嗯,早去早回,祝一切顺利。”
  沈奇俯身亲吻闺女的额头:“诺菲,爸爸要去上班了。”
  诺菲显的惆怅:“爸爸再见,爸爸早点回家讲故事。”
  家有贤妻乖女,要不是为了国家大事,沈奇才不想离家一周不归。
  挥挥手,沈奇一步三回头的朝别墅外的专车走去。
  欧叶和诺菲目送沈奇上车,沈奇的专车转眼间消失不见。
  “光点计划”首批反射卫星计划在4月8日凌晨1点02分发射。
  沈奇将坐镇首都指挥中心进行全程指挥。
  从沈院士别墅开车到首都指挥中心大楼并不远,坐在后排的沈奇透过车窗凝望大街上的芸芸众生。
  沈奇的专车很快抵达了首都指挥中心。
  首都指挥中心今天的安保规格明显高于往日,巡逻站岗的武警数量增加了一倍。
  沈奇来到总指挥室,他上交手机,换上统一的制服。
  未来的一周,沈奇会一直呆在首都指挥中心,吃喝拉撒都在这里,不与外界以及他的家人联系。
  几百平米的总指挥室中有三块大屏幕,一块连通西北基地,一块连通文昌发射基地,中间的一块屏幕是主屏幕。
  下午16点整,首都指挥中心的全体核心工作人员到位。
  与此同时,西北基地指挥所、文昌发射基地指挥所的工作人员也已就位。
  沈奇面前有三个麦克风,他说到:“二号二号,我是一号。二号你们那边的情况怎样?”
  连接西北基地的屏幕上出现了游总工的图像,游总工所处的环境同样是一间几百平米的密闭大厅。
  沈奇的代号是“一号”,游总工的代号是“二号”。
  “二号”游总工被派往西北基地,负责地面工程的现场指挥。
  游总工立即回应:“报告一号,西北基地一切正常,完毕!”
  沈奇转而对另一块屏幕说到:“零号零号,我是一号。零号你们那边的情况怎样?”
  连接文昌发射基地的屏幕上出现了“零号”的图像,他是一位国字脸的中年男子。
  “零号”指挥员是火箭发射现场的最高指挥,“零号”的面前有五个麦克风一字排开,分别标注“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
  “零号”所处的环境是一间四面环绕电子屏幕的密闭空间,每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堆满了数据。
  位于文昌发射基地的“零号”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说到:“报告一号,临射检查没有问题,文昌发射基地一切正常,完毕!”
  沈奇:“再检查一遍。”
  “零号”没有任何犹豫的回应:“收到!”
  西北地面基地及文昌发射基地的工程数据会实时传送到首都指挥中心。
  首都、西北、文昌三地联动,首都是大脑,西北是身躯,文昌是身躯上生出的双翼。
  我国最先建成的火箭发射基地位于酒泉,酒泉发射基地仍在正常运行。
  文昌发射基地是我国最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基地,低纬度发射基地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可使火箭燃料的消耗显著减少。
  “光点计划”一百二十颗反射卫星将搭载于长征运载火箭,分批次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如果火箭不能正常升空,卫星没能进入预设轨道,那就没有然后了。
  明天凌晨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文昌发射基地。
  包括沈奇在内,“光点计划”的所有参与者都将目光聚焦在我国南海的那一个起点。


第593章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长征运载火箭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迄今已过去了几十年。
  长征家族依旧在履行使命,他们将各种卫星和航天飞船送入太空。
  即将被长征火箭送入同步轨道的是一百二十颗反射卫星,这些反射卫星代表了中国最高的科技水平,它们被命名为“紫微”卫星。
  中国古人认为紫微星是北极五星中的帝星,紫微大帝是非常强大的一位神仙。
  名字霸气的“紫微”卫星的体积、重量其实很小,“紫微”卫星的单体重量只有北斗卫星的十二分之一,体积是北斗卫星的十六分之一。
  长征火箭运载北斗卫星可以做到一箭双星,即一次运送两颗北斗卫星进入预设轨道。
  一百二十颗“紫微”将分四次被送入预设轨道,每次长征火箭的发射会携带三十颗“紫微”。
  一箭三十星,这是航天史上的首创。
  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航空人完成了“一箭三十星”的工程技术研究,并即将付诸实践。
  而“一箭三十星”的独创技术并非“光点计划”的核心,它只是做运输服务的。
  单单把“一箭三十星”这项运输服务技术拎出来,中国航空人已能笑傲江湖。
  时间接近0点,首都指挥中心总指挥室内灯火通明。
  所有工作人皆紧张的等待着,紧张中充满期待。
  为了做好“光点计划”,中国研究者发明了无数的创新技术,并通过了各项模拟实验。
  真正的考试即将到来,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在黎明之前。
  只有“光点计划”成功了,一万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才有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高考。”为了缓和一下凝重的气氛,沈奇跟身边的章总师聊了起来。
  “很形象的比喻,高中三年做一万张卷子都不算数,只有高考那张卷子才是决定命运的钥匙。”章总师为这个项目付出了许多心血,最关键的时刻就快来临,他希望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最优秀的成绩。
  章总师想了想,问到:“话说沈院士,你不是因为参加IMO拿了冠军从而保送燕大的吗?”
  “对,我是保送的,但我还是参加了高考,体验生活呗。”
  “高中年代的IMO冠军,果然可以为所欲为啊。我儿子今年读高一,他非常喜欢数学,等这个项目结束了,沈院士你得指导指导我儿子。我儿子数学天赋挺好的,但IMO也不敢奢望了,他在你的指导下能拿个CMO的国决名次,我就很开心了。”
  “以老章你的数学水平,亲自教你儿子高中数学竞赛的知识,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
  “问题大了去了!我在我儿子眼里,就是个长期不回家的不称职父亲。而你沈院士,是我儿子的偶像,是他们这些爱好数学的高中生心中的男神。”
  “哟,想不到你们家还有我的粉丝呢。”
  沈奇和章总师有一茬没一茬的唠着嗑,眼睛却是时刻盯着大屏幕上的信息。
  0点已过,日期跨进4月8日,距“紫微”一号~三十号的发射进入一小时倒计时。
  文昌发射基地一切就绪,长征火箭矗立在发射台前,静待点火命令。
  西北基地一切就绪,库姆塔克沙漠里的微晶硅电池组凝望无尽的黑夜,这片区域的工作人员能见到黑夜的日子所剩不多了,他们从来没有如此珍惜过黑夜。
  4月8日凌晨1点整。
  首都指挥中心变的很安静,没人说话,只听得见仪器设备的运转声音。
  此时的沈奇仍有权利终止“紫微”卫星的发射。
  沈奇深呼吸一口,随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零号,按原计划执行发射任务。”
  文昌发射基地的“零号”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收到!”
  1点01分。
  “零号”浑厚而坚定的男低音响彻在文昌、西北、首都三地的指挥大厅里:
  “各单位注意,我是零号,1分钟准备!”
  各单位严阵以待,一场科研领域的重大战役就要打响。
  1点01分01秒。
  02秒。
  03秒。
  ……
  数十万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建设者二十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到底能取得怎样的成绩?
  耗时二十年打造的国之重器进入了读秒阶段。
  4月8日1点01分50秒。
  文昌发射基地的零号指挥员以沉稳的语音读秒: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起飞!”
  “零号”口令声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台处浓烟喷薄,长征运载火箭底部的烈焰喷涌而出。
  轰!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中国南海,搭载三十颗“紫微”反射卫星的长征火箭拔地而起!
  最黑的夜,最亮的火焰,长征火箭急速升空。
  舱内九百吨重的零下252度液氢燃料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起飞后的17秒,长征火箭不再垂直向上飞行,而是遵循程序拐弯动作沿地球的倾斜度飞行。
  长征火箭越飞越高、渐行渐远。
  起飞后的174秒,火箭助推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与长征火箭主体脱离。
  长征火箭尽情的放飞自我,起飞后的285秒,它飞出了大气层,保护有效载荷的顶部整流罩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与火箭主体分离。
  火箭顺利飞出大气层是个重要节点,“光点计划”的首飞成功了一半。
  距离文昌发射场几公里之外的铜鼓岭测量点紧张有序的开展跟踪火箭、测量数据的工作,最先进的测量设备和雷达将长征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第一时间传到三地的指挥大厅。
  沈奇紧握双拳,专注的盯着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
  数据显示,此时一级火箭燃料耗尽,一二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的发动机启动。
  “907,907!”沈奇凭他的肉眼和大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计算分析着长征火箭后续的飞行情况。和沈奇做着类似工作的是首都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没人知道沈奇反复念叨的“907”代表什么技术含义,沈奇也没时间跟同事们解释。
  “稳住,稳住啊!”章总师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不安,激动是因为目前看来一切顺利,不安是因为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第594章 爸爸爸爸好爸爸好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
  起飞后的769秒,长征火箭关闭二级发动机,进入滑行阶段。
  又过了700多秒,二级发动机进行二次点火。
  起飞后的第1825秒,火箭二级发动机在抵达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