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000万点学霸积分或经验值。
2、破解霍奇猜想、BSD猜想其中至少一个。
3、破解P对NP问题、N…S方程、杨—米方程其中至少一个。
一招升级的可选条件是:完成数学大一统。
沈奇先后解决了霍奇猜想、N…S方程,三个必选条件中的2、3已经搞定。
目前还差近1000万点学霸积分,数学即可升为15级。
15级,系统的设定是“无敌寂寞”。
无敌是每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沈奇也渴望无敌。
和解决千禧难题相比,学霸积分能解决的问题不算什么大问题,刷呗,再刷几篇《科学》、《自然》、《今日物理》等IF值超高的原创性论文就搞定了。
N…S方程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意义,它可以用于模拟天气、洋流、星系中恒星的运动、机翼周围的气流,以及飞行器、船舶、车辆的设计、血液循环的研究、电站的设计、污染效应的分析等等。
湍流在大自然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极难求解。彻底搞定N…S方程,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湍流问题或许能得到精确对应。
总而言之搞定N…S方程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国家对沈奇团队进行了隆重表彰。
表彰大会结束后,沈奇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说到:“沈教授,国际物理界已经广泛认可你们团队关于N…S方程的研究成果,据我们从瑞典皇家科学院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你和威腾教授被推荐为明年的诺物候选人,这将是你第二次向诺物发起冲击。”
沈奇有点意外:“消息准确吗,我怎么不知道?”
记者:“我台有长期驻瑞典的记者,消息非常准确,这是五分钟前得到的消息。”
沈奇摇摇头说到:“其实吧,N…S方程虽然有跨界属性,但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个数学过程,真的是很意外,怎么又推荐我参评诺物?”
记者:“推荐您参评菲奖,您也没资格啊……哦不,我的意思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已经被您刷爆了。”
第481章 粉转黑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今年的各项诺奖已在10月公布,即日起到明年1月31日,是下一个诺奖周期的有效推荐时间段。
诺奖没有年龄和次数限制,历史上共有四位科学家先后两次获得诺奖。
“顺其自然吧。”沈奇对记者说到,结束了采访。
解决了N…S方程,烧死了很多脑细胞,沈奇给自己放了个假,每天去中心溜达半天,剩下的时间回家陪老婆孩子。
N…S方程得到通解的后续应用,当然是非常值得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课题的解决不是四个人可以搞定的,这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以及巨大的资金投入。
怎样将N…S方程运用到极致,沈奇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以后再说,或许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
沈奇和老烟联合署名的化学论文《苯并氮杂(上艹下卓)类新型化合物合成》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通解的研究》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出版了中文版,海外版本也在酝酿中。
学霸积分积累到了51692488点,沈奇离6000万的数学通关晋级越来越近。
第三次破解千禧难题,第二次提名诺物,原本就在科研战线上如日中天的沈奇更加炙手可热,他的粉丝数量成倍增长。
沈奇回国后一直在提建议,高校本科教育是重中之重。
媒体称,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弊病,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很难,但从大学本科毕业不难,严进宽出。
外界诟病中国本科教育太水,就连很多大学生自己也这么认为,糊里糊涂大学四年就毕业了,除了谈了个对象,其他的啥也没学到!
大学一毕业,对象也跑了,白读四年!
像沈奇、欧叶、周雨安这种超级本科生毕竟是少数,所以沈奇一直在说,多关注本科教育,在现有录取模式下,尽可能给予本科生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四年。
或许是沈奇的言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教育部出台了新规,竭尽全力提振本科教育质量,全面取消清考制度,更加严格的处罚毕业论文造假、抄袭现象,撤销本科“水课”,多推出精品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政策纷纷落地。
这是学生侧的新管理规定,教职工侧也有新的要求。
教育部要求,凡有教授职称的高校工作人员,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课时多少由各高校自行决定,但教授绝不能敷衍本科生,不得安排助教代为处理教授课时。
燕大不归教育部管,沈奇却还是非常支持新出台的本科教育提振计划。
其实沈奇也知道,能读研的大学生毕竟不是全部,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
威腾曾跟沈奇说过,你们国家太可怕了,每年毕业几百万工程师,就算废掉九成,那还剩几十万!
威腾眼里的这几百万工程师,指的是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而这些工程师大部分是本科毕业生。
每年毕业几百万工程师,也不指望他们全部成材,如果成材率达到一半,那这个国家将更加可怕。所以本科教育非常重要。
沈奇以身作则,他今天去给燕大本科生上数学课,非常基础的一门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表早已公开在燕大教务信息的PC端网页和公众号上,大教室座无虚席,学生们来自化院和工学院。
高数是一门经典课程,除了数学系的学生不学高数,其他理工科学生几乎都得学,有些文科生还得学高数。
菲尔兹得主讲高数,这对中国大学生来说是很新奇的一件事情。
“认真听课啊同学们,现在挂科的代价很大,有重修补考,再也没有清考。不开玩笑的,补考不过,那你可能真的毕不了业。”
沈奇这节课讲无穷级数,他说无穷级数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数学工具,你们学化学的需要了解无穷级数,工学院的预备工程师们,你们更加需要熟练掌握无穷级数。
“无穷级数,赶紧划重点!”化院和工学院的学生不敢大意,纷纷埋头做笔记。
沈奇这学期只讲高数中的无穷级数,其他内容由讲师完成。
下课了,化院的一位女学生突突突冲到沈奇面前,虚心请教数学问题:“沈教授,这个斯特林逼近我不是很懂诶,你能单独辅导我吗?”
“具体是哪里不清楚呢?”沈奇和蔼的问到。
化院女生:“好多呀。”
沈奇:“合着我刚才白讲了?”
女生:“我叫李菲菲啦。”
沈奇:“李菲菲同学你好。”
“沈教授你科研超牛,又帅,我是你的死忠粉。”女生热情大方的贴近沈奇,是个迷妹。
沈奇年轻、帅气、发型不乱,菲奖、诺奖、终身成就奖,他有几个迷妹也属正常情况。
这位化院女生挺open的,她青春活泼,公开示爱:“超级迷恋沈教授,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得罪了粉丝吧,她们就粉转路,甚至路转黑。
满足了女粉丝吧,沈奇是有妇之夫,是孩子她爹,是个有家庭的男人。
“你是真爱粉吗?”沈奇问到。
女生拍拍胸脯:“那必须是呀!”
沈奇说到:“下节高数课也是我讲,下节课我解答你的数学困惑。”
“嗯!”化院女生还算理智,她也就是公开表达爱慕之情,摸一摸蹭一蹭便满足了,没有其它举动。
回到办公室,沈奇看到桌面上放了几封快递信封。
沈奇一一拆开信封,有邀请函,邀请沈奇去做演讲、参加学术会议。
有自荐信,写信人称自己学术很牛逼,希望能来中心工作,应聘中心副主任一职。
有数学方案,作者宣称解决了BSD猜想,请沈奇审核,并希望能与沈奇共同署名发表在数学四大期刊上。
有工程方案,作者宣称通过N…S方程解决了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大面积融化的问题,请沈奇确认。
有诗歌,手写的,字迹隽秀……咦,怎么还有诗歌,寄错地方了吧?沈奇觉得疑惑,仔细一看,没寄错地方,收件人是沈奇,收件地址是燕大沈奇数理研究中心。
第482章 粉丝来信
这首诗的诗名是《谁的谁》,是这么写的:
我是海滩上细沙
你是大海
你的涨落
我还是我
下一秒,你不再是你
永恒,瞬间,瞬间,永恒
淡淡的月下
红棉遍开满花的院子
篱笆旁的青石板井边
你支起竹架子
晾我的青布衣裳
——
信封里只有一页信纸,作者创作了这首现代诗。
其他的啥也没写,这是投稿啊还是结交笔友,无从得知。
“投稿的话,你得往文学杂志或者诗歌社投。如果是交笔友,你咋找到了我这个理科生?”
沈奇再次检查信封,寄件人的名字是“莫莫”,寄件人地址是“南港市第二中学”,联系方式是一个座机号。
寄件人的名字一看就不是真名,但寄件人地址是真实地址,沈奇对这个地址再熟悉不过了,南港二中是他的高中母校。
沈奇查询寄件人留下的联系方式,是南港二中门岗的座机号。
从字迹上判断,像是女孩子的手笔,却也不好说,现在不少男孩子的字迹绢秀斯文,有些女孩子的笔迹则刚劲有力。
从诗歌内容上考量,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隐喻的表达了一种欲拒还迎的心情,像是一首情诗。
沈奇大致做出猜测,这首诗可能是他高中母校迷妹写的,也有可能是迷弟。
迷弟迷妹的身份有可能是学生,也有可能是语文老师。
反正肯定不是张万邦副校长,老张的字儿沈奇认得,不是这种文艺风格。
如果沈奇想要查到这位诗歌作者的真实身份,肯定是能查到的,但他没这么做。
沈奇将会议邀请函等公务信件交给他的男秘书,让秘书礼貌的回复来件机构,近期沈教授不参加外面的学术会议。
求职中心副主任的自荐信、BSD猜想破解方案、N…S方程对应北极冰大面积融化等信件,沈奇看过之后一笑而过,这些来件人勇气可嘉,但他们写的东西是无稽之谈。
神秘情诗,沈奇收了起来,今天这么多信件、公函,最靠谱的就是这首现代诗,至少人家诗歌作者言之有物,客观真实的阐述了一个事件、一种心情、一位粉丝的思想动态。
过了几天,沈奇再次收到南港二中莫莫的来信,同样是手写,只不过体裁换成了散文,一页信纸写不下,增多了一页信纸。
这篇散文标题为《麓湖》,作者大致描写了这么一个事情,说在南港市区有一汪湖水,岸边栽着柳树,柳树啊它守护着湖水,湖水啊它滋润着柳树。
文笔还挺优美,散文风格是典型的借景抒情。
这个莫莫还是有些文学素养的,莫莫除了写诗写散文,并不透露自己的任何具体信息,也不留下“盼复”之类的字眼。
“文艺粉。”沈奇笑了,收起莫莫的第二封来信。
咚咚咚。
有人敲沈奇主任办公室的门。
“进来。”沈奇喊到。
来者是李真强,他说到:“沈主任,数学大一统和N…S方程是同时立项的,你要雨露均沾啊。”
李真强很有事业心,眼瞅着周雨安、萧俊龙因N…S方程项目高歌猛进、人气地位大增,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