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PRL、《今日物理》上发表文章,刷声望,业内知名度显著提升。
名利双收的事情就在眼前,并不断尝到甜头,谁又甘于忍受寂寞,整日做那枯燥的理论研究,领一份饿不死撑不饱的固定薪水?
沈奇这次拿了700多万,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有资格拿1/3的转让费。
要当爹了,奶爸们都有危机意识,钱多不烫手,攒一个算一个。
其实沈奇也看在眼里,他手下的研究员,有人在短期内买车买房,有人依旧领着一份死工资,没有外块可捞。
大家都是博士,物质上的差距在逐渐拉开,那些搞纯理论研究的博士们心里就没有一点想法?
肯定是有想法的嘛,这个时候需要考验沈奇的管理者艺术。
第457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任何一家企业或者机构,都有肥缺岗位和清水衙门。
沈奇这个科研部门,不到三十人,已呈现肥缺岗位和清水衙门之分。
大家都在做项目做课题,做理论研究课题的,清水衙门。做应用课题、产业化项目的,肥缺。
沈奇并没有偏爱谁,岗位就是这样设置的。
FASTER项目组成立的初衷,就是做产业化项目。
项目组成员并不是为了捞钱而做科研,只不过是在科研中取得了成绩,顺带获得了正当的收入。
沙东东博士目前代行物理室量子物理组的组长,和他平级的凝聚态物理组汤元组长已经在老家买了两套房子,只用了一年时间。
沙东东是个比较佛系的人,但再怎么佛系,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买房比买手机更勤快,沙组长看在眼里,怎能没有一丁点的想法?
“沈院士,感谢感谢,我女朋友已经到燕大技术转移中心报道了。”沙东东来到主任办公室,单独找沈奇表示感谢,带了一包咖啡豆:“知道你喜欢喝这个牌子的咖啡,不贵,一点心意,我女朋友逛街时买的,刚好打折。”
佛系的沙博士都学会送礼了,这个该死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沈奇收下咖啡豆,顺手给了沙东东一罐茶:“毛尖,老孙送我的,就是数院那个孙胖子。我不爱喝茶,你拿去尝尝,知道你喜欢喝茶。”
“这是好茶。”沙东东收下毛尖。
“你的小女朋友来首都还习惯吧?”沈奇关切的询问。
沙东东说到:“不小了,她满了23周岁的晚婚年龄,她挺习惯首都的生活。”
“听你这意思,是准备结婚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不过话说回来,在首都生活,压力还是蛮大的。”沙东东有些忧愁。
沈奇明白沙东东的意思,物价上涨太快,工资涨的太慢。
沙东东和他女友目前住燕大的青年公寓,一间卧室,一个小客厅。
用公寓当婚房,这很常见。
沈奇有些不忍心了,他决定设立一个内部奖项,专门奖励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研究员。
沈奇想了个名字,叫“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理论突破奖”。
此奖设金奖一名,奖励100万RMB。银奖三名,每人奖励50万RMB。铜奖六名,每人奖励25万RMB。
每年评一次奖,金银铜奖十个名额,共400万RMB的奖金。
相当于沈奇变向给他手下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发钱,这钱从科研经费中出。
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奖励性经费有限制,即使在中心科研经费充裕的情况下,每年也只能拿出三四百万以奖励金的形式,发放给做出重大科研贡献的人员。
只能这样了,沈奇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为他手下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合理酬劳。
沈奇开诚布公:“每年四月评比上一年度的中心优秀理论工作者,本中心第一届理论突破奖,在今年四月颁发。”
这个内部奖励规则出台后,以周雨安、沙东东为首的理论研究派拍手称赞,沈奇在为理论研究派做事情,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理论研究派的合理收入。
现在就是4月,沈奇发钱发的很爽快,理论研究派翘首以待。
100万也好,25万也罢,多少是笔收入。
固定工资,给员工发再多,他们也会觉得这是应得的。
意外收入,哪怕就包一个红包一千块,员工也会觉得惊喜,并对给予他们意外之财的人心存感激。
真正做理论研究的人也没指望能大富大贵,能有点意外收入,无非寻求心理上的慰藉罢了。
第一届“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理论突破奖”办的稍显仓促,评委会成员就沈奇一人。
说白了就是,沈老板想给谁发100万,谁就有100万。
但大家都知道,沈老板是按规矩办事的人,做事有理有据,不会乱来。
数学室8个人,其中有一个做应用数学的研究员,也被沈奇划分为理论研究派,数学室在这次评奖中全是理论研究派。
物理室12个人,其中只有沙东东一人做理论研究,沙东东说可以拉两个师兄弟过来,至今没有到位。
十个理论突破奖,九个人分,还多一个名额。
沈奇的评价原则是,去年谁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多、质量最高,谁拿唯一的一个100万金奖。
依此类推,颁发银奖和铜奖。
科研成果白纸黑字都是有记录的,数据显示,去年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最优的理论派研究员,是数学室李真强。
李真强在去年发表三篇数学论文,其中《伦敦数学会杂志》一篇,《太平洋数学杂志》一篇,国内数学核心期刊论文一篇。
沈奇自编了一份《数学期刊等级分类表》。
综合考虑IF值、业内影响力和地位等因素,数学期刊的T0级是《数学年刊》、《数学学报》、《数学发明》、《美国数学会杂志》,也就是国际数学四大期刊。
T0代表最牛逼的意思,T0后面是T1。
T1级的数学期刊包括《伦敦数学会杂志》、《太平洋数学杂志》、《数学进展与研究》等十份国际数学界知名的期刊。
T2是有一定名气和地位的数学期刊,T3是普通的数学期刊。
李真强去年发表了两篇T1、一篇T2,100万的金奖必须给他。
“李真强真的很强,我这位本科同学,去年肯定开挂了。”沈奇毫不犹豫的在唯一的金奖名单上,写下李真强的名字。
数学领域排名第二的是萧俊龙,去年发表一篇T1、一篇T2。
周雨安排名第三,一篇T1。
剩下的数学研究员没有发表T1,有发表T2和T3。
物理方面,仅有的一位理论派沙东东去年发表《物理展望》论文一篇,这家期刊属于物理界的T1。
结果很快出来了,金奖属于李真强。
银奖三名,萧俊龙、周雨安、沙东东。
剩下的五位数学研究员获得铜奖。
剩余一个铜奖名额,结转到下一年度的评奖。
第458章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中心举行了第一届“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理论突破奖”表彰大会,沈奇向九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荣誉证书找外面广告公司做的,还挺精美,卖相和诺贝尔奖证书不相上下。
虽然沈奇和大家都很熟了吧,但必要的仪式感还是得有。
天天打鸡血、做神秘仪式的销售队伍,他们的销量往往排名前列。
有的时候科研队伍也需要打鸡血、办仪式,沈奇向李真强颁发金奖证书:“李真强博士,祝贺你。”
李真强博士荣获价值100万元的金奖,这位本科阶段拖后腿的兄弟,从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始忽然爆发,进入了数学职业生涯的急速上升期。
李真强是沈奇他们数学系本科班最早结婚的同学,先成家后立业,这句话在李真强身上得到了验证。
孩子刚出生两个月,李真强现在挺需要钱的,他紧紧握住沈奇的手,跟老班长说了句真心话:“我以前很后悔选择读数学专业,现在同样后悔,但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在两条都会后悔的道路上选择一条,然后走下去。”
“有空我们聊聊哲学。”沈奇这位准奶爸理解李真强这位奶爸的心态变化,当爹的男人总结出的人生感悟,只有爹们可以理解。
“萧俊龙博士,祝贺你。”沈奇向萧俊龙颁发银奖。
和李真强的求学经历类似,萧俊龙是最纯粹的燕大数学系背景,他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燕大读的。
萧俊龙也缺钱,他和深爱的对象处了一两年,最近准备谈婚论嫁。
钱这个东西,好像人人都缺。
普林斯顿海归周雨安一回国就有房子,他一向勤俭节约甚至抠门,没有谈女朋友,却也缺钱。
周雨安在去年年底被沈奇提拔为数学室室长,他这次拿了50万的银奖,他没啥好说的,他服李真强的气。
第三个银奖颁给了沙东东。
沈奇觉得最愧对的就是物理室的理论研究派。
“老沙,我知道整个中心你是最寂寞的,我把你从武大挖过来,却没给予你充分展现学术特长的舞台。我向你保证,基础物理的理论研究,将是中心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沈奇诚恳的对沙东东说到。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沙东东没想到沈奇办事这么果敢,几百万的奖励金说发就发,全燕大最有魄力的领导就是沈奇。
小沙东东十岁的女朋友年轻美貌,她和沙东东蜗居在四十平的公寓里,沙东东非常缺钱,50万的奖励金对他来说是雪中送炭。
会后,沈奇和周雨安、李真强、萧俊龙三人开小会。
“你们仨,是咱们中心数学领域的三剑客,顶梁柱。”路遥知马力,沈奇观察了几年,要说数学水平,全中心除了沈奇之外,周、李、萧这三位燕大数学系出身的哥们是最强的。
其余五位数学研究员是沈奇从外面挖来的,几个月看不出研究员们学术水平的差距,时间久了,才能见高下。
事实证明,燕大帮的这三位哥们数学水平是要高一些的。
沈奇也没有任人唯亲,大家凭实力说话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吧沈老板,需要我们做什么?”周雨安感觉到,沈奇找他们仨开小会,应该是要搞什么事情。
沈奇说到:“周雨安是做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的,萧俊龙主攻数学物理,你们俩的专业特长加一起,非常适合挑战一个难题。”
“N…S方程?”周雨安、萧俊龙异口同声。
“没错,就是N…S方程,你俩联手,可以说是我们中心最强阵容了。”沈奇很看好周雨安和萧俊龙的组合。
“你不参与?”周雨安问沈奇。
“那当然得算我一个啊,咱们仨一起把N…S方程给解决掉,有兴趣吗?”沈奇询问到。
“太有兴趣了!”萧俊龙兴奋的直搓手。
“充满期待。”周雨安干劲十足。
沈奇望向周雨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周雨安,这应该是我们正式合作的第一个项目。”
“第一个项目就上N…S方程,沈老板,没啥好说的,干吧!”周雨安燃烧起战斗欲望。
研究代数几何的李真强在N…S方程面前无用武之地,他问沈奇:“那我干嘛?”
沈奇说到:“真强,你另有任用,你将肩负起一项改变数学历史的重任。”
“不……不是吧?”李真强一听就明白了,沈奇是要干大事。
但这事太大了,大到100万金奖选手李真强博士望之生畏。
“朗兰兹纲领可以说是最接近数学大一统的纲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