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有人传言,沈奇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个毛线啊,化学奖没我的份……沈奇唯一的希望就是物理学奖了,他也更希望先获得物理学奖,这是系统设定的任务。
这时,沈奇发现原本嘈杂的楼下变的异常安静,他快步走到窗边,耳朵听着电脑中瑞典院长的声音,眼睛望向楼下。
楼下的人群,站着的,蹲着的,坐地上的,各种姿势都有,人人拿着手机,不说话,只是专注的盯着手机屏幕。
拿到诺奖了,沈奇便可风风光光走出大楼,面对一众媒体朋友发表获奖感言。
拿不到诺奖,其实也没什么,菲尔兹奖大佬还是菲尔兹奖大佬,并没有人会责备沈奇。
“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电脑音箱中传来斯腾格罗森院长的北欧重金属风格英语,这位瑞典老头更像是今天的大佬,全世界都在看他的直播。
沈奇不看直播画面了,只听声音。
斯腾格罗森院长公布了答案:“他们是雅尼·斯德加先生、罗纳德·布罗姆先生,以及沈奇先生。”
“我?”沈奇赶紧转身,冲到电脑前。
“是你,奇,是你啊!”欧叶抱着沈奇就是一顿啃,在沈奇的面颊、下巴和耳垂上留下唇印。
“哗!”
“哇喔!”
“是你吗,沈奇,是你吗?”
“是他是他,是沈院士!”
“拿奖了,诺贝尔奖!”
“恭喜沈院士!”
“先拿菲奖,再拿诺奖,历史第一人,果然是沈院士最牛啊!”
楼下的人群沸腾了,寂静之后的爆发振聋发聩。
外面太吵了,吵的沈奇听不清瑞典老头在说啥。
沈奇关上窗户,关严实,还是吵。
于是沈奇将耳机插入电脑机箱,R耳塞塞自己耳朵里,L耳塞给欧叶。
夫妻俩依偎在一起,快乐,幸福,还很激动。
斯腾格罗森院长继续陈述获奖理由:“来自剑桥大学的雅尼·斯德加先生、罗纳德·布罗姆先生,他们在天体物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对毫秒磁星作为伽玛射线暴中心引擎的研究是他们的主要贡献……”
来自剑桥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是法国人,另一位是比利时人,他俩因一个研究课题联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欧洲方面终于拿到一个奖项。
最后,斯腾格罗森院长说到:“来自燕京大学的沈奇先生,他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
“他提出一条普适性规律,即凝聚态物理中的复杂性,遵循拓扑学中在序参量空间建立有序介质中缺陷的分类。”
“他建立了复杂氧化物的有序—无序相变规则,推导出相关的数学物理基础方程,即国际物理界已认可的沈奇相变规则、沈奇方程。”
“他证明了非晶结构在纳米微米尺度上的不均匀性。”
“经国际物理界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审委员会验证,我们认为沈奇先生的创新性理论原则,具备广泛而重要的实际用途。”
听到这里,欧叶摸摸心脏部位:“稳了稳了。”
沈奇摸摸欧叶的心脏部位:“老婆稳,我就稳。”
“咦,我们的美国朋友,普林斯顿合作伙伴克拉克教授没有获奖?”沈奇由激动逐渐趋于平静,克拉克其实是个好人,蛮不错的一位美国科学家。
普林斯顿真的是非常支持沈奇拿奖,霍尔丹教授团队为沈奇打call,他们自己的种子选手克拉克却颗粒无收。
斯腾格罗森院长作最后总结:“祝贺上述获奖者,12月10日的颁奖仪式,我们将在斯德哥尔摩恭候大驾,谢谢,今天的发布会结束。”
咚咚咚!
有人敲沈奇办公室的大门。
“谁?”沈奇喊到。
“沈老板,恭喜你获得诺奖,快出来秀一波啊!”门外之人是萧俊龙。
“等一下。”沈奇整理衣冠,欧叶也帮着整理。
“老婆,今天我很开心。”沈奇对欧叶说到。
“超开心的是不是?”欧叶笑中有泪,开心的泪水。
“今天我超开心,和拿菲奖那天一样开心。在我的生命中,菲奖日和诺奖日并列第二开心日,排名第一的是咱俩的结婚日。”沈奇整理好发型,牵着欧叶的手,向大门方向走去。
第443章 双料得主的新课题
系统:“新成就!宿主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人类历史上首位拥有菲尔兹奖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奖励1500万点学霸积分,结余56751653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物理13级晋升14级的条件满足,宿主花费19997912点学霸积分,即可升级物理为14级。”
沈奇通过意识流操作,升级物理为14级。
系统:“恭喜宿主物理等级提升为14级,宿主在物理学上的感知力、判断力、洞察力、推导能力等属性显著提升。”
“物理14级,当代参考模板为爱德华·威腾。”
“物理15级,当代不存在15级的物理学家,历史上的参考模板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物理晋升15级,需满足如下条件:
1、6000万点学霸积分或经验值;
2、解决下面三个问题中的至少两个:
2。1、解释质子的寿命;
2。2、证明黑洞信息悖论,或推翻黑洞信息悖论;
2。3、给出M理论的基本自由度解释,或推翻M理论。”
三个物理难题的难度不亚于七个千禧数学难题。
科学类诺奖说白了,就是奖励解决眼前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家,或科学家做出的研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能得到应用、造福人类。
系统设定的三个物理难题超级难的。
解决其中一个物理难题,其意义和深远影响比拿诺奖重要数倍。
系统在极短时间内刷出大量信息,沈奇暂且mark,回家后再细细研究。
沈奇和欧叶走到办公室大门处,开门。
从门口到楼梯处全是人,萧俊龙是喊话的,他身边站着陆校长、燕大书记、物院院长、数院院长等学校领导。
中心全体员工,FASTER项目组全体成员,数院教授们、研究员们,他们挤满了走廊。
神情激动的陆校长跟沈奇握手:“祝贺你沈奇,首位中国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你将再次载入史册!”
虽然杨院士已在几年前恢复中国籍,但陆校长及其余同仁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首位中国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沈奇。
沈奇在持有中国籍的前提下,在中国工作、生活期间,获得诺奖。
燕大书记非常振奋的跟沈奇握手:“沈院士,燕大栋梁,国之珍宝,我谨代表党组织,向你表达最衷心的祝贺!”
“谢谢校长和书记,谢谢汪院长和宁院长,感谢各位同事的厚爱与支持。”沈奇点头致意,牵着欧叶,朝楼梯方向走去。
数学楼三楼的走廊不宽,大几十号人自觉的背靠着墙壁,让出一条过道。
啪啪啪,掌声响起,此时没人说话,只是发自内心的鼓掌。
沈奇、欧叶穿越走廊,大家持续鼓掌,行注目礼,目送这对夫妻下楼,这是科研工作者之间最高级别的致敬。
沈奇夫妻走正门,来到数学楼外。
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里三层是媒体界的朋友,外三层是走过路过,以及自发前来的燕大学生、教职工。
“沈院士,首先恭喜你获得诺奖!”
“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同时拥有菲奖、诺奖,是怎样一种体验?”
“你对科研的心得是?后续将在哪个领域攻克难题?”
……
记者们七嘴八舌,摄影师们高举设备。
沈奇挥挥手,示意大家稍微安静一下。
现场安静下来,沈奇说到:“刚才大家问了几个问题,我挑几个回答吧。此时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党,感谢国家。同时拥有菲奖、诺奖,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心情,总而言之挺激动的吧。”
“科研其实很难做,越深入高端研究领域,或者未知、半未知的领域,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瓶颈,甚至还有认知上的彻底颠覆。”
“前一段时间我压力其实蛮大的,头发掉了不少,睡不着觉。我忽悠你干嘛,我凭什么没压力?我又不是机器人。”
“好在我太太很支持我,她陪我共渡难关。”沈奇搂着欧叶,欧叶幸福而自豪的微笑。
沈奇的科研战果辉煌,说话又好听。
党和国家不会亏待沈奇这样的卓越科学家。
领导在第一时间向沈院士发来贺电,并向沈奇颁发嘉奖令。
重大功勋嘉奖令,这本红色证书代表着国家最高荣誉。
接受完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沈奇收好领导嘉奖令,携家属回家。
又是诺奖,又是完成系统任务,又是领导人嘉奖。
沈奇特别高兴,前段时间的思想压力一扫而空,他今晚活力四射。
第二天,继续活力四射。
身体状况良好,精神上也很轻松,沈奇活力四射了一个礼拜。
老公超级厉害的,欧叶希望能怀上BB当妈咪。
夫妻恩爱之后,沈奇静下心来研究系统设定的三个物理问题。
问题1,质子的寿命有多长?
如何解答质子的寿命问题,需要沈奇花费时间去思考。
如果这个问题完美解答了,物理大一统将得到非常充分的理论支撑。
物理大一统认为质子是不稳定的,质子它必须不稳定,即质子会分裂。
提出于70年代的物理大一统经过几十年的完善,现在其实也就是个半成品,这个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太多未经证实的假设。
质子如果持续保持稳定不分裂,物理大一统的假设将站不住脚。
许多年来,实验人员一直在地下实验室中密切注视大型水槽,等待着原子内部质子的死去。
但迄今为止质子的死亡率是零,这意味着要么质子十分稳定,要么它们的寿命很长,估计在10亿亿亿亿年以上。
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其认知历史不过一两百年。
从能够直立行走的远古猿人算起,人类这个物种也就一百多万年的历史,跟质子死磕,人类还是太年轻。
年轻的沈奇要想晋升物理15级,那就得跟质子死磕一番。
第444章 囍
问题2和黑洞信息悖论相关,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霍金和索恩,他俩认为进入黑洞的一切信息都消失了。
另外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普雷希尔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进入黑洞的信息以某种形式显示于黑洞的表面。
要解决问题2,沈奇可以选择站在霍金和索恩这一边,也可以选择支持普雷希尔,或者谁都不支持,给出一种全新的解释。
问题3和M理论相关,M理论又被称为“物理的终极理论”,为了充分了解它,爱德华·威腾发明了新的数学工具。
但问题是,结合了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超引力理论的M理论,被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越整越复杂,越研究越混乱。
它在有些科学家看来已经被玩坏了,被认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脑力游戏而已。
超弦理论最大的弱点是它有5个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个(如果有的话)描述了宇宙?
这是沈奇需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给出的物理14级参考模板是爱德华·威腾,但爱德华·威腾并未彻底搞定M理论,凭什么沈奇能搞定?
沈奇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