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RIS一年一度的学术例会照常举行,沈奇和普林斯顿其他地震学家应邀前往华盛顿,参加IRIS地震学术会议。
在会议大厅,沈奇见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震学家威灵顿教授。
作为“地震不可预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威灵顿教授曾抨击沈奇,认为沈奇的新型地震模型不靠谱,能猜中一次地震靠的是运气。
再然后,沈奇预测的第二个地震点发生里氏7。0级地震。
“那么沈教授,请跟我们具体讲讲你的新型地震模型吧。”威灵顿教授的态度剧变,一个人能在短期内,在大致地理范围内预测到两次地震,此人必然身怀绝技。
“好的。”沈奇手持翻页笔,开始讲解他的PPT:“首先,我们必须给地震定量,定量地震学才是有意义的地震学。”
“我所提出的这个新型地震模型,实际上还是个半成品,它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完善的部分中的60%是物理学问题,剩下的是数学问题。”
“流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常微分和偏微分方程,湍流,混沌学……需要综合创新的科目实在太多。”沈奇望向台下,全美知名的地震学家、地球固体物理学家基本上都来了。
能参加IRIS而非美国数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特邀报告,沈奇是欣慰的,这说明他在物理学、地震学上的研究,得到了物理界、地震界同仁的认可。
靠,哈里·曼森,他们也跟来了,真是阴魂不散……沈奇敏锐发现了蹲点在会议大厅角落的哈里·曼森等人。
沈奇赴美的初心是从事单纯的学术研究,他不愿跟美国政府和军方纠缠在一起。
然而还是那句话,这是美国的领土,美国政府、军方有话事权。
“借此报告会,请允许我说几句题外话,我特别反对BBC的某些言论,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引起人类的恐慌。什么北纬45度线,什么米兰、萨格勒布、波特兰等大城市如果发生地震……纯属无稽之谈!”沈奇怒斥BBC不负责的言论,他显的十分气愤。
台下众人被沈奇的气势震慑住了,无人言语,他们均在体会沈奇的观点: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引起人类的恐慌。
沈奇的上半场报告结束,休会30分钟,然后沈奇将继续他的下半场报告。
休会时间,沈奇跟威灵顿等专家学者热烈交谈,原本势不两立的“地震可预报派”和“地震不可预报派”相互包容理解,大家拥有同一个目标:造福人类。
就在这时,会议大厅内外响起急促的广播:“IRIS、美国地震网、国际地震中心于刚刚同时监测到,波特兰西部约147公里处的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有可能袭击波特兰港口!”
“老天,我的家乡就是波特兰!”威灵顿教授抱头大喊,显的十分紧张,他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沈奇:“你……沈教授,又是你……”
哈里·曼森等美国国防部的外勤跳了起来,波特兰是美国西海岸重要城市,波特兰大都会区的人口有几百万,其重要性远胜北太平洋上的一个无名岛屿。
“这……”沈奇震惊了,他赶紧解释:“这是自然现象,不关我的事,绝对不关我的事!我从来没有预测过,波特兰附近会发生地震!”
第344章 低调
波特兰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
好在上帝保佑,地震海啸抵达波特兰海岸时能量大幅衰减,大浪变成了大潮,浪高不足2米,没有造成破坏性的伤害。
中、美、俄、日、澳等环太平洋国家依然不敢放松戒备,每年发生在环太平洋国家的地震海啸占据了全世界的80%。
其中的60%地震海啸袭击了日ben,这个国家是受地震及地震海啸伤害最深的国家。
今天发生在波特兰西部海域的地震,考虑到余震,所产生的破坏性海啸有可能在几个月之后袭击东半球的沿海国家。
海啸防不胜防,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曾在数月之后抵达地球另一端的夏威夷、日ben,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沈奇宣称,他真的没有预料到波特兰附近海域会发生地震,这笔账不能算到他头上。
“没错,这是自然现象,跟任何一个人类无关。”IRIS的主席罗德尼说到,他意味深重的看了沈奇一眼:“沈教授,我想和你单独谈谈。”
“好的,主席先生。”沈奇跟罗德尼走了,他也有一些话想对主席说。
主席的办公室内,罗德尼首先讲了一个故事:
“二战期间,日军聘请了一位名叫荒川秀俊的科学家,这个荒川秀俊很有两下子,他居然可以预知甚至改变气流。”
“在荒川秀俊的建议下,日军制造了大量热气球,并在热气球中放置了近万枚炸弹。”
“1944年的春夏之季,日军的热气球炸弹漂洋过海,跟随一个稳定且诡异的高空西风带抵达美国西部,然后自动降落,对美国本土实施轰炸。”
“美国人被从天而降的热气球炸的晕头转向,旧金山商店关门、工厂停业,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的森林大火熊熊燃烧,数月不息。”
“可问题是,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人也从来没有找到一条稳定而精准的空中路径,能让热气球顺着气流,畅通无阻的抵达东半球。”主席讲完了他的故事。
日军聘请的这位科学家太妖孽了吧,简直就是二战版的孔明借东风,沈奇问到:“你的意思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就开始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攻击敌人,并取得了成功?”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论,蝴蝶挥舞翅膀,几千公里之外的大陆便遭受了龙卷风袭击。”罗德尼站在墙壁前,墙上挂了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他伸出手指点了点巴西的位置,然后一路北上,最终抵达美国中部。
沈奇说到:“就算人类科学家完全掌握了蝴蝶效应,并建立精准的模型,目的也不该是用于战争,而是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生命。”
罗德尼古怪的笑了笑:“你预测了四个地震点,其中两个被真实的地震所证实。而就在昨天,波特兰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
沈奇摇摇头:“这跟我无关,真的无关,地震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你不能因为我预测了两个地震,就将全世界的地震与我扯上关系。”
“我说过,这是自然现象。”罗德尼耸了耸肩,随即严肃的说到:“沈教授,能真正理解你新型地震模型的人不多,我相信我是其中一个,你不是单纯的从地震学出发建立地震模型,你运用到了大量复杂深奥的数学工具。混沌、湍流以及N…S方程的变种偏微分处理,沈教授,你就是那只蝴蝶,或者说,你拥有这种野心。”
“呵呵。”沈奇不露声色地笑道,反问:“所以呢?”
“所以我们可以合作,你说你的新型地震模型还是半成品,目前看来确实如此。加入我们吧,沈教授,我们将为你提供超乎想象的各种资源,帮助你完成剩下的工作。”罗德尼做握手状,期待的说到。
有些礼物可以收下,有些绝不能碰。
加入你们,我这辈子可能也无法离开美国……沈奇当场拒绝,他说到:“对不起,罗德尼主席,我该告辞了,普林斯顿数学系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
“好吧,你再考虑考虑,我们随时欢迎你的加入。”罗德尼也不懊恼,如果能轻易说服沈奇,那就配不上沈奇的身份。
沈奇回到普林斯顿,低调做人。
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工作暂缓,一是处在风口浪尖中,沈奇必须谨慎,深居简出,不在公共场合发表公开言论。
二来沈奇遭遇了瓶颈,理论研究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也难以取得成效。
沈奇始终没有忘记两个关键指标,时间,强度。
目前还要再加入一个指标:可预见性的连锁反应定量描述。
“数学14级,物理12级,低了点,无法窥探大自然真正的奥秘。”
沈奇不愿跟外国政府、军方以及有政治倾向性的科学家深入交往,但不代表他畏惧他们。
如果真能成为那只蝴蝶,你们动我试试?
不过现阶段,蝴蝶还是毛毛虫的状态,静静的包裹在茧里。
破茧而出的那天,必是一番新天地。
沈奇的数学和物理等级锁定在了14级、12级,继续升级需要足够的学霸积分,以及完成相关条件任务。
乌尼马克岛和尼科尔斯科耶岛依然平静,哈里·曼森等人仍呆在普林斯顿,对沈奇实施保护。
沈奇召唤于磊、拉尔夫来他的办公室,说到:“你俩的研究生研修顺利完成,可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了。”
于磊和维多利亚大学合作的课题论文,早在半年前就发表在四大期刊之一的《数学年刊》上。
拉尔夫和耶鲁合作的课题论文,在审稿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还是发表在另一份四大数学期刊《美国数学会杂志》上。
《线性李超代数及其超群的研究》的作者是拉尔夫、吉米、沈奇、杰克逊,前两位是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后两位是他们的导师。
因为这篇《美国数学会杂志》的论文,沈奇收获了355800点学霸积分。
于磊、拉尔夫两人在研究生的第三个学期,在沈奇的指导下,皆发表了数学四大期刊论文。
沈奇认为他俩可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了:“当然,你们可以继续选择我为你们的博士生导师,也可以不选。”
第345章 收心
“沈教授,我选择你为我的博士生导师。”
“我也是。”
拉尔夫和于磊表态,铁了心跟着沈奇读博。
“那好,我将和你们一起设计博士课题。”
沈奇在地震界玩了一段时间,该收收心辅导他的两位数学博士生了,带不出PhD的教授不是一个好教授。
“于磊,拉尔夫,你们用三个学期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并各自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于磊的研究生论文和复变函数相关,拉尔夫则是研究李代数或者说是抽象代数。你俩的博士课题不会再被我分开,你们将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是的,复变函数+抽象代数,你们将联手进入代数几何领域。”沈奇已设定了框架,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终于,我们触及到了这个最热门的分支。”拉尔夫显的兴奋。
“非常激动啊,我们这次做的是我们导师亲自设计的课题。”于磊斗志昂扬。
拓扑是天使,抽象代数是魔鬼,复变函数最接近真实。
黎曼在19世纪利用复变函数研究曲线的双有理变换,这被认为是代数几何的重大进步。
20世纪初,庞加莱巧妙运用他擅长的拓扑学,介入代数几何的研究。
21世纪代数几何的主题转向由一个或多个方程定义的流形或簇,即高维图形,抽象代数是必要的工具。
代数几何为何如此热门,令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数学家投入这个天使、魔鬼与真实相结合的研究领域?
因为完成数学大一统必须依靠代数几何,这是连数学研究生都明白的道理,沈奇心中当然有数。
迟早要进入代数几何领域,不如从现在开始。
普林斯顿博士生的暑假是两个星期,过完暑假,于磊、拉尔夫和沈奇一起设计博士课题,向代数几何进军。
到了9月,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