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勒有一个研究团队,算上他和沈奇一共四人。
  穆勒每个月会召集团队开两次例会,今天的例会还缺两人未到。
  沈奇是新人不敢迟到,他提前十几分钟来到穆勒的办公室,和穆勒唠嗑唠了一会儿。
  三点差五分,进来一位白人男子,金发碧眼,很浅的那种金发,金到发白。他的身材高大超过2米,典型的日耳曼人特征。
  “这是乔纳斯·卡尔博士,这是沈奇。”穆勒介绍沈奇跟金发大高个儿认识。
  “你好,我是瑞典人,你可以叫我乔纳斯。”乔纳斯·卡尔博士主动跟沈奇握手。
  “乔纳斯你好,我是中国人,你可以叫我沈奇。”沈奇事先已知道穆勒教授带了位博士生,这是他和来自瑞典的博士师兄初次见面。
  穆勒既是博导又是硕导,乔纳斯和沈奇都是他的学生,他目前只带了这两位学生,有精力对两位学生悉心指导。
  “嘿,乔纳斯,你明年春天可以毕业吗?”穆勒问乔纳斯。
  “谁知道呢。”乔纳斯自顾自倒了杯咖啡,今年是他在普林斯顿的第七个年头,而穆勒是四年前来到普林斯顿任教。
  乔纳斯呆在普大的时间,比他的导师穆勒更久。
  看样子一脸轻松的乔纳斯并不着急博士毕业,他很开心的说到:“马尔默昨天赢了拜仁,艾伦,还有沈奇,晚上我请你们喝一杯,庆祝这一伟大时刻。”
  “沈奇跟你去喝一杯吧,拜仁输球了,我没心情。”穆勒不开心,他问沈奇:“你喜欢足球吗?支持哪支球队?”
  马尔默是瑞超的足球劲旅,拜仁是德甲的王者之师,昨天的欧冠小组赛,马尔默2比0力克拜仁,爆出本轮最大冷门。
  沈奇弱弱的说:“中国球队,我支持恒大。欧冠球队,我支持曼联。”
  “恒大不错,曼联不行。”穆勒和乔纳斯异口同声。
  “呵呵。”沈奇笑了,曼联下一轮肯定把你们打成狗。
  三位男人聊起了足球,这更像是茶话会,而不是学术例会。
  三点整的时候,进来一位白人女性。
  她非常准时,踩着点儿来开会,穆勒通知的例会时间是三点整。
  和休闲装打扮的三位男人不同,这位女士一身正式的职业装,黑色的女士西服,黑色裙子,黑丝袜,高跟鞋,手中一个文件夹。
  “艾伦,乔纳斯,下午好。”女士跟穆勒、乔纳斯打招呼,她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沈奇这位新人的身上。
  “这位美丽的女士是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博士,毕业于波恩大学,我的助教。这位是新加入的沈奇,我的研究生。”穆勒介绍女士和沈奇认识。
  “沃特?”沈奇大吃一惊,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博士,这个名字他一点儿都不陌生。
  但面前这位金发熟女,跟arVix上的那位红发德国女博士简直就是两个人。


第212章 确认过论文,就是你
  艾伦·穆勒来美国前曾在德国波恩大学任教,那时的玛丽·施密特在波恩大学数学系读本科,是穆勒的学生。
  从波恩大学毕业后,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博士来到普林斯顿数学系,担任穆勒的助教。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玛丽的姓氏发生了变化。
  她读博时嫁给了一位叫舒尔茨的男人,所以现在的名字是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她的手指上戴着结婚戒指。
  “舒尔茨·施密特博士,你的头发染成了金色?”沈奇试探问到。
  “本来就是金色,在德国读博的时候我染成了红色。”舒尔茨·施密特说到。
  德国女博士放在网上的头像P的太厉害,她长着一张凯特·布莱切特的脸,硬生生给P成了妮可·基德曼,还带光晕效果。
  “你的博士毕业论文非常精彩,我拜读过很多次,关于丢番图方程的埃维策证法是神来之笔。”沈奇无法确认眼神,所以只能确认论文。
  “这要感谢你的有效代数逼近,沈奇。”
  舒尔茨·施密特玩味的笑了笑:“我在博士毕业论文的第7页,引用了你的算法。然而奇怪的是,不久后你将你的论文从arVix上撤下,至今未见正式发表。以后我们都在一个团队工作,你可以叫我玛丽。”
  没错!
  确认过论文!
  就是她!
  就是你这个德国女人,让我没有兑现承诺,我答应欧叶的论文至今未发表,你却趾高气昂好生风光!
  “很高兴见到你,玛丽,你的美丽让世界上其他女人感到妒忌。”沈奇露出微笑,主动跟玛丽握手。即便心中不爽,面上也得有风度。
  “也包括你的女朋友吗?”玛丽跟沈奇握了握手,她的气质成熟,性格跟随性的穆勒、乔纳斯相比有所不同。
  沈奇继续保持微笑:“我的女朋是天使。”
  “呵呵。”玛丽和沈奇的初次交流到此为止。
  乔纳斯无聊的喝着咖啡,貌似不关心沈奇和玛丽之间的笑里藏刀、针锋相对。
  穆勒倒是很感兴趣:“玛丽,沈奇,你们认识?”
  “未曾见面,已是老友。”沈奇一副从容的样子,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他和玛丽之间的论文往事。
  按辈分,玛丽是沈奇的师姐,但沈奇觉得这位德国熟女师姐一点儿都不可爱,她具备较强的攻击性。
  “原来你俩之间还有这段故事。”穆勒说到,“言归正传,今天的例会现在开始,乔纳斯,先说说你的博士论文吧。”
  乔纳斯端起咖啡杯,平静的说到:“我的博士论文需要一段时间完成,是的,我正在思考。”
  “你已经思考了两年半,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一篇论文都没发表。”穆勒只是提醒,并未催促。
  “我需要点时间,是的,我需要时间,数学这门学科,思考过程胜于最终成果。”乔纳斯喝了口咖啡,觉得有点苦便加了点糖。
  “好吧,乔纳斯你说的很对,请继续思考。”乔纳斯不急,穆勒也不急,穆勒教授同意乔纳斯的观点,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曾在普大任教的安德鲁·怀尔斯先生思考了十年未发表一篇文章,直到费马大定理被他证明。
  普林斯顿的学术氛围确实很宽容,普大广阔的胸怀容纳各种科学怪人、狂人,乃至精神病患者。
  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中,罗素·克劳成功饰演了天才数学家纳什。
  患有精神疾病的纳什,他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普林斯顿,他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普大只设文、理、工三科,美国非常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医学不在普大的学科设置中。
  从18世纪建校到今天,普大从来没设置过商、法、医等在市场上很吃香的学科。
  这所研究型大学秉承学术研究至上的宗旨,功利性方面的事情考虑的很少。
  所以乔纳斯在普大想呆多久就呆多久,不着急。
  “那么玛丽,你呢?”穆勒转而询问玛丽的研究课题进度。
  玛丽翻开文件夹,十分正式的递给穆勒一份书面报告,不似乔纳斯口头打哈哈。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玛丽性格中的严谨性、程序性,她说到:“我的课题进度按计划实施,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圣诞假期之前,我应该能取得重要进展。”
  穆勒快速审视玛丽的报告文书,这实际上是一篇尚未完成的数学论文:“玛丽,你这几个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好像并未看到什么新东西。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目前的具体论述、证明显的老套,甚至有些乏味。一百多年过去了,该用的办法都已用尽,我们必须激发创新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破解RH。”
  “教授,你说的很对。”玛丽有点沮丧,但并未低下她骄傲的头颅。
  “RH?”旁听的沈奇莫名的激动了一下,数学界的RH缩写不多,玛丽是研究数论的,在数论领域,RH代表黎曼猜想。
  Riemann Hypothesis,七个数学千年难题中的一个。
  1858年,哥廷根大学的教授黎曼在一篇只有8页关于素数分布的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
  一两百年过去了,正如穆勒所言,数学家们绞尽脑汁,该用的办法都已用尽,RH仍未被完全证明。
  “是的,正如你理解的那样,沈奇,RH就是黎曼猜想。”穆勒将手中的论文稿递给沈奇,轻描淡写的说到:“这个课题有一定难度,却也充满乐趣。”
  沈奇接过论文先看摘要、引言,他无比兴奋,穆勒教授的团队正在向RH发起猛烈攻势!
  黎曼假设的核心是黎曼zeta函数ζ(s)=Σn^…1(Re(s)>1),其性质是解决数论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在解析数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解析数论研究的热点课题。
  众所周知,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并不遵循任何规律,然而黎曼观察到素数的分布与函数ζ(s)密切相关:函数ζ(s)的所有复零点都在σ=1/2这条垂直的直线上。
  如果这个猜测正确,那么素数分布就有规律可循,并且数论中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213章 黎曼假设的新思路
  七个千年数学难题真的很难破解。
  目前只有庞加莱猜想被攻克,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在数学天才吕丘建的基础上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黎曼假设提出于19世纪,跨越整个20世纪,在21世纪今天依旧金身不破。
  任何一位研究数论的数学家都有欲望证明RH,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
  正如哥猜的证明过程那般困难,RH历经三个世纪并未被完全证明。
  哥猜的1+1亦未被证明,但陈景润先生证明了1+2,这是最接近哥猜的一个结果。
  一步到位完全证明RH、哥猜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历史说明了一切。
  数学家们对于RH的阶段性证明持续了几个世纪。
  关于黎曼zeta函数ζ(s)的表示公式,对任意复数,若Re(s)>1,则:
  ζ(s)=Σn^…s=∏(1…p^…s)^…1
  其中n为自然数,p为素数。
  数学家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用尽了一切手段,从欧拉经典公式到伯努利数,再到正奇数时的拉马努金公式,终于作出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k=3,5和k=4,6,7的特殊情况得到了当代全部数学家的认同。
  现在,阶段性进展和RH完全证明之间还差一道桥梁。
  这道承上启下的关键桥梁就是ζ(2n+1)的两个递推公式。
  如果能证明ζ(2n+1)的两个递推公式,那么沈奇相信,穆勒教授的团队离最终证明RH已不远。
  让沈奇兴奋的是,他手中的这份半成品论文,正是关于ζ(2n+1)两个递推公式的论述证明。
  这份论文的框架由穆勒设定,具体论述证明由玛丽执笔。
  显而易见,穆勒教授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玛丽的战术执行成效甚微。
  玛丽的战术打法太老套,按你这种计算证明推导逻辑,RH早该被完全证明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沈奇将论文稿还给穆勒,说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引理,证明k=1时的结论成立,那么ζ(2n+1)两个递推公式有望合情合理的被推导出来,从而向RH的完全证明发起总攻。”
  “嘿,孩子,我也曾这么考虑过!”穆勒眼睛一亮,望向沈奇。
  “我们?”玛丽质疑的看着沈奇,随即理所当然的说到:“对,我们,这是我和艾伦共同研究的课题。”
  “玛丽,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可以邀请沈奇加入我们的团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