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如何,食用男友是违法的,走吧欧叶,我们去吃点合法的食物,光明料理。”沈奇启动圣洁的光明之力感化欧叶,带欧叶去北理工附近的一家素菜馆,吃了顿清淡的食物。
这年头斋菜比肉更贵,但沈奇觉得这顿饭吃的值,改造欧叶不仅要强化她在各种场景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从心理层面引导她,从人性角度关爱她。
沈奇欣赏欧叶的数学才华,这么优秀的数学女青年真要一言不合就吃男友,那还得了。
吃饭,看电影,逛街,沈奇和欧叶的周末,跟多数大学生没什么区别。
五月的天气趋于炎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欧叶又恢复了苍白的脸色,生机不再盎然。
晚上九点多,沈奇送欧叶到女生宿舍楼下:“我晚上要改论文,午夜场的电影就不看了。”
“哦。”欧叶并没有不开心,因为今天她过的足够开心:“什么论文?”
“鲁教授那个课题。”沈奇说到。
欧叶喃喃道:“我好久没有写论文了。”
“那你写呀。”
“哦。”
欧叶挥挥手:“今天过的很愉快,晚安。”
本来很愉快,现在她看上去又有些不愉快了。
沈奇知道欧叶想跟他一起写论文,联合署名,但他必须狠心:“你不能老是靠我啊欧叶,万一明年我出国了呢?你必须养成学术上独立的习惯,这一个多月来我对你的培训,用意正是如此,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女数学家。”
“我会的。”欧叶咬了咬嘴唇,挺用力的,都咬出了牙印。
“哎。”沈奇不忍心了,“周一,我会去教室上课,届时我们探讨一下有限级亚纯函数的不变原理,以及丢番图方程,望你提前做足功课。”
“好,一言为定!”欧叶的战斗力瞬间MAX,她再次挥手告别:“晚安沈奇,今天好开心。”
“有多开心?”沈奇笑问。
“超开心。”欧叶欢快的上到六楼,回到寝室,站在窗边目送沈奇负手离去,直到消失不见。
沈奇用一晚上加一白天的时间,修改完成英文论文《沿齐次曲线的强奇异积分算子的一类有界性解析》,投去了中科院《数学学报》的电子邮箱。
《数学学报》是中国最权威的数学期刊,A辑中文版是双月刊,逢单月的15号出版,由邮局发行。
《数学学报》B辑英文版是月刊,每月15号由德国Springer Verlag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行。
沈奇投的是《数学学报》B辑,他需要SCI论文刷学霸积分,刷真实社会中的学术研究经历,多多益善。
周一,沈奇来到教室上课。
早上第一节是高代课,这也是高代的最后一学期。
“沈奇你还来干嘛?”课间休息时,孙二雄找沈奇聊天。
“聆听孙教授的教诲。”沈奇说到。
“得了吧你,都开始做研究生课题了,我老孙教诲不了你。”
“孙教授你不也带研究生吗?”
“都是些不成器的家伙!”孙二雄恨铁不成钢,“我很想招你做我的研究生,但沈奇你有远大志向,我支持你去普林斯顿数学系深造,话说你选好读研方向了吗?”
“数学物理。”沈奇说到。
“数学物理啊。”孙二雄凝眉思索,“这个分支很难,就连普林斯顿在这方面的大牛导师也不多,爱德华·威腾算一个,其他的我也想不到了。”
爱德华·威腾,普林斯顿教授,菲尔兹奖得主,数学家&物理学家,当代数学物理领域最牛的一位大佬。
“那我只能报爱德华·威腾的硕博指标了?”沈奇当然知道,读研读博选导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孙二雄提出建议:“要不沈奇你换个方向,代数几何是热门,普林斯顿说的出名号的大师有一堆,我们数院的汪院士也是主攻代数几何方向。”
“云威师兄就是研究代数几何的吧?”沈奇问到。
“云威当年去普林斯顿数学系硕博连读,选择了代数几何。如果沈奇你也选择代数几何方向,我想云威能给你一些不错的建议,学术方面,选导师方面,或许可以让你少走一点弯路。”孙二雄说到,“需要我帮你联系云威吗?”
“暂时不用,谢谢孙教授关心。”沈奇委婉的说到,“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各有各的精彩。”
孙二雄笑道:“口气不小,那你自己看着办吧,既然你下定决心往数学物理方向发展,可以事先研究一下世界范围内这个领域大牛们的著作、论文,摸清楚著名导师的学术特点和脾气,有的放矢选导师。万一爱德华·威腾不要你,普林斯顿不要你,沈奇你还可以去MIT,要么就去耶鲁。实在不行,你就在燕大读个研究生,我肯定会要你。”
这时上课铃声响起,孙二雄走上讲台。
沈奇回到座位,胖老孙说的有一定道理,菲奖得主凭什么招我当他的研究生、博士生?必须有点拿得出手的业绩才行,投奔山大王需要一份投名状。
第174章 你们感受到乐趣了吗
燕大数院教本科生的老师对沈奇说,你还来上课干嘛?
普林斯顿那边八字没有一撇,沈奇现在的身份略显尴尬,数学本科学位证拿到了,却又不能立即读研。
生活好像缺少了一点点的激情。
平心而论,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经年累月的枯燥,至死方休。
如何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寻求一些刺激,一些新鲜的活力,沈奇也想知道答案。
沈奇需要主动出击,在平淡中寻求激情。
“李真强!”忽然,讲台上的一位教授大吼一声,严厉训斥:“你这个学生怎么回事,上我的大物课长期睡觉?”
李真强猛然惊醒,睡眼惺忪:“对不起孙老师,我错了!”
老教授的脸一黑:“我姓任,不姓孙!姓孙的是教你们高代的!”
高代课结束之后,数学系大一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大学物理课,授课老师叫任步启。
任教授快要退休的年纪了,脾气却非常火爆:“连授课老师的姓氏都记不住,李真强,你的平时成绩为0分!”
李真强的名字很霸道,但性格并不强势,他认怂了。
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是数学系的必修课之一,数学和物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彻底划清界限很难做到,相爱相杀是常态。
任步启是物理学院的教授,他教非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课。
数院的教授同样会教非数学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课。
“下个月就期末考试了,你们这届数学系学生,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任步启大发雷霆,燕大物理学院实力强大,这个学院教授的风格跟数院截然不同。
沈奇很心痛啊,任教授你说话理太偏,咱们这届数学系学生的平均成绩绝对吊打你们物理系,跟我们一届的物理系,高数上挂了四分之一。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有线人。
“还有你,沈奇。”任步启骂完李真强接着训沈奇,“身为班长,你大物课的出勤率百分之五十都不到,当什么班长,撤了算了。”数院老师都不怎么管沈奇了,物院老师却对他挺上心。
“我确实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沈奇表示抱歉,这学期忙着写数学论文,进行学位答辩,他确实没怎么关注物理。
现在数学学士学位证书到手了,沈奇制订了计划,准备下大力气攻略物理,在数学物理这个分支上寻求突破。
“你们数学系一共三十几个人,这堂课的出勤人数为15人。”任教授的眼中有杀气,“沈奇,你说怎么办吧。”
“我喊他们回来上课?”沈奇试探问到。
“不必了。”任步启冷冷说到。
不必了,简单三个字,寥寥十笔画。
其中的含义,在座学生心里明白。
“行了,不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继续上课。”任步启在讲台上来回踱步,似在思考。
站定之后,任步启现编了一道题:“把这间教室的桌子、椅子、讲台及其余一切物品搬走,只留下我和你们,问我们这些人的总质量,与教室内空气质量之比是多少?估算即可,必考题。”
估算是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一般来说,并不要求估算的结果很精确,在数量级上相差不大即可。
估算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掌握方法简单有趣,脑袋转不过弯则手足无措。
任教授现编的这道估算题,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数据,问教室里的人类质量与空气质量之比是多少。
“有点意思。”沈奇天天写论文,论文写多了也烦躁,偶尔做做题也是调剂身心健康。
沈奇快速扫视教室,人类共16人,其中老师一人,学生15人。女人一人,男人15人。
教室高度约为人体高度的两倍,由教室内桌椅的竖列数可估算出教室宽度约是人体宽度的10倍。
由教室内座位的横行数,包括讲台区域折算的附加行数,可估算出教室长度是人体厚度的约45倍。
那么,教室所占空间体积,大约是一个人体积的900倍。
理论上来说,这间小教室可以同时塞900个人进来,按堆砌积木的方式,堆满为止。
取16比900,得到教室内人类体积与空气体积比值的估算值。
体积之比估算出来了,要得到质量之比,还需一组密度数据。
那么问题是,人体的密度取什么值合适?
人能在水中游泳,说明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近似。
水的摩尔质量为18,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近似取30。
考虑到水分子密排,空气分子的间距约为空气分子大小的几十倍。
沈奇最终估算出一个值,10。
可以近似的认为,教室里16个人的总质量,是教室内空气质量的10倍。
这个估算结果令沈奇稍感意外,是人类太轻还是空气太重?
上述这些观察、计算全在沈奇大脑中完成,耗时15秒左右。
“多少?”沈奇问身边的欧叶。
“10。”欧叶同样依靠心算得出估算值。
那应该没错了,沈奇对欧叶说:“你来回答任教授的这个问题。”
欧叶举手。
任教授:“欧叶你估算出来了,这么快?多少?”
欧叶:“10。”
啪!
任步启打了个响指:“欧叶同学思维敏捷,出勤率接近百分之百,你们都应该像她学习。没错,答案是10,这间教室里所有人的质量加起来,近似等于空气质量的10倍。我们只需估算数量级上的近似,不必纠结精度。这跟你们学习高代、数分有所不同,物理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灵活多变,充满乐趣,你们感受学习物理的到乐趣了吗?”
沈奇发现物理老师貌似都爱打响指,他高中物竞队的老师就是这样,大学物理老师还是这样。
课间休息时分,任教授单独找沈奇训话:“我知道你已经拿到学士学位证书,你可以不来听我的大物课,但你是否应该督促其他同学出勤上课?”
“是我监督不力,对数学系的学生来说,物理有其重要意义,我会让他们上课的,提高全班的出勤率。”沈奇说到。
“听说你读高中时拿过CPhO的金牌?”任步启问到。
沈奇点点头:“拿过,我高中物竞队的老师,就是燕大物理学院毕业的,天体物理博士。”
“哦,叫什么?”
“穆蓉穆老师。”
“原来是小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