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生,这个盘子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没办法吃下很多,可能也只是意思意思,买个1%、2%的股份了。”思量过处,李超人道:“毕竟现在香江有着莫大的机遇,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基本盘给忽略了。”
“可以理解。”殷俊笑道,“事实上,我也准备在最近开始吃进了。”
“是啊,如果错过了这么一两年的机会,我会后悔一辈子的。”郑羽彤道,“但是西澳州这边也可惜了!实力不济就是只能这样,有所取舍啊!”
有些时候,有人的几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是真的。
比如说现在,如果有人听到了这三位香江的超级富豪谈话,就会知道,接下来的一两年,拼命的去买那些看起来还在不断下跌的房子,就会得到最好的回报。
那真是买一套赚一套,买两套赚两套,有多少钱投进去,都是三五倍的赚!
人们搞投资失败,很多时候就是输在了时机上面。
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投资,才是成功的保障。
可问题在于,正确的时机哪里是那么好把握的?
一个不好就直接栽进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人脉和机遇的重要性。
如果能得到殷俊这些超级富豪的几句话,那肯定是能当作钱来使的。
香江的富豪们,都是聪明人,眼看着华英已经僵持了这么多年,他们知道也差不多到了尽头了。
至于具体是哪一刻触底反弹,大家的看法则是不大一样。
有人认为是在半年之后,有人认为是一年之后,但最迟也应该是在两年之内。
然后面对机遇,大家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
有人主张提前布局,有人主张等到机遇到来再发力,也有人主张机遇来了,然后再等一等,看看情况会不会反弹,等到稳定之后再说。
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可是多了去了。
殷俊不管别人怎么做,他更不会对别人说自己要下手的时间,谁能跟上是谁的运气。
不过他却晓得,眼前的这两位,毫无疑问的就是在这一次的低谷之中,捞得最多的人之一。
包括了李照基和郭家新鸿基在内,都是这样的。
超级富豪们的发财时机,一般就是在这种别人不敢下手、别人没有胆子下手的时候。
真正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其实发大财的机会并不多。
“西澳州铁矿入股的事儿,其实用不着太多。”思绪之中,殷俊沉吟着道,“只要让内地知道我们香江富豪的态度,知道我们是心向祖国的,那就够了!至于具体的什么,还不是得看我们带来了多少的资金,带来了多少项目?”
“说起项目,房地产总不能哪个城市都搞吧?李兄那边还有超市、便利店,港口码头生意,我这边却是没什么好的项目啊!”郑羽彤看着殷俊叹气道。
殷俊倒是没有说,郑羽彤旗下的周大福,未来在华国的大中城市都会有分店,做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
只是现在的时机不对。
现在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闲心和闲钱来弄黄金?
让世人震惊的华国大妈们,如今也还是正在上学的小姑娘、顶多刚刚开始工作,还没想到抢购黄金保值呢。
“房地产的确不行,现在应该是食品、服装、日用品,还有小家电电子产品,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殷俊道,“要不郑伯你去哪里收购一家这样的公司,来内地办厂?别的不说,只要你产品过关,价格合适,一定能赚大钱的。”
“我还是算了。”郑羽彤想了想,艰难的摇了摇头,“这三五年的时间,我最重要是把香江的胜利果实吞下、消化好。国内的话,沪海普东这边能买到土地,也够我忙活了!至于其它的生意、其它地方的生意,等后面再说吧。”
殷俊笑了笑,心中不觉有着敬佩之感。
大人物就是大人物。
郑羽彤虽然号称鲨胆彤,但他绝对不是那种贪婪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人。
相反的,他做事情都很有分寸,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要是郑羽彤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掺和,那他绝对成不了香江前三的富豪。
晓得能赚大钱,却能忍得住贪念,把手里的事情做好了再说……
这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啊。
“我和郑兄的意思是差不多一样的,沪海这一块就够我们消化好几年了,更别说还有西澳州的那一摊子。”李超人接着说道。
他也是打定了主意,就像是当初拿下和记黄埔,慢慢的消化掉它一样。
“那就先这样吧!”殷俊道,“西澳州那边,我让他们做一个计划书出来,大家参详着看看怎么做。不仅仅是二位,如果有意入股的,都可以叫来,反正我这边也准备请霍先生和包船王加入的。大家聚集在一起,力量才更大嘛!”
“好,我们也是这个意思。”郑羽彤颌首道,“就现在来的这群人里面,不想加入西澳州铁矿的人,几乎是没有。”
“沪海普东鹿家嘴这边,是怎么样一个章程?”李超人道,“殷生有更详细的内幕吗?”
有肯定是有,但我怕说出来后,你们会打死我。
想着自己给杜先生的那些建议,殷俊略微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表露出来,“杜先生是很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派来当沪海市的经济掌舵人了。他既然跟我说了这个想法,那么肯定不可能只照顾麒麟集团一家,大家都是爱国商人,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好处的,毕竟他们现在缺钱嘛。”
“阿俊这个话说得对。”郑羽彤笑着道,“‘他们缺钱’这四个字,就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可是压价的话,我觉得不大现实。”李超人在旁边摇头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和沪海这边做生意,如果显得太计较的话,恐怕对以后的发展不好……要论内地的中心,我觉得沪海才是第一。为了长远发展,这一次,我们几个不妨稍微让一让。”
“让一让?”殷俊望向李超人,“李生是说价格,还是面积?”
“土地当然能买多少就是多少,现在的沪海市,就是20年前的香江。黄浦江周围就是维多利亚港周围,而且发展潜力更高!”李超人道,“但在价格上面,他们现在缺钱,我们如果多让一点,就是雪中送炭,杜先生前途远大,会记得这个人情的。”
“哈哈……”
郑羽彤摸了摸脑袋,“要不是老李你提醒,我还真的差点犯错。对!就这么做!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嘛!”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想到的。”李超人淡淡的道,“刚才晚宴过后,霍先生跟我谈过这方面的事情,也不单单说是房地产方面。”
霍先生一直把李超人当成自己的后辈对待,对他多有提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而李超人的性格古朴谨慎,也是霍先生向大家传话的人选之一。
想来霍先生也是想要让李超人来劝说大家,于情于理,这一次都应该给个面子。
殷俊倒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大家都不是笨蛋,知道什么叫做提前投资,知道什么叫做雪中送炭。
而且有了霍先生在前面挡着,沪海市这边要价多一点,也充其量就是当作入场费了。
这样自己给杜先生的提议,也就能落在实处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土地出售,香江商人到底能得到多少,沪海市又能筹集到多少的资金呢?
这一切的一切,就要看杜先生的打算和魄力了!
第1587章 固本才能求发展
第二天的时候,杜先生果然对大家说起了希望大家来开发普东鹿家嘴的建议。
本来大家都是心里有梦想的,听着这个不觉当场振奋起来。
只不过杜先生很聪明,只说的是有这么一个预案,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写成一个个的方案拿给他,他再慎重考虑。
当然他也不是逗大家开心的。
下一步,杜先生便提起沪海市府事将要进行考察和讨论,最迟会在今年年底给出一个结果。
卖土地是肯定要卖的,但具体卖多少,卖哪个区域的土地,价格是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
哦,对了,不能叫卖土地,只能是出让土地使用权。
商业住宅是70年,商业经营地产是40年。
这是在粤州和南湾已经形成规矩的方法,杜先生自然是顺手拿过来用,不用担心别人指责。
对于这个土地年限,香江的富豪也没有什么意见。
殷俊自然也是赞同的。
前世在网上,超过20年的时间,一群网民们和无知的民众们,都在热烈讨论华国的土地和房屋政策有多么的落后。
最重要的一点观点,就是“人家外国人的房子是永久的,而我们华国的却是租赁给你的,70年之后就不属于你了,简直是无耻!”
殷俊最开始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但经过了解了更多之后,他就没有这种幼稚的想法了。
最初传出这样说法的人,不是无知到极点,就是别有用心。
是!
外国,包括日本、美国、英国,甚至是我们国家的香江,房屋和土地产权都是永久的。
但这有一个最基础的前提。
那就是你需要每年缴纳房产税。
大致来说,应该是房屋价值的1%—2%左右。
只要你一年不缴纳房产税,那么政府便会收回这个土地,进行重新出售和拍卖。
我们取中间值来说,平均一个房子一年需要缴纳房屋价值的1。5%。
那么这个数字乘以70年是多少?
105%。
差不多就是房屋价格的一倍的,对不对?
换句话来说,外国人买的土地和修建的房子,每70年的缴税就相当于他们再买一块同样的土地和房子。
好了。
华国可是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房产税的。
那么我给你70年的房屋和土地权益,是不是就相当于也是你每年都缴纳了1。5%的房产税了呢?
只不过它没有体现在每一年,而是由70年的这个周期来体现的。
所以,70年产权=每年1。5%的房产税。
看懂了吧?
国家其实是收了我们每个人的房产税的,只不过是一次性的收70年,是等到你住满了70年再一次性收走,然后这房子和土地就不是你的了。
因此国外的土地私有,其实和我们这种租赁70年大致上是一样的。
本质上两者都不是平白无故、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传给后代子孙的财产。
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我们国内这边买的房子,70年之后,你不一定能在原址上面继续的修房子买房子,或许要移到别的地方去买。
民众们的脑袋太单纯了,也太在乎这种“千秋万代传给子孙的财产”问题了,所以才在这么清楚明白的问题上转不过弯来。
可笑的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样简单的问题,20年都没有得到科普,反而是越传越离谱,闹得群情激愤了。
回到眼前来。
土地买卖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不过这一次还有比如曹光标这样的纺织大王、包钰刚这种船业大王……等等各行各业的人来,所以许多人还要进行另外的考察。
就连郑羽彤和李超人,都跟着去看了沪海的轻工业工厂、小家电工厂、食品工厂。
不管你到底最后要不要合作,反正这个姿态是要做出来的。
殷俊当然也在人群中,而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