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的一幕幕,几乎不约而同的发生在每个笼子之前。
那些平时脾气各异的动物们,此时却出奇的安静,没有任何一只发出嘶鸣吼叫声,甚至一丁点都没有流露出怕人的意思来,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守在笼子里,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默默的等待着。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没有在现场,也许无法感受到眼前的气氛,身处其境,我忽然有一些被感动了,好像即将见证几百只生命的重生。”电视台主持人用一种煽情的语气缓缓的说。
在沉默中,苏铭的声音从扩音器里响起:“现在开始放野,各位游客朋友们,请你们打开你们身边笼子上的插销,让这些动物,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吧。”
让普通游客来放野……专家们白眼都要翻到了天上,已经对苏铭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做法麻木了。
游客们这才注意到,原来每个笼子上都没有上锁,仅仅用一个插销插住了,只要轻轻的一拨,就可以打开笼子。
全场一个短暂的沉默,游客们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按照苏铭说的那样去做?笼子里虽然没有老虎狮子,但也没人能保证绝对安全,狐狸、老鹰,甚至长着角的鹿,这些动物万一发狂,都可能对人造成不大不小的伤害。
“咔哒!”
一声轻响,在沉默中显得极为清晰,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已经拉起了插销。
小鹿试探着扬起头顶的角,顶了顶笼子。
笼子吱呀一声打开了。
“当心当心……”爸爸警惕的盯着体型比小女孩还要大一圈的‘小鹿’。
小鹿从笼子里走出来,茫然的看了看四周。
“小鹿,你别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小女孩一点都不怕小鹿,从父亲的身后闪身出来,笑嘻嘻的伸出小手摸了摸小鹿的头。
小鹿歪着脑袋,把脖子贴到小女孩的脸上蹭了几下,却停在原地驻足不前,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小女孩指着远方的山林,认真的说:“小鹿,去吧,回到大自然里去吧!”说完,还在小鹿的屁股上轻轻的拍了一下。
小鹿大着胆子,迈开四蹄,朝后山走去,每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小女孩。
“别怕!要勇敢哦!冲啊!”小女孩双手在嘴边捂成了一个大喇叭,用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的对小鹿大声说。
在众人的目光中,小鹿发出一声呦呦鹿鸣,放开步伐,跑向后山。
第五百一十一章 误人子弟苏砖家
沉默中,那一声呦呦鹿鸣,揭开了放野的大幕。
不断的有笼子被打开,身处其中的各种动物,完全没有伤害打开笼子的游客,有一些亲人的动物,还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对人类的亲昵。
大群的动物,在这个时候焕发出和平时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像得到了新生一般,向后山奔去。
九百多头动物,在短短的不到一个小时中,全部脱离了囚笼,完成放野,回归后山野外生活。
后山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声,几十种动物,用不同的声音,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万兽奔腾竞自由!”阳川市电视台当晚进行的重播中,为这次放野特意加上了一个醒目的标题。
论坛里微博上,也纷纷在讨论放野。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他们并不会想太过专业的技术问题。他们看到的是动物在离开囚笼后的欢愉兴奋。
这却忙坏了那些始终忧心忡忡的专家们。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网上越是支持,专家们就越觉得,苏铭这是在用动物的安危为自己赚得眼球。
不过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功夫去指责苏铭,所有的专家,包括楚教授在内,全部钻进了后山,去观察那些被放野动物的生活状况。后山已经修了不少路,能开车进入,但更多的地方,还是未开发的荒郊野外,只能靠两条腿走。
苏铭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心想老子做点事,你们就唧唧歪歪的,累死你们活该。
可几天之后,他就觉得自己这个态度未免有些偏激了。
这些老专家们虽然质疑他,但并不是出于个人矛盾,而是真正的为了进行动物保护事业。这一点,从他们的‘工作’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
以他们在学术界的身份和级别,这么大年纪了,完全没有必要事必躬亲。可这些老专家,包括楚教授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一头扎进了深山老林里,有一部分人甚至连续几天都没有出来,偶尔有个别人返回,也是为了进行补给,更换设备,补充完之后根本没有停留,就马不停蹄的一头扎进深山。
为了防止走失,每一个专家带领的小队伍,都随身带着定位设备。
从监控上看,那些专家,有的守在一个固定的点,连续蹲守好几天;有的则是几天之内,在山里到处奔波上百里;
最远的一个,甚至已经离开了普遍意义上所说动物园‘后山’的范围,深入秦岭中,距离动物园的直线距离,接近了一百公里!
一周过去了,不停的有各种数据从山里发回来,却没有任何一个专家离开。
苏铭一向认为自己在工作上,已经足够敬业,足够努力,可是此时和这些老专家一比,他忽然发现自己以前的认知,实在是很幼稚。年轻人,尤其是他这样有些成就的年轻人,总是很容易就会觉得,老一辈的人落伍了,根本不上时代了,远远不如自己,有时候还会在心里暗暗鄙视,可是真正去接触他们的工作后,才发现老一辈的人也许在技术上落伍了,但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当前年轻人,包括自己都没有的品质。
“在我们那个年代,这叫做浪漫主义革命情怀。”宋园长说出了一个听起来很搞笑的词,但他的语气却绝不是开玩笑,老一辈的浪漫情怀,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最艰难的条件下,甚至在绝境中,都坚信他们的事业必然取得成功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于是从第二周开始,苏铭也加入了老专家们的队伍。
作为当事人,和苏铭是不能参与数据收集的,苏铭每天坐着直升机,充当运输大队大队长,向逐个点逐个队伍送去最好的补给,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措施。
放野后的数据收集工作,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终于完成。
“苏园长,之前我们错怪你了。”
总结会议上,一群专家满脸的风霜,农科大的老教授先向苏铭点点头,表示了歉意,然后宣布了放野的调查结果。
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中,十二个专家,带领九支队伍,总共观察了五百只以上的动物,占放野总量的60%以上。
没有发生一例因为不适应野外环境而发生的动物死亡事件!
绝大多数动物的生活区域,都集中在后山二十公里的范围之内,这保证了它们不会遇到猛兽,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还能从动物园方面得到一定的补充,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适应时间。
这一点起初让专家们很是疑惑不解,动物难道还有‘恋家’情节,所以才全部围在动物园附近?
而后来的观察结论解释了这个疑问。
动物园在放野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陆陆续续收救的一百多条狗,在一头最早放野的狼的带领下,像是一群‘牧羊人’,引导着后期来的其他动物。
另外,后山的卢尔人也功不可没。在伊拉克的时候,卢尔人就生活在山区里,有着丰富的和动物打交道的经验,既不会去干扰到动物的生活,又能充当临时的饲养员和保护者的角色。
他们甚至还在山里抓到了几个想要乘机进山打秋风的偷猎者。
“事实证明,方面在放野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这些准备工作,和我们熟悉的教科书里的截然不同,非常有研究价值。”
农科院的老教授对苏铭说:“苏园长,我有个不情之请。”
一段时间的共同工作,双方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相互不信任,建立起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苏铭点点头:“您请说,我一定尽量满足。”
“是这样的,我们想把这次放野的经验,汇编成教材,以后在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和全国的动物园进行普及推广。不过我们这些人,最多只是编纂者,经验还是从你们动物园来的,所以希望得到你的授权。”老教授说。
苏铭一愣,照这么说,我岂不是也成‘专家’了?
“当然了,在放野工作中,你的专业水准是有目共睹的。”老教授道。
“没问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百分之百配合。”苏铭点点头。
不过嘛,我这个专家,恐怕真的是‘砖家’,真正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要是按照这个去普及……啧啧,只怕是误人子弟啊。(。)
第五百一十二章 鬣狗和狼
古人说立功立言立德,人生三件大事。
苏铭差不多三件大事都沾上了点边。立功就是事业,几个公司加上动物园,勉勉强强算是有一点小事业,如果从他这个年纪来看的话,绝对是成功人士;立德方面,掰着手指头算算有一大堆荣誉,最高的已经到了全国大人代表,就跟佛祖差不多,脑袋后面顶了一大圈光环,进行动物保护事业,本来就是一件积德的事情;
以前还差一个立言,现在专家组帮他把这事办了,几个老专家专门根据这次放野行动,写书总结经验教训。
关于这本书的事,苏铭后来常常扼腕叹息!
自己还是太幼稚,太善良,太大方了!
出书都是有版税的,大约书价格的8%左右,老专家们是编纂,苏铭和动物园才是这本书内容的源头,一开始专家议题最后的版税和动物园对半分,苏铭心想出书能有几个钱?于是假大方一把做了个顺水人情,没要版税,说什么全部捐给动物保护事业……很久很久之后,他深深的为自己当初这个决定后悔,虽说当做教科书版税很低,但架不住量大啊,当初自己一个假大方,少赚了一大笔钱……
不过那是后话。
目前动物园放野之后,圈舍终于勉强够用了。
稍稍改造,没花几个钱,从伊拉克带回来的动物,就都住上了新家。
这些家伙在伊拉克过的就是纯粹的难民一样的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哦不,就基本没吃饱过,常年饥渴难耐,连巴格达国家动物园里的动物,和后来酒店送得那头豁牙巴大河马,都是饥肠辘辘的,据说每天只喂一顿饭。
对于这些动物而言,简直就是天堂!
一日数顿,吃喝管饱,居然还有专门的营养搭配,生了病有医生,还不用担心随时可能被当兵的抓去做烧烤食材,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它们这辈子都没想到过还有这样的一天。
动物也是有情绪的,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这些家伙不像人套路那么深,根本不会隐藏情绪,内心的感受会直接反应出来。
笑呵呵张开大嘴巴的河马,吃饱了像大狗一样在草地上晒肚皮的狮子,悠闲的漫步在草地上的长颈鹿,还有那些在水里撅着屁股钻上钻下吐水的鸭嘴兽,两头大犀牛在泥巴里滚来滚去的……
整个动物园的动物,都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游客们走在动物园里,莫名其妙的就会被感染,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