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一通聊,又给方小武添上去一波热度。
第二批集体转发的是一些所谓的“知名大V”,大抵上是一些哪有热度往哪凑的选手,立场纷杂,各怀鬼胎。
转发之后,附以各种评论解读,暂时看不出来有什么特殊目的。
方小武没理会他们,不是说你要关注我,我就必须关注你的,哪怕你是所谓的权威媒体。
第三批转发的就是些所谓的“权威媒体”,其中真正特别有影响力的,是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最强大脑选手方小武在比赛中表现出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超乎想象的综合素质,分别获得昨天两个项目的第一和第二,这个少年的思想之深邃同样惊人。对这段话,你怎么看?”
【当代消费主要呈现为一种符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们更多地通过消费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来表示自己的社会身份,解构其中所有的价值,并阐述自身的文化审美和趣味。这是时髦且潮的,但是很多人分不清解构和过度解读,于是经常消费不该被消费的,这就很糟——我想说的是……祝世界和平】
网友纷纷热情回复,队形齐得跟齐二小短裙似的。
萧萧メ书虫:“我怎么看?我跪着看的。(大哭)”
我的第一任老公:“我怎么看?我光看脸了……(害羞)(害羞)”
能不能不起名ming:“我怎么看?我看这个逼装得很圆润(坏笑)。”
半世仙缘:“我怎么看?我特么要能看懂学霸的世界至于去修仙么?(摔)”
落井下石123:“我怎么看?我就看看,根本不敢说话……”
awdsxqe:“我怎么看?我看这种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觉得活着根本没有意义!”
逐幻丶“我怎么看?我照镜子看。我妈说:你看看人家,再照镜子看看你!(嚎啕)”
“我怎么看”体在此刻承载了无数的怨念,在环球的微博下面蔓延,整个一末日工场,丧得一逼。
为啥?
因为小姐姐早就直接摸到方小武微博了吖!
……
第四批转发比较杂,其中包括崇高主任、云大金融系同学、各高校闲人、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学者、自媒体、文艺女青年等等。
同样是在这部分人里,诞生出一批有价值的解析。
云大社会学教授璾稚子:“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关于社会身份的表述是基于对粉丝文化的研究,方小武的敏锐之处在于,在节目尚未播出时,他就已经充分且深刻的认识到后续发展,天才少年,实至名归。”
奥!吃瓜群众恍然大悟。
一言不合就开骂的哲学家大V张燃血如此评论——
“很多人会将文化审美和文化趣味搞混,审美是格调,趣味是喜好,在我看来,@最强大脑方小武格调不低,喜好分明,很难得一见的少年英豪。”
奥!吃瓜群众继续恍然大悟。
著名的民族主义自媒体大V图腾是龙则集中于解析消费。
“消费不该消费的东西,在我们社会里是一件日益让大家习以为常的事。身为学生,你将宝贵的时间消费在明星身上,这其实是在消费你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方小武如果不是如此清醒,大概也考不到741分。他的价值观,值得遵循。”
刚发出来没多久,就被愤怒的学生们追着喷出二里地。
于是发出第二条微博:“有人说我是在‘过度解读’方小武同学的话,他只是在表达他不想被‘过度解读’,不想被‘消费’的意愿。那么请问,是谁让他产生这样的忧虑?区区一个我,还是汹涌如潮的你们?”
这货还是犀利的,看问题看得很准。
激起讨论以后,茫茫多的网友@方小武,想听听他亲自表达看法。
小五哥什么都不想表达,第一条微博就是立个旗,告诉大家:我来了。
有关形象塑造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对于绝大多数的吃瓜路人而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而是取决于传播。
传播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传播的失真更是永恒的必然,所以形象塑造的关键,不重数量,在于精确。
小五哥的第一条微博,就是这样一条精准的宣告。
我是这样的人,我对这个是这样的看法。
至于“这个”是什么,想怎么理解、怎么解读,大家见仁见智,反正哥已经将逼格竖起来,爱懂不懂。
效果很好。
昨天的时候,他自己微博底下还是一片表白、舔颜,今天就已经多出很多深度的……表白。
嗯,从肤浅的表白颜值,进步到表白才华、表白内涵,非常棒!
你们又睡不到我,多来点思想上的交流,多好!
小五哥笑呵呵的往下看评论,随手给其中一条比较合心意的点个赞。
是个头像很漂亮的姑娘发的。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希望总有一日,你能让我忠于你的性格。”
没说的,老妹!
试过的都说哥性格好!
姓能力格外的好!
自娱自乐的嘿嘿坏笑两声,小五哥刷新一下继续看,正好看到一条新评论,眉头陡然皱起。
“小五哥,方舟子正在打你的假,链接如下……”
这货?
人憎鬼厌的,我没得罪他吧?
再说,我有什么假好打的?
方小武纳闷的点上链接,刷出来的是特别显眼的两张图。
第一张图上,方小武低头做题,被红圈标注出来的胸牌,带着三条黄边。
第二章图上,方小武低头做题,被红圈标注出来的胸牌,黄边消失不见,干干净净。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兜风
什么情况?
看着那两张截图,方小武自己都有点懵。
点开方舟子的微博仔细看,第一张图附文:“出自53分29秒,为方小武答题正面全景特写。”
第二张图附文:“出自54分01秒,为固定摄像头仰角特写。”
“(冷笑)(冷笑)呵呵,同一场比赛,全景和特写居然会出现两个胸牌,有意思。你们的神颜高智商男神一大早上就刷屏,结果老方我仔细一看,好像只有神颜是真的。”
网友们都炸了。
“卧槽!作弊穿帮?!”
“好大的瓜……emmm,坐等开吃!”
“卧槽!这哥们什么背景?何公子没作弊,丫居然让节目组搞出这么大黑幕?”
“那截图完全就是两场比赛吧?胸牌的黄边呢?”
“QNMGB!拿观众当傻子耍?!@燃烧大脑出来给个说法!”
“震惊!我的男神啊!怎么会这样?!”
难以置信和幸灾乐祸都再正常不过,但是小五哥的粉丝那么多,自然有人帮忙洗白。
只可惜,力度明显不够,被围攻得溃不成军,平均一条留言会被四五个网友反驳。
“100个选手一起比赛,你说黑幕就黑幕?大家就那么看着?脑子呢?”
“你的脑子呢?谁说是当场作弊了?明显这是提前做过题!”
“就是,智障吧?仔细看,所有选手的题型都是一样的,只要提前做一次,我上我特么也能拿第一!”
“何幼君MIT最年轻硕士,做题就够快的,21秒多将近22秒,丫呢?不装逼耽误那1秒时间,16秒就搞定!扯不扯?”
“你看看这货的动作有多从容!那么多牛逼大佬,挪动滑块的时候,慌得跟被狗撵似的,他凭什么这么稳?”
“哎哟哟!稳都不行?你这是已经嫉妒成什么样了?恕我直言,你越是卖力黑小五哥,就越是证明你屌丝!”
“稳当然可以,但是稳成这样,基本全匀速,跟无影手似的又快又准,这绝对不是第一次玩实物道具。”
“楼上说的没毛病,这手速就是扯淡,一点思考时间都没有,纯粹是练到手熟了。”
娘子军们讲理讲不过,节节败退,只能死挺甚至胡搅蛮缠。
但问题是,方小武不但快,又确实太稳,那种镇定从容已经完全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范围,很多粉丝自己心里都发虚。
人类真的可以那么强?
真的有人可以帅到极点又绝顶聪明?
会不会……哎……
她们自己都底气不足,又怎么可能理直气壮的反驳?
自然就溃不成军。
有句俗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方舟子这番质疑,借着燃烧脑节目和方小武的热度,极快的传播着,甚至很快被网媒转载。
现在是周六上午11点,很多网友因为热搜的宣传,正在网上观看节目,得知消息以后,亲手拖一下进度条,截个图,立即看得清清楚楚。
“卧槽!真穿帮了!”
意识到这一点,很多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网友立即发出微博、弹幕、视频区评论、知乎答题,飞速的传播着这一消息。
战场急速扩大,形势一时间极其崩坏。
短短10分钟时间,方小武就收到茫茫多短信、电话通知,好像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慌。
对于这些关心,方小武统统以四个字回复:“稍安勿躁。”
直到母亲何静都打来电话,他才不得不解释一番。
“妈,答题过程没问题,穿帮镜头是下午的补录,导演说上午的特写太模糊,没法用,我作为第一名,临时补的特写镜头。”
“那个胸牌和黄边不是一套,黄边是在下面夹在胸牌上的,没有什么额外的固定措施,很多人都把它弄掉了,我当时没注意。”
何静知道方小武立得住,终于不再担心,殷殷叮嘱道:“那你快点解决,别让人看笑话。知道没?”
“知道知道,您放心吧!”
挂断电话,小五哥松口气,回手拨通节目组王导的手机。
看笑话?
哥的笑话那么容易看到?天真!
“小五?这个时候打电话,是不是看到网上的帖子了?”王导语气轻松,好像没受到任何影响。
方小武开门见山道:“王导,还请节目组澄清一下,我自己说不清楚的。”
对付方舟子,小五哥并不打算亲身上阵。
他对方舟子早有耳闻,这人好像特别擅长死缠烂打,各种双标各种钻语言空子,只允许自己骂人,对错坚决不道歉,属于那种“我绝对正确不允许反驳”的偏执狂。
跟这样的人纠缠,忒掉价。
王导闻言哈哈一笑:“小五你放心,我们正在商讨应对策略,很快就会发文澄清。什么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统统都是扯淡!真真假假,还不是谁声音大谁说的算?!”
咦?!
等等……这语气听起来怎么这么怪?!
小五哥微一沉吟,突然反应过来——我去!这货给过我答案!
那是比赛前一天晚上的事儿,王导亲自送来的文件,里面不但有数字华容道的标准解法,还有关于A房间层叠消融项目的说明。
方小武没看,但是王导不知道啊!
漏题行为确实存在,虽然标准解法不是原题,但是谁知道那份解法可以提供多大的启发?
说不清楚的好么!
王导,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你们的“自己人”?!
小五哥简直无语了,一句话都懒得再跟王导说,道声再见,干脆利落挂电话。
得,你们爱怎么想怎么想,搞完这节目,可拜拜吧您呐!
简单收拾一下,方小武随便订一堆外卖,直接杀到杨名隆家。
论文乃至数据库都还有很多工作,《统计精要》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融会贯通,大好时光浪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