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成圣-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的独立程度非常高,独立意识也非常强,源自于他的身家地位——搁哪都是一条小鳄鱼,学校哪能困得住。
  洪教授却没有放弃的意思,悠悠道:“其实好处还没说完,你知道不知道,咱们云州有一个国内最顶级的科研型智库?”
  方小武琢磨琢磨,试探反问:“云智联?”
  洪教授倒是被弄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噢,你姐告诉你的吧?”
  何止,我还去过……
  想归想,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很想听听,洪材对这个机构的看法。
  “云智联的结构比较松散,不过正式成员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单说智力支持就相当高级。”
  “再有,云智联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深度、研究资料、研究力量,都是国内顶级的——严格来说,只落后于BATK。”
  方小武正琢磨那个K是什么公司,洪教授喝口水,随口反问:“听没听说过1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
  “TechnologyReview10?”方小武脱口而出。
  洪教授动作一顿,惊讶的打量着他:“咦?你的视野和英文水平完全出乎我意料啊……”
  安溪的白眼也瞬间变成惊讶的小表情,美目死死戳在他脸上,让小五哥心里这叫一个飘。
  可惜,不是装逼的场合,小五哥很好的保持住谦虚的态度:“随便翻看过……老师您想说的是?”
  “去年的10大突破技术里,语音接口被列入其中,这是人工智能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BK走在国内最前列,唯一有能力在这方面跟随的就是云智联。”
  洪教授的语气里蕴含着显而易见的骄傲,安溪亦是同样的骄傲表情,云智联的核心主体就是云大嘛!
  ……虽然她是学金融的。
  方小武暗戳戳回过去一个鄙视的眼神,心里却突然一动。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机会?
  洪教授还在继续自卖自夸:“金融这东西,你想学得好、学得透,就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对各行各业都要有广博的认识,虽然金融在云智联里不是重点学科,但金融学子能够在云智联里汲取到的营养,反而是最多的。”
  安溪下意识的攥住拳头,激动得微微发抖。
  很明显啊,洪教授就是在诱惑方小武,换言之,方小武只要答应参加那个综艺,就有可能被云智联吸纳!
  这样的机会,哪个有志气的学子不羡慕?
  哎?等等……什么节目?
  安溪愕然抬头,盯着方小武看个不停,一个名字涌到嘴边,呼之欲出!
  看来洪材也相当喜欢她,发现她的惊讶,特意解释一下:“《最强大脑》想邀请小五参赛,这孩子不怎么乐意。”
  “怕丢人?”安溪脱口而出。
  我去!你是故意的吧?看着根本不像口误!
  小五哥被气得够呛,被美女看不起什么的最讨厌了!
  不过他仍旧没表态,大半心神都沉浸在刚才的一线灵光里。
  洪教授很满意安溪的发挥,笑眯眯摇摇头,思维再次跳跃,反手又扔给方小武一个考题。
  “小五,我问你,从全球创业创新趋势来分析,科技创新集群里,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这是什么鬼问题?!
  跟今天的事到底有什么关系?!
  方小武目瞪口呆,洪教授则悠悠然的喝口茶,“好意”提醒道:“嗯,给你点提示——关键要素不是一个,是四个。”
  安溪一边跟着琢磨,一边不停的瞄着方小武,嘴角挂着半深半浅的笑意,拉出一个好看的梨涡。
  “大师兄,看你的喽!别给17级金融系丢脸哟!”
  我去!
  你长得这么好看,不哄我开心,反而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合适么?啊?!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机会就在这里
  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可以容后探讨,反正在洪教授这里,方小武再怎么浪也不敢真撩溪妹子。
  当务之急,还是先搞定小老头的考验,要是能搞定,大概就不用被逼着去当影帝,参加什么鬼节目。
  实话说,这个破问题有点似是而非的眼熟,好像是一份什么报告,或者是业内的某种共识?
  然而方小武可以确认,他没在任何地方看到过原版说法,所以只能自己去拼凑。
  小五哥绞尽脑汁的思考着,把题干一个字一个字的拎出来琢磨。
  仅仅思考是不够的,他坐在洪材办公桌的对面,顺手拉过来两张A4纸,探身从笔筒里挑出一支笔,一边写写画画,一边喃喃自语似的讲述着。
  “全球创业创新趋势?”
  “应该是《MIT—Technology—Review》里出现过的说法,搜索人工智能相关消息的时候,我阅读过类似的评论。”
  “五大科技创新核心领域,密集分布在世界上8个地理位置,正是所谓的基础研究科技集群,国内应该是只有一个到两个——长三角集群肯定算,帝都不知道算不算。”
  “算。”
  洪教授仍旧在看文件,但心思显然放在方小武身上,突然开口确认。
  安溪愕然的瞪大眼睛,只觉得每个字都听得懂,但合在一起,完全理解不能。
  同样是学金融的,差距有这么大?!
  方小武没注意到安溪的关注,仍在继续。
  “回到科技创新集群概念上,这个是在讲‘产业领域’而非‘基础科研领域’,正好跟前面的创业创新对上号。”
  “国内有三个这样的创新产业集群,美国西海岸两个,英法各一个,剩下一个在印度。”
  “那么,为什么国内的产业集群比研究集群多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国内的需求更大。”
  “大概是在上个月,我在外网看到一篇MIT的论文,上面讲了一个案例。”
  “麻省理工实验室研究出来一种高精尖技术,用以生产某种顶尖材料,在相关领域,麻省理工的专利非常全面。”
  “可以说,生产该种材料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是临到立项的时候,实验室发现,美国压根没有制造该种材料的公司,甚至都不存在需要该种材料的客户,需求端远在大洋彼岸。”
  “于是,最终他们将总部设立在华夏,以便贴近客户,只把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留在MIT。”
  安溪的眼睛越瞪越大,下意识转头看向洪材,似乎想要确认什么。
  洪教授放下文件,点点头,微笑补充:“量子点光学材料。”
  “对!”方小武跟着点头,语气稍微有些激昂。
  “这个故事告诉我,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经济环境下,创新创业集群化的要素,首先是需求方,其次是供应方,最后才是研究方。”
  “新凯恩斯学派中麻省教授奥利维尔曾经在四五年前喊出过这样一个口号——需求已死。”
  “他针对的是美国的现状。”
  “而在国内,去年的博鳌论坛会议上,新兴经济体发展年度报告讲过一个主题,叫做全球化未来。其中一个子观点是——高端需求引领全球深科技产业发展。”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方小武笑着抬起头,直视洪材,“就是老师您。”
  这不是拍马屁,这分明是挠人脚心!
  洪教授虽然还没到眉开眼笑的程度,可也笑得极开心,转头对安溪感叹:“现在知道为什么你们16级没有大师兄了吧?水平差距太大啊……”
  安溪心里是服气的,真心的。
  这种知识面和视野,别说她自己,就算把整个大二大三的学生全算上,都没有一个人能够着方小武的脚后跟。
  那不是知识量上的差距,而是一种让人无力的、质的差距。
  不过不知道为何,佩服的话到嘴边,突然就变了模样。
  “学弟你还没说那四大要素是什么呢,听着就跟大忽悠似的……”
  方小武笑眯眯的瞥她一眼,那笑容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让她耳根微烧。
  在小五哥自己看来,刚才的论述确实有点杂、有点飘,不过那是在梳理想法,随着思路越来越清晰,答案已经浮上心头。
  “需求方,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科技公司,比如BATK,每个公司都能承担起科技创新链的全部环节,需求直达源头。”
  “供给方,无非就是那些专利、技术的供应者,比如基础研究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科研人才的培养,那么这个供给方应该统称为——高校研究集群。”
  “再有一个重要的要素,说直白点是钱,说委婉点是资源。从种子轮到上市,大大小小的风投机构交织成一个将研究和产业联接起来的网络,同样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
  “三大要素,即为高效研究群体、大型科技公司、风险投资网络。”
  安溪总算抓住方小武话里的漏洞,眼睛一亮:“明明是四大要素!怎么到你这里就只有三个?”
  方小武无奈的一摊手:“找不到了……要素还有很多,但我想不出,哪个要素可以和这三样处于同等地位。”
  方小武说的是实话,他目前只是一个大学新生,能分析出这么多,还是因为对这方面超乎寻常的关注,再加上一点点智力优势而已。
  绞尽脑汁筛出这三个,剩下那个似是而非的要素,真的无从判断。
  要不说女人都是奇葩呢?
  方小武这么一认输,安溪反而转换立场,好言安慰:“没关系,你已经非常棒了……”
  哪里棒?
  方小武斜睨她一眼,正想撩一下,洪教授突然开口。
  “你再好好想想,嗯,比如说,你为什么会如此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方小武眼睛陡然一亮。
  为什么?
  因为我要加入这个行业!
  所以说……
  答案脱口而出:“小型创业公司?!”
  洪教授一下一下的鼓掌,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
  “对,四大要素,齐了!”
  方小武激动的握着拳,用力一挥。
  不光是因为完成了洪教授的考题,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那一线灵光。
  之前隐约感受到的那个机会,就在这里!


第三百五十五章 试试就试试!
  方小武的人生任务,第一步是创立一家10亿级的公司,加入到人工智能领域。
  任务时限,仅有2年。
  听起来这就像一个天方夜谭,无论谁知道,大概都会问一句:凭什么?
  其实方小武自己都不知道凭什么,此前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可行性。
  10亿人民币,搁到哪里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四大公子敢说他们能拿出来10亿现金?!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已经基本解决。
  最大的问题是……切入点。
  从13年开始,深度学习技术成熟,拉开全球追逐人工智能的大幕,直至今日,一线的研究机构究竟有多少?
  DM、Mobileye、OpenAI、Google、Uber、阿狸巴巴、摆渡、中科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科大信飞……
  满打满算十几家!
  全球资产在百亿美元以上的寡头有多少家?
  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门门槛,是250亿美元!
  无数的大企业挥舞着支票,嗷嗷叫唤着要参与这场盛宴,方小武算哪根葱?
  10亿人民币?建个研究所都费劲。
  光杆司令一个,要领袖没领袖,要数据没数据,基础的研究人员都不知道从哪来。
  怎么切进去?
  好,就算有系统,而且方小武确实打算接下来主攻人工智能的相关书籍,但问题是,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