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众人擦了擦眼睛。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像这样的辣条,怎么外国人也喜欢吃。
外国人不是喜欢吃牛奶,吃汉堡的吗?
别说辣条了,中餐他们也未必有多喜欢吃。
可是,莫白的这一张照片却是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呵呵,我哪有空去摆拍。”
“既然不信,我就多发几张给你。”
说着,莫白又是发了几十张各个外国人吃辣条的图片。
有用手捏着吃的。
有夹着吃的。
也有用刀切开来吃的。
还有用叉子叉着吃。
“好吧,大白,我信了,我真的信了。”
这么多的照片,大家哪能不相信。
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但一些网友还是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一下。
莫白坑人坑惯了,谁知道下面又会不会是一个巨坑。
再说,大家都喜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自己没看到的,说什么也不可能完全相信。
一翻搜索。
他们惊讶的发现。
原来这个辣条其实早在一段时间之前,他就出现在国外。
最开始流行的是东南亚地区。
因为东南亚地区文化与华国差不多相近,加之口味也差不多。
辣条一经出口,与华国一样,也成为了当地的热销食品。
慢慢的,当辣条越卖越火,辣条却是从东南亚流行到了整个亚洲。
后面,更是流行到了全球。
“啧啧,大白简直是为国争光呀。”
“嗯,大白牛逼,一包小小的辣条竟然开始创外汇了。”
“我只想知道,外国人吃辣条会是什么感觉?”
看到网上一大堆的新闻图片暴光了外国人吃辣条的场景,一众看客乐不可吱。
“这还要说,肯定爽得不行。”
“应该是吃了一根又想吃一根,根本停不下来。”
“必需的,辣条虽然是我们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
这种国产食品征服全球的新闻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
甚至,还有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现身说法,跟大家讲述着辣条在国外有多火。
一位在哈佛大学留学的留学生说道:“自从他带了几包辣条去学校之后,他的舍友便完全的爱上了这种辣条。之前一段时间,这家伙每天都问我要一包辣条。没办法,刚开始的时候我只能通过淘宝邮寄。但现在好了,辣条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商店也有卖了。”
“哇,辣条连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也喜欢吃呀。”
“这也没什么,我们的教授也都尝试过,还说口味不错。而且,有一次化学实验课,我们的教授还带了一包辣条当着我们的面进行了一次辣条实验。”
“啧啧,果然是名牌高校。对了,你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吃什么味的?”
“他们的口味还不是特别重,只喜欢吃轻辣辣的。不过,我感觉他们有向重口味发展的趋势。”
“肯定的呀,只有超辣的才过瘾。对了,那个辣条在你们那里卖多少钱,还是5毛钱吗?”
“怎么可能,这是出口呀。”
“哦,对对对,辣条放到你们那算出口,应该不只5毛钱,估计在1美元吧。”
“不,不是1美元。”
“那是多少?”
“10美元。”
“我去……”
众人目瞪口呆。
1美元他们已经是很大胆的在猜测了。
没想到,最终的销售价竟然是10美元。
“好吧,我现在明白了,大白5毛线一包放在国内卖,简直是良心价呀。”
“肯定的,与美国的10美元比较,我们的辣条算是白送。”
关于辣条的讨论,永远也讨论不完。
这种奇葩但又创造出奇迹的食品,他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
历史往往也见证了这一点。
在几十年之后,有电视台再次做了一期美食节目。
在这一个节目当中,记者寻问大家最为难于忘记的食物是什么?
这一些成年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辣条。
是的。
哪怕这一些人在当时已经很少吃,甚至是不吃辣条了。
但是,辣条在他们心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当然,在辣条火爆全国的同时,一些有才的网友受辣条在舌尖上的广告启发,也制作起了一段舌尖视频。
这段视频的名字叫做《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
与舌尖上的中国一样。
开头一阵熟悉的舌尖片头曲之后,镜头里面出现一栋教学楼。
【北京海淀,太平洋吹来暖湿的季风,学霸正在疯长。又到了大学生们最忙碌的季节,考试季。由早餐带来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繁重的复习后身体所必需的蔗糖。现在是凌晨五点,为了给学渣室友们准备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尼玛坤爷准备外出,寻找一种最新鲜的食材……】
【现代社会,由于物流和交通的更加便捷,人们不再需要亲自采集,便能在超市找到称心如意的食材,其中便包括泡面的各种原材料。泡面味型丰富,塑造复合的味道,各种配料是必不可少的搭配。卤肉干拌面,入口润滑幼嫩,滋味浓郁;老坛酸菜面,口感爽脆,滋味酸辣,是大学生寝室中必备的看家菜肴。
【尼玛坤爷掌握着一门古老的技艺,提取各种香料的精粹,制作泡面头汤。合适的水温能使头汤的香味更加多元。九十四度,尼玛坤爷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先祖的规矩。宁夏枸杞一钱,新疆甘草二钱,云南玫瑰一钱,加入九十四度热水逼出芳香气息,释放出酸性物质,不仅能让面质更加细腻,还能为汤汁提鲜。反复搅打,制成美味头汤。加入调料,保留泡面的传统风味……】
这段视频当然是模防舌尖上的中国。
可是,因为这段视频模防的惟妙惟肖,该视频一经发出,却是彻底的逗笑了所有人。
“舌尖上的泡面,尼玛,人才。”
“可不是,看人家的名字,尼玛坤爷,简直666……”
“哎呀,不行了,笑喷我了。大白这家伙带了一个坏头,他在舌尖上推销了辣条,今天就有人开始推销泡面了。”
“说,统一方便面给了你们多少钱,我们康师傅给你10倍。”
“我在想,是泡面牛逼呢,还是辣条。”
“我选泡面。”
“我选辣条。”
“我选泡面。”
“我还是选辣条。”
第1356章 李主任,真的,真的,我啥也不会呀
舌尖上的泡面自然是恶搞。
但有人打开了这个恶搞先河,却是一发不可收拾。
受舌尖上的泡面影响,这不,资深股名也来了一段舌尖体。
【就在24小时之前,A股市场一线飙红,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股民们补仓、平仓、抛售、割肉,四季轮回的等待换来这难得的丰收时刻。卓玛知道,股市的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股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对个股进行精致的加工,任何一只绩优股都可能在24小时之后失去原本的活力,变成一文不值的垃圾食材。】
这是股名从几十年股市被套当中领悟的真理。
除了舌尖上的股市,还有舌尖上的瓜子。
【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有了瓜子,自然不能没有土豆,舌尖上的土豆也出炉了。
【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
当然还有舌上的“疙瘩汤”:
【把西红柿切碎下锅翻炒,化为浓郁鲜香的番茄汁,普通的面粉加水轻轻一搅,变成雪粒一样细腻洁白的小疙瘩,与红蕃茄、绿葱段、黄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补充家人所需。在工作的匆匆脚步之余,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甚至还有舌尖上的碗洗。
【洗碗,又称漱皿,必须由一家之中精壮男子操持。古人相信,女主阴男主阳,厨房必须阴阳相成才能丰饶。洗碗的时机也有讲究,必须在餐后剔一顿牙的时间里完成,晚一分食物残渣已干结,早一分有碍回味与消化。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就通过这样的细节代代传承……】
当看到这无数的舌尖体出现,无数观众早已目瞪口呆。
“人才呀,这简直就是人才。”
“我现在相信了,高手在明间。”
“还能好好说话吗,其实一句话的事情偏要啰嗦几十句。”
“这完全是被大白带坏了……”
这种黑帽莫白可是拒绝的。
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这完全与我无关】之后,他便一连躲在家里,一句话也不冒泡。
不过,莫白不冒泡,自然有人来找莫白。
这不,之前统计部的李主任,便找到了莫白。
“李主任,您这是干什么,还带什么礼呀。”
“抱歉,抱歉,来得匆忙,只带了这一些。”
“客气了,李主任,你这个大官可不会没事来找我这个小市民吧。”
“你还小市民……”
统计部李主任哭笑不得:“莫总,您就别开玩笑了。”
“也行,那你就开门见山吧,找我什么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与您聊聊。”
李主任整理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说起来,我们还得好好感谢你呢。你之前拍的舌尖,可是一下子刺激了大众的消费,了不起,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客气了,这也没什么,只能说我们华国在内需方面潜力很大。大家舍得吃,舍得买。如果大家手头没有钱,别说是一部舌尖了,十部舌尖都不管用。”
“是呀,我们也认为这样。我们最近虽然碰到了一点困难,但我们国家底子厚。大家手头都有钱,只要大家都消费出来,经济不筹没发展。可是,莫总,你也知道。我们国家不比欧美喜欢提前消费,老百姓们手头有点钱第一开始想到的不是消费,而是存起来。”
“这个确实,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很高,这也可以防止金融风险。大家都想着如果未来几年没钱了,起码这存起来的钱还能用。”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储蓄过高,也影响国家的消费。大家都将钱放到银行里不拿出来,钱不流通,那经济还怎么发展呢?”
“那国家应该鼓励消费嘛。”
“之前找莫总你们来开会,不也是为这件事嘛。”
“既然上头都已经行动了,李主任您来我这里又是做什么?”
莫白有些奇怪了。
“莫总,我就直说了。上头觉得您在提振经济这一块有头脑,有想法,路子野,招式新……所以,希望最近一段时间你能站出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再添一把力。”
“再添一把力,怎么添?”
“这得问莫总您呀。”
“我……”
莫白吐血,然后说道:“李主任,你也太看得起我了。你以为我是神呐,随便想个主意,国家GDP就能撑撑撑往上涨?”
“难道不是?”
李主任说道:“就比如舌尖。”
“呃……”
莫白再次吐血:“那只是意外,意外好不好,我哪知道我们国家怎么有这么多吃货。一部小小的记录片,搞得他们好像没吃过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