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狼提足了气势,瞪着老虎,一步一步的往老虎跟前走去。
老虎好像是被张狼给吓住了,张狼往前走一步,老虎就往后退一步。
其实这是老虎的习性,老虎很少从正面扑击猎物,一般都是从侧后方扑击,挥爪拍击猎物。
就像是黔驴技穷虽然是个成语,可是对老虎的性格分析的很透彻。
老虎就是一种谨慎多疑的动物,面对敢于和它对峙的人类,一时不敢发动攻击。
两个人,不,一人一虎就这么对峙着,或者说张狼把老虎逼得一步一步往后退。
一直退到丛林边上,远离了三魁,张狼大声喊道:“快,把三魁扶起来,弄到树上去。”
二魁听到喊声,第一个从树上爬下来,去扶自己的弟弟。
三胖子也忘记了白天的矛盾,化身一个敏捷的胖子,从树上出溜下来,帮着把三魁托到树上去。
等大家都上了树,张狼才松了一口气,他身上有武器,也有信心杀死这只老虎。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张狼真的不愿意伤害这只老虎,野生的东北虎也不多了。
对峙了半天,老虎觉的自己对付不了眼前的猎物,示威似的冲张狼大嚎一声。
叼起地上的一只野狼,窜进丛林走了。
张狼四周搜索了一下,确认老虎真的走了,才招呼大家下来,“好了,都下来吧,老虎已经走了,赶紧的,拿上野狼,咱们回木屋。”
“狼叔,你真是太厉害了,今天我算是服了!”狗蛋一下来,就跑到张狼身边,拉着他的衣服说道。
“怎么?听你的意思以前服我都是装出来的?”张狼笑着问道。
“呃!不是,以前也服,现在更服了!”狗蛋被张狼问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眼见大家都围过来要说话,张狼打断了他们,说道:“行了,拿上猎物,赶紧走!”
“走!”
“对对!赶紧走!”
三魁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刚才的一幕,想起来心跳还会加速,从来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死亡的威胁。
老虎扑向他的时候,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连动都动不了。
也正是有了直面老虎的经历,他对张狼敢于直面老虎,并且硬生生把老虎逼退,心里充满了敬佩。
回去的路很顺利,没有再遇到其他凶猛的猎物。
猛兽都有自己的领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这块地盘上的三个领主,野猪被野狼赶跑了,野狼又被张狼给灭了,老虎也被逼退了,除非这里还有黑瞎子,不然不会再有其他猛兽来袭击他们了。
到了刚才野狼围猎野猪的地方,把张狼打死的野狼都带上,顺利的回到小木屋。
经历了刚才惊险刺激的一幕,大家都有些兴奋过度,坐在那里开始讨论起来。
张狼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他第一次从战场上下来,也是这个样,一夜没睡。
没有理会他们,躺在炕上闭目养神。
…………
因为有了昨晚的收获,今天的捕猎计划只能取消,现在的天气,白天温度还挺高,猎物放时间长了,会变质。
只能安排二愣子他们先把野狼送回去。
张狼没有跟着回去,他准备好好探查一下周围的环境。
“狼叔,你一个人在这行吗?”二愣子不放心的问道。
“你觉得呢?”张狼笑着反问了一句。
“也是!”想到昨晚张狼大发神威,一个人杀死一群野狼,还吓退老虎,二愣子摸着头笑了起来。
第七十章 惊喜不断
第二天一早把二愣子等人送走,临走前交代他们,回去就把皮剥下来,找老皮匠把皮子鞣制好。
另外把狼肉连骨头一块送到山上交给清源道长,熬制狗粮。
本来打算给林书记、童局长他们送点狼肉的,后来一想这狼肉腌制了,根本没法吃,干脆光送皮子吧,狼肉还是留着给他的狗崽们熬制狗粮。
据说用狼肉狼骨熬制出来的狗粮效果最好。
等二愣子他们走远了,张狼也收拾好东西,背上猎枪,开始查看野猪沟周围的地形环境。
凸起高耸的山坡,松树,白桦树,山核桃树,橡子树,各显自己独有的姿色,簇拥在山坡上,厚厚的野草为底色,美不胜收,山坡五颜六色,秋色把山坡染美了,宛如画了新装的少妇,体态丰盈而优美。
清晨薄薄的雾气弥漫了群山,萧瑟的秋风吹得树叶“唰唰”作响,不时还会传来一两知了最后的蝉鸣声。
张狼像山林里的王者巡视自己的地盘一样,踏着脚下的枯叶,四处查看着。
“咦?”
来到一片白桦林,张狼心中一喜,还真是有意外收获。
远远的看到一群狍子,有七八十只,这些狍子像极了山林的精灵,悠闲的散步觅食,不时会有一只狍子抬起头,警惕的像四周观望。
狍子通体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无角。狍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兽类之一。
体长100~140厘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50~80千克,雄性略大。
张狼没有去惊动它们,这群狍子被张狼迅速划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狍子是张狼列为必须养殖的野生动物之一,这东西不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
而且好养活,适应性强,夏天能耐38℃高温,冬天可抵御…45℃严寒。
适养范围广,易养易管,抗病力强,繁殖成活率高,年产一胎双羔,多者3~4羔,产羔率是其他鹿科动物的2倍以上,只要合理饲养,母狍自产自奶,成活率可达100%。
比山羊的抗病能力强,比山羊好养活,价格也比羊肉高。
而且狍子生长发育快,饲养成本低,食物来源广泛,各种阔叶树叶、野生杂草、农作物秸秆、蔬菜、水果皮等都是其喜爱的饲料。
幼狍出生15天就开始采食,60天断乳,3个月体重可达10公斤,6个月可长到20公斤,400多天达40公斤,性成熟即可繁殖。
最关键的是,狍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想山羊那样,吃草专门啃草根,容易造成荒山和水土流失。
张狼早就在西龙庄规划出了狍子养殖基地,一座比较平缓的小山丘。
他准备在山丘四周打上栅栏,进行散养,山丘上还可以栽上果树等经济性的林木。
可以说是种植养殖两不误。
只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西龙庄各种建设忙个不停,他又只有三只母狍子,所以才没有把围山建狍子养殖场提上日程。
不过发现了这么大一个族群,狍子养殖可以提上日程了。
张狼并不急着去捕捉狍子,因为他知道狍子的习性,它们不会乱跑的,即使遇到危险,一时逃跑了,过不多久又会回到原地继续生活。
这个季节正是狍子交配的季节,张狼不想现在就惊扰到这群山林里的精灵。
说的好听,其实还不是认为反正是跑不了,等会去的时候再来捕捉也不迟。
沿着山涧继续前行,张狼一路上惊喜的发现了好几棵一抱粗细,高达三十多米的红豆杉,还有十几棵红豆杉苗。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这红豆杉不光是树皮可以提炼紫杉酮,做治疗癌症的药物,而且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景观植物。
红豆杉属常绿乔木,胸径有1米之多,高达30米,它对于所生长的小环境要求很特别,在海拔2500…30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才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成材需50…250年。
最重要的是,东北红豆杉在民间百姓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既然发现了,就绝对不能放过,那几棵一抱粗细的红豆杉,栽倒新宅子的后花园里正合适。
至于其他的小树苗,也绝对不能放过,全部移栽到西龙庄去。
与其便宜了RB鬼子,还不如自己把它们弄到西龙庄保护起来。
1971年,美国的两位化学家成功地从红豆杉的树干中分离出一种物质,起名紫杉醇,并发布了它的化学结构。1982年,紫杉醇在临床实验中被验证为对卵巢癌、**胚胎癌、乳腺癌等癌症具有特效,且毒副作用远远小于当时发现的其他抗癌物质。
于是RB小鬼子,借着信息不对称,中国改革开放,急需外汇的前提条件。
从中国东北大量进口各种树木,更是用白菜的价格,狠狠的掠夺了一把几乎不可再生的林业资源。
不要绝对林木是可再生资源,要知道当初小RB从中国进口的木材都是经过几百年才长成的树木。
一旦砍伐了,没有几百年根本无非恢复原来的面貌。
不过这些张狼也只能在心里气愤一下,目前他还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虽然对眼前的红豆杉眼红,不过他知道现在不是移栽的季节,再者张狼也没有把握能够移栽成活,只能暂时先让它们生长在这里,等会去请教了文教授再说。
没想到惊喜还远远不止这些,刚刚准备离开,张狼看到在红豆杉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一株植物非常的眼熟,顶着一簇鲜红色的果实。
张狼走进扒开草丛,心中顿时狂喜,从布袋里掏出一个红绳,小心翼翼的寄在芦茎上。
这是一颗野山参,可谓是枝繁叶茂,一时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复叶,密密麻麻的芦碗像鳞片一样,张狼知道这叫雁脖芦,只有年份久的人参珍品才会出现雁脖芦。
第七十一章 棒槌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张狼在人参芦茎处寄上红绳,趴在地上开始小心翼翼的挖掘着周围的土,因为没有带专门抬参的工具,张狼只好用手一点一点的去挖。
虽然没有挖出来,可是凭直觉,这颗人参绝对不比八姥爷给自己的那颗人参小。
在人参上系红绳,这是东北采参客古老相传的规矩,人参是珍奇药材,在中国自古被当作精灵,因而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
在过去采参客通常有严密的组织。
采参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横挑前进压草寻参,按山规不许多说一句话,一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叫一声“棒槌”,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
接着又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参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
采参人的语言也有讲究,挖参叫“抬参”,充满敬意。
还有一种说法,系红绳是是为了标记这颗人参已经被人发现了,有的时候找到的只是幼参或者年分不够的人参,系上红绳,就是认下了这棵参,别人不能挖的,等过几年,参长大了,参主就可以去采挖。
被拴了红绳的参说明是有主的,不能再碰,碰了会被山神惩罚,这是山里的规矩。
这些都是从老一辈那里传下来的说法,哪一种是真的,谁也说不清楚,大家一直一来也都是这么做的。
张狼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