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狼姥爷满脸的无奈,心道,“你也的给我时间说啊。”
他现在有些后悔当着闺女的面说这事了。
“四妮子,别再摇了,再摇爹都快给你摇散架了!!”
看张母又要落泪,张狼姥爷赶紧把后面的话一块说出来,“狼崽这个病好治,平时注意控制情绪别发火,把他师傅留下的经书每天读一遍,还有八极拳别再练了,改练道家养生拳,慢慢的就会好了。”
“那行……狼崽那劳什子大棚咱不弄了,路让他们修去,你就见天在家读书!”张母得方法,立马回头安排张狼。
一副不容改变的态度,大有你不答应娘就死给你看的决绝。
“四妮子,村里的事该管的还是要管,这也是治疗的一种,这是炼心。”就在张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张狼姥爷接着帮他解决了难题。
“娘,你听到姥爷的话了吧,其实我这病没什么大碍,姥爷的意思就是让我注意要修心养性。干什么事不能太急躁了。”张狼毕竟二世为人,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张狼也在心里反思自己,自从重生以来,办事确实急躁了。
强行退伍,说不好听的就是当逃兵,多亏团长爱惜自己,帮自己解决了后患。
回到地方,办事更是急躁,盖大棚、建养猪场、开山修路,这一件件事都是那么的草率。
到现在没出问题,多亏了县里几个领导的支持,不然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张狼的这些计划都会崩溃。
村里之所以没人提意见,都是被张狼身上的杀气给镇住了,不是没有异议,是不敢提。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回到村子,村里的小孩一个个都躲的远远的,甚至一些胆小的孩子都躲着他走。
“你这孩子,娘不是担心你吗?你在部队上,娘就天天提着心,生怕你出事。”张母脸上还挂着泪,嘴里埋怨着。
“娘对不起,让您操心了,以后我哪里都不去,就陪在您身边。”张狼帮母亲擦擦眼泪,细声安慰着。
“哟!这是唱哪出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走进来说道。
“宝旺叔来了!”张母赶忙推开张狼,自己擦擦眼泪,和来人打招呼。
“五姥爷好!”张狼恭敬地上前敬烟问好。
“好……好!四妮子算是熬出来了,我来的这一路上可是听说了,狼崽现在当书记了,还是书记村子长一肩挑。”这是齐家窝铺的书记齐宝旺。
“我没来晚吧?听说老叔请喝酒,我可是小跑着过来的。”齐家窝棚的村长齐东山大笑着走进了,”小妹回来了,你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两个人这一打岔,张狼治病这事算是先放下了,张母开始招呼齐东SD山大哥来了,这不狼崽回来了,我陪他来看看他姥。”
“东山舅舅好!”张狼赶忙给齐东山上烟问好。
外甥在姥娘门上永远为小,搁过去,不论你官多大,到了姥娘的村口都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民间有句话叫做,姑舅亲砸断骨头连着筋;爹亲叔大娘亲舅大。从伦理道德上来讲,这些都是至亲长辈,是必须要尊重的,不然就会被认为是没有道德的人。
民间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每次在街上遇到舅舅,老远就下驴,向舅舅问好。
有一天这个人骑着驴遇到舅舅,他没有下驴,舅舅很生气,问他今天遇到我你怎么不下驴了。
这个人高傲的说,我现在当官了。
舅舅生气的说,好你小子,当了官就不认舅舅了,说完扭头气哼哼的走了。
这件事被言官听说了,参了他一本,皇帝一听,这还了得,我身为皇帝都得对舅舅毕恭毕敬的,你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敢不尊敬舅舅,这样没有道德的人不能用,下旨罢官永不录用。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尊老爱幼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第三十四章 师徒相见
不管怎么说,外甥在姥娘门上最小,越是农村越是偏远的地方这种风俗保存得越完整,张狼也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尊重,酒席上端茶倒水,做得非常的到位。
关于派人参与开山修路的事,张狼姥爷定了,两位现任的书记村长也没有意见,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小辈与长辈喝酒是最吃亏的,一场酒下来,饶是张狼的酒量,也有了七八分醉意,这还是看他要带张母回家,才放过他的。
张狼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和总理一样,喝再多酒,一直到人事不省之前,大脑都是清醒的,步伐也是稳健的,这事张琅上一世吹嘘了一辈子。
吃过中午饭,张狼带着七八分酒意,步伐稳健的推着娘开始往回走。
临走还没忘记把大舅的二十四只狗崽带上,用柳编的筐子装着放到推车子一边,张母做另外一边,正好不偏沉。(这么好像不太对劲)
出了齐家窝棚,张母神情有些低落,张狼知道娘是有些舍不得姥姥,忙安慰道:“娘,反正咱家离姥家近,您现在又不用出工了,想姥了就来看姥。”
儿子现在出息了,她回娘家再也不用担心抬不起头来,时间有多,可以随时回娘家看看,这么一想张母这才高兴起来。
“狼崽,你和娘说实话,你觉得菲菲这丫头怎么样?”张母又开始关心起张狼的终身大事。
“娘,您想什么呢?唐菲菲是班长的媳妇,是我嫂子。”张狼有些窘迫的说道。
“哪有怎么样?你认石头他娘当干娘,你就是石头的弟弟,报寡嫂也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娘觉的菲菲这丫头不错,勤快贤惠,最关键的是屁股又大又圆,好生养,能生儿子。”
过去婆婆挑媳妇,首先看的不是相貌,而是屁股大不大。民间有句俗语,屁股大的好生养,屁股圆的生儿子。
“娘,这都什么年代了,那还有这种习俗。”张狼脸有些发烫,开口辩解道。
“反正娘相中这儿媳妇了,你干娘的意思也希望你能报寡嫂,把菲菲娶进门。”想到儿子娶唐菲菲,张母眼睛不觉眯了起来,幻想着唐菲菲给自己生一堆孙子。
又想到现在的政策,张母叹了口气,“唉!现在就是有一点不好,不让多生,人多才兴旺嘛!”
对于张母这种跳跃性的思想,张狼也有些无语,这还没怎么着呢,就想着只能生一个了。
想到唐菲菲欲语还羞的眼神,丰润高挑的身材,张狼心头也是一阵火热,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想多生就多生呗,咱家又不是交不起罚款。”
张母咯咯笑了起来,“狼崽露馅了吧!娘就知道,这么个仙女似的可人儿,你会不喜欢。”
没有了生活的压力,张母的本性开始发作。
“娘……”张狼抗议的叫了声娘。
“行…行!娘知道,你们现在时兴自由恋爱,我不管,让你们自己发展,不过你可的抓点紧,这么好的媳妇可别飞了。”
“知道了,娘!”张狼无力的答应一声。
进了村子,不时有晒太阳的老头和他们打招呼,“五婶,这就从娘家回来了?”
“是啊,狼崽忙,这不就回来了,反正离得近,以后得空再去。”
张狼心里感慨还是在家里好,抻的开腰,不像在姥家,得装孙子。
当然了不用装,也是孙子辈的。
正走着呢,有人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狼叔,好像老神仙回来了,中午我看见西龙山上的道观冒烟了。”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张狼一下子站住脚,激动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只是看着道观里冒烟,开始还以为着火了呢,后来见没有火光,猜想可能是有人生火做饭。”
“帮我把车子送回家!娘上山看看去!”张狼放下车子,交代了一句,就往西龙山跑去。
“这孩子,慢着点。”张母在后面喊道。
不怪张狼着急,两世算起来,他和师傅快快五十年没见过面了。
他有今天这副好身体,这身本事,离不开师傅从小的培养。
道观就在西龙山上,西龙山是西龙庄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出了村子,来到山脚下,张狼放开了速度,跳跃着往道观跑去。
道观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正面有三间房子,正中间的门额上书“三清殿”。
大殿正上首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之神位,西边上首是太清道德天尊,东边上首是上清灵宝天尊,在三清神像下面则供奉着本门历代祖师牌位。
东边是泰山神殿,说泰山神,大家可能不清楚,泰山神又叫东岳大帝,
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
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君王到泰山进行封禅祭拜东岳大帝。
西边是碧霞元君殿,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
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汉族民间的“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指的是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别,但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
张狼的师傅出身张道凌之孙张鲁所创的五斗米教,也就是泰山一脉的道教,归属正一教。
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泰山道教从来不提五斗米教,只承认出身于正一教。
五斗米教拜老子为祖师,同时供奉泰山神和泰山奶奶。
据说早年间,张狼的师祖的师祖的师祖云游至西龙山,感觉西龙山有灵气,便再次建立道观,借大山之灵韵修行。
西边有两间偏房,一间是药房,一间是书房。
东边还有两间偏房,那是张狼师傅起居的地方。
南边的两间则是厨房和杂物间。
破四旧的时候,因为山路难走,加上西龙庄的维护,这座道观得已保留下了。
张狼跨进道观的大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在大殿里打坐诵经。
“师傅!”张狼扑通跪倒在门口,大声叫道。
张狼师傅听到喊声,转身看着张狼慈祥的笑着,“痴儿,两世为人还有何看不开的?”
第三十五章 夜诵经文
张狼听了师傅的话大吃一惊,“师傅,您怎么知道……”
张狼师傅笑着摇摇头,“莫要说,莫要解释!天不可泄露,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世人又岂能说的清楚。”
“知道了师傅!”师傅不让说,张狼只好按下心头的疑惑。
仿佛知道张狼心中所想,清源道长点点头继续说道:“为师夜观天象,发现你我师徒缘分未尽,特回来再续师徒之缘。”
张狼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对师傅说,可是话到嘴边,只剩下一句,“师傅近来身体可好?”
“好!我道门最重养生,为师随九十有五,可眼不花耳不聋,走山路如平地。”清源道长捋着胡须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