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绝品少帅-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尘起先蹙眉,而后自嘲一笑。
  陆沉很多年前就喜欢神出鬼没,现在一别二十年,好不容易回来了,竟然又跑丢了。
  清风城,桃花坞一别。
  陆沉潇洒的留了句,我要去会会几个红颜知己,然后,愣是甩下宁尘,直接玩起了失踪,如果告别当日,不是临时接到白起出现在曳落河的紧急消息。
  宁尘死活也要将陆沉绑回北川。
  现在,自己这神秘兮兮的师父,具体在什么地步,他根本不知道,甚至有没有去山的那边,也不清楚。
  “这老不死厉害的很,反正不会出事,不用管。”
  宁尘甩手道。
  李般若没好气的翻白眼,“不准对师父不敬。”
  “他又听不见。”宁尘撇嘴,满脸无所谓。
  旋即,睫毛颤了颤,静静得盯着这位美若天仙的未婚妻。
  “那啥……”宁尘沉默许久。
  李般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还是明知故问道,“怎么了?”
  “好久没擦……擦|枪了。”
  宁尘和李般若几乎下意识,眯眼看向某个已经雄心勃勃的出众位置。
  “呸呸呸。”
  李般若脸色一红,起身就要跑。
  宁尘迅速抓住,另外空闲的一只手,哗啦啦得将桌面上的摆设,全部撤空,再抱起李般若,轻轻放到桌上。
  李般若恍然大惊,“就在这里?”
  “不习惯?”宁尘贼兮兮得笑。
  摇摇头,素来文静,柔软的李般若,怯生生问道,“我不是还要躺下吗?”
  左右环顾,无奈道,“桌子太小,躺不下去的……”
  “真傻。”
  宁尘刮刮李般若的鼻子,低声道,“只要进得去,其他,都不重要。”
  李般若,“……”
  一低脑袋,望着蓬松长裙下的皙白双|腿。
  顿时,满脸娇|羞。
  进得去,这三个字,当真是余味无穷,引人想入非非啊?!
  ……
  因为宁尘已经确定要去一趟江南道。
  所以,第二天,临时休整结束的五千朵炎骑卫,负责同行。
  除此之外,宁尘只带了一个阮小二。
  两地相隔很远,启程后,一路上走走停停,出了北方疆域,广阔天地一片宁静,不得不说,北方之外,因为没受到战火牵连,所以相对安稳。
  第三天,途径兰陵城,宁尘突然改变既定线路,绕到了一座名为落阳的边陲小城。
  这细微的路线变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力。
  反倒是阮小二,微微愣了愣。
  不过在靠近落阳城的时候,宁尘原地沉默了半个多小时,突然扬起马缰,就要继续赶路。
  阮小二终于忍不住了,赶忙开口劝道,“尘哥儿,既然都来了,就去见见她吧。”
  宁尘垂下眉头,神色犹豫。
  当年一别,他本就告诫自己,两两此生不再交集,权当从来没有相遇过,可冥冥之中,还是想看看她,过的好不好。
  终归不是寡恩薄幸的浪荡子。
  “也不知道四娘,现在过得咋样?”宁尘长叹一口气,遥望落阳城。
  风四娘。
  曾经走南闯北时,遇到的可怜女子。
  ‘无人与我立黄昏。
  无人问我粥可温。
  无人共我伴余生。’
  那一天,临别前。
  风四娘交给他一块写满字迹的丝巾,隐约透露了自己的心迹。
  她,希望他留下别走。
  可惜,最终还是离开了。
  “我对不起她。”宁尘于心有愧。
  阮小二蹙了蹙眉头,小声道,“尘哥儿,别让自己留下遗憾,赶紧去吧。”
  宁尘嗯了声,终于走向落阳城。


第591章 银鞍白马,度春风(一更)
  那一趟走南闯北。
  偶遇太多萍水相逢的人,基本上一次交集,便再无联系。
  三年下来,宁尘的朋友也就只有阮小二,陈皮皮,林幼薇等人。
  至于,风四娘,只能算一场风花雪月下的意外。
  “你说,我们那天晚上,抓了几只鸡就走,后面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事?”宁尘路途上,和阮小二回忆道。
  屋舍陈旧,旧疾缠身的风四娘。
  因为院子没时间打理和修补。
  让当时暂住在落阳城的宁尘和阮小二,有机可乘,爬进院子,逮着一只还算肥硕的老母鸡,转身就跑。
  如果,没有临别前的匆匆一瞥,也许宁尘就不会看见,那个样貌不俗,身材匀称的弱女子。
  同样也不会去多想,一个柔弱的女子,养点家畜,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也算有点良心。
  老母鸡非但被放回去了,中途宁尘还接济了风四娘一段时间,下河捉鱼,下海抓虾的时候,总会给她备一份,然后趁着夜色,偷偷摸摸的放在四娘家门口。
  那时候,宁尘总是吹嘘,江湖儿郎,行侠仗义,从不留名。
  实际上,那一次,他本来就不准备暴露身份和行踪的,权当是在做一件好事。
  可惜……
  最后还是被风四娘撞着正着,后面再隐瞒,也失去了意义。
  “如果没被四娘碰着了,后面也没什么藕断丝连,念念不忘的烦恼根啊。”
  “哎。”
  宁尘双手抱头,长叹一口气。
  阮小二低声道,“尘哥儿,我觉得吧你两认识是天意,就像那句话说来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嘿嘿。”
  “你倒是会咬文嚼字?”
  宁尘没好气的瞪了阮小二一眼。
  阮小二嬉皮笑脸道,“都是跟尘哥儿后面学得,说起来,您可是我的授业恩师,再生父母啊。”
  “行了,再生父母都折腾出来了,你也不嫌肉麻?”
  宁尘冷不丁缩缩脖子,佯装恶心的翻了翻白眼。
  阮小二有样学样,也抱着脑袋,坐在战马上,摇头晃脑的嘀咕道,“朝为俏新郎,暮登娇|娘床,男儿风|流种,夜夜鸟匆忙。”
  一转头,这家伙贼眉鼠眼得瞧着宁尘,嘻嘻哈哈道。
  宁尘伸手拔出嘴角的草须,狠狠砸向阮小二,“你小子不愣啊,这诗,现在还记着?”
  “我尘哥儿的大作,必须一辈子……”
  阮小二故作豪气冲霄的拍拍胸口,朗声道,“一辈子记在心里。”
  后方五千朵炎骑卫,也听到了两人的交流。
  一阵私下重复默读,顿时哄堂大笑。
  宁尘立即转头,故作恼怒道,“咋滴,你们想造|反?”
  “不敢,不敢。”
  “不过嘛,少帅这诗,回味起来可真是惟妙惟肖,也不知道,当初是爬上了哪家美娇|娘的床,以致于才思泉涌,灵感来袭,立即留下了这首旷世大作?”
  一位骑将拉着马缰,靠前几步,和阮小二一唱一和。
  这次前往江南道,并没有带上花荣,这五千朵炎骑卫,由近前这位粗狂的北方男儿率领。
  姓李,名广林。
  跟在花荣后面不少年,无论是领军才华,还是打仗能力,在宁家军一众将领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李广林似乎觉得还意犹未尽,咧咧嘴,刚要重温一遍。
  瞧着宁尘横眉竖眼,立马识趣的缩缩脑袋,不过还是嘴欠道,“少帅这诗,必须流传,回头我就派人广传北方万里疆域,让更多人,领会领会少帅的才华。”
  “不想死,尽管流传。”宁尘打趣道。
  一声长叹。
  宁尘抬起脑袋,望着天边的骄阳,再回看两眼,来时的路,免不了感慨道,“小二,知道这首诗,真正的全文吗?”
  这是骈作,也就是改编后的诗词。
  提及真正的诗词,现在回味回味,挺符合他今时今地的处境。
  “尘哥儿,你知道我读书少,您呐,就别卖关子了。”
  阮小二抓抓耳朵,脸色尴尬道。
  宁尘哈哈大笑,朗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这一刻,连带阮小二,李广林以及五千编制的朵炎骑卫,相继愣在了原地,再细细琢磨,尤其‘天|子’两字,让所有人均是神色激动的看向宁尘。
  “少帅,你……”李广林喉咙哽塞道。
  从北方彻底陷入战局,到宁尘独霸一方,貌似这位年轻并肩王的态度,一直很模糊。
  谁也不清楚,他究竟怎么想的。
  更不知道,他对那个位置,有没有哪怕一丝半点的渴望?
  现在看来,已经间接释放出一种信号?
  以李广林这种纵马行军,靠打仗为生的武将,岂会不激动,开朝立|国,不朽霸业,这真要是干成了,青史留名,跑不了了。
  宁尘笑而不语。
  我辈男儿,行军统兵打天下。
  到头来,都是为了那个位置,戎马一生,不辞劳苦。
  “都别死,往后,有更大的功业在等着我们,记住了没?”
  宁尘扬起手臂,一杆宁王旗,迎空舞动。
  “千秋霸业,指日可待。”
  “……”
  “千秋霸业,指日可待。”
  五千人,激动嘶吼。
  那种震荡人心,波澜壮阔的场面,对于下里巴人,市井小民而言,估摸着一辈子都不会见识到。
  再急行半个时辰,落阳城的轮廓,在骄阳的映衬下,若隐若现。
  城池不大,远比不上北川,金陵,江南道等繁华大都。
  但,这里,毕竟是宁尘涉足过的地方,多多少少会感觉到亲切。
  这一别数年。
  再次重回当年停留的他乡,除了感慨,还是感慨。
  曾经的漂泊浪子。
  如今是……
  银鞍白马,锦衣华服。
  一双星眉剑目,洋溢着意气风发,绝世风|流的神韵。
  兴许,风四娘见着了他宁尘,也不敢相信,短短几年的光阴荏苒,宁尘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去城里见一个故人,你们别跟着了,小二同行就可以了。”宁尘简单吩咐下去,带着阮小二,迅速走进落阳城。
  春去夏至。
  凉风徐徐。
  有年少男儿。
  满载荣光,鲜衣怒马,为你奔赴而来。


第592章 风雪天,故人来(二更)
  “也不知道,风四娘,如今还在不在落阳城?”
  宁尘中途和阮小二说道。
  阮小二也陷入沉思,毕竟离开的时间太长,再加上风四娘当初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哪怕经由宁尘要求,诸葛长卿特意开了些调理身体的处方药。
  可,身体素质终归是太差,若是复发,又没什么人能照料,想想都令人不安。
  “尘哥儿,四娘身体不好是事实,但她命好,否则也没那福气认识尘哥儿,放心吧,没事的。”
  阮小二瘪嘴的安慰道。
  宁尘点点头,没做声。
  按照当初的记忆,那时候住的地方,是落阳一条名**熙巷的居民区,人群密集,严格上来说,算得上贫民窟的变种。
  “尘哥儿,一直有件事想问你?”阮小二欲言又止,这句话,出口后,他就后悔了。
  宁尘转头,“什么事?”
  “没,没事。”
  阮小二咬咬牙,还是压下了心头的疑惑,佯装着什么话也没说。
  宁尘自嘲一笑,低声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一声叹。
  紧接着出口,“四娘不是寡妇,那孩子,是她哥哥的骨肉。”
  “她和兄嫂,父母,以及一些亲戚,为了逃饥荒,分批向北迁移,不料路途家里人都没撑得住,饿死了。”
  那一段时间,连着十来年都是大面积饥荒。
  当初的白起,也是跟着父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