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结果他一到现场一看就更火了,那个泼妇拿着一把镰刀站在路中间摆出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后头运送救灾物资的卡车堵了一长溜,杨卫平一怒之下,命令跟着他一起来的公安局干警上去把那泼妇给捆了,车队这才得以通过。
第二件事是在另一个乡防汛的时候,防洪堤出现了溃堤危险,现场的防洪专家提出一个方案,就是在溃堤危险段打上木桩,然后再填沙袋,但是当时没有准备木桩,只能就近伐木临时制木桩,当时洪水涨势汹汹,十万火急,杨卫平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去伐木,但是最近的一块山林是当地一户村民承包的,他一听说抗洪需要砍他家的树,觉得大赚一把的机会来了,也是狮子大开口,要价比市价贵一倍还不止,还必要现金结账,村干部说给他打欠条都不干,村干部好说歹说都做不通工作,最后只得到乡里的木材厂去买木桩,这么一耽搁,结果溃堤了,幸亏杨卫平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洪水里,和其他政府干部手拉手一起筑起一道人墙,再让人赶紧往水里抛沙袋,才把溃口给堵上,总算没酿成大祸,事后杨卫平问去调木桩的村干部怎么搞的去了那么久才把木桩弄来,村干部只好实话实说,杨卫平一听也是火冒三丈,跑去把那个村民给怒斥了一顿,让村里取消了他明年继续承包山林的资格。
杨卫平从一个常委都不是副县长一下子提拔成排名第三的县委副书记,听说还入了省委书记的法眼,县里眼红他的人不少,就是县委书记左国成和县长谷建锋都对他颇为忌惮,杨卫平又廉洁自律,想攻击他也找不到把柄,所以有人就拿这两件事说事了,说杨卫平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影响干群关系,在县委常委会上,县委书记左国成和县长谷建锋还就这两件事不点名地批评了杨卫平。
坏事就坏在第三件事上,这天杨卫平去他分管的一个点检查防汛工作,因为这段时间防汛形势紧张,各乡镇都把指挥部搬到了防洪堤上,干部们分班轮流值守,吃住都在堤上。杨卫平下去是不喜欢跟下面打招呼的,直接就去了堤上的临时指挥部,到那里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彪形大汉带着几个妇女围着指挥部的几个乡干部在那里吵。
一问他又火了,原来这两个彪形大汉是兄弟俩,在这防洪堤不远的地方合伙开了家饭店,原本临时指挥部值守的这些乡政府干部吃饭都是到他的饭店里订的盒饭,可是他店里做的盒饭又贵又不好吃,还有乡干部从盒饭里头吃出苍蝇来了,干部们自然就有意见了,负责后勤的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就只好换了一句饭店订盒饭,这兄弟俩在当地是有名的霸道,这一下子断了财路肯定不干了啊,非说办公室主任新找的那家饭店是主任他们家亲戚开的,主任是为了照顾亲戚生意不再他们饭店订盒饭了,又说临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防汛的时候晚上敲锣吵着他们休息了,得补偿,总之找各种无厘头的理由闹。
第九百四十五章 化解危机
依杨卫平的脾气肯定要让人把这无理取闹的两兄弟先抓起来,好在这次下来的不只有他,还有毛万年,毛万年被段昱派到柳园县来当常委副县长,其实就是给杨卫平当搭档,他的性格没杨卫平那么急,正好和杨卫平互补,所以见状连忙上去扯了扯杨卫平,示意他别急,让自己来协调处理。
杨卫平才在常委会上挨了批评,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是发脾气,多半又要被人拿出来说事了,所以他也强忍着没发火,站到一旁看着毛万年去做那两个无理取闹的兄弟俩的思想工作。
杨卫平有个坏毛病,爱抽烟,爱嚼槟榔,特别是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更是烟、槟榔不离口,而且烟和槟榔有提神作用,他这段时间一直在防汛一线做高强度的防汛指挥工作,就是靠这两样东西撑下来的。
这会儿杨卫平又抽上烟,嚼上槟榔了,因为他从乡干部干上来的,和大部分乡干部一样,听人说话的时候喜欢背着手。这时候天上是下着一点毛毛雨的,同行的一个女干部看杨卫平这些天防汛累坏了,担心他再淋雨把身体搞垮了,当然也有点想讨好领导的心思,就撑了一把伞站到他身后帮他遮一下雨,杨卫平正聚精会神听毛万年做那两个无理取闹的兄弟俩的思想工作呢,所以也没在意。
可他没在意,有人在意了,这一次同行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个是县长谷建锋的人,他之所以会跟杨卫平一起下来就是出自谷建锋的授意,专门盯杨卫平的茬子的,一看就感觉机会来了,悄悄拿出手机就拍上了。
那两兄弟本来就是有些欺软怕硬的,毛万年苦口婆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声调越发的高了,还扬言说要是临时指挥部不从他们的饭店订盒饭,就把临时指挥部的帐篷给拆了!
“你们倒是给我拆一个试试?!……”杨卫平再也忍不住怒气了,指着那兄弟俩怒吼一声道。
那两兄弟还真犯虎了,真的把临时指挥部的帐篷给拆了,杨卫平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客气,一个电话把派出所的警察调来把哥俩给拘留了,过程中难免发生肢体冲突,而杨卫平在一旁指手画脚怒斥那哥俩的画面自然又被那个县长谷建锋的亲信给拍了进去。
应该说整个过程杨卫平的处置并无不妥,可是经过有心人把视频一剪辑就完全变味了,背着手,叼着烟,嚼着槟榔,后面还有个女秘书(其实只是个县政府的女工作人员,并非杨卫平秘书)给打着伞,在那里气急败坏地指挥警察抓老百姓,这不是妥妥的贪官形象吗?
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前段时候套取扶贫款的贪腐窝案引发社会舆论大声讨,民众仇官情绪高涨的时候,所以这个视频被有心人一发到网上立刻就炸锅了,网上骂声一片,到处都在转发这个视频,而且网友们还发动了人肉搜索,很快把杨卫平的身份信息全给公开了!
这下动静就更大了,网民们强烈要求严惩“贪官”杨卫平,将杨卫平撤职查办,就连杨卫平家的住址也被网友们翻了出来,家里的窗玻璃被愤青网友给砸得稀巴烂,老婆孩子吓得不敢回家,杨卫平自己也气得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
而这件事很快又被另外的有心人利用了,网上很快又爆出杨卫平是因为得到省委书记段昱的赏识而被提拔,段昱很可能就是杨卫平的“黑后台”,于是舆论又被引导向段昱这位省委书记开炮!
不用说,这又是省长汪国方的手笔。黄奇石走后,目前省防汛指挥部的总指挥是由省长汪国方亲自兼任的,所以汪国方又利用这个身份,在全省的汛情通报中不点名地提到了这件事,用了很严厉的批评语气,而柳园县委则拿着这个当省里的最高指示了,直接宣布让杨卫平停职反省,并第一时间在柳园县政府的官方微博上进行了公布,但是这样一来就更让事实变得有些混淆不清了,不但没让网上的抨击言论平息,反而越发激烈!
段昱得知这件事却并没有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勃然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一旁的盖世杰有些莫名其妙,挠挠头问道:“老板,这些人分明是想通过抹黑杨卫平来抹黑您,您咋不生气呢?……”
“生气?”段昱瞟了盖世杰一眼,哈哈笑道:“我为啥要生气啊?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啊,有了这个机会我就能化解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了!……”
说完段昱就不再管仍是一头雾水的盖世杰,让他慢慢去领悟,这样盖世杰才会成长。他直接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给省委宣传部长欧阳文,让他马上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
欧阳文知道段昱找自己肯定是为网上那些抨击言论,他以为段昱肯定会十分恼怒,实际上他从网上刚开始出现抨击段昱的言论,就已经严令网监部门开始删帖了,可是收效甚微,网上的言论实在是太汹涌了,删掉一条帖子,马上又冒出上百条帖子,哪里删得过来,而且好多网站是全国性网站,汉南省委宣传部也管不到。
这回肯定要挨批了,欧阳文满头大汗地赶到段昱办公室,还没等段昱说话,就开始做自我检讨了:“段书记,我们宣传部门的工作没做好,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些反动言论,请您放心,我已经严令网监部门日夜加班,一定会把这些反动言论压下去!……”
段昱瞟了满头大汗的欧阳文一眼,摇摇头道:“欧阳部长,你压得住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懂吗?……”
欧阳文头上的汗更多了,又有点摸不准段昱的意图,诚惶诚恐道:“段书记批评得对,请段书记指示,我一定按段书记的指示办……”
段昱暗暗摇头,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一台手机就是一个自媒体,像欧阳文这种思想僵化的老宣传口领导还真有点跟不上形势了,不过目前的状况,他也只能依靠欧阳文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 喘口气都不行
所以段昱并没有冲欧阳文发火,微微一笑道:“欧阳部长,对于网络言论,重在疏导,怎么疏导呢,就是要提高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只要还原事实的真相,网民自然就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了,我建议你可以把这件事和之前我让你做的那个关于楚志国同志的廉政教育专题片结合起来,提高老百姓明辨是非的能力,反思不理智的过激行为……”
欧阳文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明白段昱的意图,那他这个宣传部长真不用当了。在怎么利用传统宣传渠道开展宣传攻势上,欧阳文这个宣传口的老干部还是有些套路的,而且媒体记者中也不缺人才,比如省电视台的那位新闻中心副主任刘立文,就是个喜欢寻根问底的记者,所以欧阳文把段昱的指示一传达,把任务一布置,刘立文立刻主动请缨,要去柳园县调查事情真相。
调查真相其实很简单,刘立文到事情发生地找当时在场的乡干部们一问就什么都清楚了,更让刘立文高兴的是当时有个细心的乡干部拍下来全过程的视频,只要把这全过程的视频和那经过有心人剪辑过的视频一对比,真相就不辩自明了。
而那蛮不讲理的兄弟俩在当地风评很差,刘立文在当地随便找个老百姓一问,都是说那兄弟俩活该被拘留,杨书记是被冤枉的,刘立文还到杨卫平去指挥过防汛的那些村里做了采访,老百姓提起杨卫平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杨卫平这些天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奋战的防汛第一线,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自然要为他说话了。
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所有官方媒体一起展开宣传攻势,还原事情真相,一起被报道的,还有杨卫平的先进事迹,老百姓还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的,知道是冤枉好人了。
于是舆论终于开始转向了,之前攻击过杨卫平的网民不做声了,轮到喜欢做事后诸葛亮的网友发帖了,你们眼瞎啊,这么好的干部硬被你们抹黑成贪官了,真为你们的智商捉急啊……
而由楚志国现身说法的那部廉政教育纪录片《我不是英雄》也开始播出了,同样也引发了巨大反响,人们开始反思,应该怎样客观评价一个干部。网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论,一种认为楚志国是贪官,他救了巴子坪的老百姓只是巧合,还是要打倒他,还有一种认为楚志国已经洗心革面,应该从轻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