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并以优秀地成绩通过了汉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考试,回到了汉南省。
可是在回到家乡以后,没有多久,他就有些后悔了,当初的那个所谓的高学历人才引进计划根本就是一个官面文章,政绩工程,省委组织部把他们招来以后,直接下放到基层就不管了,而基层的领导对于他们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却不怎么看得上眼,认为他们眼高手低,有学历没能力,根本不顶事,难当重任。
这里面还有一种心理作怪,那些基层领导大部分学历不高,如今杨卫平他们这些高学历人才却要在他们手下做事,所以他们就处处刁难,故意给他们出难题,以此显示自己的威严。
所以杨卫平他们的处境就很难过了,工作不好开展不说,甚至连财政下拨的工资也经常被克扣,跟杨卫平一起引进的那一批人,有门路的都找机会调走了,没门路的干脆辞职不干,自谋出路了,留下的不过是区区的五六个人。
杨卫平也留下来了,他觉得既然留下来了,就应该做出点成绩,才对得起家乡父老,于是沉下心去,扎根基层,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短短两年多时间,就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当地有名的小康村。
第八百八十七章 杨卫平的崎岖官路
同时杨卫平也再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转正正式成为了一名政府干部,担任柳园县小店镇党政办主任,本以为总算是熬出头了,结果他再次失望了,在镇党委书记眼里,他这位燕京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党政办主任更像是一个吉祥物,遇到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炫耀一番,你看燕京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都在我手下做事,牛吧!
但炫耀完了,杨卫平就继续被放在一边了,镇党委书记的心理其实很好理解,这么一位高学历的下属对自己的地位绝对是一种威胁,绝对不能重用,要不然干出成绩来了,岂不是要反爬到自己头上去了。
这个时候的杨卫平已经不是官场新人了,也有一定的官场经验了,对镇党委书记的心思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只能等待时机。时机终于来了,市里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给每个乡镇定了指标,而且明确要有一个副镇长专门分管工业,当时的小店镇一穷二白,有个屁的工业,仅有的两家镇办工厂,一家大米加工厂,一家榨油厂都是负债累累,工资都发不出,所以当时镇里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分管工业的副镇长,这摆明是要背黑锅的。
杨卫平却知道自己等的机会来了,主动请缨,要当这个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当时镇党委书记还有些犹豫,但是市里县里压得急,最后还是同意了,想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不信你杨卫平能凭空把工厂变出来,到时候上面追责下来,正好把杨卫平这个潜在的威胁给彻底解除了。
结果却让镇党委书记大跌眼镜,杨卫平先是对镇里的两家镇办工厂进行改革,把两个只拿工资不干事的厂长给解职了,聘请了两个在广东打过工有丰富相关行业经验的本乡人当厂长,自己还亲自出马联系销售渠道,以纯生态无污染的大米和茶籽油为卖点,很快打开了销路,让这两家负债累累的镇办工厂重新焕发了生机,扭亏为盈了。
同时杨卫平利用当地木材资源丰富、盛产竹子的优势,抓住了家具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动员当地富裕群众集资办起了家具厂和竹木工艺品厂,让小店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家具生产和竹木工艺品集散地,也让小店镇的工业从无到有,年总产值排名全县第一,放了个大大的卫星!
这下镇党委书记想压制杨卫平也压制不住了,杨卫平干出这么大的政绩,连县委书记都惊动了,号召全县乡镇学习小店镇的先进经验,而县里也在考虑要提拔杨卫平当镇长。
镇党委书记要想压制杨卫平不被提拔做不到,但是从中作梗却是很容易的,在县委组织部找他了解情况的时候讲了杨卫平很多坏话,坚决反对提拔他当镇长,甚至不惜动用自己在县里的关系阻止此事,但是杨卫平毕竟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不提拔也说不过去,最后让他去了县粮食局做副局长。
粮食局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是炙手可热的部门,但现在是市场经济了,粮食局的许多职能就基本退化了,成为了没多少油水的冷门部门,在这里的任职的干部基本上是拿着工资混日子等退休,包括当时的粮食局长也是这种想法。
恰好粮食局长和小店镇那个镇党委书记认识,关系还不错,所以杨卫平再次悲剧了,调整分工的时候,杨卫平被分配主管局里最冷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这就是彻底地坐上冷板凳了。
这冷板凳一坐又是三年,就在杨卫平觉得自己已经就是这个样子准备认命的时候,他的运气来了。市里搞档案管理工作大检查,市长亲自带队,这位市长也是个实干派,对基层工作的那点猫腻也是门清,所以检查的时候没有按照县里预先安排的检查两家内定的做好充足准备的单位,而是随机抽取,鬼使神差,就抽到了粮食局,当时县里从上到下都慌神了,谁会想到市长会抽到粮食局这个偏门的单位呢,完了,这回肯定要挨批了!
没想到,偏偏文学硕士杨卫平同志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档案不仅齐全无缺,而且字迹工整,极其的好看。原来,在没事的时候,杨卫平拿着这个工作当练字来着。但是,谁会这么说呢?当然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了。
于是入了市长法眼的杨卫平时来运转,被提拔当了局长,后来那位市长了解到杨卫平在小店镇分管工业做出的成绩,觉得让杨卫平继续留在粮食局埋没人才了,一年后又把他提拔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杨卫平也不负市长所望,短短几年时间就让柳园县的工业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从全市末几名一跃成为了全市第三名。
但是命运再次和杨卫平开了个大玩笑,当时的北江市市委书记是黄奇石,和欣赏杨卫平的那位市长不对付,两人斗得很厉害,最后黄奇石棋高一着,把那位市长挤下台了,杨卫平身上已经打上了那位市长的烙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当然黄奇石是不会关注到一位小小的副县长的,也不存在特意去打压他,但是杨卫平作为那位市长重用过的干部,要想再提拔却是不可能了。
后来黄奇石升任常务副省长,但他对北江市影响力却是更大了,他当然不存在去针对杨卫平这个副县长,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是下面的干部却是要考虑的,谁敢重用曾和黄奇石作对的那位市长的人啊,于是杨卫平一直原地踏步踏,直到秦海涛离任前准备调整一批干部,需要一些像杨卫平这样的干部装点一下门面,他才幸运地入选了。
这里面还得说黄奇石一句好话,他对北江市出来的干部一向是很肯帮扶的,秦海涛离任前组织讨论那份调整干部名单时,他已经忘了杨卫平是曾和他作对的那位市长的人了,只注意到杨卫平是北江籍的干部,所以也帮杨卫平说了话,最终杨卫平才被确认进了那份名单。
第八百八十八章 改变仕途命运的机会
可以说杨卫平的官路历*的是崎岖无比,几起几落,都是在他快灰心丧气的时候又时来运转,出现转机,也正因为如此,杨卫平对于机会的出现格外敏感,所以这次他接到上面的通知,得知新省委书记段昱要亲自出席动员会,他马上意识到机会再次来了!这次他一定要牢牢地抓住!
这次动员会有一个环节就是安排这批下放巡视的干部中的代表发言,这批干部中许多人都把调整前的党校培训当成了走过场,平时经常逃课,根本没当一回事,杨卫平却是一直认真上课,记笔记,老师提问的时候也很积极,加上他是文学硕士出身,写得一手好文章,给党校的教务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推选发言的学员代表时,教务主任就想到了杨卫平!
教务主任特意把杨卫平叫到办公室,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准备,因为省委段书记也会亲自出席动员会,杨卫平当然是喜出望外,越发确定改变自己仕途命运的机会来了,匆匆谢过教务主任就赶回宿舍准备发言稿去了。
杨卫平知道这次的发言稿不像自己过去写的那些官样文章,他早听说新省委书记是个很务实的人,自己的发言稿写得再文采飞扬,花团锦簇,如果没有实际内容,没有亮点,都不可能引起新书记的关注,所以必须精心准备。
为此杨卫平专门搜素了段昱的有关资料,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段昱堪称辉煌的任职履历让杨卫平大吃了一惊,这位新省委书记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杨卫平本来也是自视甚高的人,但看到段昱这样辉煌的履历,也折服不已,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当了省委书记,也更加坚定他要赢得段昱关注的决心。
杨卫平也专门搜素了段昱之前的一些讲话稿,段昱的讲话稿通常用词都很平实,很少用华丽的词藻,但是却主题鲜明,条理清晰,观点也很新锐,直指人心,看得出应该是段昱亲自操刀,而非秘书代写的,这样的领导你要想吸引他的注意,就必须找准切入点,拿出真材实料有新意的东西才可能打动他。
这个切入点却是不好找,杨卫平坐在宿舍里冥思苦想,正好同宿舍的学员回来了,这个学员是有关系的,平时很少来上课,也基本不在宿舍住,这是因为要开动员会了才不得不回来。
本来铁板定钉要提拔的事却出了变故,这位学员心情自然不太好,他对杨卫平这种没关系来陪太。子读书的学员是不怎么看得起的,见他一本正经地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就语带嘲讽地道:“哟,杨县长,这都要下去了,还在用功呢?。。。。。。”。
杨卫平也不以为意,微笑道:“明天不是要开动员会嘛,学校让我做学员代表发言,我准备一下发言稿。。。。。。”。
那学员一听更不舒服了,凭什么让杨卫平代表他们发言,就故作不屑地挥挥手道:“这发言稿有啥好想的,不就是官样文章,网上一搜一箩筐!有个屁用。。。。。。”。
杨卫平笑笑没有接话,心里却暗道,这可不是官样文章,而是一块敲门砖,自己的仕途命运可就全靠它来改变了,而且即便是官样文章,谁敢说官样文章就没有用?
第二天,学员们就早早地来到党校的大礼堂等候动员会开始,对于这次的干部调整变化,学员们自然是各有各的想法,坐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还有的自持有背景的学员更是大声地发着牢骚,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偌大的礼堂里只听见“嗡嗡”的声音,乱哄哄一片,只有杨卫平安静地坐在角落里,默记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待会发言的时候肯定是要脱稿的,要是忘词了可就糗大了。
这时教务主任急匆匆地走进来,一看这乱哄哄的场面就皱起了眉头,严厉道:“肃静!你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省领导马上就要来了,还想不想进步了?!。。。。。。”。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再有背景再有牢骚的学员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刺毛了,真要被省领导看到自己大放厥词的样子那就彻底完蛋了!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就传来一阵脚步声,教务主任知道肯定是省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