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成长,你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受到的掣肘就越多,想要拍出自己满意的影视剧就越难,希望你继续努力。”
“谢谢老师。”赵寒光躬身致意后坐下。
“我想拍出在国际上拿奖的作品。”一个同学起身说道。
徐明辉点点头,“这也是不错的目标,但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单纯为了获奖而拍,那样会失去自己的东西。”
刘千铭站起身说道,“我最近一直跟着陈子铭陈导学习,我感觉到他们一直都在摸索拍商业大片的路子,但是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谁取得有说服力的成就。
我的目标是拍出超越米国好莱坞大山的电影,叫好又卖座。”
全班同学发出一阵惊呼声,陈子铭导演可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导演,刘千铭能够当他的助手已经很厉害了。
对于刘千铭敢去想拍摄商业大片,他们不得不佩服。
那可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导演一直都在努力的目标,到现在依然无法取得可喜的成绩。
“有这个目标并且为之而努力,让人佩服,我期待着你的目标实现的一天。”
徐明辉认可地朝刘千铭点头说道。
随后又有不少人说了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和徐明辉老师汇报了自己的成绩。
徐明辉面带微笑听他们说完,转头看向林启荣三人这边。
“林启荣,你来回答我这个问题。”
第一百八十九章 目标
其他人都随着徐明辉的话把目光转到林启荣这边,除了赵寒光以外,这是老师点的第二个人。
林启荣站起身和徐明辉躬身致意。
徐明辉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
“说说你的想法吧,我老伴可是很喜欢看你编剧的那部电视剧呢。”
林启荣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没想到老师和师母还知道这部电视剧,启荣觉得实在惭愧,蹉跎多年才有了小小的成绩。”
徐明辉点点头,“成功不怕晚,只要努力按照自己的目标坚持走下去,成功总会来到。
况且编剧一行本身就讲究厚积薄发。
我以前和你们讲过,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为了写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曾经在农村呆了整整一年,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最后写出来的作品轰动一时。
沉下心去实践,多经历一些东西,如此你创作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
我也看过你的那部电视剧,它就有这样的味道,写的都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让观众可以心有触动,这就是我要求你们做的。
所以你就把你心中的想法敞开来和大家说一说吧。”
台下众人的神色有些复杂,尤其是刘千铭。
虽然他对林启荣有所顾忌,认为对方有不错的实力,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名编剧甚至大导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认为自己不如林启荣。
事实上他有充足的自信,认为自己才是这一帮同学中混的最好的,未来也一定是成就最高的一个。
只是徐明辉却更明显更看重林启荣,对他的作品倍加关注、赞不绝口。
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不就一个剧本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以后一定会拍出可以和米国好莱坞大片争雄的商业大片来的。”他心里暗暗想道。
林启荣沉吟了一会,才小心地回答道。
“我没怎么考虑以后要实现什么目标,但是我想要创作让市场接受、让观众喜欢的影视剧。
如果是电视剧,我希望能够让观众从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或者是快乐,或者是感动,或者是思考,只要他们喜欢就可以了。
如果是电影,我希望能够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进去看,然后出来时的反应是满足而不是骂骂咧咧。
我比较市侩,想创作出好作品的同时也想赚钱的。”
“哈哈。”徐明辉难得地大笑起来,“我喜欢你的真实,因为我也喜欢赚钱。
年轻的时候我也创作过不少作品,不过那时没那么赚钱就是了。”
“谢谢老师。”林启荣坐了下来。
一旁的李光圣和何逸君都给他竖起大拇指。
“说的太好了,一个个都装清高,其实个个眼里都只有钱呢。
还要拍大片,怕是要把投资人的钱花光都拍不出来吧。”
“总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啦。”
“就怕好高骛远,坑死投资人。”
李光圣这是说的很毒了,不过倒也是事实,大片就要烧钱,但不是烧的越多就一定能够成功。
即使是几个公认的大导演,也曾经在这上面栽过,巨额投资拍出来的大片却无人问津,最终灰头土脸。
所以刘千铭的理想是好的,但是实现起来就太难了。
徐明辉敲敲桌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刚才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各有特色,我很欣慰,说明这几年你们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未来不可限量。
我说说我的想法,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就当我没说过啊。”
“怎么会呢?”
大家纷纷说道。
徐明辉说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回归到我们艺术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艺术是为什么人创作,又被什么人来评判的?”
“很简单,人民,就是我们说的观众,也叫作市场。
我们的作品创作出来的目的是给人民看的,他们接受、认可乃至喜欢,你的作品就有价值,名气和金钱自然随之而来。
而如果他们不接受、不认可、不喜可欢,那么即使你认为自己拍摄的再好,观众不买单你也只能无奈接受失败的结果。
现在我们讲收视率、讲口碑、讲票房,这些都是人民带来的,他们是我们创作的对象,他们喜欢我们才能赚到钱啊。
如今有一个词非常热门,粉丝经济。
什么是粉丝经济,就是一个明星能够得到一个群体的喜欢并且愿意为了他(她)花钱,只要有他参演的节目都要支持。
这也是一个狭义的解释,这个明星的价值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支持。
如果没有粉丝的支持,所谓的明星其实和一个普通演员没什么区别。
而如果他参演的节目质量太差,不受认可,即便粉丝再多也无法挽回它失败的结果。
因为一个小群体是不可能对抗全国的观众群体的。
所以我们应该要创作出让人民大众喜欢、满意的作品,只要人民满意了,你的其他目标自然而然就会实现,这就是我的答案。”
掌声雷鸣,徐明辉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商业大片成功,不是因为它的投资大,而是因为它场面好看,打斗场面刺激,满足观众心中的需求。
而不少低成本电影逆袭,是因为它的剧情走心、特别,能打动人。
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观众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标准。
李光圣捅捅林启荣,“老师和你说的差不多嘛,难怪刚才老怀大慰的模样。”
林启荣摇摇头,“老师说的比我好多了,一针见血啊。”
以观众为导向,大家都明白,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观众喜欢什么?应该安排什么样的剧情?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员?
众口难调,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大部分人喜欢。
所以这只能是一个目标,具体实施起来太复杂了。
不过林启荣希望自己可以努力做到。
做少儿动画,他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开心的同时还能学到东西,让家长也能接受。
做综艺节目,他希望每一集都可以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欢笑。
做影视剧也同样如此。
第一百九十章 请求
徐明辉老师的一番话,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学生时光,那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每天他们不用担心明天的生活,不用担心房子车子等操蛋的事情。
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剧本会不会有人喜欢,能不能有机会被拍成电视剧甚至电影。
也不用担心自己导演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会不会成功,收视率和票房会不会扑街。
他们每天行走在校园的道路上,奔波在教室、宿舍还有食堂,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希望。
每到周末,他们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剧本、尝试自己去拍摄自己的东西。
那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只有出来之后才会知道它的珍贵。
大家的心情有了不小的变化,气氛也变得好了起来。
大家在一起聊着学生时期的事情,不少同学都是感慨万千。
出来几年,却好像过了很久一般,很多东西都有些模糊了,如今想起来却是如此亲切。
李光圣看着一些同学的情绪有些失控,神色也是非常复杂,喃喃道。
“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听老师的话,也没有听你们的劝阻,把心思都花到女人身上去了。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如果我再认真一点,我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吧。”
何逸君的脸色也不太好,“这种事谁不知道,可惜人生没有重来,不然我会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珍惜和为之努力的。”
林启荣分别看了他们一眼,好笑道,“喂喂,你们不是吧?什么时候学会后悔了?
我们很老吗?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吗?
你们应该知道我的事吧?那样的事情都发生了,我还不是一样爬起来了?
相信我,以你们的能力,只要振作起来,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
李光圣和何逸君面面相觑,对于林启荣的事情他们自然清楚。
吴潼雨自杀那么大的事,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没有报道慢慢忘记,但是他们圈子里的却不会忘记,何况那曾经是自己的同学。
遭受这样的打击,林启荣依然可以爬起来,成为名气不小的编剧,前途不可限量,他们两个人的事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看到陷入沉思中的他们,林启荣松了口气,希望他们可以从受到的打击中走出来吧。
……
晚上,全体同学在附近的酒店聚餐,气氛热烈。
“有没有转行做导演的想法?”
林启荣给徐明辉老师敬酒的时候,他笑着问道。
林启荣沉吟了一会才回答道,“暂时还没有,我如今只是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础还不够牢固,在圈子里也没什么人脉资源,贸然转行并不实际。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继续做好目前的事情,一步一步来好一点。”
徐明辉老师点点头,“这是正确的做法,不要着急,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要记住,你的作品才是你的立身之本,观众的喜欢才是你在这个圈子的基础。”
“我知道的,谢谢老师。”
“如果你要做导演的话,我希望你能够给你的师弟师妹们一些机会。
这也是我们东方艺术学院的老传统,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希望你们这些优秀学长做的事。
如今娱乐圈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想要获得机会并不容易,在学校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不少年轻人为了获得演戏的机会,不惜付出一些代价,一些女学生更是走上了歪路。
作为老师的我们对此痛心疾首,但是却无能为力,因为这个圈子就是如此。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忍受寂寞慢慢磨练自己,等待机会一鸣惊人的。”
林启荣点点头,他知道徐明辉的意思,无非就是如今的学生越来越浮躁,在学校呆不住了,想出名想疯了,为此甚至愿意付出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