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狂飙时代-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MMI类似的东西美国现在在搞个雏形,但是其基础CMM是早已经存在的,应该是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与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下的软件工程研究中心(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S--M")以及美国国防工业协会(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Association)在共同开发摸索,不过目前他们不大重视,估计到明年应该也会有个初步版本。“
  “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体系,也是美国一个叫PMI的组织在搞,这组织应该成立很多年了,不过影响力一直比较小而已。“
  “IPMP这个欧洲发展的项目管理组织已经成立好几十年了,影响力巨大,我们国家不也是成员国之一吗?他们会不知道?”
  “只可惜IPMP重视实践,理论却七零八落的,给了美国觉得可以超越的机会,估计他们原始的理论体系也应该快完成了,目前应该已经开始修订原始初版。”
  陈咨特意透露这消息,目的就是迫使相关部门别敝帚自珍,赶快推广,以免美国佬抢了先。
  管理体系这种东西,平时别看没啥威慑力,事实上它是一种标准啊!
  和技术标准能够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甚至由于管理的属性,会比技术标准造成更大的影响力。
  一旦大面积的推广,陈咨和新世纪公司都将收益无穷,才真正的成为陈咨立身国内的不败根基。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消息你是怎么得来?”何本路突然目光灼灼的瞪着陈咨插话问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逼格的邀请!
  陈咨一震,这人怎么对信息来源这么在意,目光中包含的审视意味,隔着一米多宽的桌子都清晰的闻得出来。
  难道这家伙才真是秘密组织的人吗?
  还好,这问题陈咨还真能够说个清楚。
  没办法,到底是复制了别人的未来产品,难免要关注一下原版的目前是个啥状态。
  再说了,管理标准和体系的开发,不同于技术开发,需要保密再保密。
  这边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得预先尽可能的宣传宣传,唯恐有人不知。
  一旦开发出来,就得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人认可,否则怎么成为管理标准。
  所以这两方面的信息,在美国的相关专业报刊上面,都是公开的。
  只不过名字和未来的区别有点大而已。
  陈咨随意的解释了一下,并且说了几个专业报刊的名字。
  当然这样的期刊,肯定是非常小众的,即使是业界著名的,也可能受众面积小的可怜。
  否则羊胜利这边不可能找不着!
  何本路记录下来后,并没有满足,继续发问。
  “你的意思是你一个人的想法要比别人那么多人搞出来更好?更完善?”
  “我可没这么狂妄,再说了!我早说了我借鉴了别人的,即使提了个新的框架,很多的细节部分都是巨型机团队和赵玉明博士和我们新世纪公司的职员添加提供的。”
  何本路自然知道眼前的屁孩正睁着眼睛说瞎话。
  所有有关这屁孩的调查报告都是自己核对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陈咨过往的人是谁,除了他何本路,不做第二人之想。
  即使陈咨自己,都不一定记得自己很多已经忘记的东西,但是他何本路知道。
  所以他非常清楚,PMBOK至少85%以上直接出自这家伙的手中,至于是不是借鉴,这还真没法判断,别人记在脑子的你怎么看?
  总不能真劈开吧!
  CMMI倒是确实只只做了框架和不到40%的细节部分。
  陈咨不是不想,而是他学习的CMMI多是和软件工程关联的那些板块。
  但事实上CMMI还是系统工程上面更能够发挥更加巨大能量的标准体系,可惜那块陈咨不是很懂,想细化也细化不起来。
  两人轮番发问,不清楚的很多细节还对陈咨进行了盘问,进行了十来分钟,陈咨就很有点不赖烦和神思不属了。
  因为即使是他没经历过这样的面对面政审流程,也感觉这好似应该超出了政审的范围。
  何本路看到陈咨的不赖烦,眼睛微亮,突然道:“你怎么评价你的投资助理唐尼克的?”
  “哦!尼克啊!能力不错,就……”陈咨眼神有点飘忽的顺口接道。
  刚刚顺口说了几个字,突然心里一禀的反应过来,这人怎么突然提到唐尼克,果然是套路深啊!前面搞不好就是弄的疲劳战术麻痹自己吧!
  果然自己一下中招,对方应该是在向自己确认唐尼克的去向。
  重点是唐尼克昨天下午才离职,甚至陈咨昨晚才收到林之瞳的电话,确认唐尼克已经签订好雇佣合同,并且拿走了自己的投资计划预案。
  唐尼克是陈咨在瑞士信贷的对接客户经理,如果不知道唐尼克离职,那正式的称呼应该是陈咨的客户经理或者投资经理,而不是投资助理。
  陈咨心念电转,突然感觉毛骨悚然,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未必自己刚刚的猜测是真的,否则一个外汇局的干事对资本市场的人事问题这么关注干吗?
  他刚刚一不小心带出的话头,虽然刹住了,但是其实意思已经差不多表露了个明白。
  何本路现在应该已经确认唐尼克经加入了自己的团队。
  那么,他为何这么关心唐尼克的去向,而且消息这么迅速?
  这究竟是意欲何为?
  陈咨突然闭嘴,像一只发现危险的猫,冷幽幽的看着何本路。
  心下里决定,一定不再回答何本路的任何问题。
  羊胜利仿佛没看到两人的突然交锋,但是时机却刚刚恰到好处的道:“好了,感谢陈咨同志的配合,政审程序走完了。”
  陈咨心里冷笑,这老狐狸肯定看出了自己已经起了浓浓的戒心,知道再问不出啥有价值的问题,才果断的这么宣布的。
  只不过我给了你们面子,你们是不是也该说说自己的实际目的了呢?
  “行,作为一个公民,配合政府的工作那是必须的,那两位领导接下来是再去参加交流会还是顺便参观一下我们公司?”
  陈咨站起身来,再次做出送客的架势,貌似诚恳的说着让人重点关注言下之意的送客辞。
  羊胜利怎么会听不出这话的意思,不过他也无意再和陈咨耍小手段玩机锋。
  而是和何本路交换查看了彼此的政审记录评价。
  再交换了一下眼神。
  陈咨狐疑的看着两人的动作,心下里猜测,这大概是看自己的政审结果了。
  果然这两个人来自不同的系统,如果一方代表的是政府,那另一方是代表哪边呢?
  没等陈咨想出了子午寅卯来,羊胜利脑袋稍倾,意味深长的斜藐了他一会儿,看得陈咨心里有点发毛。
  才听得他道:“陈咨同志,请坐下,现在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你想好了再回答。”
  陈咨被他这架势搞得有点忐忑,为了得知你们到底是啥目的,我也搁出去陪着演了这么久,临门了还来这么一手。
  看到陈咨端端正正的坐下,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羊胜利点点头似嘉许的道:”你愿意入党吗?“
  陈咨闻言好一阵懵逼,稍后心里却是冒出各种想法,难道入党还真是你们的目的之一?
  不过心里还真有点窃喜,这么有逼格的被邀请入党,太有牌面了不是?
  特别的是,这应当就是传说中的火速入党吧?
  只不过对入党陈咨这世还真没考虑过,主要是趋于未来想去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心脏里面去造一造。
  而且这辈子很可能会参与许多相当敏感的产业,有了党员身份,固然在国内可能有优势,但是对国际商场征战来说很可能成为一种桎梏。
  但是这问题可必须端正了态度回答,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和羊胜利对视斟酌的道:“说实话,这问题没考虑过,但是最近几年我觉得还是保持目前的身份为好,我的很多的产业会和国外有很多的关系……。”
  陈咨不打算找别的各种借口,实话实说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羊胜利再次和何本路对视一眼,右手放在桌子上面,眼睛焦距下垂,中指和食指轮流敲击了好几轮,好似最终拿定了主意。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为国家奉献
  陈咨很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好似自己在等待别人的宣判或者施舍一样,特别是还保持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了,差不多到了他的耐心极限。
  “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在和港城的陆金田先生合作晶圆项目?“羊胜利双手交叉手指合拢,抬眼望着陈咨最终还是问道。
  摆了这么久的姿态,就这么个问题,说实话陈咨很失望的。
  但是这句话附带的言下之意却让陈咨很惊讶,这消息怎么被国内知道了,难道是陆大佬在自己集团里透露了自己和他合作的事情。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陈咨不由问道。
  “你觉得晶圆项目是一般的项目啊?这和国家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有关,陆先生可不是你?不知轻重!”
  羊胜利听到陈咨的回答,已经确认了陈咨参与了这事的情报不是空穴来风。
  “感情我没告诉你们,就是我不知轻重了?”陈咨心里腹诽,同时对陆大佬告知了中央却没通知自己的行为抱怨上了。
  却是真没想到这年代的晶圆项目是如此的受国家的重视,细思了一下,才恍然明白,依稀记得即使是21世纪后,华国的半导体和芯片产业都是依靠进口的,甚至超过了石油的额度。
  而这年代华国这么大的体量,晶圆工程却寥寥无几,导致外汇中的芯片和晶圆采购的占比越来越高。
  何况中央的那些主要领导,哪个不是有战略眼光的,计算机的发展年年爆发,自然知道核心产业晶圆和芯片的未来的关键地位。
  好吧!我陈咨人小量大不和你计较。
  “那您两位今天搞这么大阵仗,就是为了这个事情。”陈咨感觉很没意思,说话语气也显得失去了刚刚的小兴奋。
  “嗯!你觉得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项目,不值得这么重视吗?“
  看着羊胜利咄咄逼人的架势,陈咨一滞,还真没法反驳。
  关键是感觉这么没完没了的纠结在这里实在是浪费时间。
  “好吧!我说的是别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你们到底啥意图?”
  羊胜利目光微微一闪道:”908工程你知不知道?“
  陈咨额首道:“多少有些了解,毕竟我们要投资半导体行业,没法不去了解国内的行情。”
  “908”工程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八五”期间实施的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国家级别重点工程。
  主体企业是由742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的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工程于1990年8月启动,1992年国务院决定实施“908”工程,并成立了全国 IC 专项工程(908工程)领导小组。
  拖延至1995年才开始建设6英寸生产线。
  但是到1998年1月,“908”工程华晶项目才通过对外合同验收。
  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国内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水平由2~3微米提高到0。8~1微米。
  但由于审批时间过长,工程从开始立项到真正投产历时7年之久(在国际上通常只需1年左右),因此建成投产时技术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达四至五代。
  该工程让人更多感到的是华国半导体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