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他点头,姚治中才放下了颗心,他可不愿意东方长江动力机械厂完全成为一个没有研发能力的生产厂。
这次见识到了未来东方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和巨大的收获,让这个正直忠厚,但是缺少商业头脑的干部感觉三观都收到了严重的冲击。
原来真正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是这么解释的。
因此私下里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重视自己厂里的技术研发。
但这个心思有了,还没方向的时候,真让集团公司把所有的研发能力都抢走了,那不是啥都不用干了,这才努力的争取。
陈咨可没多在意他的心里想法,“材料研究所那边你们试探过了邵教授?”
“他那没问题的,只不过我们还是需要专门找能够全职研发的主持人,过段时间看看美国的那边朋友能不能回来几个,倒是有两个人是专门研究这块的。”
“前期邵教授也差不多,毕竟我们现在是只对‘奥拓’进行改进!”
“那就让邵教授先期主持吧!让秦戈加把力气,把那些要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多抓几个过来,先期把基础架子搭起。”
于是东方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方精机就这么成立了,同样的还有未来东方材料研究所。
前期的组织就交给了胡可虎,宋君目前已经调到了东方摩托公司担任CEO。
新世纪软件开发公司,由于可以出成果的时间还长,交给了蒋大刚负责。
其经过了差不多三个月的学习,慢慢的也和新世纪的管理机制衔接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六章 江南机器厂
未等到东方摩托的第一笔销售单反馈回来。
胡可虎、陈咨和卢爱军踏上会梦省省会的行程。
胡可虎作为陈咨的助理和和未来的投资控股公司的高管,自然现在需要了解陈咨的事业的所有方方面面。
但是就凭现在他接触到的这些板块,就让他佩服了五体投地。
作为第一批留学出国的公费留学生,胡可虎有足够的信心,自己绝对可以算是世界一二线的精英。
可是在老板的成就下,就完全不够看了。
听宋君说,老板目前在国际上还有一家很有实力的金融投资公司,另外也入股了很多朝阳行业。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老板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并没有啥坏脾气,人也很成熟,现在他已经打算好好的和陈咨干个几年再说。
“陈董,我们这次还是先去江南机器厂那边看看吧!否则他们会比较失望的!”胡可虎从副驾驶位回头对后头的陈咨说道。
却是车由卢爱军开着,他退伍前是副连长,自然是会开车的,技术扎实。
因知道陈咨和胡可虎肯定很多事,自告奋勇的当驾驶员,再说了他也想试试陈咨这进口的三菱越野到底是个啥味道。
“那就先去潭城走一趟吧!那边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陈咨从日本回来,从省城就过了趟,直接就来云阳坐镇。
因为对这时代的人的广告思维不信任,所以东方摩托这么开世界之先河的广告体系策划的框架是他弄出来的,然后是胡可虎的具体策划实施。
陈咨对他在此期间的开放思维和灵活手段表示非常满意。
“我们在4月下旬就完成了江南机器厂的收购框架,他们资产作价2。2亿人民币左右,奥拓的授权和汽车目录许可(轿车准生证)单独估价3000万,按我从段总那打探的购买的生产线的投资总额来计算,他们大概可以占股未来汽车江南制造厂的8%股份。“(汽车产业政策94年才出台,所以93年的目录许可不算贵,后面就是万金难买了)
段源前天来电话,马自达扛不住压力,终于投降了,所以年产15万辆轿车的美国生产线现在已经归属未来汽车,最后做价1。18亿美元。
海可姆估算补齐和更新、改进部分主力设备可能还需要5000…6000万美元,最后可以和日本目前的主流汽车生产线差不了多少,海可扩容到20万/年。
如果买全新的这样的条生产线,估计需要5亿美元以上,并且还不一定都能够买的到。
“哈!这次通货膨胀可给我们帮了不小的忙,现在美元对人民币已经是13块接近14块的高度了,否则他们的股份会多不少吧!”
陈咨心情愉悦的道。
胡可虎笑道:“事实上他们也不吃亏,马自达的美国那条汽车生产线的情况,我是知道到的,87年投资,估计应该是88年才投入使用把,现在才五六年,到现在应该算是主流技术。”
“国内根本就买不到,就是现在正在崛起的南韩汽车生产线,恐怕还赶不上这条生产线先进呢?“
陈咨自得的笑笑,转移了话题道:“江南机器厂现在是个怎么情况?”
胡可虎砸吧一下嘴巴,显得的很是郁闷的道:“现在谈判卡在了老职员社保和住房这里,中间由于政府需要时间商议和向中央请示,又停了半个月。“
“这才让我有时间来东方摩托厂这边来,现在是李坤在和姚书藴在主持谈判。”
“江南机器厂现在有职员共7000多人,技工在3000人左右,其中中高级工在1500人左右,六级以上的高工共400人,七级工38人,有五位八级技工。“
“产品有轿车、小货车和机床、农机、工装和模具、压力容器等。”
“这厂子说实在话底蕴还是有的,毕竟是‘汉阳兵工厂’的血统,还是苏联援建的156家国家骨干企业之一。”
“混到现在被兵器总公司卖出的境地,只能说是躺在功劳簿上太久了,而且制度僵化。”
“现在的问题多多,特别是他们的老职工的社保医疗等,我们提出的方案政府觉得不满意,而他们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就一直掐在这里了,这次找你去,也是想找你给我支支招。”
胡可虎说到这里很是有点忐忑。
毕竟他这样的高管找老板来解决问题,是很显得自己无能的。
不过陈咨倒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华国的国企改革事实上是一个世纪难题。
就是未来的21世纪,都还有好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没给解决。
“国家工人的社保和医疗,这可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难题哦!”
“这些职工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国家就应该负担他们的养老和社保等,但是这不是我们的责任,你可以把职工保险的这块经验给政府们讲讲。”
“有条件的话,未来我们公司尽快给职员们办理社会保险,这次看看能不能直接这么操作。”
“同样所有的职工同样必须经过劳动派遣才能够进入我们公司。”
……
从云阳到潭城,事实上是要经过梦省的省城的,因为云阳实在省城的北方,而潭城紧靠着省城的南方。
一路跋涉抵达江南机器厂的时候,远远的发现整个潭城都一片混乱,而且缘由还正是江南机器厂闹出来的。
几百号上千号穿着“江南机器厂”工衣的男女老少,围着厂门口,不断的齐声喊着口号,还有发号施令的号子,整个潭城都笼罩在这声音中。
一块块的条幅和牌子挤满了空间,把办公楼前面的空地挤了个满满当当。
条幅上写着“我们是国家职工,医疗和养老是国家保障”
“反对资本家的吞并,打倒帝国主义”
“反对给资本主义工作”
“我们要工作,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
“我们要房子,我们要房子,我们要房子……”
“我们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请政府给我们说法!”
……
每个条幅下就一堆人,声音此起彼伏。
陈咨甚至看到有几队人开始往外面走,又有几队人从外面打着横幅走进来。
这一切仿佛就是军训场一样。
事实上原本也就是军工厂,对这一切都不陌生,所以组织起来看起来很有威慑力。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乱局
从旁边看热闹的人嘴里才知道,这里其实是休息场,战场在市政府市委那边。
这边的队伍分批往那边去示威。
市里的警察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江南机器厂才改制没一两年,厂里的厂卫队,原本就是军队一样的组织,甚至还有步枪,又怎么会怕警察。
特别是这种几十年的老厂,厂里的职工高峰期就有上万人。
但是上万人在这里生根发芽四五十年,七大姑八大姨的牵涉到的人起码上几十万了。
这年代的潭城整个人口也才不过上百来万出头,和江南机器厂这种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挂钩的起码上了差不多一半。
就是很多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和其有亲戚,或者更是直接出身或者家庭出身于该厂。
这乱子要是能够强力镇压下来,那才出鬼了。
更何况潭城本来也就是梦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人比例很高。
江南机器厂的这种改制情况,未来难免就落在自己身上,所以很多企业的工人干脆看热闹不怕事大,各种帮忙。
还有的甚至直接加入了游行队伍,导致今天潭城整体大罢工。
政府固然是强龙,但是江南机器厂却也至少是地头蛇,还是最大的地头蛇之类的。
……
看到这狂猛架势胡可虎可是愣了好一会儿,这一路上开车过来,目前的大哥大的模拟信号也就大城市周边才有,所以根本就就没法接到李坤或者姚书藴的电话。
搞得这一点都没准备的,连忙去打听情报。
好一会儿才回来和陈咨、卢爱军说。
却是由于未来汽车公司和江南机器厂的并购框架已经达成,但就是有关目前好几千的江南机器厂的退休职工以后的社保养老金,还有目前职工的住房没有找到好的办法给解决。
这会儿国家刚刚全面改革,说是大力引进外资,其实这些好多东西都没有啥准备和预案,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就江南机器厂这么大规模的外资改制,全国都没有较好的先例,中央更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要知道江南机器厂从1952年在此建厂,现在已经经历了两代人,有些甚至是三代了。
他们不同于东方长江动力机械厂,那边不但人少,而且由于是保密军工单位外迁城市军转民,有还算充实的补贴。
特别是不像江南机器厂这种军民共建的单位,长江厂属于正统的军方单位,所有的职工原则上来说是属于军籍的,退休的情况自然属于军籍定例。
而且那边的退休工人并不多。
而上次东方摩托车并购的时候,和云阳市政府以及兵器工业总公司达成了共建改制类企业社保基金的建议性提案,目前也递交在中央审核。
但是原长江动力机械厂都半年发不出工资了,职员们在生存压力下才不得不接受的。
后来开工后由于东方摩托公司的工资比以前高了很多,也就暂时把这隐忧给压了下来。
那边的房子由于91年搬迁都是新盖的,规划的时候就盖了充足的住房,算是军转民的最后一笔大福利,导致这个矛盾并不明显。
而江南机器厂不同,他们现在虽然运转困难,但多少每个月还是有工资的,并没有同长江厂那样逼到山穷水尽,自然会对未来的待遇多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又由于这几年资金的拮据,导致职工住房紧张,很多都是已经到了分房的指标了,偏偏没钱盖房。
偏偏这时候又被合资企业给并购了,还被神通广大的职工们给知道双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