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却道小老板对这合作重视是重视,自己还掏钱一起操作,但似乎不愿意对方进入风险高的外汇和日经期货市场,想来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吧!
陈咨却不知道朱英杰无意之中猜对了自己的心思,这种对外的产品,还是选择风险适中,收益也不错的产品最好。
毕竟不是自己的资金,万一亏损太大,不大好交代。
“下一步的计划是啥?”陈咨比较关注朱英杰的下步动作。
对方沉思了一下道:“老板,我和尼克都商量过了,下步可能会分散我们的资金操作,毕竟我们现在的资金已经上了好几亿美元了,不算小了,一起行动对波动的干扰比较大,分开团队和账户的话,会比较的保险。”
朱英杰观察着陈咨的脸色,他觉得对方应该听得懂自己的言下之意,毕竟隐藏资金属于所有投资团队们正常的手段。
这计划还真对了陈咨的心思,这次陆氏和何干事能够猜测到陈咨的资金规模,主要就是陈咨没做隐藏,投资的渠道也就都在瑞士信贷,到了现在规模,再说马上可能参与一次金融狙击战,再这么明目张胆的就不大合适了。
“你们前段时间不是在各家投行建立账户吗?现在可以使用了不,可以就直接这么做吧!”这提议还真是戳中了陈咨的担心。
以前一两亿美元还不怎么起眼,现在膨胀到了接近6亿美元,那就真的得小心了,这已经有能够成为那些大型投行的炮灰的资格了。
“行,那我们就这么干了,投资策略还是继续以前的日元看跌是吧?”
“早上我和尼克去参加了那个聚会,他和你说过吧?”陈咨没有正面回答。
朱英杰闻言反应了过来道:“您的意思是我们还需要在日经市场做一定的布局,已做未来的准备?”
“是,毕竟现在潜伏下去的成本还不算高,万一到了时候需要再布局就晚了,第一是我们手里有子弹才有资格参与,再一个我们在里面,才能够获知很多的消息,就以一亿美元为限吧!”
第二百零一章 看透历史的迷雾
陈咨找到自己的公寓,这本来是住友银行大阪分行风险监督部部长龟田正太的。
这次算是作为交换条件,卖给了海豚投资,刚刚好地段都不错,被陈咨私人再从海豚投资购买了过来。
这里是属于东京三四环的高档公寓,取得是闹中取静的韵味,没有银座那边的寸土寸金,但是也是很昂贵的。
容积率、绿地、配套服务都不错。
本来龟田正太是想作为自己功成名就的未来的富贵生活准备的,可惜天不从人愿,房产业崩溃了。
为了解决自己的资金链问题,只能出售了自己所有房产里面最昂贵的,以便获取更多的周转资金。
话说东京房产崩溃后,除非最顶级的和最便宜的房产还有点销量外,中间的全都砸在手里是卖不出去的。
所以龟田正太觉得自己能够把房子转出去,就是最大的得利了,对这样的交换条件还算满意。
整个公寓是四室两厅130几平的格局,龟田正太装修的是欧日结合的风格。
陈咨也不打算常驻,觉得还不错,是个可以好好放松的地方。
这段时间一到日本就投入紧张的战斗,到今天才暂时告一段落,他打算找个安静没人打搅地方好好的思索一下未来的计划。
因上午参加了摩根斯丹利的聚会,导致目前的计划肯定需要大幅的调整。
而消息有点杂乱有点多,暂时也没头绪,陈咨打算先好好睡一觉,把少年缺的睡眠给先补上先。
一早起来,绕着公寓下的绿地跑去旁边的公园转了一圈。
日本的绿化和环境这会儿还不比后世,但是比国内却好的太多了。
找公寓下面的店子好好的吃了个早餐,总算找到了最好的精神状态。
陈咨铺开纸,把笔记本上记录的最近的事情,都给画出来,在用思维导图、鱼骨图啥的一顿画,慢慢的把思绪条理都拉了出来。
首先是美国和日本的这次贸易战,按昨天华尔街那班人透露的初步消息,终归要在资本市场分出一个胜负。
所以再次为自己这边提供了机会,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了,陈咨预计的第一次冲突时间,大概不会超过4月初到中旬。
因为日本首相这几天带着日本的访问团在美国到处活动,未来几天将会和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
这是克林顿上台后的第一次大国领导访问,肯定会获得白宫的重视。
那么造成的影响和达成的结果,一定会获得整个世界的关注,更何况以日本和美国目前的经济地位,他们的贸易战一开打,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颤抖。
而资本战一定会在他们会晤后的十天半月内,这个根据会晤结果出协议的争论阶段打响。
这就是陈咨、陆氏或者还有国内企业界火中取栗的机会。
而且按照目前的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争议的扩大,很可能双方的战斗不会只有这一次,而是还会延续的好几次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为何有这个判断?
是陈咨根据后世华国取代了日本成为和美国最大的贸易争执国存在的时候的经验来推断的。
后世的1997年、2001年、2008年、2012年、2017年,华国都和美国都爆发了剧烈的贸易战冲突。
每次都是双方交锋好几个会合才妥协或者干脆悬而未决。
事实上陈咨不知道的是,1993年的1月至4月份,美国不仅仅在和日本贸易战正酣,还在和欧洲大打贸易战到了"gao chao"。
欧共体在1993年1月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要求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将进行政府采购时禁止采购欧共体生产部件不足50%的产品。
同时要求在欧共体厂商生产的产品价格不高于外来商品3%的前提下,优先采购欧共体自身生产的产品。
针对这项规定,美国政府对欧共体实行政府采购领域的贸易制裁,禁止美国政府采购欧共体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
而美国的崛起事实上一直就伴随着两个战场的力量和手段,一个就是直接的军事战场,一个就是贸易战场。
特别是贸易战,此点才是真正美国崛起的关键,包括金本位制度、布雷森顿体系、石油美元、甚至星球大战等等的计划,无不都是以贸易战的方式输出。
所以愤青们多谈美国的军事力量,而真正的精英们首先谈论的是美国的经济力量。
陈咨毕竟具有全局思维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前后了,对这年代的事情并没有更多的记忆,因为这样的宏观事件,目前也就几个大国的领导或许才看的清楚。
所以他目前只是按照自己的后来的高管经验和智慧以及多几十年的知识来推测的。
那么这次冲突到底能够给自己这边或者盟友这边带来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考虑半导体产业链的采购成本和汽车产业链关键设备和技术的采购机会和成本。
华尔街这次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通过拉高日本资本市场,让日本民众看到资本市场的复苏,让房产崩溃、百业凋零的市场环境下,吸引他们把资金投往资本市场,因为这里才有钱赚和增值保值仅有的财富。
再经过资本战,来快速抽干日本民众的资金,导致购买力的萎缩,进而打击日本整个社会的购买力,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停顿和倒退。
策略不可谓不高明,看透了这点,陈咨感觉自己有种深处历史,经历历史,看透时空迷雾的历史使命感。
原来日本失落的二十年,事实上根源在这里,当然事实上美国的这样的策略先期布局已经进行了十来年了,只是在90年之前双方天平只是往美国倾,并没有决定性的胜利而已。
直到苏联的倒下,美国拔剑四顾再无敌手的情况下,才再次在经济上倾力瞄准了日本。
应该才有这次布局绝杀日本的计划,所谓打蛇不死,反遭其害,美国应该深懂这个道理,所以这次日本绝对在劫难逃。
因为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已经验证了这次的结果。
这个结果被陈咨一划拉出来,顿时让他一身颤栗冰冷,这不是阴谋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正在经历阴谋。
第二百零二章 多方作战(此章及其重要)
陈咨呆坐半响,这会儿脑袋里的思维飞速的扩散。
他想到了著名的颠覆苏联、颠覆卢布的’万塔计划‘牵涉高达27。5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
里根总统能够找到一个里欧万塔来制定这么庞大的针对巨人苏联的计划。
难道找不到一个制定完善的对日本的’广场协议‘计划?
后来的历史上没有专门的给对日本的这些一揽子计划取上一个高逼格的名字,但是现在参与了这个过程的陈咨敢肯定,一定有这个计划的存在。
因为前后连贯精密的计划,美国一共掠夺了日本60000亿美元的事实,让人没法相信,这些东西是巧合才能够发生的。
之所以没有解密,或者是因为日本还一直存在于强国之列,而万塔计划的解密,是因为苏联已经逝去成为了历史尘埃。
即使这样,万塔计划也是2006年,苏联解体后的15年后才解密的。
“美国果然不是天堂,后世那么多的美粉,动不动就说去美国拿绿卡,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万一你有了点啥成就,只怕成了别人的刀子还不知道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谚语只有华国有,但是这意思有比美国理解的更透彻,玩的更绝的吗?到现在为止大概没有吧!”
陈咨独自一人长长的吁了口气,打算把这几页写满了惊世骇俗的阴谋论的纸张给毁尸灭迹。
最后犹豫了一下,又重新夹在了笔记本里。
打算作为未来自己对美国的深深警示存在。
今天的这个思索,打破了他脑子里美国鬼子就是傻大憨粗的固有映象,对未来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看来关键的计划还是要等到这次的金融战之后了,如果日本民众和企业的资本真的被华尔街抽干的话,想来我的采购计划会更加受欢迎和顺利罢,看来日本的又一波倒闭"gao chao"又要出现了。”
“不知道王中鑫领导,会怎么计划!”心下里这么想着。
陈咨站在自己的卧室的窗户上看出去,26楼的高度,足够看得很远,明媚的阳光下,东京的繁华看起仍然历历在目,车水马龙的热闹永不停息。
但是画面一转,他看到的是却是一家家原本兴旺的公司和工厂慢慢成为废墟。
“欧洲应该也不会甘于寂寞,我终于明白了高文思要唐尼克传达的是啥意思了,应该就是想要达成一个默契,至于这个默契到底能够到哪一步,这就难猜了。“
陈咨想了想就放弃了,毕竟他还达不到高文思那个高度,掌管一家巨型基金,看到的都是一国的经济大势,俯瞰一域政治,同盟和敌人都是跺跺脚一个圈子和领域都需要抖动好久的人物。
没有同样的经历,去推测别人的行止,无疑是可笑的。
……
把推测出来的结果和陆金田说了个大概,主要的意思就是不用急,谈判的时间往后放放都没关系,他没隐瞒自己的得到的大部分消息。
包括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战,华尔街欲和日本资本市场的决战,以及猜测的华尔街想抽空日本现金流的意图等等。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