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回档-第8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身上看到有道集团的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要让应聘者向往加入有道,要以扩大公司知名度,树立公司正面社会形象为己任。”
  傅采宁接着说:“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在宣讲和初审时,一条核心原则就是尊重应聘者。绝对不允许草率面试,绝对不允许徇私舞弊,不允许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轻视应届生。我希望各位明白,一家公司的声誉,并不全是由公司员工和消费者塑造的,还包括数量庞大的应聘者和面试失败者。在宣讲和面试中让应聘者感受到尊重和友善,利用他们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传播出去,比寻找到一两个优秀人才更重要。”
  稍稍停顿了一下,傅采宁正色说:“最后,我提醒各位,人力资源部、集团总办和监察部,会联合对这次招聘进行监督。另外,集团网站上会公布一个投诉邮箱,接受应聘者投诉。招聘过程中出现任何违反集团规章制度的言行,一经查实,即按照规章处理。”
  ……
  ……
  10月30日,四山蜀都。
  下午14点30分,四山大学研究生教学楼三楼的300人阶梯大教室里,有一场有道集团的招聘宣讲会。
  这场宣讲会一周前就开始在校园里宣传,直接效果是学校内外的打印复印店里弄简历的人明显增多,到10月28号,甚至都要排队。
  30号中午12点10分,食堂里,一头短发的安桉问坐在对面的徐尚秀:“下午有道集团的宣讲会,你去吗?”
  从别人嘴里听到“有道集团”四个字,徐尚秀感觉怪怪的,喝了口汤,她说:“不想去。”
  安桉好奇地问:“为什么?怕人多?”
  徐尚秀点头。
  “去吧!”安桉央求徐尚秀:“你陪我去吧,我自己去没意思。”
  徐尚秀:“……”
  安桉:“陪我去吧!”
  徐尚秀:“……”
  安桉:“好尚秀!下午你陪我听宣讲,周末我陪你去支教。”
  拗不过安桉,徐尚秀只好点头说:“好吧。”


第1108章 老板娘应聘
  王德亮还是老样子,说话幽默,看人笑眯眯的,长相略丑但不招人嫌。
  事实上,王德亮不仅不招人嫌,他俨然已经是“东森系”内最受欢迎的人。
  这么说吧……
  员工总数达到1万4000人的有道集团,内部不说等级森严,那也是层次分明。
  同样是“东森系”高层实权派,李裕虽然性情开朗仁厚,可是他性格太过耿直正派,若有人刻意靠拢交好,李裕就会怀疑对方是不是有事瞒着监察部,说不得要安排人秘密调查一番。
  如此几次,最直接的后果是再没人敢跟李裕无事献殷勤。
  李裕之外,“东森系”另一个高层实权派是杨恩乔。
  在东森大学,杨恩乔同样是一个传奇。
  杨恩乔,一个跟边学道不同级、不同系,除了踢几场球没有一点交集的人,硬生生混成了有道集团的“大内总管”,这得是多么超人的运气?这得是多么强悍的实力?
  跟李裕不同,杨恩乔为人处事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不会干出专门调查示好者的事,可问题是杨恩乔太过位高权重,一般人实在够不上。而且杨恩乔是个超级理性清醒的人,他知道自己位置特殊,所以从不拉帮结派,专心当好总管的角色。
  除了杨恩乔和李裕,另一个“东森系”实权派是廖蓼。
  与杨恩乔和李裕坐镇中枢不同,手里掌管整个文化影视事业部巨量资金和人事权的廖蓼是标准的“封疆大吏”。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这个级别的职位,不经集团人力资源部插手,由廖蓼一手提拔,廖蓼的权势可见一斑。
  照说这样一个人很容易成为“东森系”的山头,然而让人郁闷的是,“工作狂”廖蓼眼中没有同乡,没有校友,没有亲疏,她用人的标准超级简单——看能力。
  能理解廖蓼意图并能执行落实的人,就有职位、有高薪。
  反之,廖蓼开除人时不讲情面,从不手软。
  这样一个廖蓼,说她是“东森系”完全是因为她同样毕业于东森大学,除此之外,她跟这个“系”完全没有关系。
  相比于上面三人,王德亮完全是另一类人。
  其一,王德亮开朗、幽默、没架子、好说话、平易近人。不管对方多紧张,几个玩笑开下来,都能拿王德亮当朋友。
  其二,王德亮是副职,相比于位高权重的杨恩乔,更“接地气”一点。
  其三,董事长办公室是个超级要害的部门,跟王德亮交好,益处非常大。
  综上……
  王德亮隐隐成了有道集团内部“东森系”的一大山头。
  聪明的王德亮当然知道“拉帮结派”的危险性,可是他加入有道晚、根基浅,再加上性格因素,难以像另外三人那么超然。
  不过王德亮一直很有分寸,他不营私舞弊,不徇情枉法,不损公肥私。
  大学时配合边学道设计陶庆的王德亮十分清楚边学道有多危险,他对现在的生活、地位和收入都很满意,才不会为了一点小惠小利走上边学道的对立面。所以,围绕在王德亮身边的“东森系”会得到一定的照顾,但前提是能力过硬,让人无话可说。
  这次“千人招聘宣讲”,王德亮是总负责人,人力资源部主管康华是副手。
  10个宣讲初审组,由王德亮和康华一手组建,归二人领导。
  宣讲的劳动强度不大,近似于变相公费旅游,能享受当面试官“定人去留”的乐趣,还可能跟未来的集团精英留下香火情,所以,这无疑是一分美差。
  抽调人手组建宣讲组时,康华很识趣地拿出4个组给王德亮,于是这4个组就成了“东森系”为主体的宣讲组。
  然而识趣归识趣,能做到有道集团人力主管职位的人不可能是个低智商的人,于公于私,康华都不会给人留话把儿,也不会给王德亮太多操作空间。
  所以,在分配宣讲区域时,带队6个组的康华主动提出负责长江以北的宣讲。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东森系”组成的宣讲组走进东森大学,以及对集团燕京分公司产生辐射。
  王德亮对康华的提议没有异议,不过在出发前,他找到康华,把四山的宣讲权要到了自己手里。
  就这样,王德亮来到了四山蜀都。
  ……
  ……
  蜀都。
  四山大学研究生教学楼301室。
  刚过14点,离有道集团招聘宣讲还有近半小时,能容纳300人的阶梯大教室就已经坐满了一大半。
  14点10分,安桉和徐尚秀来到301室。
  教室里没有想象中的嘈杂,讲台的投影幕布上正在播放有道集团的官方宣传片。
  已就坐的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有道的宣传片,试图从宣传片中找到跟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子公司和岗位。
  安桉和徐尚秀在教室最右边过道边上找到两个座位,坐下后,循环播放的宣传片刚好从头播起,安桉立刻全神贯注地盯着讲台正中的幕布看。
  安桉在看宣传片时,徐尚秀也在看。
  总长8分多钟的宣传片,全面而精彩地展示了有道集团的企业规模、主营业务、企业文化、办公环境、经营理念、行业优势、福利待遇、员工年龄结构等。
  通过宣传片,一个精神饱满、优秀强大、上下同欲、精诚团结的现代企业集团跃然眼前。
  这一刻,坐在教室里的徐尚秀心里充满了惊叹和骄傲。
  惊叹于有道集团如此强盛,骄傲于这个企业属于她的男朋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还没走出校园的研究生们看不出太多门道,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宣传片中的一组镜头印象深刻——半个月的法国酒庄带薪休假!
  有带薪休假已属难得,有道集团居然还公费送出国休假!
  更加难得的是,这种福利不是管理层专享,而是向一线员工倾斜!
  终于……
  在宣传片循环播放三次之后,教室里出现了议论声。
  看完一遍,安桉有点失望地小声跟徐尚秀说:“估计是白来了。”
  徐尚秀问:“为什么?”
  安桉微微撅嘴说:“咱们这个专业呗……有道根本没有对口岗位。”
  徐尚秀笑着说:“你也不是一定要进有道,家里不是准备让你进银行吗?”
  安桉摇头说:“进银行,我只能回老家,我不想回去。一旦回去了,下半辈子就一眼看得到头了,相亲、嫁人、生孩子、老去……刚才看宣传片里说有道在燕京有分公司,我想应聘试试。燕京啊,首都!!”
  就在这时,几个人推门走进教室,看衣着、打扮和气质,八成是有道集团的工作人员。
  低头跟安桉说话的徐尚秀随意地朝门口看了一眼,一下呆住了。
  她看到了一个熟人——西装笔挺的王德亮!
  进门后,王德亮似有所觉,他转头在教室里扫视一圈,然后就看见了坐在过道边上的徐尚秀。
  两人是同级校友,还是联谊寝,所以都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顿时,王德亮感觉自己心头像是有100头犀牛跑过。
  “卧槽!这是什么节目?老板娘来自己家企业应聘?”
  “我是招啊……还是不招?”
  “这是要玩死我吗?!”
  下一秒,王德亮不可抑制地想起了那个被他和边学道联手算计的陶庆,正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王德亮一直有点害怕见徐尚秀。
  当然,王德亮不觉得自己有亏于徐尚秀,他只是觉得一旦让徐尚秀知道那件事,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个判断不是出于理性,而是直觉。


第1109章 立人立信立业
  王德亮真没想到会在宣讲教室里见到徐尚秀。
  是他主动要来四山的不假,不过他不是为见徐尚秀而来,他是为李青而来。
  在青木大地震中失去父母和丈夫的李青离开伤心地央秀,到蜀都谋生。得边学道指示,刘毅松把李青推荐到天行通航上班。
  随着祝家内部动荡,祝植淳在天行通航待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就算他在天行通航,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李青。
  入职天行通航,李青调了三次岗位,全都体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一来二去,李青越来越沉默寡言。
  后来没多久,李青从天行通航辞职,到四山大学读书。
  李青能进入四山大学读书,她的老领导帮了大忙。
  青木大地震后,李青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幸存的同事一起,照顾学生,积极自救,成为央秀灾后自救队伍的骨干。
  尽管是代课教师,李青同样属于教育系统的人。
  震后,央秀教育部门把李青和另外几个央秀中心小学的教师当成“抗震自救互助典型”报了上去。
  非常时期,特事特办,李青的“抗震典型”荣誉很快就批下来了。
  也正因为这个荣誉头衔,加上老领导找了一些关系,李青被四山大学特招,进入学校学习。
  在经历生离死别之后,什么功名利禄都看开了,什么荣华富贵都看淡了,李青只想找一个宁静自在的地方,读读书,回忆回忆往事,弥补一下当年没能读一个完整的四年大学的遗憾。
  遗憾已经够多了,此时的李青只想率性而活,不想人生再留遗憾。
  然而问题是,李青脑子里的想法,只有她自己清楚,外人猜不透。
  最起码刘毅松就没猜透。
  在刘毅松看来,李青离开天行通航,到大学进修,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