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回档-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学道看着窗外脚下微小的建筑,蹙眉道:“你把我的心都说凉了。”
  傅采宁说:“这有什么凉的?往宽了想,尽管企业易主,但贝塔斯曼的名字还在。再往宽了想,摩恩家族的血液里,也有贝塔斯曼家族的基因。”
  边学道郁闷了一小会儿,转而问道:“仔细想想,尽管是500强之一,但贝塔斯曼似乎算不上顶级企业,除了一个书友会,之前我对它几乎没什么印象。”
  傅采宁说:“这其实就是家族企业的困境。第五代领导人莱恩哈德是个强势的掌舵人,每当涉及家族权利的时候,每当职业经理人与莱恩哈德理念不合或是让他感到不安的时候,莱恩哈德就会不声不响毫不留情开除他们,这使得一些原本可以大展拳脚的优秀管理者最终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边学道听完,忽然问傅采宁:“你怎么对贝塔斯曼这么了解,简直……如数家珍。”
  傅采宁瞄了一眼边学道,说:“你要跟Fremantle—Media谈合作,任务交代下来,我们这些打工的自然要做功课,不然老板发火怎么办?”
  跟傅采宁一起回到酒店时,边学道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企业要想做得长久,四点是必须具备的——核心价值、品牌美誉、关键优势、专注领域。只要这四点能够保持住并传承下去,企业的抗打击能力会非常强。
  至于自保,一是多元化发展,二是设立海外分公司,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某一国的政治权力就没法轻易抹杀一个庞大的国际商业帝国。
  ……
  燕京时间1月22日凌晨消息:英国传媒公司Fremantle—Media周一宣布,已经与中国有道影视传媒公司签订一项多年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出资在中国沪市注册一家传媒娱乐公司,一道开发原创娱乐节目;包括双方未来几年内共同在内地举行大型节目推介会。Fremantle—Media首席执行官CécileFrot—Coutaz表示:“中国电视市场占全球电视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我们可以继续拓展和巩固在中国的市场业务。中国观众也将有机会看到我们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一流品质的节目。”
  报道一出,各方都有点蒙。
  有道影视传媒公司?
  听名字有点耳熟,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公司?竟然不声不响跟世界一流的Fremantle—Media勾搭上了。
  有道影视传媒,一夜之间名声大震。


第789章 东星卫视
  1月22日,沪市。
  位于海威路289号的东星卫视大厦,总高20层,大楼四四方方的,设计风格中规中矩。
  沪市最大的电视台和最大的传媒集团就在这座大楼里。
  上午10点40分,沪市东星传媒集团管理层接到台长李锐刚秘书电话通知,10分钟后,到16楼会议室开会。
  几个副台长和副总裁到会议室后,得知这个临时会议主要讨论25号的股权拍卖会。
  拍卖会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名单和程序不是早就已经确定了吗?
  10点50分。
  李锐刚来到会议室,坐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谁看到今天有道影视传媒和英国Fremantle—Media公司合作的报道了?”
  会议室里的十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少顷,副台长之一唐荣说:“我看到了。”
  李锐刚面无表情地说:“唐荣你说一下报道内容。”
  唐荣听了一愣,说:“台长,我就早上浏览新闻时扫了一遍,具体内容……没记住多少。”
  李锐刚说:“没关系,记住多少说多少。”
  唐荣没招了,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一边回忆一边说:“呃……全球最大的电视节目创意和制作公司之一Fremantle—Media公司跟有道集团全资子公司有道影视传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中说双方在沪市组建一个合资公司,该公司主要面向内地综艺娱乐市场……还有,这个公司内设一个人才培养部门,主要培养综艺节目的主持和幕后人才……对了,该公司节目涉及真人秀、情感类、交友类、游戏类、纪实类。”
  唐荣说完,李锐刚点点头,看向台长助理徐成功,说:“成功,说说你的想法。”
  刚40岁出头的徐成功传媒学博士毕业,国字脸,浓眉,生得相貌堂堂。
  听李台长点自己的名,徐成功放下手里的白瓷茶杯,不急不缓地说:“之前有人把有道影视传媒公司排除在竞拍名单之外,这个决定有点草率。有道影视传媒背后是有道集团,有道集团手里攥着智为微博,智为微博是什么我想不用我多说了。”
  徐成功第一句话,就肆无忌惮地把负责股权竞拍会的副台长张大雷给“点”了,会议室里一下弥漫起火药味儿。
  徐成功开炮轰张大雷是有原因的——张大雷失势了。
  张大雷一直有当台长的野心,仗着哥哥张大云是沪市副市长,最近几年张大雷私下拉了一些台里中层到小圈子里,等待时机改朝换代。
  李锐刚在市里也有靠山,倒是不怕张大雷背地里的一些小动作,可若是由着姓张的折腾,总是个隐患。
  于是,2007年11月,李锐刚向市里相关部门打了一份报告,申请沪市东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启动新一轮改革。
  李锐刚递交改革申请并不算突然。
  东星卫视成立于2003年,成立比较晚,不过财力充沛,起初是想模仿凤鸟卫视,走时政新闻路线,主打高端人群。结果走了一年没走通,转型走娱乐。
  转型娱乐,不可避免要跟芒果卫视发生碰撞。
  于是,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里,东星卫视和芒果卫视“全面开战”,两个电视台在选秀节目收视率、造星能力、宣传、挖人等方面进行明争暗斗。
  斗了三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偏偏三年里没做出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节目,东星台一线电视台地位渐渐式微。
  这个时候李锐刚提出改革申请,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
  改革嘛,跟整肃风纪差不多,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改革,哪有不动组织架构的?
  动了组织架构,哪有不动管理层的?
  动管理层,他喵的张大雷你还能欢快地蹦跶吗?
  为了显示这次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特别是避免让上级领导觉得不是真的为集团发展谋划求变,而是为了内斗争权打“改革牌”,李锐刚咬咬牙,提出了拍卖集团10%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建议。
  李锐刚以为,这个建议在市里肯定通不过,因为东星卫视这样的单位,全国各省各地都没有出售股权的先例。
  结果,李锐刚低估了沪市主要领导的魄力和开明程度,李锐刚出售集团10%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申请居然通过了。
  跟着一起通过的,还有李锐刚、徐成功和另外几个同阵营副台长一起研究出来的改革计划。
  在申请报告里,李锐刚用煽情的口吻说:“制播分离浩浩荡荡,从央视到一线卫视,再到谋求上位的二三线卫视,都被裹挟进广电传媒改革大潮。”
  “参与节目制作的玩家越来越多,传统电视台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方兴未艾的民营制作公司,资源丰富的视频类网站,制作水准较高的海外节目制作公司,甚至草根制作团队都来分一杯羹,无论自愿,还是倒逼,汇聚各方力量,‘开门办台’已是大势所趋。”
  一定角度上看,李锐刚说的不无道理。
  边学道现在所处这个时空,社会某些领域的前进步伐明显比前世要快上一点。
  于是……
  沪市东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改革大幕正式拉开了。
  改革目标:整合全台综艺娱乐制作力量,做强东星卫视。
  改革具体分为三步:
  首先,围绕做强东星卫视,集团成立新的“东星卫视中心”。组织架构上做出扁平化设计,在管理上凸显“透明、平等、沟通”等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其次,在中心内实行独立制作人制度。推行制播分离,实行项目招标制,播出部门向中心内节目创意制作人、向集团各频道公开招标,社会制作公司也可参与竞标。
  “东星卫视中心”下设22个独立制作人、4大中心、4个部门,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的制作团队,推动整个集团娱乐节目的创新发展。
  再次,内容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上都进行了创新。新的“东星卫视中心”采取闭环式内容生产系统,实行产品经理人制,和客户共同打开销售流程,进行全流程的整合。
  改革计划条条款款云遮雾罩的背后,核心是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成立“东星卫视中心”这一动作的背后,是集团在综艺娱乐方面的集中发力。
  五大机构合并后,娱乐节目的团队将达到1300人,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的制作团队,推动整个集团娱乐节目的创新发展。
  原职能部门人员,原则上按需分流至新组建的“东星卫视中心”和演艺中心,并开始竞聘上岗工作。
  然而,后面还有更狠的……


第790章 妙不可言
  后面还有更狠的……
  新旧交替,人才洗牌。
  东星卫视此次改革的一个大变化就是管理岗位大大削减。
  原来中层干部有30多人,现在只有一半的岗位。
  1000多人的队伍,只有7个领导,而7个领导还兼下面的7个部门的一把手,7个部门当中也只有2个副总。
  那么,多下来的干部去哪儿?
  李锐刚给出的建议是:“鼓励他们到一线去,充实生产制作力量,竞聘独立制作人。”
  设计这个“独立制作人”岗位,李锐刚和徐成功下了大功夫。
  在新岗位设定里,“东星卫视中心”的独立制作人拥有六大权力——创意自主权、项目竞标权、团队组建权、经费支配权、收益分享权、资源使用权。独立制作人这个岗位,涉及人、财、物,包括内部资源、激励机制等,不仅台里原有的做管理的领导,而且曾经在制作一线的人,甚至包括外面的团队都可以“举手”竞聘。
  岗位设定里还描述:台领导班子通过的激励机制对独立制作人颇有吸引力,即全成本核算以后的超额利润部分要给予团队分享,激励程度将不亚于体制外。
  描述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事情是明摆着的……
  李锐刚的改革申请在市里获得通过,就意味着李锐刚的位置更稳了。因为既然认可李锐刚的改革思路,就没有换一个人执行改革计划的道理。
  所以,张大雷和他的小圈子,最好的归宿,只剩竞聘独立制作人了。
  这就是斗争。
  借大势、用阳谋的李锐刚大获全胜。
  ……
  内部斗争获胜了,但李锐刚肩上的压力不小。
  改革申请递上去,领导全都认可。
  认可代表着信任,李锐刚如果辜负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等待他的只有退居二线。
  在广电传媒圈子里浸淫半辈子,李锐刚是个懂行的领导。
  他心里清楚,把体制内的团队扔到市场上,一个避不开的现实是,年轻团队在节目创意、招商能力、寻找项目、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全都有待提升,一旦和社会公司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生存能力不够。
  那么……
  如果形式上的整合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内容提升,那就是一个花架子。
  弄出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