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瑶给陆湛打电话没打通,就打到了许杨的手机上。
最近顾瑶忙得很,行程已经安排到了年底。在公司的咖位,也是直线上升,只等有了作品,就能名正言顺的做公司的一姐。
刘知味导演的剧,是顾瑶的第一部戏,所以顾瑶很重视。
确定了播出时间后,她第一时间通知了所有亲朋好友,让大家星期一晚上锁定辣椒台看剧。
许杨接受了这个重任,还答应要在网播平台贡献播放率。
他想到周晨公司人多,叫周晨发动发动人,贡献点力量。
周晨说道:“我们公司员工,天天加班,根本没办法贡献收视率。而且员工私人时间怎么安排,我也不好干涉。不过我会发朋友圈,帮忙宣传一波。”
“多谢了。等十月份市场开通,我让高新多给你留点酒水。”
周晨大喜过望,“太谢谢了。玉泉山十八度酒,我可是馋了很久。上次喝过一次,就一直念念不忘。”
“知道你馋,我也馋。谁让高新对酒坊严防死守,不到时间谁都不准开坛。”
天气越发的热。
网络上,媒体上,已经将焦点从终止灵气复苏的大讨论,转为晒烧烤,晒海滨浴场下饺子,晒游泳池下饺子,晒水上乐园下饺子,晒电费,晒车盖煎鸡蛋,烤五花肉。
网友们就是如此机智,各种花式调侃这糟心的天气。
这其中也少不了有人被热死的新闻。
大家唏嘘感慨一番,接着又继续花式晒。不如此我调侃,这狗日的日子没法过啊。
太热了。热到许多地方出现了旱灾,土地干裂,庄稼死光光。
去年的冰灾,今年的旱灾。
天灾持续上演,而且是全球范围内的天灾,粮食注定大规模减产。
农贸市场,蔬菜水果,禽蛋,猪肉,全部应声而涨。
大家纷纷调侃,这年头吃得起肉,却吃不起菜。
菜比肉贵的模式,正式开演。太心塞了。
不光是这些涨价,方便面,饼干,面包,蛋糕,各类小零食,也都全线上涨这。
这一波涨价,很快波及到街边餐馆。
大餐馆,小餐馆,也都纷纷调价。
以前去吃牛肉面,老板是舍不得放牛肉。
如今去吃牛肉面,老板既舍不得放牛肉,也舍不得放青菜。甚至就连面条,好吧,要是老板连面条都舍不得放,也别叫牛肉面了。
物价全线上涨,连房价和房租也来凑热闹。
什么都涨价,唯独工资不涨。
网友们全都上网叫苦。
“以前午餐张吃碗牛肉面,还能加个卤鸡蛋。现在只配只一碗牛肉面。”
“你还吃得起牛肉面,我只能吃素面。”
“我只配吃馒头包子。”
“物价太贵了,一个月收入两万,感觉都不够花。昨晚上吃过晚饭全家出门散步,顺便去蛋糕店买点面包,小孩子喜欢吃。过去那种长条形甜酱面包,一个包装六条,只要12块。现在要18块。过去只要15块的那种很小的蓝莓蛋糕,现在要22块。随便买了点东西,一算账,轻松破百。”
“这算什么。我昨天下班顺路买了四个桃子,二十五块。我的晚饭才十二块钱。感觉再这么下去,我连水果都吃不起了。”
“你至少有四个桃子,我只有一把青菜,不到一斤,二十块。厉害吧。”
“物价涨得特猛,靠我自己的工资,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感谢我的爸妈,让我有机会啃老。”
“同感谢我的爸妈,攒了房,攒了钱,还有车,让我不用为房子车子发愁。每天吃单位食堂,工资基本够花。”
“羡慕你们能啃老的人。我没老啃,反而还要被父母啃。最近天天失眠,一直到凌晨四五点才能睡着。早上八点钟就要爬起来上班。天天掉头发,我才二十八岁,已经有了秃头的趋势。”
“最近失业,有房贷,一个月要还四千五。一个月了工作还没着落,虽然有一点存款,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我内心特别焦虑,愁得头发都白了。”
“我们公司八零后的部门经理,被九零后的副总骂成狗,他是一句话都不敢吭。换了我,老子早就不干了。后来听别人说才知道八零后的部门经理有房贷,车贷,还生了二胎,所以没底气说一句老子不干了。哎,希望十年后我能实现财务自由。”
“我感觉我这辈子都没机会实现财务自由。除非有一天,我的豪门生父来找我,告诉我,我现在的父母是养父母,我其实是隐藏在民间的富二代。”
“物价真是丧心病狂啊,更丧心病狂的是房价特么的也在涨。我看中一个楼盘,二手房,年初两万五一平,我嫌贵没买。结果人家现在涨到两万八一平。老子的首付款,现在连首付手付不起了。”
“羡慕早几年买房的人。更羡慕生来就有房子的人,还羡慕家里有数套房子的人。我怎么没投个好胎。”
“想投好胎,下辈子吧。”
第785章 无形好处
网友们在网络上的抱怨,一切一切,全都汇聚成一个问题,灵气复苏是人类的灾难吗?
问题从高温到物价,又回到了原点。
自从灵气复苏以来,网友们都说,整个社会,从蚊子到飞机大炮,都在全面大跃进。
再这样下去,普通人真的没办法活了。
官府也是压力山大。
上面在扯皮,地方上也难办。
只能一面救灾,一面安抚。
网路媒体,电视媒体,纸质媒体,也都需要统一声音。
各种大片轮番上映,冷气开得足足的,让民众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消磨打发整个下午,亦或是整个晚上。
以至于全行业都在叫苦的时候,电影票房一枝独秀,节节攀升。
难怪都说经济不好的时候,文娱产业就会特别繁荣。
大家兜里没了钱,不能像过去一样随意吃吃喝喝,也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电影,看小说成了一种成本低廉的娱乐消费方式,替代了过去的吃喝和旅游。
同时火爆的还有近郊游。
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开车到五十公里外的乡村来个农家乐嘛。平均一个人花费几十块钱,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情况。
很多人叫着经济不行,生意难做,收入锐减。一边又有人说今年生意大好,比去年翻了多少番。
不过某个产业的繁荣,无法代替整个经济行情。
只能说,这一波红利,还有有人吃到了。
反正文娱产业,是越来越红火。
很多年轻人,网红,都想往这个圈子里面钻,赚一把快钱。
即便赚不到快钱,也比打工强多了。
顾瑶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开播,收视率很不错,长期稳居第二第三,偶尔还能蹿升到第一。
顾瑶扮演的角色,在第三集出现。
刘知味这个导演调教演员的演技还是可以的,充分发掘了顾瑶的潜能,而且顾瑶的角色基本上算是本色演出。
所以她的戏份一出来,评价基本上都还不错,看了不出戏。角色设定虽说有些讨打,却顺利地让观众记住了她那张脸,好歹是混了个脸熟。
顾瑶的高中同学,得知她做了演员,都在群里面各种议论纷纷。
说顾瑶赚大钱了,又说顾瑶傍上了导演。
各种说法都有,顾瑶都不予理会。
还有一小部分人,找上顾瑶,让顾瑶介绍机会,也想进圈子当演员。
演员赚得多啊。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一般的工作连生活都成问题,更别提买房了。
靠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买房,只能啃老。
前提还得有老可啃。
顾瑶对于这些请求,一律给予统一答复,想演戏,先去专业学校读一年两年,有了演技后再说演戏的事情。
不是每个人都像她有个好表哥,误打误撞就进了圈。刘知味导演看在陆湛的份上,也乐意调教她,给她机会让她慢慢适应。
换做其他没有关系的新人,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说不定角色都被换了。
因为顾瑶这番不太近人情的回复,她被同学们冠上发达了就不认老同学,市侩,等等名声。
顾瑶真不在意,她现在太忙了。
忙着拍摄她的第一部一番主演的偶像剧。
电视剧播出后,刘知味导演还特意跑到玉泉山送礼。
结果连陆湛的影子都没见着,三言两语就被许杨给打发了。
刘知味难得来一趟,哪里肯轻易下山。
他拉着许杨,问道:“道友,有兴趣拍电影吗?”
“谁和你是道友啊。拍什么电影?没听说总局的规定,修炼人员不经允许,不得从事影视行业吗?知不知道我们这张脸多珍贵,岂能轻易曝光在人前。”
“是是是,道友说的对。不过道友要是想拍电影,打个申请,特调局那边没道理不同意,对不对?再说了,我们的电影也是响应朝廷号召,宣传传统仙侠文化,绝非粗制滥造骗钱的。”
许杨盯着刘知味,“你原本是不是想让我家小老板出镜?见不到我家小老板,于是就把主意打到我头上?”
刘知味尴尬一笑,“项目不等人,项目不等人。还请道友见谅。当然,我绝没有任何不敬。”
许杨呵呵冷笑一声,“你请我拍戏,能出多少钱?”
刘知味一听,有门。
他忙说道:“你的戏份主要是武戏,虽然你在演戏方面是新人,但是你身份不一般。我给你这么多,怎么样?这绝对是市场顶格价。”
刘知味竖起三根手指头。
许杨问道:“三百万?不去。”
为了区区三百万下山拍戏,他有病啊。
随便卖几颗灵石,几百万就落兜里了,他何必去吃拍戏的苦,就为了三百万。
许杨要走,刘知味急了,拉着他,“好商量,好商量,一切都好商量。”
许杨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什么好商量的。我家小老板不在,礼物留下,你就请回吧。”
“等等,我……”
“你再不走,我赶人了啊!要找人拍戏,你找道院去。”
许杨脸一板,看着还是很吓人的。
刘知味讪讪然,“那,那我下山了。等陆先生回来后,我再来拜访。”
“别来拜访。没听见消息吗,从今以后玉泉山前后山常年封山,等闲人等别上山。”
“是是是,来之前我一定提前打电话。”
牛头不对马嘴,将许杨气坏了。
刘知味是装傻吧。
结果刘知味这开着车一溜烟地跑了。
下山的路上,他就琢磨着,还是要从顾瑶身上下手。先同顾瑶打好关系,才好进一步。
刘知味哪里是真想请许杨拍电影啊,许杨这类祖宗,他可伺候不起。
他就是想找个机会,拉近同玉泉山的关系。
玉泉山的大名,如雷贯耳。
已经形成了一张犹如龙虎山,少林寺之类的名片。
而且人家比这些寺,这些道更牛逼。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风范。
好不容易和高人有了接触,联系,能让时间冲淡这种联系吗?
当然不能。
关系,关系,有来有往才叫关系。
说白了,刘知味就是想维护一下自己同玉泉山的关系。
别的不说,他往人前一说,我和玉泉山的某某认识,还一起喝过茶吃过饭,说出去多牛逼啊。
无形中,就拔高了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
这就叫无形的好处。
第786章 讨债
秋去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