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的它们,实在是太饿太饿,仿佛这辈子都没有吃饱过。
总是吃着不合适的食物,让稻种越来越郁卒,越来越颓败。它们不得不用自身的灵气来温养自身,只是这样一来,自身的灵气也变得越来越少,最后沦为普通的稻种。
甚至连普通的稻种都不如。
普通的稻种至少能适应一切化肥农药,各种水质。
而它们,只是一群辣鸡。没了灵气,农药化肥各种水,对它们来说简直堪比毒药。
陆湛露出了笑容,他终于找到了这些稻种灵气渐失的症结。真是满有成就感。
一天一夜,经过陆湛双手淬炼,稻种重新焕发生机。一个个生龙活虎,恨不得立马就去田里生根发芽。
陆湛停下双手,长吸一口气,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木桶里的稻种,一粒粒看起来十分饱满,而且可爱。
“喵呜……”
棉花跳上水桶,舔舔嘴唇,想吃。
陆湛笑了起来,摸摸棉花的头,“这是种子,可不能吃。”
棉花回头看着陆湛,一脸软萌。
陆湛爸爸,本喵饿了。
“汪汪……”
本汪也饿了。
除了棉花和葫芦娃,陆树也来凑热闹,垂下枝头,告诉陆湛他也饿了。一天没吃灵石,快馋死他了。
这么馋,他都没偷吃,他真是一颗最棒的树,最有信用的树。
陆湛笑了起来,“都等着,我去给你们拿灵石。”
一听有灵石吃,陆树高兴地左摇右晃。
陆湛提着一袋灵石出来,葫芦娃一颗,棉花一颗,陆树十五颗。
吭哧,吭哧,一会的功夫,陆树就把灵石吃完了。
味道都没仔细尝,灵石就没了,好心酸。
陆湛爸爸,本树还想吃灵石。
陆湛拍拍陆树,“吸收了那么多灵气,又吃了十五颗灵石,够了。先消化消化,明天我们继续。”
陆树耷拉着头,对吃的渴望,所有人都理解不了。没有灵石吃,他只好和葫芦娃一起玩。
陆湛起身,前往厨房。
他又给几个老农打电话,叫他们再准备一块育苗田,只施农家肥,氮素化肥统统不用。
老农接到电话,有点懵。
“陆老板,你准备了多少种子?”
陆湛说道:“和上次一样,够十亩稻田的种子。”
“可是不用化肥,这田肥不起来啊。陆老板,你听我们的,该用的化肥还是要用,不能为了一点钱,把化肥钱给省下来。你省这点钱,水稻长不好,会损失更多的钱。”
陆湛笑了笑,语气坚决地说道:“按照我说的做,这部分稻种,全程只用农家肥,不用任何化肥农药。记住了吗?”
老农觉着可惜,又觉着浪费,“陆老板,你再考虑考虑吧。你那样做,可种不出好水稻。”
“不用担心,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办好了,有奖金。”
一听有奖金,老农妥协了。心里头则在吐槽陆湛,城里头的小伙子,总是想一出是一出。过几个月,有他后悔的时候。到时候就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会不会吃亏,现在谁说都不算。
等育苗田弄好后,陆湛亲自下田,手里提着装着稻种的木桶,将稻种均匀地洒在育苗田里面。
老农们跟在旁边,小声嘀咕,“这种子看起来比之前那一批更好。”
“是比之前那批更好。这是新出来的种子吗?”
“不清楚。”
老农们干脆问陆湛,“陆老板,这是什么新品种?”
陆湛笑道:“这和前面那些种子是一批,不是什么新品种。”
“怎么看起来,比前面那些种子更好。”
陆湛说道:“因为这些种子经过特殊加工。”
老农们不懂什么特殊加工,听起来高大上,却觉着陆老板玩的新玩意不太靠谱。
种子种下,之后就得看天吃饭。
山上的茶树种子出了芽,长势喜人。
陆湛上山走了一圈,浇了灵泉水。还叮嘱陆树,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好好照顾这些茶树。
以后能不能喝到顶级的茶,全指望这些茶树。
陆树摇头晃脑,保证完成任务。
中庭里的小白菜,陆湛已经吃了一顿。
自家种的小白菜,吃起来就是比菜市场买来的要香。
还剩了点白菜,陆湛剁了它,又剁了点新鲜猪肉。将白菜和猪肉搅拌在一起,做了个白菜猪肉馅,包饺子吃。
饺子意外的受欢迎,光是葫芦娃就吃了两盘,三十几个饺子。
棉花也吃了一大盘,足有十几个饺子。
陆湛夹起一块饺子,蘸了醋,够酸够味,好吃!
他突然想起,他和薛燃开的吃醋玩笑,那一次没吃上饺子。这回有饺子,只可惜薛燃不在,回京城去了。
黑客和小肥也不在,这一回它们要长久出差。好在每天都有灵石供应,勉强满足了这两只躁动的胃。
吃不了陆湛爸爸亲手做的饭菜,差评!
第368章 拆迁
“喂……喂喂……所有村民十点半到村委会开会,重复一遍,所有村民十点半到村委会开会。喂,听得到吗?喂喂……”
小河沟村的大喇叭,在新年后第一次响起。
村民们望着喇叭方向,开会?开什么会,也不说清楚。
村长办事真是越来越不靠谱。
村民们正吐槽着,大喇叭再一次响起来,“喂喂……有声音吗,能不能听见?这次开会主要讨论拆迁补偿,请大家相互转告。”
要拆迁啦?
补偿多少钱?
村民们顿时激动起来。
比任何一次开会都要积极,拖老带小,全家出动往村委会赶去。
还没到十点半,百分之九十的村民就已经赶到了村委会小礼堂。剩下的百分之十,都在外面。接到了消息,这会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椅子不够坐,大家就挤一挤。挤不下,那就从家里面拿来小板凳,排排坐。
会议还没开始,村民们七嘴八舌自己议论起来。
“玉泉山后山要开发了吗?”
“没听说啊!”
“那怎么突然说要拆迁。”
“谁知道。反正拆迁就是好。”
“拆迁补偿,是补偿房子还是补偿钱?”
“我要房子。现在房价贵,等补偿款拿到手的时候,不知道房价涨了多少。别到时候那点钱连一套房子都买不下来。”
“哎呀,狗日的,要拆迁也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再往上修两层,多补点钱给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拆迁,现在修来得及吗?”
“我家院子不知道算不算面积。不算面积,也得补点钱给我。”
“美得你们!”
“喂喂喂……”村里面几个头头脑脑都坐在主席台上,村长敲打着话筒,“喂,都听得见吗?”
“听得见!”村民们齐声高喊。
村长乐了,“大家精神都很饱满,不错不错。人都到齐了吗?我先点个名,点到谁就喊一声到。咳咳,开始了……”
小河沟村一片热闹景象。
拆迁补偿的消息,瞬间撬动了这个安静了几十年的小村子。
每个人都躁动起来,大家一见面,开口就是拆迁。出门上街,说的还是拆迁。
每户人家都关着门打着自家的小算盘。要怎么拆,怎么迁,才能让自家利益最大化。
按人头,那就把去年刚嫁出去的闺女的户口迁回来。
老爷子有话讲,把孙女户口迁回来,也得把老闺女的户口迁回来。
儿子儿媳顿时不答应了。
用脚趾头想都想得到,肯定是大姐(大姑姐)给老头打电话,出的馊主意。都嫁出去几十年,这个时候把户口迁回来,要脸吗?
孝敬老头子的时候没见到人,有好处的时候,动作比谁都快。
按人头拆迁,这一家子非得打生打死。血缘亲情,最后反目成仇。
权衡利弊,那就按房子面积拆迁。
堂屋,厨房,厕所,楼上楼下四间卧室,外加猪圈,还有院坝。
“猪圈算面积吗?”
“他敢不算面积。”
“今天开会说了,村委会做不了主。每家多少面积,会有专业机构测量。”
“我管他谁来测量。总之,我家猪圈必须算面积。不给我算面积,老子就去村委会天天闹。”
逛吃,逛吃,逛吃……
谁家的拖拉机在扰民。
打开院门一看,狗日的,隔壁陈老二家正在运砖头,抢建房子。
妈的,这小子脑子倒是灵活,赶在测量机构来之前先往上修一层。
“我们要不要也修一层?”
“修,当然要修。”
和尚摸得,道士也摸得。
陈老二能抢建,他家也能抢建。
只需一个下午,小河沟村就变成了大工地。周围的有名有姓的建筑工人被抢一空。
建筑工人不够用,那就自家人上阵。
自家人不够用,技术也不过关,房子还没抢建好,先出了事故。
于是就有人提议,“最近山上不是有很多工人吗?我们和山上也算是领里关系,请山上让几个工人出来就行了。”
“你能上山?”
“嘿,怎么不能上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就不信上不了山。”
村民们一听,觉着这办法可行。于是好几个人约在一起上山。
这几个村民,并没有顺利上山。走到半路,就被障眼法给挡了回来。
不过他们遇到了下山的工人。工人们说,不能带他们上山,但是可以帮他们传话。
陆湛正蹲在田坎上,趁着太阳好,老农们掀开地膜。
稻种已经出苗,有的两叶,有的三叶。
后面一批,明显比前面一批更茁壮。
老农们暗叹,陆老板的特殊加工,貌似还真有点用。至少出的苗很好。
陆湛问道:“什么时候栽秧?”
老农们经验丰富,“再等三四天,等出到四叶的时候,就可以栽秧。”
绿油油的稻苗,密密麻麻,很是喜人。
栽秧和插秧,准确来说,是两个步骤。
栽秧,是稻种出苗后移栽。
插秧,是等稻苗长到一尺来高的时候,再移栽到数十亩稻田里。
他正和老农们聊着天,几个工人找了过来。
“陆老板,山下村民让我们带话,他们想让你出几个人,帮他们盖房子。”
陆湛挺好奇,“村子里盖房子,请不到人吗?”
周围邻里,总能找到几个泥瓦匠。
“不是的。山下小河沟村要拆迁,现在全村的人都在抢建房子。想赶在测量单位到来之前,抢建一层,好多分一套房。”
陆湛挑眉,这还真是有神州特色的拆迁。
他问道:“山下村民让我出人,有说报酬吗?”
“没说。”
陆湛说道:“告诉他们,要是他们能出两倍的报酬,我就让你们去。”
“谢谢陆老板。”
工人们都知道,陆老板是在替他们争取好处。
这些村民抢建房子,正是往外撒钱的时候。不趁机多要点报酬,他们还当抢建房子多容易。
几个工人兴高采烈的下了山,找村民们谈报酬。
几个老农一脸羡慕,不是羡慕那几个工人,而是羡慕小河沟村能拆迁。
“拆迁这种好事,怕是一辈子都轮不到我们那地方。”
几个老农都住在极为偏僻的小山村。
这辈子,除非遇到了修路,诸如修铁路,修高速公路之类的机会,恰好都从他们村子里经过,否则别想着拆迁。
第369章 车祸
数千里之外的西北乡间,一条盘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