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主席先生请坐!”
达尔文连忙邀请安毅坐下,随后道:“我们正在讨论欧洲局势。欧洲形势一日三变,德国国内的宣传机器正在高速开动,入侵波兰的战斗随时都有可能打响,而我们与苏联的谈判陷入僵局。我和贝尔先生的分歧在于:贝尔先生认为,在法国及大英帝国政府多次表示将信守对波兰的保证的情况下,德国人必将顾虑重重,未必就敢动手,而我则认定以希特勒的狂傲,必定孤注一掷,战争极有可能在近期爆发,甚至有可能是明天、后天!”
安毅问道:“不知道贵国和法国有无具体针对德国入侵波兰的应急预案?”
达尔文摇摇头:“很遗憾,帝国只是加强了海上力量,而陆上部队大量被牵制在亚洲,暂时没有计划!”
贝尔道:“我国倒是对此展开多次讨论,二十三日,国防委员会在巴黎举行会议,达拉第总理、外交和国防部长乔治。博内、海军部长赛扎尔。康潘希、空军部长居伊。拉。尚布尔、海军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空军司令维勒明将军、陆军参谋长科尔森将军和参谋总长甘默林将军列席会议。
“甘默林将军和达尔朗将军表示:陆军和海军已经准备就绪,战争初期,我们对抵抗德国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由于总动员的进行,我们将在边境线上拖住大量德**队,会给波兰减轻压力。只要波兰能够坚持半年时间,我们就可以积蓄兵力进攻德国,重演上次欧战的一幕。”
安毅笑着问道:“不知道两位大使先生考虑过没有,若是德国和苏联签订了秘密盟约,波兰同时遭到两个大国的进攻,那时候该怎么办?”
贝尔震惊地与达尔文对视一眼,贝尔有些急切地说道:“主席先生,我知道贵国和贵国的盟友远东共和国正在与苏军激战,难道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安毅摇摇头:“很遗憾,这只是针对远东军和苏军的作战情况得出的正常判断,苏军动员了近五百万军队,但是投入东线不到一半,其余的到哪里去了呢?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其他书友正常看:!若是德国和苏联结成了同盟,那对英国和法国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
贝尔苦笑起来。德国和苏联签订秘密盟约一事,英法也有此推测,但两国驻莫斯科大使在探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口气时,得到的是模棱两可的答复,路透社和哈瓦斯通讯社也曾向苏联官方寻求答案,均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方面展开秘密洽谈。
达尔文道:“谢谢主席先生的关心,到曼谷后我会把主席先生的提醒,通过电波及时转交内阁和首相。这次曼谷动乱,若非贵方果断救助,还不知道有多少英国公民会死于暴乱,对此大英帝国铭记于心,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请尽管开口。”
“举手之劳,无须挂齿!”
安毅摆摆手,微笑着说:“我只有一个请求,未来欧洲爆发战争后,若是贵国的工业设施需要转移,请务必考虑南华。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修通南华与暹罗的铁路,与现在暹罗的铁路网络相连。未来我们准备在马来半岛西部地区建设一个优良的深水海港,与我们的铁路网络连接,这样无需穿越马六甲海峡,盟国就可以在印度洋地区得到南华和暹罗的战略物资。”
达尔文自然知道安毅言下未尽之意,不过此时欧洲战云密布,英国又深陷殖民地的战争中,根本无暇顾及暹罗,况且在东南亚给日本人树立一个敌人,这符合英国的战略,因此并未出言批驳。
而贝尔就更没有必要反对了,法国现在正与南华做军火交易,首批交货的坦克和战机,深受法军空军和陆军将士欢迎,法国现在在东南亚已经没有殖民地,与南华之间不存在利益纠葛,于是也笑了笑,表示赞同。
安毅见状大喜,四国中英法都对南华占领暹罗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再加上德国一直以来的示好,哪怕美国人反对,也无法改变大势,这样只待欧洲战火爆发,即可把暹罗以公投的方式并入南华。
第一六六一章 波德开战
第一六六一章波德开战
八月二十九日,就在南华政府发行的债券在美国销售大获成功之际,德国政府于柏林时间中午十二点中断了同外界联系的无线电、电报和电话通讯,而在此前一天,最后一批法国和英国的记者和非公职的平民已经匆忙撤往最近的边界,同时,德国外交部打电报给驻波兰、法国和英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要求让德国公民以最快的方式离开,书迷们还喜欢看:。
德国的突然的电讯管制,引发全世界的恐慌,法国政府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机立断发布了总动员令,宣布前线防务和马其诺防线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同时征召法国和殖民地青年入伍,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军队服役人数由一百九十万扩充到三百万,其中两百五十万为陆军,以对抗德国有可能对波兰发起的进攻。
下午两点,英国驻柏林大使乘飞机到贝希特斯加登,交给希特勒一封张伯伦的信,信中英国首相断然声称,大不列颠将以“它所拥有的一切力量”,履行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希特勒愤怒地咆哮,回答说如果英国敢于向德国宣战,就会发现德国“有所准备并且坚定不移”,希特勒还说“我已经四十九岁了,我宁愿现在打仗,不要在五十五岁或者六十岁去打。”
不过,就本心而言,希特勒对于英法的威胁还是相当忌惮的,毕竟上次欧战德国就输在东西两线同时开战上,此次之所以突然中断电讯联系,为的就是试探英、法两国会有什么反应。
希特勒于当天晚上赶回柏林,第一时间召见法国大使,试图最后一次劝说法国和英国不要介入对波兰的战争,法国大使库隆德以最严肃的态度向希特勒表明,如果德国进攻波兰,会发现法国“将以它的全部力量同波兰一起战斗”,其他书友正常看:。两小时后,法国总理达拉第通过广播向全体法国公民发表演说,重申如果波兰遭到袭击,法国将履行它承担的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对波兰动手,德国就将与英法进入战争状态,希特勒顿时陷入艰难的选择中。为了缓解与英、法两国的对峙,希特勒临时改变主张,要求从波兰获得但泽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使得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连接在一起,这些地方可以进行公投来决定最终归属,这样英国有可能会接受,波兰肯定不会允许,两者间就会出现矛盾,就给张伯伦一个借口,让他可以摆脱对波兰的保证。
至于法国,希特勒认为法国会跟着英国走,就像从1936年莱茵兰事变危机以来一直跟着做的那样,毕竟在法国国内,许多人向政府提出抗议,反对战争。
此前,“民主联盟”领袖、曾出任总理和外交部长的弗朗丹到陆军部见达拉第,请求他不要把法国拖到战争,弗朗丹宣称,他是由他政界的朋友们授权,告诉总理全力支持妥协政策,以避免战争。同是这天早上,保皇党的《法兰西行动报》用头版头条刊登了夏尔。莫拉斯的社论。这位作者和这张报纸在陆军和海军军官中有着广大的读者,社论说英国人和犹太人正在把法国推向战争,那些主张强硬的内阁成员被描绘成“热衷于破坏世界和平的欧洲人小集团”。
由于二十九日带给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怖太深刻了,英国和法国境内的和平主义者迅速增多,呼唤妥协的调门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这给希特勒带去了新的希望。
三十日凌晨一点,希特勒召见英国大使内维尔。亨德森,表示为了使英国政府满意,德国同意与波兰人展开谈判,但波兰政府必须派一个全权特使到德国,而且必须在次日下午六点前到达。
法国外交兼国防部长博内立即打电报给法国驻华沙大使,催促波兰政府立即同意。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前车之鉴,波兰政府没有退缩,于三十日中午宣布了总动员,书迷们还喜欢看:。由于波兰的拒不合作态度,三十一日,德国再次中断了与外界的电讯联系。
在这两日,纳粹的宣传机器全力开动,德国报纸、电台、通讯社连篇累牍地宣布“华沙扬言要轰炸但泽!”“极度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三十一日上午《柏林日报》的头版头条是:“波兰完全陷于骚乱中,日耳曼人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推进到了德国国境边缘。”《十二点钟报》标题是:“这样的玩火行动太过分了,三架德国客机受到波兰人的射击,走廊地带许多日尔曼人农舍成了一片火海!”《人民观察家报》的通栏标题是:“波兰全境均处于战争狂热中!150万人已经动员!军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整个欧洲再次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恐怖气氛,罗马教皇、美国总统罗斯福、比利时国王、荷兰女王一起发出呼吁,德国要保持冷静,否则新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三十一日晚上六点,希特勒签发了一号作战命令:现在用和平方式处理东部国境上德国所不能容忍的局势的政治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我决定用武力解决。对波兰的进攻,将按照白色方案所规定的准备工作进行!进攻时间为九月一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
当夜幕笼罩欧洲大地的时候,150万德**队开始进入波兰边境的前沿地带,只等佛晓出击,这时所有德国电台都广播了希特勒的讲话。希特勒称他如何善意地向波兰提出“和平建议”,这个建议如何诚恳,如何公道和切实可行,但被波兰“粗暴地拒绝”了。与此同时,一支党卫队伪装成波兰军队,向德国发起进攻,于是这个“以牙还牙”、“以武力回敬武力”的战争便开始了。
九月一日破晓,德**队大举越过波兰国境,分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国的机群吼叫这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城市。几分钟后,这些飞机就让波兰人不分军民,第一次尝到了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
上午十点,希特勒没有穿褐色的纳粹党制服,而是穿了一身军灰色西服,坐车前往克洛尔歌剧院,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国会会议,其他书友正常看:。由于国会是临时召开的,许多不在柏林的议员无法参加,便由希特勒和戈林的卫队里的党卫队员顶替他们,扮演议员的角色,同意对波兰宣战。
希特勒宣布德国对波兰宣战演讲在国会里引起雷鸣般的掌声,在外交官的包厢里,日本大使一个劲地鼓掌。会议的最后,议员们同希特勒和戈林的保镖们一起,从座位上站起,会议主席戈林宣布“一致通过”。
这一天时值星期四,上午的柏林一片平静,尽管广播和晨报号外相继传来重要消息,但街上的行人对此却非常冷淡,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上次欧战德国战败后的悲惨遭遇,对未来充满了担忧。而在遥远的东方,此时已经是下午,欧洲战起的消息,让安家军上下群情振奋。
曼谷,大王宫。
这座暹罗王室的宫殿,背依湄南河,基本都是佛塔式或大王冠形状的古建筑。宫殿主体呈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屋顶上的三座佛塔直插云天,具有典型的暹族特色。整个建筑群,以白色为基调,四周筑有白色宫墙,期间散落着阿玛林宫、节基宫、律实宫和玉佛寺等建筑。
安毅与路程光并肩而行,一边欣赏充满暹罗风格的建筑、装潢和园林,一边谈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