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做贵女做谋士-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兰朝眼中笑意加深,用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道:“但只帮你一个人挡。”
  顾小楼仰起头,飞快地看了纳兰朝一眼,转移话题道:“王爷,这里日头有点大,我们到葡萄架那边如何?”
  纳兰朝却未动脚步,而是举起左手遮在了顾小楼额前,问:“这样呢?”
  顾小楼嘴硬道:“还是晃??????”
  纳兰朝笑眼一眯,看出了顾小楼语间,顾左右而言它的躲闪之意,忽捉狭似的,竟是倾身朝她的方向倒了过来。
  顾小楼杏眸圆睁,登时被惊得几乎快要跳起来,纳兰朝见此方才收身,笑容中还带出几分好看的邪气来……


第60章 
  “不管你今日为何而来,你能想到我,我都很高兴!”
  顾小楼闻言,侧首看了纳兰朝一眼,见他果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不禁想起了二人初遇时,对方故意从胡府侍卫跟前经过,导致她一出浴房就被胡家兄妹抓去的事儿……
  纳兰朝这人只是表面看着不动声色,实际上坑起人来绝不手软,哪怕时至今日,她仍不敢被他表面的样子迷惑,于是道:“王爷若是高兴,那民女的事想必也好办不少,既得了好处,那自然是王爷开心怎么想,就是怎么回事儿……”
  “哦?不过那要看是为谁所求,求的又是什么事了。若是与成王兄妹有关,那即便是你来,我也不会放水的!”
  “如果是合作呢?”
  纳兰朝长眉微挑,道出一句:“说来听听。”
  “还记得在西北时,王爷曾同我说起过,京中有支很强大的力量在暗中搅风弄雨。事实上,这些年来从西北到胡广、再到京城,他们从未曾停止过行动,甚而今日的东宫之祸,也有他们的手笔在。如果我们能同在西北时那样金诚合作,联手将此人揪出,对双方而言都是除掉了一个□□烦!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顾小楼开门见山道。
  纳兰朝面色无波,显然对她的话毫不意外,同样直言道:“如果给太子想除掉之人排个序,成王排第二则无人能排第一,成王应该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今日你到这里的事,成王并不知道是吗?”
  “王爷聪警,我今日到此确是临时起意,不过我有把握可以说服成王。但太子殿下若是始终将成王当作最亟待解决的那个,恐会忽视一个更可怕的对手!
  ”
  “你怎么说服成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太子而言,亦如是!”
  “与敌人做交易可不是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而现在的东宫,最忌讳的就是风险二字……”
  “世事无绝对,王爷不妨再多考虑一阵。”
  纳兰朝望着顾小楼炯炯有神的双目,答了声好,忽又道:“你喜欢吃什么?”
  “嗯?”
  话题转的太快,顾小楼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本王叫厨房去准备。”
  顾小楼还未答应今日在雍王府用饭,纳兰朝已经直接替她做了决定。
  “王爷,我……”
  “你可否记着,你还欠本王一顿饭?”
  经纳兰朝这一提醒,顾小楼忽然记起,当初她与云丞宣从一间酒楼出来时遇到了纳兰朝,出于客套说了句改日请他吃饭,然后就一直欠到了现在,纳兰朝的记性真是不错……
  想到这里,顾小楼拆穿道:“但这是我欠王爷的,还应当由我请王爷才是!”
  “那今日便当我回请了,想吃什么?”
  纳兰朝不给她一点拒绝的机会。
  见此,顾小楼只好妥协道:“我不挑食,王爷府上的厨子擅长做什么便吃什么就是。”
  “我府上厨子擅长的,可都是我喜欢。”
  “那便按王爷的口味来,说实话,其实我是想不到吃什么,王爷就叫我偷个懒儿罢!”
  纳兰朝闻言笑看她一眼,道:“好!”
  转眼二人已到了葡萄架前,顾小楼见这里不像是主人所居的客院,便好奇地问道:“王爷这间院子倒是建得别致,只我瞧着,这制式怎么仿是同宫里的样子有些相似呢?”
  “你没看错,这里是我仿造颐华宫所建的,那里是我母妃生前所居的宫殿。”纳兰朝神情自然,脸上并不见感怀伤情之色。
  雍王的生母庄妃,在元庆帝的妃嫔中,算是较为默默无闻的那一类。
  顾小楼只知她出身本朝五大世家之一的荥阳郑氏,且是嫡支一脉,其它的就未曾听闻。
  此时见纳兰朝谈起其生母,她也只饶有兴趣地静静听着,并未接话。
  纳兰朝却突然打开了话篓子,开始回忆了起来:
  “我母妃是个很温柔很有趣的女子,她出身名门,身上却不见世族那些繁琐刻板的规矩。她通晓琴棋书画,却并不爱那些,反倒喜欢种植瓜果蔬菜。还记得小时候,每次我自文华殿下学回颐华宫时,不是瞧见她拿着锄头在院子里翻土,便是提着水壶满院子溜达??????”言谈间,神色是他平日少见的轻松。
  纳兰朝的气场虽很强大,但他并非是那种不苟言笑不怒自威之人。
  反之,他是个表情很生动的人,他的喜、他的怒、他的威严、他的狡黠,顾小楼都曾见过许多次。
  但是,今天的他,却让顾小楼第一次感到有些陌生,就像是少年终于卸下了身上层层包裹的伪装,用他最纯质真诚的那一面对着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深存于心底的一个小界,那里简单、干净、温暖,看来纳兰朝的这个小界就是与生母有关的那一部分回忆。
  能够在只有彼此的环境下,亲耳听到纳兰朝讲起这些,顾小楼心中有种微妙的感觉,两人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被拉近,她却不想走开??????
  “讲得有些远了。”
  纳兰朝突然停下话题,面上也开始恢复如常。
  顾小楼听得有些入神,见他乍然止住了话题,忽愣了下,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只眨着一双明眸呆呆盯向纳兰朝,思索该怎么回他。
  纳兰朝回视过去的眼神,却渐渐变得有些炽热,黑色瞳仁中仿佛有火苗蹿动跳跃。
  “报!主子,宋天回来了!”
  就在这时,只听院外突然高高响起一声传报,瞬间将二人拉回了平地。
  “进来!”
  这头,纳兰朝话才落下,便见那头飞快闪来一道黑影。
  邝仲低首抱拳,暗道不妙,他刚才借着眼风扫了一下,主子的脸色好像不是很好??????
  顾小楼识相道:“王爷您先处理,我先到外面看看!”
  纳兰朝转头对着她说道:“不用,你先进屋里等我!”
  一旁邝仲闻言,心里却不禁惊讶起来,清风阁的屋子不是不让外人踏入吗?
  听声音,方才开口的女子,好像正是上次他得罪过的那个女子,如此一来,邝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刻,他觉得自己心里很苦,为什么每次不长眼的都是他??????
  顾小楼不知邝仲心里的这些弯弯道道,更不知清风阁此前的那些规矩,道了声好便直接进了屋子。
  屋外,纳兰朝与手下交谈了有小半柱香才处理完事情。
  *
  顾小楼进屋坐下后,观察起了屋内布置。
  清一色的黄梨木家具,墙上垂着不少山水图,就连一旁的雕镂立式屏风上也是山水景色。
  上有一行诗句,写的是‘满目山河飞天外,一时风景寄遨游’,尽是憾不能一览壮阔山河之意!
  鼻间有瓜果的香气淡淡飘来,屋内并未燃香料,只桌上放了几盘瓜果。
  纳兰朝方才说其生母庄妃喜种植果蔬,看来他不仅复刻了装饰,甚至连这个习惯都保留下来了……
  不过,瓜果的香气倒真比香料清新不少,虽寥寥数景,顾小楼已能勾画出一个大概的女子形象,她觉得,这位庄妃娘娘,应当是个很有趣的女子!
  纳兰朝同属下说完话,交代好要办的事后,便回身来看顾小楼。
  门扇轻开,一眼望见她正十分放松地乖坐在椅上候着自己,纳兰朝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画面就是他内心深处一直在等待却始终无法描绘的那个场景。
  这一刹那,他真的有想象与现实交汇重叠的感觉……
  纳兰朝收回思绪,轻声道:“饿了吗?我教人传膳罢?”
  “好!”
  顾小楼还真有点饿了,于是乖乖点了点头。
  不一时,餐桌上已摆了十多道菜,顾小楼望着满桌珍馐美味暗叹一声奢侈,不过从菜色到香味,果真令人食欲满满。
  “尝尝这道佛手酥,外焦里脆我很喜欢。”纳兰朝一边说着,一边抬手用公筷将菜夹到了顾小楼碗里。
  “还有这道八宝桂鸭、珍珠雪耳、如意竹荪、蜜汁芙蓉虾……”
  顾小楼笑了,“王爷,您是在报菜名嘛?”
  纳兰朝点点头道:“本王幼时倒真报过满汉全席的菜名,那时爱争一口闲气,同兄弟们比谁记性好,一百多个菜名只听了三遍,便当场一字不落地全都背了下来。”
  “那……王爷可要比一下?”
  顾小楼从前也做过这样的事儿,她还真有几分好奇,二人谁的记忆力更好?
  纳兰朝却失笑道:“先好好用饭。”
  ……………
  翌日正午。
  宫内传来消息,今日早朝之上,以御史中丞詹士敏为首的几位都察院御史,以侵占百姓良田、故纵下属官员、勾结世族党羽三项罪名,当着圣上之面弹劾了成王。
  圣上大怒,罢黜成王官职,并令其禁于府中,不得皇令不得出府。
  御史折子飞一般地进了养心殿,有附和的、有喊冤的,元庆帝一概视而不见,只令刑部立查侵扰百姓一事。十日后,刑部的卷宗便以迅雷之势入了元庆帝案头。
  据查,做下此事的乃成王母族崔氏名下的一个田庄,只是成王府素来与崔家走得近,很多事上都有些攀扯不清,这个庄子在外面没少借过成王的势。
  近年来,大魏对内实行的是修生养息之策,皇族不可与民争利,崔氏此举,大错算不上却正犯了元庆帝的忌讳……


第61章 
  元庆帝并不算一个强势的君王,文治武功,他只占了一项文治。
  大魏朝高祖纳兰充出身关中贵族,纳兰氏本是屹立几朝不倒的世代将门,纳兰充曾任前朝骠骑大将军,南征北战,可称功勋彪炳、战功赫赫。
  只是前朝末期,连年灾祸,起|义不断,并非一人之力可挽。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恰逢北戎进犯,纳兰充奉旨领兵前去抵御。不料千里之外的长安城竟起|义|军攻破了,前朝也炀帝自焚而亡,内外乱作一团。
  纳兰充在打退北戎之后,开始折返治乱,他用了十二年的时间,通过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重整了河山、建起了如今的大魏朝!
  只是多年战乱之下,民不聊生,生产荒废,因此自高祖之后便一直实行轻徭薄税与民休息之策。
  传至元庆帝这里已是第五代,国力渐复民生也已稳定,但文治方面一直传承着前几代的政|策。
  元庆帝不好武而好文治,经济方面一向治理地不错,加上杜衡案之后,吏治整肃不少,百姓的生活总体而言还算安乐稳定。
  只是近年来边|境多有摩擦,西羌与北戎蠢蠢欲动,情势不容乐观。
  成王勾朋结党、纵容部下,元庆帝早看在眼里,只不过未曾发作而已,此次上折子的御史不管背后奉了谁的令,但总是合了今上的意。
  摸准了这点,朝中风向渐渐又开始一边倒地回转了……
  *
  两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