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做贵女做谋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路引上的顾小楼三个字,她心中再次涌出一阵感动。她原名顾圣宛,小楼乃是父亲出事前夕为她取的小字,这世上只有三人知晓。如今顾圣宛这个身份已是罪籍,但顾小楼却可堂堂正正地用。
  至于这份假路引会否穿帮,她心中虽也没底,但还是选择相信顾延庭的办事能力。幸未出事,直到进了城,顾小楼那颗不安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她身体病着走不快,大汉也没嫌弃且还放缓了脚步,两人进了城,顾小楼一番道谢过后便和大汉分开。自她生病昏睡转醒,已有整整一天一夜,顾小楼早已饿的饥肠辘辘,进了城第一件事便是寻了个馄炖摊子,点了一大碗馄饨加两个三鲜包子。现下时辰尚早,大一点的客栈酒楼还未开门,况且她如今也不富裕,花钱不能太大手大脚。
  但人饿久了真是吃什么都香,这一顿早食她进得十分熨贴,用过饭后感觉精神恢复不少,病都好了一分。待用过饭后,顾小楼先向摊主询问了离此处最近的医馆客栈在何处,又问了通源票号的所在,方才前去看病抓药。
  这边厢,看诊的大夫只道是发热之症并无大碍,喝上一副药,过个三五天便好全了。却不想,就是这样的小病让她一个大活人被丢进了乱坟岗,顾家人的命,早不值钱了。
  至于她的去处,进城的路上她心里已有了一番盘算。
  这世道女子本就艰难,她现今身在异乡无依无靠,若说为父洗冤?便是道一句痴心妄想也不为过。
  但她顾小楼不想就这么隐姓埋名偷偷摸摸地过一世,家门之冤不洗,苟且偷生又有何意义?可顾忠年所涉的“杜衡案”实在牵扯太大,绝非普通官吏可以撼动。
  她若想翻案,要走的路还长的很……
  大魏朝养客之风盛行,女门客虽少见倒是也有。只不过时人讲出身,若无大书院背景又无人引荐者,纵有谋略也很难被识中。顾小楼虽是女子,但顾氏乃书香门第,从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套。顾小楼自五岁起便在顾氏族学求学,夫子曾因她的天资学问比府中儿郎们都好,还叹过一句奈何顾九是女郎?
  但尚不提她如今换了一个身份,往日声名早成过往云烟,便是没换,想以那点学识混饭吃也远远不够。若以门客为志,她还需寻一书院,继续求学。
  这几日,她同客栈的掌柜一番打听,知晓了这卧云城里有一所青山书院,乃是闻名天下的七大书院之一,也是整个陇西最好的书院。
  虽说大魏门阀世族之势根深蒂固,但寒门学子并非无处求学,七大书院除了京城的翰林书院,之所以备受世人推崇,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都能接纳寒门出身的学子,只是要求甚严,品德才学缺一不可。
  如今在这卧云城里,她可说是两眼一抹黑半条门路也无。想来想去,只想出一个笨来办法,那便是带好自己做的文章,日复一日的去敲青山书院的大门。愿能凭借这份耐性和决心,将文章递到裴如海跟前。至于裴如海看完之后,是收她进院还是再无下文,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从前她听闻过不少寒门子弟费劲千辛万苦只为拜到大儒名下的故事,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员,且还是自己唯一能试的路!
  次日,顾小楼先是去绸坊置办了一身男装以方便行事,问清了青山书院的位置,便带好文章前去投递。
  这青山书院始建于高祖太元年间,由当时的甘肃巡抚所建,学风开放,历史悠久,是陇西最负盛名的书院,更是西蜀学派的重要讲学基地。时有民谣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
  大魏朝流行书院制度,世家子弟一般都会进书院修读。书院盛行的是讲会制,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学风浓厚,百家争鸣。
  青山书院的院首兼主讲人便是西蜀学派的大儒裴如海。此人才名颇盛,先皇曾有言道:“以文为诗,至如海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为一大家也。”
  青山书院建在城郊三十里外,最初几日,书院外的守卫并不以为然,只随意将她打发了。裴如海这样的身份,岂是随便什么人去叩个山门就能见上的?但顾小楼并未气馁,仍是每日一趟雷打不变。
  过了半月,门口的守卫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只好耐心提醒她道:每日来踏青山书院门槛求见裴院首的,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像她这般没人没势的还是不要白费功夫了。
  顾小楼知他所言有理,但她还是坚信,若她能够坚持,早晚有一天会被看到。无门无路,若再连这点小苦头都吃不了,谈何成就大事?
  这青山书院的门一日不敲开,她便一日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书院。且据她这些日子以来的观察,像她这般日日坚持并坚持了这么久的,是极少见的。因此她也算靠自己在这书院外层闯出了一些名气,只不过有人赞赏褒扬,也有人置之一笑罢了。
  转眼一月已过,顾小楼还是日日不怠。
  这天晌午,她赶到青山书院门口时,前面正行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
  此人一身白衣胜雪,锦衫墨发,手持一柄折扇,行色间带着几分随性洒脱,气质温润如岚。这样的行止派头,一眼便知,定是哪家的世族公子。
  白衣公子此时正走在顾小楼的前面,看着守卫低头哈腰的模样,顾小楼不由放慢了脚步,打算等这人进了门自己再过去。没想到白衣公子忽转身朝顾小楼的方向看了过来,神色间还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顾小楼一时摸不清这人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以为自己是跟着他过来的吧?这么一想,便暗暗摇了摇头,提起步子神情自若地朝前走了过去。将文章交给守卫后正欲离开,不料从这位公子身旁经过时,对方突然开了口:“敢问公子是否为书院的同窗?”
  顾小楼神色坦然道:“希望能有这个荣幸。”说罢作揖离开……
  她知此人身份应是不凡,但没有第一次见面就求人的道理,特别是面对士子这样的所谓清流,只会令他们感觉你太过功利,因故她并未多做攀谈。
  只她不知,在她离开后,这位白衣男子竟回身与一旁的门卫打听起了她来:“此人是来求学的?”
  “回程公子,那位公子每日都来投文求见院首,至今已有一月。”
  “哦?有趣,此文便交与我吧”。
  “是。”
  待白衣男子进门后,守卫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日日相见,他难免对这位容色颇佳又知书达理的“小公子”多了几分香火情。自己不是没有帮她递过文章,可递进去了也不过是压在成堆的文章里,根本上不了裴院首的桌案。
  但方才的程公子不同,此人乃裴院首十分看重的门生程少谦,这文章若得了他的青眼,八成能送到裴院首的跟前!


第3章 
  第二日顾小楼再去书院时,突然被告知裴院首要见她。
  她隐隐觉得,此事或许同昨日所见的那位白衣公子有关,不然为何偏巧在遇见他后就裴如海就答应见自己了?直到过门外的守卫之后,她才确定了自己所料未错,此事果真多亏了那位程少谦程公子……
  顾小楼跟着守卫穿廊而过,进了内门才发现,这青山书院三面环山,层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水环绕,不似书院,倒更似名山盛景。
  最后守卫将她带至了一处名白泉轩的小楼前。通禀过后,顾小楼整了整衣冠,抬首跟着引路的书童一路进了阁楼,行至书房,方才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裴院首。这裴如海据说已年逾五旬,但眼前的中年男子风度翩翩,宽额隆鼻,一表人才,更年轻十岁的样子。
  “你便是顾小楼?”裴如海的声音铿锵有力。
  “顾小楼见过院首大人。”
  “竟是个女子?”裴如海可不是守卫那般的毛头小子,一眼便看破了她的伪饰。顾小楼来之前不是没想到这种可能,倒也未过窘迫。
  “不敢欺瞒大人,小女年十四,幽州人氏,自幼喜诗书,以本朝谢夫人为志。”谢夫人是大魏朝开国时期的著名才女,听闻这裴如海的妻子也是当世才女,夫妻二人又鹣鲽情深。既如此,其对女子求学应会少些偏见吧?
  至于家乡,假路引上注的便是幽州,顾小楼虽长在京城,但顾家祖籍幽州,方言也说得几句,这般对应也是顾延庭的一番苦心,以免她在口音上露了陷儿。
  “为何每日坚持投书与我?你可知被我看到的机会甚渺?如不是昨日少谦来提,纵你再有才学,今日恐怕也未能得见。”
  “小女但求无愧于己,只是小女初到陇西,昨日与程公子只一面之缘,却得以他这般相助,此恩定当铭记于心。”
  “嗯,少谦为人忠义好善,你知念他这份义气便够了。我昨日看了你的文章,虽为女子,行文间的才情气度却不输男子,当得起一句聪慧,可言祖上何人?”
  所谓祖上何人,其实就是在问你祖上有没有名人。
  “小女出身低微,祖上世代布衣,自幼得父亲教导,只是几年前父母意外身逝,我独自一人流落此地。一介孤女实恐惹人招眼,这才不得已才扮作男子身份行走,绝非故意欺瞒于大人,还望大人见谅。”顾小楼便将提前预备好的说辞托出。
  陇西靠近西域,商贸发达,民风开放,正因如此对女子的偏见也相对少些。青山书院不止收男学子,也收女学子,日常授课分作男女两院。顾小楼之所以扮作男装,也有女院不收平民女子入学的缘故。或是怜其身世或是胸怀宽广,裴如海虽戳穿了她的女子身份,但也未过多计较。不仅如此,还表示了如果她能通过书院考试,可以给她一个女院书僮的身份。
  裴入海这个法子倒是合宜,青山书院虽有不少寒门士子,但那是因男子可以参加科举,而科举是不论门第的。女子便不同了,青山书院所收的女学子无一不是贵族世女,并不会为她破这个例,但若女扮男装和男子们同窗进学,也是不妥。
  幸而裴如海赏其学识,女院的女夫子身边缺几个书僮,顾小楼身为女子,又识文断字,倒正适合。
  书僮因要负责夫子在书院的一应事物,若不识字,用起来难免不顺手。但平民女子识字的少有,贵族女子又怎么可能作书僮,因此女书僮并不易得。而作夫子的书僮既能兼听课业,在夫子身边耳濡目染,又能接触到颇多人事,倒也不错。且顾小楼心知,这个结果已是她眼下所能谋得的最好结果了。
  青山书院占地百里,分三院六馆。
  三院分为男院、女院及夫子院;六馆则是指学馆、藏书、祭祀、园林、武场和食宿六处场地。食宿在延宾馆、藏书在文昌阁、祭祀在崇圣祠、读书在明伦堂、武场是明武堂、饮泉林则是学子们开书会斗诗文时的高雅之地。
  待顾小楼通过考试正式入院已是十日之后。
  青山书院的女院有三位女夫子,顾小楼这位书僮,是裴如海为其妻孟阮孟夫子请的。孟阮身边原有的女书僮是她的丫鬟,但书院院务繁忙,几个丫鬟出了书院还要负责孟阮在府里的一应事物,着实有些不够用了。因而,顾小楼这个书僮倒是来得及时,到孟阮身边后也未受什么排挤打压。
  她明白自己能有今日,确实多亏了那程少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