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姝-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是因为生了病治不好才跟着师傅,又怎么可以忘恩负义,至于家里,至少我的事是能自己绝对做主的。”
  董青禾闻了一下梅花的香味,沁人心脾,真是香啊。
  “竺姑娘,其实今日是有事情相告的。”
  “什么事?”董青禾头也不回地询问,觉得有些不礼貌,才转过头来看着他,等着他说话。
  “都说江湖女儿快意恩仇、潇洒天地,也不用太拘谨,只是实在是有些唐突了。”
  “我欢喜你。”
  言罢,罗宸只楞楞地瞧着她。
  

☆、第六十一章 求签

  明寒山上。
  董青禾呆呆地看着,这好像有些奇怪,有些不同于以往的新鲜。
  见她不语,罗宸笑了:“江湖儿女不是都爽快大方。”
  这才缓过神来,这种事她还是头一遭遇到,哪有什么爽快大方。
  “你这该不会是想这样要药方子和药材?”
  董青禾只能找这样蹩脚的借口。
  “你认为呢?”
  罗宸也不正面回答,只是问她。
  有些不自然地想笑,又没有笑出来,伸手敛了敛衣裙,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早前也说了是我唐突,不要见怪,当作没听到便好。”罗宸有了被拒绝的心理,出言安抚她的情绪。
  “你是朝廷中人,我是武林中人,原来就不是一个方向的。”董青禾开口,不止如此,他是罗家人,而自己,流着另外一派的鲜血。
  也不停步,继续往前走,只是两个人都没了心思看桃花,罗宸看着前方,“那最主要的就是身份了。”
  “不错。”董青禾往前走,一边回应着他的话,他们的问题,最主要的确实是身份问题。
  她不是光风霁月可以抛弃一切的人,什么不顾一切都是假的。
  从父母生下来开始,生长的地方、家族,一切都割不开联系,哪里是说断就能断的。
  “江湖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没头没脑地,罗宸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实力至上。”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括,质朴无华,却直指精华。
  偏过头,罗宸笑道:“那这和朝廷也没什么两样了。”
  “人们所羡慕的江湖确切来说是江湖游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那种,依仗着武功除恶扬善。”
  “可惜,那都是一时的,少有真正无牵无挂的人。”
  董青禾回答他,江湖和人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那葛伯父他们呢?”
  “师傅,”董青禾道:“药王谷的人少有金钱权力的争斗,况且也不缺才会成为世外桃源。”
  “很是羡慕那样的生活,将来若是有一天我孤身来投靠药王谷,还要请少谷主收留。”罗宸意有所指。
  董青禾爽快地点头:“若是有这么一天,倒也无妨。”
  如果可以,她也希望将来能够回到江湖,永远随心所欲,就像师傅们一样。
  “那说定了,我日后必会来江湖寻你。”
  这是他的承诺,他放不下罗家和猛虎军,可是不代表就要放弃这一边。
  只要猛虎军的兄弟和罗家的人能过得好,他离开也就没什么了,总有一段时光要为自己而活。
  “我等你。”
  听到这三个字,罗宸睁大了眼看过来,扬起笑颜,眼眸中的光彩比梅花还要出色美丽。
  不自觉董青禾也泛起笑意,却带着柔情地看着罗宸轻嗔:“你笑什么。”
  渐渐人开始增多,多的是来这里赏梅顺便求一支签的有钱人。
  穷百姓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能来这里游玩,这么多年来的都是贵人,冲撞了谁,也得罪不起。
  梅林很大,一路安静地走过来,时而一起想象着有一天两个人在江湖中策马飞扬、无忧无虑的样子。
  你喜欢江湖,便是我之所爱。
  这地方靠着太京城,来的都是和太京城中的贵族沾亲带故或者原本就是太京城中出来的。
  来的人都带着丫鬟仆人一大堆,还有一些学子邀着一起来赏梅,人越来越多。
  若是平日,或许罗宸还能听听那些举子的高谈阔论,但今日有董青禾在,其余的人都成了尘埃。
  一直到快午时,二人才从梅林里出来,逛了一大圈,这新冬的第一处梅花果然不凡。
  “去广福寺,求两支签,再用点斋菜,记得这里的圆悲和尚烧得一手好斋菜。”
  “好。”董青禾点头,她是不相信这些的,但有罗宸在,做什么都是好的。
  一路上和从广福寺出来的人迎面走过,这一对人都生得俊俏,倒是让很多人侧目。
  牵着两匹马的一男一女不作他想是江湖中人,一般女生谁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男子一人牵着一匹马。
  广福寺离梅林有一段距离,还要上一段坡,今日来的香客较多,进进出出有不少人口中念着佛。
  进了寺是有人专门照顾马匹的,二人没了马反而觉得有些遮掩物,平添了几分羞涩。
  进了大雄宝殿,里面还有几位善男信女在求签祷告祈福。
  在这之前,董青禾从来没有求过签,她是更为相信自己的。
  两人相携跪下,闭上眼许愿祈福,拿起签筒一晃,两支签一起掉了出来。
  罗宸捡起两支签,顺手将董青禾的递给她,目不斜视。
  微微一笑,董青禾看着自己手里的签,这数字倒也不错。
  解签和尚那里午时没什么人,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胡子雪白,脸色红润,低垂着眼角,看起来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
  董青禾先递上了求来的签:“大师有礼了。”
  双手接过,老和尚细细研读签文:“不知姑娘想求什么?”
  “大师先说说这签文如何。”董青禾反问。
  “贵。”老和尚也不推辞,摇着头道:“太贵了,这签贵不可言,这签文,就是最尊贵的位子也压不住贵气啊。”
  罗宸眼前一亮,倒是心中一喜,若是大事成功,他功成身退至江湖中寻她,倒也算得上最尊贵的位子也及不上。
  “不知姑娘要求什么?”
  老和尚终于抬头看了董青禾一眼,目光中透着惊叹和欣赏。
  想着旁边的人,还是开口:“姻缘。”
  这次老和尚倒是不那么干脆:“这姻缘是没法子算了。”
  “怎么会?”旁边的罗宸开口,他还从来没听人说过姻缘不可以求出来的,哪个寺庙会这么对待香客。
  “出家人不打诳语,确实有些人的不可算,命格太贵,强势压住了,只有自己才能得出来。阿弥陀佛。”老和尚合掌念了一声佛号。
  “那我要是求前途呢?”
  老和尚微笑不语地看着她,还是开口:“命格如此之贵,前途还有什么好求的。只能说这么多年贫僧翻阅典籍,还从未见有人求得过这种命格,自然是极好的。”
  扯动嘴角笑了笑,董青禾向旁边走了两三步,罗宸递上了自己的签。
  “求姻缘。”
  老和尚接过,看了眼:“这是上签,玉龙出海之兆。”
  这是罗宸爱听的,收了心神,继续听他说下去。
  “只是,玉龙出海,这龙女又怎么在海外。”
  

☆、第六十二章 宋家盈雪

  “虽说这是一支上签,有高僧曾这写下,同时也是一支隐晦的下下签。”
  “阿弥陀佛。”
  老和尚又念了一声佛号。
  董青禾笑了:“你这和尚倒是好笑,却不知从何说起命贵,还真是是非颠倒。”
  “是是非非,哪有定论,从来都是风云诡谲,群雄逐鹿罢了。”老和尚眉毛全都白了,脊梁挺直,温和淡然。
  放下碎银子,罗宸心中暗笑,抱拳对老人行了个礼,也就和董青禾告辞了。
  一番思索,罗宸也觉着老和尚这是骗人的,忽悠人给钱呢。
  董青禾一个江湖中人,难不成贵气还比皇上尤甚?
  求姻缘,上签就是上签、下签就是下签,哪里有他这样解签的。
  后方,二人刚走,一个大头方脸,一脸憨厚相的中年和尚跑过来,对老和尚行礼:“多谢师叔祖解围,小僧此时舒爽多了。”
  “无妨。”老和尚摇头:“皆为有缘耳。”
  起身往广福寺内院而去。
  后面的大头和尚坐下来,翻了翻这本属于她的解签文。
  老和尚的话董青禾完全没放在心上,她是不姓这些的,更何况是这些胡言乱语。
  问了路边的小和尚斋菜在那里,一直顺路到了地方。
  圆悲和尚是大师,自然不会在普通的地方做菜,这里有斋菜,是普通小和尚做的。
  随意点了两份,花大价钱找了一处厢房,才开始准备用午饭。
  董青禾从明寒山回来后,欧阳若就一直有些奇怪地看着她,和葛禹聊完了正事,董青禾才转过头看着欧阳若。
  “师傅你怎么了。”
  “没事,只是很少见你梳这朝云近香髻,觉着小丫头真的长大了。”欧阳若微笑,目光中透着慈祥。
  “我和你师傅不久就要走了,这次要去俞国有些事,药王谷就交给你了。”葛禹出声打断了两人。
  董青禾点头,她就没指望师傅们会留多久。
  “今夜竺晓居,把你爹娘请过来,师傅给你露一手。”欧阳若觉着吃了这么多,还是要回报一下。
  “好啊。”董青禾特别赞同,她眼馋欧阳若做的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了。
  “对了,庄生呢?”董青禾自进来就没见着他,他那性子不是在房间待得住得。
  “说是回家了,过两天再来。”葛禹回答她,庄生家很近,距离太京城不到半天的路程。
  点了点头,董青禾觉着自己好像是有些习惯见着庄生了。
  竺晓居。
  昨晚上韩珍有告诉她今日要出门,只是还不知道要去哪里?
  这次只准备了一辆马车,是韩珍得马车,里面很宽敞,几个人活动完全没问题。
  “娘,这是要去见谁啊?”
  什么时候韩珍把她带出去过,太京中人士都知道她得病,但从没人见过他,都是听说的。
  这一次韩珍居然主动带她拜访其他人,这是多么难得。
  “去拜祭一位你的长辈。”
  既然是用了拜祭,那说是人已经是去世了的,也不知道是谁。
  马车一直到了宋家的后门口,韩珍才让她出来。
  宋府,这府邸看起来不错,公公整整,像一位大学士居住的。
  “这是那位宋大人?”董青禾询问韩珍,那位大人,她也是佩服的。
  “不错,就是那家。”
  这宋大人原本是一位清官,没想到前几年一次大的贪污案件,把他卷了进来,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导致年纪轻轻就丢了项上人头,他妻子听说后受不住还殉情了,留下一个小女儿。
  这个小女儿是个厉害的,家族里面的人来带她走,她也不走,非得守住这份家业不可。
  有同族的长辈要来带走宋府的东西或者来指手画脚,反而会被她说得面红耳赤,自己灰溜溜地离开,得不到半分好处。
  结果她一个小姑娘就守着父母留下来的东西一个人管着宅子和财产。
  当时还被许多名门之家嘲笑过,说这不合常理,宋家的人都是不知礼仪的。
  宋族族长来找过她一次,回去后就再也不提这事了,默许了她的行为。
  也因此,这一处地方从上流阶层除名,谁家是一个小女孩当家,可真是羞羞啊,要是自己族里的亲戚,还真没脸见人了。
  这一处真的就可以说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