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恒之,你自认学富五车,可知北燕律例,可知五代罪民?五代罪民,就是从你父亲这一代开始算你、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重孙皆为罪民,遇大赦天下时,你们之罪不可赦,直至你重孙的儿子才可算是良民,才可离开胶东罪民村。
  北燕在胶东、辽省建有六十个罪民村,这些罪民要耕种、要行猎,每年要向朝廷缴纳税赋,无法自由出入,一旦离开罪民村,必须向里长禀报,得里长同意才可离开,若不如期归返,其邻里、家人以逃民罪处,可就地格杀……”
  罪民,没有生存权,可以被当成猪狗。
  莫恒之自是知道的,可被谢霆说出来却是另一回事。
  谢氏道:“莫恒之,你最宠五姨娘,那女人头天上京畿西市,第二天就做了一个刘商贾的贵妾,如今都生了一个白胖儿子,人家照样吃香喝辣。还有你最看重才华的二姨娘,出去之后,做了一个私塾先生的续弦,依旧安稳度日。
  你最宠、最疼之人可以离开,为甚跟你受尽委屈、痛苦的阿雯就不行?
  你到底有没有心,你害了她一生,还要害她的余生?
  阿雯离开,是带你的女儿一道,难道你要让你女儿同去胶东做罪民,罪民女子到了那边,要许人家,也只能嫁给罪民,生的儿女是罪民……”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生怨
  (续上章)……要许人家,也只能嫁给罪民,生的儿女是罪民……”
  谢雯身后的两个少女齐齐下跪,“父亲,你与母亲和离吧。这三年,我们在牢里吃的苦还不够多,你看看妹妹,她已经十五了,长得就像十一岁的小姑娘。父亲,你就当是可怜可怜我们……”
  其间一个小姑娘从人群里奔了出来,“我姨娘又嫁了富贵人,她为什么不来救我,为什么?她不是说她最疼我,说我是她的命、是她的一切。”
  五姨娘嫁人了,她又过上了好日子。
  她受够了牢里的生活,不见阳光,活得像只老鼠。
  谢氏轻哼一声,讥笑道:“莫恒之,你要不要写和离书?可得想清楚,你要你的女儿恨你一生?你身为父亲,护不了妻儿,是你的失败。我谢氏能护住阿雯母女,你却连机会也不给吗?”
  大牢里一片静寂。
  能有家人求情解救于危难,这是一种依靠。
  莫恒之从未像现在这样觉得失败,身为男人,他护不了妻儿。
  谢雯又瘦又弱,若去了胶东,亦不会活得太久,说不得在途中就会丧命。
  谢氏看到这样的妹妹,悲从中来。
  当年还以为是好良缘,谁曾想到走到了这一步。
  谢雯的两个女儿跪在地上,不停是磕头,脑袋起起伏伏,没磕几下,最矮小的那个一声痛呼厥了过去。
  “语娟,语娟!”谢雯抱住次女,央求道:“你与我和离,我留下,你让语婉、语娟随我长兄离开。莫恒之,我谢雯就当这一辈子欠了你,我用自己的命来还你!来生来世,你我再莫相遇。”
  她后悔嫁给莫恒之了。
  莫恒之虽有才名,又如何比得王灼拥有一份打拼的勇气。莫恒之连连后退,不是谢雯要与他和离,而是他最宠的两个姬妾竟然另嫁他人,她们与别人生了儿女。
  多少恩爱缠绵,到头来也不过是笑话一场。
  谢霆捂着嘴,令侍从递过笔墨,“莫恒之,你且写了和离书,我谢家再为你们打点一番,从燕京到胶东,路途遥远,我们尽量让你们一路少吃苦头。”
  莫恒之仰头而望,“莫效之、莫则之,是你们害我福州莫氏。如果不是你们,父亲如何会与北燕抵抗……”
  如果不曾组织民勇为军拼死抵抗,如果不曾与官府联手共杀北燕将士,他们就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只是,一切都晚了。
  他们是北燕的钦犯,被贬为五代罪民。
  罪民,没有自由,犯一点小罪就能杀,辛苦一年,连裹腹的粮食都没有。
  谢霆冷着声,“莫恒之,写罢!”
  他又递过一截蜡烛。
  莫恒之的嫡长子俯下身,以自己的背为案。
  妹妹们可以离开,但她是男丁,却是不能离去的。
  以母亲、妹妹的身子,恐怕不等抵达发配地,就得死在路上。
  去了谢府,好歹能得郎中瞧病、调养。
  母亲谢雯更因牢里的潮湿落下了隐疾、风寒腿,余生都得受此痛苦。
  莫恒之沉着声儿,将和离书递给了谢雯,“你走吧!带着语婉、语娟回谢家,我逝之后,希望她们姐妹能给我上炷香。”
  谢雯看着一边的大姨娘,“阿秀,可要随我离开,你本就是婢女。”
  “夫人,我不离开了,我儿子还在这儿呢,郎主的身边总得有个服侍的女人。我年老色衰,上了官府的拍卖台也没人要。”
  “有你陪他过余生,也是他的福气。”
  谢雯福了福身,与长女一道扶起次女,母女三人出了牢门。
  莫赦之抱住牢门上的栏杆,“谢霆,我是皇后的表兄,你与皇后捎句话,我们错了,求她赏我们做良民,我们做良民……”
  谢霆回过头来,“朝廷关你们三年,就是等你们悔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钱武灭了金陵孙家、姑苏王家、钱塘卢家……”
  他道出他们熟悉的江南名门世家。
  这些是前晋的世家,不是北燕的。
  改朝换代,不在有前晋,也不会有前晋的江南世家存在。
  这些世家,以为自己联盟就能与北燕对抗。
  现在还不是一个个成了刀下亡魂,死无葬生之地。
  对于江南世家的联盟,北燕权贵很是厌恶。
  “这些家所有二十岁以下女眷送入官乐坊为妓,十五岁以下男丁阉为内侍,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尽数斩首,二十一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女眷送入军营为妓,三十岁以上者贬为官奴,且为妓者世代为昌,为奴者世代为奴……”
  谢霆阴沉着声音。
  钱武所为谁不说狠,但很管用,至少如此一来,那些县令世家的人一个比一个乖,狠不得舔钱武的脚丫子来保全性命,更是将自家美貌的女儿送去讨好,只求能保住家人。
  “江南一带负隅顽抗者,尽成昨日黄花。你们得庆幸,华国夫人出自莫氏,否则,你们晋陵莫氏、福州莫氏,与孙家、王家便是一样的下场。罪民总好过世代为昌为奴。”
  这样的事实,不得不令他们惊骇。
  有人连连退让。
  他们认为的劫数,与其他几家比起来,竟还是好结局。
  世代为昌,世代为奴,这是五代之后也是如此,永乐再赦,就像一个诅咒。
  谢霆继续道:“乱世天下,识时务者为俊杰,而现在天下已经一统,没有后晋、西魏,只有一个朝代——北燕!落到今日的地步,这是你们莫氏自找的,朝中那些被你们杀了父亲、儿子的大臣,又如何会让你们活得好?”
  又有莫氏人开始大吼“莫效之、莫则之,是你害了我们!你们是罪人,我不要做罪民,我不要做罪民,谢大人,你帮帮我儿子,他受不了胶东的苦寒,你……让他阉割成内侍,送入宫里罢。”
  将儿子阉了,这可断子绝宗的做法。
  谢霆错愕不已。
  “莫敛之,你是不是疯了?”
  “我是疯了,他娘临终前,我答应照顾好他的。可是,他要去那边受苦,就算是做太监,也比去那儿好,至少在宫里不缺吃穿,我宁可让他入宫……”
  谢霆不再说话,而是伸手扶住谢雯,“二妹,我们回家。”
  谢雯对两个女儿道:“给你们的父亲、长辈磕一个头,从此之后再不能见。”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赎人
  谢雯对两个女儿道:“给你们的父亲、长辈磕一个头,从此之后再不能见。”
  二人跪下,深深地磕了三个头。
  一个女子疯狂地道:“母亲,你带上我吧。你带上我,我出去后,去找我姨娘,母亲……”
  谢雯停下了脚步,眼里有了纠结。
  莫慎之妻看到眼里,重重一跪,“弟妇,我们妯娌十几年,情同姐妹,嫂嫂求你,把语姝带走罢,我就这一个嫡女,他日劳烦弟妇给她寻一个乡野人家嫁了,不求富贵,但求安稳。”
  谢雯望着谢霆,“长兄,语姝是个好姑娘,你……就救救她,好不好?”
  谢氏道:“长兄,这赎银我来出,到底是姓莫的,赎出来送到永乐府莫家,要不是莫勉之、莫励之兄弟都不在燕京,以他们的性子,肯定会去宫中跪求皇后娘娘。”她咬了咬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你们中的姑娘,想赎身的都跟我走。”
  狱头大声道:“陈大夫人,这可不成,上头下了令,有几家的女眷不能用银赎身。”
  罪大恶极者的后人,不可赦。
  即便是女子也不能赦。
  谢氏问道:“哪几位?”
  “莫则之兄弟的后人、莫效之、莫赦之、莫怀之、莫慎之、莫平之、莫兴之,他们这些人的手上可沾了不少北燕将士的血,亦杀过北燕使臣,只要是他们的后人,一概不允以银赎身。”
  莫敛之忙道:“我女儿可以赎身,语罗,你过来,你跟着表伯母走!”
  莫慎之妻身子一摇,“为什么不行?杀人的是慎之,我女儿没害过人,她一生连只鸡都未杀过,怎就不行?她是无辜的,她真的是无辜……”
  张萍见他们进去久久不出来。
  大理寺卿的脸色不大好看,“张大人,你进去催催罢,这时间太久,本官可不好交差呀。”
  张萍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几个妇人正跪在地上,哭成了一片,“怎么回事?”
  谢氏将狱头的话说了。
  张萍道:“是哪几个姑娘,都站出来。”
  立时就有六个姑娘站出。
  她看了一眼,一个比一个瘦弱,“狱头,此事本官做主了,若是上头追究下来,本官一力承担。”
  “明镜候,这……”
  “你如实禀报,若要治罪,本官承担。”
  “既然你这么说了,这六个姑娘就给你,但赎银得另算,请大理寺卿决断。”
  因要带走不能赎的人,要赎,赎金得另算。
  大理寺卿做不了主,只得请示上头,六个姑娘被押在大理寺不回大牢,也不能离开。
  张萍就坐在大理寺,等着回音。
  过了良久,有人回来道:“上头说了,要用银赎罪,两千两一个人。”
  谢氏道:“给!这钱我出!”
  “上头还说了,这六人不能是良民,得是官奴,且一生为官奴。”
  这规矩可真多,就不能让人痛快地赎身。
  她爽快地付了银子,将六位姑娘带回了卫国公府。
  令侍女们给她们沐浴更衣,又做了羹汤吃食送去。
  六个姑娘劫后余生,似乎又都活了过来。
  早前那个五姨娘生的女儿,听说要去永乐府莫氏,支字不提要去找她姨娘的事。
  几人由侍女引领去见谢氏。
  一路上,看到小桥流水,楼台亭阁,完全与江湖的不同,大气沉重,绿树成荫。
  “真不知道当年父祖是怎么想的,当年也让他们去永乐府,偏就不去……”
  只得莫西一脉去了,如今最风光的也就是他。
  她们才不管什么父祖如何,只要能继续安稳就好。
  谢氏看着六个姑娘,“官衙将你们的官奴文书送来,你们往后不能四处乱走,逃奴若被抓住,可由主家打断双腿。今日的事,我得入宫与皇后娘娘禀报,看能不能求个恩典,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