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弟一心想做官,我回头鼓励他读书,若是北燕科考,他许能考取名次,入仕为官。”
  陈蘅笑微微地道:“今日之言,九表兄听罢就好,莫与外人道。”
  “我知分寸。”
  钱武出了元宅,往王家离去。
  太原王氏自称名门,连这种钱财都要赚,着实不该。
  郡主是赚了钱,可这些钱不是征求税赋来的,而是自己干干净净赚来的。
  王家门丁见钱武到了,远远儿就道:“钱县令求见我家老太公的。”
  钱武笑微微地道:“在前领路。”
  看他不忽悠死王家。
  在背后玩花样,当他不知道,他不好背后捅刀子,没在郡主面前露底,要离开,好啊,快点滚蛋!占了永乐邑文人、读书人入仕的名额,仅王家这一门的读书人就不少啊。
  以前,他想留人,现在嘛,他是想赶人。
  但赶,也不能赶,而是要有技巧地用出来。
  钱武进了王家的主院。
  王老太公正在练大字。
  “王老太公!”
  钱武揖手,脸上依旧是他千年不变的笑脸。
  他早前就是生意人,有今天也是会识人,更是行事忠厚,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今儿什么风把钱县令吹来了?”
  “没有风。”钱武笑着,立在案前看王老太公写大字,“刚从元宅出来,郡主又发了话,说有人要离开永乐邑,拿当年置下的家业变卖,这价儿可是涨了一倍。她很生气,下令锁关。”
  王老太公心下一惊,“锁关?”
  “只进不出,将更多的人锁在本邑。”
  “一直锁关?”
  若是此令一下,他们还如何回太原。
  置的家业原就不同,带来的主子下人勉强度日,过得苦巴巴的,他这才想到临走时卖个好价,这来永乐邑的富贾、世家不少,为了生存下去,舍得出高价。
  “让我核查境内人口,说接到了百姓举报,有冒名顶替的,前一户早已搬走,后头来的没入户,明明一家只得五口人,偏偏又有亲戚来,这亲戚哪有住上十天半月尚可理解,可一住大半载、几年的可少见。若超过一月者,得照着规矩补办户籍,该处罚金的要罚,要严惩的要严惩。”
  王老太公昔日来还了不少人,可后来因永乐邑内太平,又悄悄让家奴、随从接入不少王氏族人,这若细查,且不是要露馅。
  钱武自是知晓这里的门道,他知道,恐怕郡主也知道,只未细说罢了。
  “不知这处罚是如何的罚法?”
  “若是良民,不得文书进入,一个罚三百两银子;若是奴婢,一人罚主家一百两银子。”
  王家的主子奴婢这么多,整个家当罚进去也未能够啊。
  王老太公心下犯嘀咕。
  钱武道:“本官过来转转,还得去苏家走走,与他们传达一下郡主令,明日就得张帖告示。”
  王老太公走神沉思,若是查核出来,罚银事小,丢人事大,尤其是八方馆那些各派文士的嘴,那可是能骂死人的,说话尖酸又刻薄。
  钱武心下轻笑,想赚永乐邑的钱,说什么要在这里落脚,还不是为了避战祸保命,而今太原平安了,又想回去。
  王老太公回过神时,钱武已经走了。
  钱武出了王家大门,立在门外望着那块匾额,冷笑了两声,蓦地见有人在门外偷窥,“本官也难啊!郡主下令,不得不照办,我已经提前通晓了,他日你们要举族离开,可别说我不放人。”
  门丁听到这话,飞一般地与王老太公禀报。
  王五郎刚到,听罢了这话,“锁关令?”
  王老太公道:“又有数千亩山地垦出来,永乐以为还能养活一批人,所以下了只进不出的锁关令。”
  王五郎道:“祖父如何决断?”
  “在锁关令下达前,必须离开永乐邑。她是怎么想到要查核邑内人口身份的,若是这一查,王家可要丢大面子。”
  钱武此刻摇摇晃晃地去苏家。
  苏坊主与苏纶正在忙碌,揖手道:“先恭喜二公子接任录事一职。”
  苏家已经知道这消息了。
  苏坊主谢过。“钱县令一到,蓬荜生辉,不知钱县令今日到苏家所为何事?”
  大家都曾是商人,最厌恶的就是说话兜几圈。
  钱武道:“王家要离开永乐邑,郡主恼了,下令锁关、核实人口,这各家玩了什么花样,钱某心里也是有数的。要是核实的人口与司户房的出入太大,本官也不好交代呀。”


第七百五十章 罚金(二更)
  (续上章)“要是核实的人口与司户房的出入太大,本官也不好交代呀。”
  他压低了嗓门。“为了不让本官难做,苏坊主是不是把其他人的户籍给上了,若是不上,往后再想上,恐怕就不易了。”
  不易,怎么不易?
  不就是上户籍,还会有不容易的。
  钱武又道:“司户房的人要带人去各镇核查人口,这第一处核查的就是永乐城,就连各房都得抽调官吏配合。”
  苏纶觉得很怪,难不成又有什么人在郡主那儿说了什么,这好好的,怎就要核查人口,还要锁关。
  苏坊主想着自家嫡次子做了录事,也算是公门中人,虽说是小吏,好歹是件好事,“还请钱县令行个方便。”
  钱武道:“明日让苏二公子带人去司户房,把你家的人都给上了户籍,以免大家脸上难看。”他又低声道:“王家的猫腻太多,现在正怕这锁关令,你去王家谈判,将他家的家业给接过来,不必给高价,就照他们买进时的八成价格。”
  苏坊主错愕,“以前十两银子的,现在可是二十两,你要我用八两买……”
  钱武笑得意味深长,“苏家是要长住永乐府,王家会吗?王家是拿此地当成避难场,现在官府要核查人口,他们最怕被困住,八文钱都是钱,何况这是八两银子。哈哈……”
  钱武迈着方步,在笑声里离了苏府。
  苏坊主与苏纶交换了眼神。
  苏纶道:“父亲,要不让我去。”
  “分开行事,官府要核查人口,我让苏绩明日给大家上户,大不了再花些钱。”
  这些都是他从江南寻来的能人,有湘郡的、亦有姑苏的,不是精通苏绣,就是精通织染,全都是人才。
  但凡族里人多的,哪家没有猫腻。
  一时间,城里到处有谣传,说官衙要核查人口,一旦发现在本邑住了一月以上未上户的,良民罚三百两,奴婢罚一百两银子。
  这可是天价,惹得百姓们有亲戚在,又想在这里定居的,纷纷去官衙打探虚实。
  结果就是司户房遭遇了数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热闹,外头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仅是苏家的主子下人就有几百个,一个个地核对,一个个地登记入簿。
  苏家与陈家是姻亲,这消息定是属实。
  王家那边则是急白了头,生怕锁关令。
  怆惶之下,王老太公以八成的价儿将所有家业尽数盘给了苏家。
  两日后,林西镇的莫四舅母也被这消息吓了一跳。
  莫四舅母的娘家兄嫂、侄儿都住在这儿,且已住了大半年。
  莫家太上夫人不见莫四舅母,她亦不敢去城里拜见,只得远远地避开莫三舅一家。
  “姐姐,要我说,不如我们去太原,而今太原府是北燕的地方,已经太平了,到了那里,置一份家业,不比在这小镇上快活。”说话的是莫三舅母娘家的弟弟。
  莫家四房有钱,但莫四舅母一直在莫三舅一家人面前叫穷。
  如今要核查人口,这一旦查下来,光是他们这儿就是被罚多少银两。
  奴婢一百两,这得买多少个奴婢了。
  莫五郎道:“如果核查出来,可得一笔不小的银钱,当初接舅父一家进来,是拿我们家的户籍帖用。主子三百两,奴婢一百两的罚金,没有近万两银子可下不来。”
  他们拿着自家户籍帖用,用的可不是一回两回,而是好几回,甚至还用这法子将一些莫五郎的岳家、莫七郎的岳家也给接进来了,这几家人也未办户籍帖。
  这户籍帖上户,需得手持盖有郡主大印的文书,否则官府不给上户。
  莫七郎道:“要不,我们把镇上的家业还与三叔父子,择日离开永乐邑,去了太原,再另置一份。城里的人都在议论,说王家已变卖了家业,以八成的价转卖,可是亏了大本。”
  就算是折了本,也被官府核实后罚一大笔银子的好。
  莫四舅母迟疑道:“莫不是王家也有鬼?”
  只能如此解释,才能说得通他们贱卖家业的行为。
  莫五郎道:“怕是王家没有户籍帖的人极多,多到胜过了这批家业,否则,他们为何要出此下策。”
  莫七郎道:“我们把房契、地契送回三房。”
  莫四舅母未吱声,莫七郎的舅父怒喝一声:“你傻的,就算是贱卖,好歹也能得些银子,你们送回去能有甚好的?还是卖了吧。”
  永乐城在给一批百姓补办了户籍帖后,各房都抽调官吏、差捕开始了迅速的核查人口行动,城里更是查出了不少没有户籍的百姓,尽数关押入大牢,又主家处以三百罚金。
  消息传出,但凡家里收留了太多亲友的人家都乱了。
  而此时,王老太公则令王家人分成三批出城,每一批都用了一样的户籍帖。
  关隘的守将却不同意了,非要严惩王家,让他们交纳违例罚金。
  “多……多少?”
  守将道:“主子三百文,奴婢一百文。”
  王老太公惊道:“不是三百两银子?”
  “谁说是三百两,就是三百文、一百文,交不交?交了就放行。你们也是堂堂太原王氏,竟也能干出违返永乐邑律之事,你们要不要脸面?不就是几百文入户籍的事,这些钱还不是用在建设永乐邑上,你们也要偷着不交……”
  几名守关的勇士将王家人给说了一顿,惹得王家的主子们面红耳赤,觉得很是丢脸。
  王家的人交纳的罚金,放行出关。
  而莫四舅母这边,偷偷地贱卖了林西镇的家业、宅子,带着人拿着同样一份户籍帖出关,遇到了王家的境遇。
  一听说是三百文与一百文,当即肠子都悔断了。
  这去太原,哪有在永乐邑太平。
  也不晓得哪个传话的,乱说错话。
  莫三舅听莫九郎说莫四舅母带着一家走了,给他们家置的家业也贱卖了。
  莫三舅生了一场闷气。
  太上夫人听到后,冷哼道:“我就猜到他们会如此,罢了,罢了,已经贱卖了,往后你们一家人太太平平地度日罢。老四不在,他那个妇人可越发行事小家子气了。”她顿了片刻,“若说她不成器,但待十二郎倒是真心的好,听说将那孩子也养得不错。”


第七百五十一章 怀疑
  “若说她不成器,但待十二郎倒是真心的好,听说将那孩子也养得不错。”
  “见人就夸,直说是南晋公主与她嫡幼子的遗脉,捧成宝贝一般,就怕将孩子给惯坏了。”
  惯不惯坏,太上夫人也不想管了。
  他们离开,没来见莫三舅,就是不对。
  有困难时就求上门,而今走也是偷偷摸摸的。
  夜里,莫十郎与莫九郎聚在一处,兄弟俩数着房契、地契。
  “九兄,父亲不会知道吧?”
  “这事我瞒着他呢,快数数,这次我们赚了多少。”
  原来,莫四舅母卖出的房契、地契,是莫九郎让莫十郎安排他们不认识的管事去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