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自己没有钱,就打他们家主意,为甚不是宁王府,不是几位皇子府。
  他怀疑,这件事是六皇子故意透给太后、陛下的。忠心的人越来越吃亏,奸诈的人却越来越得势,这样的朝堂让人失望。
  暗处,韩姬已经一身劲装,宫人将厚厚的一叠银票递给了六皇子。
  六皇子大喝道:“荣国府忠君爱国,陛下会厚赏荣国府,本王告辞!”
  一行几十人出得荣国府。
  说好了,在荣国街上便动手,可这一路竟是安静得好,出了荣国街,穿过大兴街,近了宫门,只听有人大喝一声“不好”,周围跃出数条黑影,其中一个黑影直冲六皇子而来。
  说好了是演戏的!
  刺他的胳膊啊,为什么不刺,反面用脚踹他,将他踹下了马,将他踩在脚下,俯身搜走了他怀里的银票。
  “大胆劫贼!”
  六皇子一声高呼,后面想要骂人的话,被对方一脚踩没。
  那是一双很冷的眼睛,仿若寒剑。
  黑影取走银票,抬手间,数条黑影消失无踪。
  空气里,连一点血腥都没有。
  六皇子想着计划,说好他受伤,说好他拼死保住银票,可现在,他被人踹了几脚,却看不到伤痕,他想要扬剑刺伤自己,宫门内出现几位臣子,那么多的眼睛望过来,委实六皇子一行人很是狼狈。
  还有宫人在扯着嗓子喊:“有劫贼!有劫贼!”
  往前百丈是宫门,而他们居然在宫门外被人强夺银票。
  这是打陛下的脸,也是打六皇子的脸。
  六皇子想自伤,却是连机会都没有。
  只要他一自伤,回头宫中就会有人说他为了逃避责任而自伤。
  *
  此刻,晋德帝心情大好,一高兴着人给陈蘅下了恩旨,嘉奖陈蘅献出三百万两银票有功,特晋封“公主”。
  晋德帝御口亲赏,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陈蘅跪在地上,忙道:“启禀陛下,公主乃是陛下之女的特别尊称,请恕臣女不敢接旨。”
  太后微微一笑,对陈蘅识趣很是满意。
  莫静之知陈蘅在帮她,心下一转,福身道:“不如就赏永乐世袭永乐邑。”
  世袭之地……
  这可是皇族才有的恩赏。
  公主们的沐食邑极少有世袭的,除非这是在皇族受尽恩庞的。
  太后道:“静之此言不差,陛下,就将永乐县赏给永乐做世袭封邑罢。”
  世袭的……
  不是只她一人接掌,她的儿子也能继续接掌永乐邑。
  这地方更值钱了。
  晋德帝想着这地方贫困,要建设永乐邑,还得自己砸钱进去,不要也罢,反正只是一个女郎,也兴不起大风大浪来,“传朕旨意,永乐县赏给永乐郡主做世袭食邑之地,可……传三代。”
  儿子、孙子,再加上她,正好是三代。
  陈蘅高呼“领旨谢恩!”她盈盈一笑,“启禀陛下,冯娥创秘方有功,臣女能不能与她讨个恩赏。”
  晋德帝沉吟道:“冯娥,可是清河大长公主的义女冯娥?”
  “正是。”
  以前,他虽知有这么个人,但从未见过,也没有任何印象。
  晋德帝沉吟道:“就封为县主罢,赏绸缎若干。”
  陈蘅连连叩首:“陛下英明,永乐县至颖川郡方向,必经长河县,而离永乐县最近的是长河县鸣石镇的地方,土地贫瘠,与永乐县接壤。”
  穷地方啊!
  许多地方早已经失控,多少年都无法将税赋运抵都城。
  晋德帝道:“鸣石镇就赐予冯娥为沐食邑,封号鸣石。”
  “臣女代冯娥谢陛下隆恩!”
  三百万两银子换沐食邑变成世袭三代的封邑,又赏了冯娥一个鸣石县主封号,虽是一镇之地,可鸣石镇与永乐接壤,或是两地连接,更易于管理。
  一个小镇子,直接拿圣旨就可掌管,更不需下文书。
  镇子上又没有官员,但有里正,与当地里正交了圣旨即可。
  晋德帝想着私库多了几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他的,又能应付一阵子。
  太后得了银子,心情大好。
  晋德帝忙着去清点银钱。
  莫氏心情很糟糕:“姑母,家中琐事繁重,请允臣妇告退。”
  “去罢!”
  陈蘅拿着一车的绸缎出宫时,正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六皇子带着四百万两银票回宫时,被人所劫,银票不易而飞!”
  晋德帝凝了良久,为安抚陈蘅,他可是破例封了陈蘅三代世袭永乐邑。这世袭封邑与世袭爵位可不多,爵位每世袭一代降一级,可世袭永乐邑,没有缩小、降级之说,而是由他们三代打理。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迁入永乐邑(三更)
  这一会儿封赏的消息已经传出去。
  陈蘅亦拿到了尚书省祠部的旨意,上头盖着“大晋皇帝御宝”的帝印。
  六皇子趴在大殿,不敢抬头。
  晋德帝指着他的脑袋大骂:“蠢货!蠢货!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要你何用?四百万两,四百万两银票就被人劫了!查,给朕狠狠地查!”
  不!不能查!
  一旦查,就会知道他一早让自己府中侍卫埋伏之事。
  到时候,晋德帝肯定以为是他监守自盗。
  他原想立功,可不是为了让皇帝怀疑到他头上。
  都怪给他出主意的幕僚,说什么如果取银票归来再受点了伤,定会让晋德帝感动,说不得他一感动,他的爵位、封赏就下来了。
  谁曾想到,那些劫匪也安排了同样的戏码。
  让他想查都不能查,一旦查,就会有人知道他府里御卫扮成黑衣人出动的事。
  六皇子重重一叩:“禀父皇,儿臣愿凑足四百万两送到宫中,还请父皇恕罪,儿臣这就去把四百万两银子找回来!”
  “朕只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将四百万两银子送回来!”
  六皇子磕头头告退。
  国库原就空虚,六皇子却弄丢了银子,当重罚!
  晋德帝不管他用什么法子,只要把钱送回来就成。
  *
  珠蕊阁。
  陈蘅精神极佳,领到世袭三代的封邑,就连冯娥也封了个“鸣石县主”,无论名头好不好,那也是有一镇之地作封邑,算是少有的恩典。
  陈茉在闺阁中来回踱步,“怎就失手了,还被人夺了银票去。”
  他们以为算计陈蘅,不曾想却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是连太后、皇帝都心动的四百万两银子。
  四百万两……
  想到这数目,陈茉就觉得心疼。
  六皇子的侍卫怎会被人制住呢?
  银侍女道:“大娘子,接下来怎么办?”
  陈茉伸手,轻抚着她脸颊上难看的疤痕。
  她恨陈莲等人,要不是她们,自己的脸就不会落下疤。
  眼下,紧要的是如何让六皇子度过难关。
  “只能从全都城的商铺下手,让六皇子带兵彻查商户,就说怀疑他们私藏劫匪,抓几个人下大狱,杀鸡儆猴……”
  陈蘅次日听到一个消息:六皇子夏候滔说商户之中有人私通劫匪,已抓了十几个商户下狱。
  被抓的商户里头,有投靠陈蘅的两家,成衣铺女掌柜、董氏杂货铺的董柯。前者是三位女掌柜里生意做最大最好的一个,而董柯则是陈蘅最赏识的那位文弱书生。
  董柯的母亲、妹妹寻到陈蘅,欲哭无泪,只能盼陈蘅做主。
  “请郡主救命,我儿自幼体弱,又是董家的顶梁柱,他膝下的幼子还不到周岁,他若没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呜呜,我们家只有跑腿的小二,有一个会些拳腿的,非说他就是劫匪,是夺了六皇子银票的人。
  呜呜,我们去了官府,说要让我儿放回来,就得五千两银子。就是把我家的宅子、店铺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
  董家虽有祖上留下的产业,确实不值什么钱。
  统络加起来,连着他们在城外的地能值一万两,可若董家的家业卖了,他们一家往后可怎么生活?
  董柯虽还有一个弟弟,却是庶出,没什么才干。
  陈蘅问道:“董夫人,若你家董柯回来,就别在都城了,去永乐邑如何?”
  董夫人微愣。
  反是董娘子道:“阿娘,都城有什么好的?大人物瞧不起我们小店子,我们就是小老百姓,去哪里不是活命,处处说什么祖上留下的产业,保不了平安,什么都是白搭。”
  陈蘅道:“六皇子弄掉了四百万两银子,少不得要拿都城的商户下手,我能保你们一时,却保不你们一世。到了永乐邑则不同,我能保你们一世,若你们忠心,他日依旧会受永乐官府护佑。”
  离开都城……
  董夫人不舍。
  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嫁入董家之后,也一直生活在这儿。
  董娘子道:“我们愿以郡主马首是瞻。”
  陈蘅点了一下头,眯了眯眼,“回家等着,我拿五千两银子将董柯赎回来。”
  母女二人磕谢陈蘅。
  夏候滔为补回亏空,将无数商户下了大狱。
  董柯、成衣铺女掌柜被陈蘅做主从牢里捞了出来。
  隔日,董柯与成衣铺女掌柜登门叩谢。
  董柯变卖了铺子、田庄,方凑了五千两银票。
  成衣铺女掌柜亦凑了一万两银票来见。
  陈蘅问:“你们二人有何打算?”
  董柯垂首答道:“家里人商量一下,决定去永乐邑。”
  说是商量,其实是他的意思。
  都城的权贵太多,六皇子为了补回亏空,对其他皇子、权贵名下的店铺下手,一进去少由三千两,多的高达数十万两,六皇子强加的罪名只是一个由头。都城太守府的人亦知道,却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他们这些商户的委屈,由着六皇子任意妄为。
  都城不有再待了,他们必须寻一个安宁之处活下去。
  现在到处是山贼水匪,北方又有大燕,西南又有大魏,哪儿都不太平,倒不如去永乐邑,至少还能求个安静太平的日子。
  陈蘅轻应一声。
  这次被抓的商户不少,有怕事者不管不顾的,有自己照着规矩交纳保金出来的,最低三千两,有的一万两、二万两,更有甚者高达十万两不等,被夏候滔一闹,整个都城的商户怨声载道。
  四皇子、五皇子已经上疏晋德帝,弹劾夏候滔,说他弄丢了银子,却找商户补亏空。
  成衣铺女掌柜道:“我想去洛阳寻找商机。”
  永乐县到底太小,她不能在都城,便只能去洛阳。
  陈蘅道:“荣国府的势力在都城、在永乐县,他处怕是帮不上掌柜。”
  她不愿背叛陈蘅,却也知道,在权贵云集的都城,即便是陈蘅这样的,也未必能保住她。
  陈蘅对得住他们,就凭她拿出银子,将他们弄出来,就是少有的好东家。
  “女掌柜,他日若有难处,永乐县定有一家店铺安身,你既决定,我不拦你,往后多加保重。”
  她说要去洛阳,定是寻了洛阳某位世家做依仗。
  她要走,陈蘅不阻。
  女掌柜奉上一万两银子,“这是郡主早前为救妾身垫下的银子,另一千两是这几个月的孝敬。”
  “你要保重。”
  董柯静立在侧,他还陈蘅的银子放在那儿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变卖嫁妆
  (续上章)董柯静立在侧,他还陈蘅的银子放在那儿了。
  陈蘅摇着团扇,“决定去永乐邑了?”
  董柯道:“是。”
  董母不想去,是他说服了母亲。
  他妻子、庶弟、胞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