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理琛原本是气极了弘时对自己的隐瞒,可听完他这番话后又觉得其情可悯,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不住地摇头。
见图理琛不说话,弘时心下发急,正想说要不要跪下相求时,图理琛重重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件事老夫已经在皇上面前瞒下来了,除了老夫与红缨之外,只有勤太妃知道真相,但她说的话,皇上不会相信。”
听到这里,弘时大大松了口气,满脸感激地道:“老大人大恩大德,弘时实不如如何为报,请老大人受弘时一拜!”
“王爷不必拜老夫,老夫受之不起。”在扶住弘时后,图理琛又是一叹,道:“不过请王爷提醒娘娘,这种事可一不可再,还请娘娘以后都不要再做。”
弘时哪有不答应之理,连忙道:“老大人放心,皇额娘当初也是迫于无奈才会这么做,断然不会再有第二次。”
“那就好。”图理琛点点头,道:“老夫有些累了,王爷请先回去吧。”
“是,不打扰老大人休息。”这般说了一句后,弘时眼珠子一转,又道:“老大人,我能否将萍儿与红缨一并带回去安置,也省得给您添麻烦。”
“带走吧。”图理琛挥挥手,并没有在两个丫头身上多费心,不过在弘时出门之前,他又说了一句,“老夫当时答应过红缨那丫头,会保她平安,还望王爷不要薄待了她。”
弘时微微一笑,低头道:“老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妥善安置她们二人,不管怎么说,也亏得她们两个襄助,皇额娘才能无事。”
看着弘时离开,图理琛心中百味呈杂,一直以来,他为人都是刚正不阿,从不说半句虚言,一生都忠于大清,忠于皇帝。可这一回,他却撒谎了,明知道皇后有份陷害熹贵妃,却没有如实禀告皇上,甚至还让红缨跟着自己一道撒谎,将所有事情都推到勤太妃身上。
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若如实说了,皇上一定会借此废去皇后之位,然后扶持熹贵妃为后,到时候他连阻止的理由都没有。
一旦奸妃为后,必将祸乱朝纲,为了大清,为了皇上,他就算拼着晚节不保,也只能撒这个谎。
且说弘时那边,在得了图理琛的话后,带了萍儿与红缨二人回到定王府,相较于红缨的不安,萍儿显得镇定许多,因为弘时告诉过她,只要按着吩咐去做,就许她一生无忧的安逸,就像之前在国公府时那样。
“萍儿。”正想的入神,耳边突然传来弘时的声音,她连忙低头道:“奴婢在。”
弘时一掸身上的锦袍在椅中坐下道:“这次的事情,你做得很好,而今该是本王兑现诺言的时候了,不过你得罪的人不少,这京城是不宜再待了,本王打算送你去别的地方,你认为如何?”
萍儿心中一喜,连忙道:“一切全听王爷吩咐。”
“很好。”弘时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红缨身上,“你呢,你有何打算?”
红缨赶紧低了头道:“奴婢也与萍儿一样,全听王爷吩咐。”
弘时点头,脸上的笑意比刚才更加浓郁,抬起修长净白的双手轻击了几下,立刻就有两个面色冷峻的护卫走了进来,弘时目光一扫,漫不经心地道:“做的干净一些,别弄得到处都是。”
不等萍儿两人明白弘时这话的意思,背后忽地一凉,紧接那阵凉意在体内用力地绞着,像要将五脏六腑绞烂一般,痛得她们的脸一下子变了形,萍儿极力扭头往背后看去,只见一柄匕首插在自己背上,刀刃全部都捅了进去,只余刀柄还在外头。
“你……王爷你……”萍儿一张嘴,血水就从喉咙里涌上来,令她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身子亦无力地往地上倒去,在她旁边的红缨更加不堪,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了,虽说还有气,但已是进气少出气多。
弘时走到萍儿身前,蹲下身轻笑道:“本王刚才问过你了,说可愿去别的地方,你说全听本王吩咐,那本王就送你去地阎罗殿,谁叫你没问清楚就答应了呢。下辈子投胎记住了,千万不要随便相信人。”
“你……你卑鄙!”萍儿悔恨不已,但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恨恨地朝弘时吐出一口满是鲜血的唾沫,不过在血沫沾身之前,弘时就避了开去,没有沾染一丝一毫。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答应
不过饶是这样,弘时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伸手将红缨身上的匕首拔下来,用力插在萍儿手背上,然后又迅速拔下插在另一只手背还有双脚,让萍儿在断气之前,又额外受了许多痛楚。
在萍儿大睁着双目吐出最后一口气后,弘时扔下匕首起身吩咐道:“去,将她们丢到乱葬岗埋了。”
两个护卫答应一声,分别将两人拖了下去,至于留在厅中的鲜血,自然有人来清扫,不一会儿便弄得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出刚刚有两个人死在这里。
与此同时,四喜也奉胤禛之命来到果亲王府,将胤禛的话转述了一遍,随后道:“老夫人,皇上说了,这两样处罚由着您自己选,选中哪一样便是哪一样,不可再反悔。”
在他对面坐的是失魂落魄的勤太妃,因为胤禛已经褫夺她位份的关系,已不能再被称之为太妃。
“不入皇陵,不记史册……”勤太妃喃喃重复着这八个字,下一刻,她不住地摇起头来,“不,我不答应,我是先帝的嫔妃,虽不能与先帝合葬,但也要与先帝一起。”
“那太妃的意思是准备去慧安寺出家了?”四喜话音刚落,勤太妃便骤然起身,用力挥着手道:“我也不要去慧安寺出家,除了果亲王府,我哪里都不去。”
一听这话,四喜为难地道:“这个奴才也没办法,是皇上吩咐下来的,太妃必须得二选一,而且就这还是贵妃娘娘求了皇上半天才求出来的。”
勤太妃用力抓着允礼的胳膊,慌声道:“允礼,你再去求求熹贵妃,看能不能让皇上从轻发落,这两样额娘都不想选。允礼,你帮帮额娘,帮帮额娘!”
“额娘您冷静一些!”允礼不顾被勤太妃抓疼的胳膊,不断安抚着她的情绪,可是勤太妃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因为允礼一直没有答应自己的要求而愤怒起来,厉声道:“是不是连你也不肯帮额娘,还是说你根本就想看着额娘死?”
“额娘您在说什么,儿子怎么会这样想。”这般说了一句后,允礼对四喜道:“喜公公,能否请你在偏厅等候片刻,我与额娘说几句话。”
待四喜离开后,允礼反握住勤太妃的双手,道:“额娘,儿子相信熹贵妃已经尽力了,而且您刚才也听到了,若非她在皇上面前极力相劝,皇上根本不会改变心意。”
“她既然能求皇上改变心意,就一定能求皇上收回成命!”勤太妃近乎偏执地道:“允礼,你若真心疼额娘,就立刻进宫求熹贵妃,她那么得宠,只要好生相求,皇上一定会看在她的面子上放过额娘。”
“额娘,熹贵妃再得宠也只是后妃,而非皇上,她尽力了!”他话音刚落,勤太妃便恨声道:“让我死后不得葬入皇陵,不记入史书之中,这也叫尽力?允礼,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额娘,你忍心让额娘死后变成一个孤魂野鬼,连个栖身之处也没有吗?”
“额娘还有儿子在,就算不入皇陵也不会是孤魂野鬼,儿子,还有儿子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会供奉额娘,让额娘永享人间烟火。”见勤太妃不说话,允礼放缓了声音道:“至于史书不记载,儿子就召人为额娘编书立传,让额娘名垂百世,好不好?”
“名垂百世……”勤太妃冷笑一声道:“如今说得好听,等我眼一闭,谁知道是真是假。”
对于勤太妃的偏执,允礼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只能道:“儿子答应过您的就一定会做的,绝对不会食言。若额娘实在信不过儿子,那额娘可以选择去慧安寺出家,这样您身后的一切便不会有任何影响。”说到后面,允礼也是有些生气了。
“你说什么?你让我去出家?!”勤太妃死死盯着允礼,突然又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出家,以后你我母子永相见,就算我死在慧安寺,你也不用来见!”
说罢,她拂袖就欲往外走,允礼见状连忙跪下拉住她道:“额娘息怒,是儿子不好,儿子说了不该的话,求额娘息怒,儿子并不是想让额娘去出家,否则儿子也不会去求熹贵妃了,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儿子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见勤太妃寒着脸不说话,他又道:“是,儿子是可以再去求熹贵妃,但您想想,皇上让喜公公来传话让你自己选,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妥协了,若不是熹贵妃,您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选择。”
“照你这么说,我倒是还要谢谢熹贵妃了?可是别忘了,这所有的事,都是因她而起,若不是你将她救回来,根本不会有今日的灾祸,我也根本落得这个下场!”说到后面,勤太妃已是恨之欲狂,她不止恨萍儿与红缨两人,更是连凌若也一并恨上了。
允礼不敢刺激勤太妃,只是諄諄劝道:“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埋怨也没有用,倒不如想想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勤太妃讽刺地道:“还能怎么走,不是落发出家老死寺院之中,就是变成孤魂野鬼,不得超生!”
允礼无奈地看着勤太妃,好一会儿,道:“额娘,儿子答应你,以后一定会想办法复您太妃的位份,哪怕要赔上儿子这条性命也再所不辞。到时候,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葬入皇陵,也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属于您的笔墨。”
“复我太妃之位?”勤太妃冷笑道:“允礼,你什么时候学会骗额娘了?可是你觉得这样拙劣的谎言,能骗得过我吗?”
“儿子不是骗额娘,儿子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允礼话音刚落,勤太妃便再次道:“那你倒是说说,有何办法能复我之位?”
允礼虽然这样说,但一时之间并没有什么办法,可看勤太妃的样子,若自己不说出个办法来,根本就不会相信。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开释禁足
在一阵长久的思索后,允礼道:“准葛尔曾经输给过大清,但葛尔丹并不甘心,所以大清与准葛尔之间早晚还有一战,到时候儿子可以向皇上请缨带兵出战准葛尔,只要能战败准葛尔,儿子便可以向皇上请求复额娘太妃之位,若皇上不肯,儿子便求到皇上应允为止。”
允礼的话令勤太妃颇有意动,若允礼真可以立下战功,说不定胤禛真会复自己的位份。
“额娘,您相信儿子,儿子答应您的事一定会办到,您且先安心待在府中。”允礼这番话终于令勤太妃下定了决心,重重道:“好,记住你今日说过的话,起来吧。”
“多谢额娘!”允礼在起身后,小心地道:“那儿子去与喜公公说一声,好让他回去向皇上覆命。”
在勤太妃点头后,允礼来到偏厅,一看到他进来,四喜连忙迎上来道:“王爷,怎么样了,老夫人她可是选好了?”
“是,请公公禀告皇上,额娘她愿意除去皇家人的身份,死后不葬入皇陵。”允礼的话令四喜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如此就好,奴才这就回宫覆命。”
一切就此落定,虽然传扬开去后,百官对胤禛突然更改对勤太妃的处置有些意外,但不入皇陵的惩治显然更重一些,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