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亲眼看到若儿,我这颗心就难以真正放下,行了,咱们快过去。”在温如言不住地催促下,瓜尔佳氏只得摇摇头,扶着她往已经在视线范围中的承乾宫走去,在她看似淡然的神色下同样涌动着喜悦与激动。
“姐姐?”凌若正准备登上肩舆时,意外看到走得气喘的温如言与瓜尔佳氏出现在宫门口,在片刻的惊诧后已是换上了浓浓的欢喜,忍着盈于眼中的酸涩笑迎上去道:“二位姐姐来得好早!”
温如言顾不上说话,拉着凌若的手上上下下好一阵打量,许久方长出了一口气道:“这半年我ri日盼着,终于盼到你回来的这一日,好,很好!”
瓜尔佳氏在旁边笑道:“你不知道,姐姐一知道你回来,就急得跟什么似的,被她拉着连走带跑,我这一辈子都没走得这么快过,让沿途的宫人瞧见了,传扬开去怕是又该说我们失仪了。”宫嫔是天下女子的典范,一言一行皆讲究合乎仪态,像刚才那样的疾行,传到皇后耳中,免不了又是一顿申斥。话虽如此,瓜尔佳氏眼中却同样是掩饰不住的欢喜,只是比温如言更加内敛一些。身在宫中,旁人羡慕的锦衣玉食在这里触手可及,反倒是寻常的情意在这里难能可贵,正因如此,她们彼此之间才格外珍惜这份用十余年光阴沉淀累积下来的情份。
“他们愿说就让他们说去,左右坤宁宫那位没事也能给你整出些事出来。”温如言嗤笑一声,她们几人与皇后之间的矛盾早已尖锐到无法调节的地步,不斗到你死我活是绝对不会停下的。
“对不起,让二位姐姐担心了。”凌若颇为内疚,自己这一离宫,不知让多少关心自己的人担心难过。
“你我姐妹之间,何需说对不起三字。”瓜尔佳氏拍着凌若的手,感慨道:“能看到你平安回来,对我与温姐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我知道。”凌若赦然一笑,心中盈满了重重暖意。
“对了,你可是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温如言望着一旁的肩舆转了话题,其实她心中还有很多话想问凌若,尤其是她在宫外所发生的事,温如言很清楚,若然无事,凌若断不可能拖了半年才回来,且还要胤禛亲自去接回,只是眼下并不适宜问这些。
凌若点头道:“是啊,我原想着等去慈宁宫请过安后,再去寻二位姐姐说话叙旧,不曾想你们倒是先过来了。”
瓜尔佳氏犹豫了一下道:“若儿,我听宫人说,你昨儿个夜里回来的时候,是随皇上从大清门入的对吗?”
“正是。”面对瓜尔佳氏二人,凌若自没什么好隐瞒的,何况这件想来已经传遍后宫,她就是想瞒也瞒不住。
大清门……瓜尔佳氏与温如言皆是有片刻的失神,她们不会不晓得大清门对一个后妃意味着什么,那一步是连当今皇后都没有资格跨过的啊!那一步的殊荣,意味着凌若在胤禛心中的地位犹如妻子一般。
宫中,不知要有多少人为之抓狂嫉妒,帝王的宠素来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令你在宫中的地位扶摇直上,也可以令你树敌无数。
这样的瞩目,对于刚回宫凌若来说,并不是一桩好事。
看到瓜尔佳氏与温如言忧心忡忡的样子,凌若焉有不明白之理,低头抚过帕间栩栩如生的绣花,“昨夜皇上圣意眷眷,我实难推却,这才不得已而为之。”
“皇上看重你是好的,怕只怕有人会借机生事。”瓜尔佳氏沉沉说道,眉眼间有挥之不去的忧心,“最近坤宁宫那位可是常去慈宁宫请安呢。”
大清门是胤禛让凌若入的,别人纵然再不满,面上也不敢说什么,但是太后不同,太后是皇上的生母,论身份之尊贵,宫中哪个人也及不上,她若要训斥凌若,怕是连皇上也不好说什么。
“猜到了,只是事已至此,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何况就算不在此处刁难,咱们的皇后娘娘也会在别的地方刁难,我这次回宫,最刺心的莫过于她了。”
“说的也是。”瓜尔佳氏与温如言看了一眼道:“罢了,我与温姐姐陪你一道去给太后请安,到时候说起来,咱们也能帮衬几句,不至于让你一人应付。”
凌若心下感动,口中却道:“我一人去便行了,没的牵连了二位姐姐。”
☆、第五百三十七章 训斥
温如言佯装不悦地道:“我们三人多年姐妹,哪有说牵连不牵连的,何况就算今日不去,往后也少不了会生事。好了,莫要说了,赶紧去吧,省得去晚了又要再加一条罪。”
凌若赦然一笑,终是未再坚持,因着她们两人都未乘肩舆之故,干脆就一道步行至坤宁宫。到了那边,果见那拉氏已经在里头,年氏也同在,正陪着太后一道说话。
原本和颜悦色的乌雅氏看到凌若进来,神色顿时为之一沉,那丝难得的笑容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臣妾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凌若三人同时行礼,宫中凡嫔以上的正经主子皆可称太后一声皇额娘,至于亲疏远近,那便又是另一回事了。
乌雅氏望着站在最中间的凌若,也不叫起,只是抚着光滑整齐的鬓发一字一句道:“熹妃回来了,好,很好!”
同样的一个好字,从温如言与太后口中说出来,却完全是两个意思,凌若心中一沉,微微攥紧了手中的绢子,太后对她的不满似乎比预期的还要盛几分。
年氏在一旁翘了弧度优美的唇角道:“皇额娘,熹妃可是好的不得了呢,不止让皇上亲自去接她回来,还从大清门而入,这等殊荣,可是连皇后娘娘都不曾享有过呢。”说到最后那句,带着些许兴灾乐祸的眸光从那拉氏脸上扫过。
钮祜禄氏的这一步,可算是狠狠掴了这位皇后娘娘一巴掌
那拉氏眼皮微微一跳,神色却依旧沉静如水,唯有她自己晓得,隐在袖尖的十指正因为愤恨而不住颤抖。
“钮祜禄氏,你可知罪?!”乌雅氏盯着凌若骤然发难,声音冷冽如数九寒风,刮过凌若的耳畔,有刀刮般的刺痛。
凌若慌忙屈膝跪下道:“臣妾知罪,求太后饶恕。”
乌雅氏怒哼一声,道:“大清门那是什么地方,紫禁城正门,历来除却皇后大婚、状元及第之外,就只有皇帝可进出,你身为后妃,明知这是犯了大忌,却还从大清门回宫,钮祜禄氏,你眼中还有哀家,还有皇后吗?”
“臣妾罪该万死!”凌若连忙伏地请罪,“但是臣妾绝不敢对皇额娘与皇后娘娘有丝毫不敬。”
温如言看到这一幕,连忙跟着跪下,“皇额娘……”她刚要替凌若求情,乌雅氏森冷的目光就横了过来,毫不客气地道:“哀家知道你与熹妃要好,但这慈宁宫没有你插嘴的份!”
被乌雅氏一句打回来,温如言不敢再出声,只能在一旁暗自着急。瓜尔佳氏低了低头,终是没有说话。
其实这大清门是胤禛下旨让凌若入的,虽说与宫规不符,却也不能将错全怪到凌若头上,但是眼下这个情况,太后分明是受了皇后与年贵妃的唆使,有意斥责。除非皇上出面,否则谁也求不了这个情。
乌雅氏盯了她半晌,缓缓道:“哀家问你,静太妃是不是你bi死的?”
一时间,慈宁宫变得静默至极,仿佛连呼吸声都消失不见,在这样令人胆颤的寂静中,凌若磕了个头,强自镇定道:“臣妾与静太妃自**好,在雍王府时又多蒙静太妃照料,试问臣妾怎会忘恩负义的去bi死静太妃,且如此做对臣妾又有何好处,还请太后明鉴!”
年氏轻哼一声,出言道:“你休要砌词狡辩,静太妃那封书信,本宫是亲眼看到的,你与徐太医苟且,怕被揭发,所以合谋bi死静太妃。”
凌若直起身,定定地望着年氏道:“敢问贵妃,这封信现在何处?”她记得当日,年氏将信交给了胤禛,所以断定她此刻根本拿不出来。
果然,年氏面色微微一变,“本宫早已将这封信交给皇上,当ri你就在场,何必再明知故问。”
“是,那封信臣妾也看过,臣妾与静太妃相识多年,对她的笔迹也有几分认识,当日那封信……”唇角扬起,一字一句道:“并非静太妃笔迹。”
“你胡说!”年氏一听这话,豁然起身,精心修饰过的指尖用力指了凌若恨恨道:“那信明明是侍候静太妃的人交给本宫的,岂会有假。还有,你若没与徐太医苟且,何以一听得他有危险,就出宫相救?”
“臣妾所言句句属实,并无任何虚假,静太妃骤然离世,臣妾心中也是万分难过。”凌若低泣着对沉脸不语的乌雅氏道:“至于徐太医,臣妾与他相识不假,却是清清白白,绝对没有苟且二字。臣妾当年能平安生下弘历,也多亏得徐太医,所以他有难时,臣妾又怎能袖手旁观。”
“你!”年氏听得她一直避重就轻,绝口不承认当日的事,心中气恼不已,又不敢在乌雅氏面前发火,只得转而道:“皇额娘,您听听看,熹妃当着您面前还一直满口胡言,可见她一点都没将皇额娘放在眼里呢!”
一直端坐于椅中的那拉氏终于开口了,“熹妃,你说你不曾逼迫静太妃自尽,那她何以会突然抛下二十三阿哥自尽,且还是在你去见过她之后,若要说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些,实在令人难以信服。皇额娘以为呢?”
乌雅氏徐徐点头,看着凌若肃然道:“静太妃的事姑且不说,只你私入大清门一事,便是坏了祖宗家法的大错。去,到外头跪着,没哀家的许可不许起来。”
“是。”乌雅氏发话,凌若不敢再争辩,正待去外头跪着,身后忽地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皇上驾到!”
那拉氏与年氏连忙起身,朝大步走进来的胤禛行礼,胤禛随意摆一摆手,走到乌雅氏身前,躬身垂目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
“免礼。”乌雅氏神色冷淡的说了一句,自上次争执过后,她与胤禛之间的关系愈加恶化,所谓母子之间的亲情,疏远的几乎可以不计。
胤禛直起身后,目光扫过尚跪在地上的凌若,轻言道:“儿臣适才进来时,听到皇额娘说要罚熹妃去外头跪着,不知熹妃说错了什么惹皇额娘生气?”
“她没说错,却做错了。”乌雅氏冷冷说道:“熹妃身为后妃,却从大清门入,坏了祖宗家法,理当受罚。皇上莫不是觉得哀家无权处置熹妃吧?”
胤禛连忙欠一欠身道:“儿臣不敢。只是昨夜大清门一事,是儿臣让熹妃入的,熹妃曾数度推辞,是儿臣坚持如此,所以此事错在儿臣,与熹妃无关。”
☆、第五百三十八章 维护
看到胤禛如此维护凌若,年氏与那拉氏心中都不甚痛快,只是再不痛快都不敢当着胤禛的面表露出来,唯有沉默以待。
乌雅氏看了他半晌,沉声道:“你是皇帝,哀家本不该说你,但此事,实在太过荒唐,不管你再如何宠爱熹妃,都不该忘了祖宗家法。”
“是,儿臣知错,请皇额娘责罚。”胤禛态度恭谨的应着。
见胤禛一力揽责于身,乌雅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她虽为太后,身份无比尊贵,但论及一个权字是万万不如胤禛的,真要是对峙起来,绝对讨不得什么好,何况还有一个十四阿哥胤祯在。
胤祯已于四月时还京,始一还京便被卸了兵权职务,软禁在十四贝勒府中,不同于其他兄弟避讳时仅只改胤为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