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姐辩解:“这不是还在肚子里面吗,难免娇弱,生下来就好了。”
心说生下来随你折腾,只要不折腾我,不让在孕吐就好了。
池二郎才不愿意承认他家夫人儿子不愿意接近他呢,守到二十多岁才有了女人,才有了儿子他容易吗,必须是绑在一起,必须事不能在贴心的一家三口呀。
拉着芳姐愣是把身子凑过去:“你闻闻,已经梳洗过了,没有味道。我池邵德的儿子,可不是没见过场面的。”心里多少有点紧张的,就怕自家夫人又吐了。那样的话太没有面子了。夫人都说了是孩子的问题,他总不能把孩子在夫人的肚子里面拉出来收拾一顿吧。
芳姐憋住呼吸,你满身的狰狞,看都看得出来,还用闻吗。
池二郎舔着脸说道:“看吧,是不是没有吐,”
芳姐试着放开呼吸,确实没啥反应,可见自己也是一个向往男子气概的人,跟着点点头:“恩,夫君说的是。不愧是夫君的儿子,果然有见识。”
心说自己三观就不太正,池邵德还天生少了点德行,也不知道自家儿子生出来该是个什么样子。想想都替池邵德揪心,至少她华晴芳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太让家长省心的,忍不住有点同情池二郎,也就是孩子没生出来的时候,能嘚瑟嘚瑟了。
池二郎好心情的拿起一块点心放在芳姐的嘴边上:“看看把你娇气的,就说习惯习惯就好了吗。千万不要带累了儿子。”
芳姐紧抿着嘴巴,真心的不太想同这货交流,什么叫做不就是怀个孩子呀,有本是你给我怀一个我看看。
池二郎可不管芳姐什么心情,殷勤的托着点心,准备让自家夫人同儿子试吃,一心在证明自己肯定不会比不上两个丫头。
大概眼神太过灼灼,芳姐张开嘴巴,慢慢咀嚼方才吃着不错的小点心,然后慢慢的吞咽下去。心说难道这点心里面放了什么稀罕物件,或者搀和了什么药物,怎么池二这厮如此注视着呀。
就见池二郎大大的松口气:“看吧,是不是吃下去没有再吐,可见不是因为我喂食的原因,定然事方才的粥味道太淡了。”
芳姐翻白眼,这厮怎么越来越幼稚了呢,这种问题真的用纠结吗,果断的转移话题:“你怎么会想到去山上剿匪呀。”
池二郎还是很重视自家夫人同儿子的:“说这个没有问题吗。”
芳姐黑脸:“说说而已,没有那么娇贵。”
只要别让他在看到不连着身子的脑袋就成。
池二郎才难得放下端的二五八万的正经架子,唇角上勾,捎带得意:“那霍姓匪徒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威胁朝廷命官的夫人,当真是没有王法,这等人若是留下,终归是个祸根。当初鲁二叔就让人留意着这伙人的动静呢。若不是那些日子你身子不是,本官早就上山缴了他的土匪窝了。”
芳姐明白,那些匪徒终究是伤在自己手中的多,池二郎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去剿匪,就是怕这些土匪狗急跳墙,找自己报仇。难怪人说男人可靠不在嘴上呢,这样的男人,即便是稍微血腥了点,她也喜欢。
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家男人:“听说青山寨地形负载易守难攻,想来费了不少力气。”该给男人鼓励的时候定然要给男人鼓励。芳姐还是明白的。当然了也不全是做样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抢功
那是肯定的,可池二郎在夫人面前相当的霸气:“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费什么力气,四娘往后只管安心歇着,再也不必怕匪徒恐吓之语,如今的青山寨漏网之鱼不过三两个小卒。有点名号的都拿下了。”
芳姐:“那女匪看着不错,夫君也舍得下重手呀。”
池二郎藐视的看自家夫人一眼:“那等女子,怎么能入我的眼。”
芳姐斜眼,不过必须承认,池二郎身边有过的女人,颜值上确实挺高的。
就听池二郎说道:“何况土匪寨里面的女人,哼。”这语气也太打击人了,芳姐抬头看看池二郎,幸好自己没有落草为寇,自家男人对女土匪有偏见。
芳姐决定不在纠结这个问题:“郡守大人,或者守备大人会给你人手。”这话问的相当疑惑,要知道自家男人现在在东郡算是个边缘人,不被上官重视,随时等着被上官排挤,顺便顶杆呢。
池二郎:“哼,就那么点乌合之众,还用得着府衙的兵马,咱们自己的人足矣。四娘莫要忘了,咱们好歹也是侯府出身。”至于当初是怎么从侯府弄出来部曲的问题,显然池二郎是不愿意在多说的。
芳姐一拍巴掌,可不是吗,她们在辽东可是有自己人的,虽然人手少了点,对付点溃败的土匪还是不成问题的。何况自家夫君训练出来的手下,堪比尖锐兵种,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够本事,够傲气。”
然后立刻转换态度:“现在好歹咱们是孩子的爹娘了,可是由不得半点闪失。下次若还有这等事情,还是把人手带足了,咱们等着碾压性的胜利好了。”
池二郎会心一笑:“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更不会让你同孩子有事。”
跟着变脸,阴沉的说道:‘这次的事情不算,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就不知道这绿林中竟然还有这等人渣。做出趁火打劫的事情。’
芳姐同样认为。这批好汉的作为令人不齿,有本事你怎么不到敌国的地盘去抢劫呀。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不入流:“是呢,夫君怎么会想到。咱们大梁境内会有这等没脑子的败类呢。”
池二郎:攥拳头“下次定然不会了。”看看把他家夫人给折腾的。
芳姐还是比较忧虑,县官不如现管,怕是自家夫君做了事情,上官还要卖乖:“虽说咱们是剿匪安民。毕竟没有得到郡守大人,或者守备大人的首肯。怕是夫君回头在两位上官面前不太好做。”
说起来男人在外面受气,都是因为自己,芳姐难得有点愧疚:“不然回头咱们办个宴会,把两位大人。同两位夫人都给请过来,好歹面上他们不至于太为难夫君。”
仔细想来夫人外交不过如此,自己在小心奉承一番。没准男人在外面会容易一些。想到这里,芳姐都有点觉得自己伟大。
池二郎不以为然:“那又能怎么样。总之不过就这么点事情,我就是不做什么事情,怕是这两位上官也见不得我过得自在,如今也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借题发挥的借口而已,夫人大可不必在意,若是他们真的有本事,夫君我如今早就不在东郡同知的位子上坐着了,可见他们也不过就是嘴巴动动,脑子乱乱而已,夫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意思就是,两位上官看他不顺眼已经不是一次了,只不过是拿他没办法而已。可以无视。
芳姐又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上面有人,看吧,两位上官的态度对自家夫君来说竟然是无所谓。官二代果然就是这么不一般。何况自家夫君还是侯二代呀:“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原来自己不用那没伟大。
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没有一会的时间,池二郎还是被郡守同守备大人分别叫着回话了。
谁让池二郎虽然没有得到上官的许可,可却实打实的做出了剿匪的功勋呢,就是两位上官不在意池二郎如何,可也得在意池二郎的功勋放在谁身上不是。
虽然侯府郎君的功劳不好领,可谁让这位侯府郎君明显不得侯府重视呢。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
郡守大人面对吃二郎,那张脸简直不能再阴险一些了。首先就要给个下马威,顺便把这段时间积攒的怒火,不被下属重视的郁碎抖落出来。
对于池二郎只有一连串的各种抨击,甚至于明示暗示,你府上的夫人不懂规矩,不敬上官,糊弄着没说不守妇道了,不过意思差不多就是了,
若是池二郎能当这这位郡守大人的面,坚决果断的休妻的话,估计郡守大人对于池二郎定然会另眼相待的。
可惜池二郎在郡守大人各种抨击的时候,抿着嘴唇什么都不表态,可轮到说道自己夫人的时候,明显脸色不高兴了:“郡守大人不必客气,拙卿出身尚书府,这些品德自然是不会缺少的在,至于拙卿怀揣六甲守城保大人平安的事情的,大人更加不必耿耿于怀,本就是下官等人应该做的事情。大人不必道谢。即便当时是下官在的话,也会同夫人一样誓死捍卫住大梁的城池,保住大人一家安康。”
说完就那么无所谓的看着郡守大人。眼睛里面除了讽刺,就是讽刺。这样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上官太掉价了,池二郎觉得有必要搞掉上官换个称心的。
虽然人家不再说了,可郡守大人实在不知道还要怎么继续,明明白白的被人接了老底,难道他好意思在下官面前跟个妇人理论不成。
何况奏折早就上去了,说这些做什么呀。被池二郎问的哑口无言,顺便别人家气场给压得有点气喘的郡守大人,觉得自己倒霉催的才想到要打池二郎的脸面呢。自己这是多想不开呀。
池二郎那眼神特别讽刺,就差没说,我夫人救了你。你还没道谢呢,你还好意思背后给人下套子。你丢不丢人呀。
最后郡守大人勉强撑起场子,从另一面着手:“女子从来是以夫为天的,二郎你我皆是血腥男儿,即便是尚书府娘子,既然是二郎的内眷,就该以二郎为天。二郎呀。这女人可惯不得。更不能被女人给拴着鼻子走。咱们都是做大梁官员,效忠于陛下的。”
池二郎嘴角更加讽刺,这人是想挑拨离间。顺便说他靠女人的裙带关系作为,当真是笑话,尚书府同侯府比起来,怎么说侯府也要高出来那么半截的。
当然了现在的定国侯府跟人家尚书府有点不能比肩那也是事实。说起来是自己的伯父不太称职。给定国侯府掉价了。
池二郎第一次认真考虑,是不是同样要搞掉侯爷。换个撑得住场面的来掌管定国侯府呢,免得总被人挤兑。
话说好像这东郡民风太剽悍了,怎么就那么斯文的自己,到了东郡之后总是想着要搞死上官呢。
池二郎皱眉。此风不可长。这里折腾还成,真要是到了京城自己还这么激进,到时候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老老实实的做侯府二房的郎君挺不错的。没道理要为了一大家子不相干的人卖命。
在看郡守大人,池二郎眉头能加死苍蝇。如今侯府凋零,可也没人敢像这位郡守大人这样直白的说出来呢。
池二郎:“郡守大人说的是,下官定然会把郡守这话传回侯府的。”
这位大人莫不是忘了,他就是靠着定国侯夫人的裙带关系才被推荐位东郡郡守的。
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郡守大人脸色青红交加,挤兑池二郎的时候,怎么就忘了自己的出身呢,当真是失策:“呵呵,二郎你我说笑了而已。”
说完端茶送客,多一眼都不要在看到这位侯府不得势的郎君了。
池二郎同这位郡守大人也是相看两相厌,自然无心久留,很是顺应的就告辞了。两人简直就是不希望在见到的对方的节奏。
池二郎认为,上面若是真的调查得到查证,这郡守大人,在辽东怕是也就这么几天了,跟这狗官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在郡守大人看来,上奏的折子也该到了京城,若是上面的批复下来才,这池二郎在东郡也膈应不了几天人了,总不过几日就该灰溜溜的滚蛋了。何苦跟这等无知小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