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德国目前处于战争状态,中国虽然有办法将一些“大块头”的特殊货物从德国运出,但是像精密仪器设备这样和军事生产直接相关的东西,德国人肯定是不会卖的,就算卖那价格同样会让谭延想去跳楼地。
谭延非常明智的放弃了机械设备的采购,而是选择了德国最为擅长的化工、电气工程、冶金、机械加工专利和相关技术人才引进——这些对目前德国的军事生产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中国极为重要的科技,在战前
中国所大力引进的,只有在德国火烧眉毛的时候中国如此小的代价得到这些东西。
对于从德国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专家甚至是知名学者到中国,中国是从来不遗余力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都有中国目前最好的大学,这些大学的外籍教师中来自德国的数量绝对是最多的,并且在这些旅居中国的德国人连同他们地家属在当地都聚集生活形成一个不小的社区。尽管欧洲战场烽火连天,但是这些来自德国的外籍专家都得到了中国政府很好的照顾——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外籍专家不仅仅可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他们地思想理念也会和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相互激烈的碰撞融合,进而对现行中国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整体实力突飞猛进,获取地不仅仅是真金白银和蓬勃发展的工业,各种新技术和人才更是无价之宝。一些交战国地外籍专家甚至在看到欧洲战火的残酷之后,对于欧洲生出了非常失望地感觉,从而选择了长期居住在中国或是干脆加入中国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是第一次高峰。
在得到了英国密码并且更换本国密码之后,德国海军在十月二十日再次出击,这一次德国海军充分的接受了教训,在舰队出海后立刻进行无线电静默。这一次德国公海舰队并没有寻求主力决战,而是破坏性地袭击了斯堪的纳维亚的护航运输队,面对“准公海舰队主力”这支护航运输队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便被德国人以击沉英国两艘装甲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六艘逃跑的商船而结束,其余四十余艘商船全部被俘。
德国公海舰队突然性的袭击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杰里科率领舰队进入赫尔戈兰湾进行报复性还击,结果被严阵以待的德国人迎头痛击——德国人用中国打包提供的技术也建立了数个大型无线电定向检测站,英国人没有想到自己对付德国的招数反过来用在了自己的脑袋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这次冒失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杰里科终于走到了尽头被草率的解职。
十月份随着德国公海舰队重新活跃起来之后,在十一月德国公海舰队派出了更加强大的水面舰队出海作战——这一次是为了迎接漂泊在外的施佩舰队回归,搅乱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的封锁,让施佩舰队得以抓住机会回到德**港。十一月的大西洋总是被一片阴霾所笼罩,英国人已经察觉他们的大型无线电定向监测站已经无法履行先前的职责,德国人在重新更换密码之后用原有的旧密码欺骗了“四十号房间”,成功的进行了一次掩护施佩舰队回归的作战。在这次规模以德国舰队占优的情况下的海战中,英国损失了新西兰号战列巡洋舰和一艘装甲巡洋舰,德国人终于第一次在海面上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十二月份德国议会决定执行当年霍尔岑多夫提出有关与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早期争论的问题和新的看法,德国订购了更多的潜艇——在即将到来的19177年,所有人都放弃了1914年以前对战争的看法,未来的情况将毫无问的更加残酷,这并不只是因为德国将要面临战争资源枯竭的状况。即便如此德国因为物资短缺使得德国的潜艇实力保持在两百艘左右的水平,这个结果对协约国尤其是英国而言是极其残忍的——之前英国每个月要平均损失大约十七万吨的在册等级吨位,而从十二月份之后,英国的这一损失接连破记录,现在每个月损失的吨位数已经超过以前的一倍,甚至是两倍!
更可怕的是由于德国更换了全新的密码,“四十号房间”先前的成果全部作废,短时间内基本没有破解新密码的可能——在这点上“灯塔”的预计对手估计要花上至少半年的时间才可以达到先前的水平,就算现在“灯塔”重新操刀上阵来对付德国密码也是困难重重,预计至少要等到一二月份的时候才可以掌握德国新的密码规则。这直接带来的后果便是“四十号房间”无法准确的命令英国皇家海军在海面上截击德国公海舰队,最为糟糕的是它已经无法精确的指导英国皇家海军在德国潜艇经过的路上来布雷——后者比前者对英国来说更为可怕,德国潜艇的损失数量从九月份之后明显的下降了不少,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的这一招釜底抽薪给英国造成的麻烦不是一点半点,尽管中国不能摧毁“四十号房间”这样危险的机构,但是能够变相让它瘫痪数个月乃至半年,那在当前的欧洲战场上,尤其是水面战场上,对英国的压力成倍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英德双方又恢复到了某种平衡,尤其是在双方封锁**、破交反破交上,顺带还连美国一道给坑进去,这是谭延最乐意看到的。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湖
更新时间:2009…12…5 12:25:10 本章字数:5884
不管怎么说,在谭延看来时间进入19117年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对这场战争的结束做出及早准备了——在这一年,中国未来最具有威胁能力的北方邻国将会浴火重生,按照俄国的历法十月是十一月左右,但是俄国国内已经出现了众多不稳的迹象,社会矛盾极具加重再加上俄国在欧洲战场上那昙花一现的表现之后出现的失败更让俄国的现状如履薄冰。
针对俄国出现的问题,中国已经开始加快战备速度,中俄边境线上到19177年三月中国部署了大约四十二万部队,其中赫赫有名的“北洋七镇”中有三个,而当初谭延最先建立的直隶总督的直属部队也被安排到唐努乌梁海地区。中国陆军总参谋部的高层官员之间已经开始公开讨论对俄作战的一些问题,底下的参谋人员更是频繁调动,一些近年来在总参谋部表现出色的年轻军官开始被下放到北方各大军区任职——部队的频繁调动已经让中国陆军犹如一台庞大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当然中国不可能太过肆无忌惮,军队在向北方按计划有条不紊的以各种借口进行调动或是进行各种演习之外,在五月份谭延在杭州出席了全国陆海军军事工作会议,并且按照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先前在记者会上的消息,谭延整个五六月份都会在南方各省进行考察。
“子辛兄,许久不见,听说你最近又高升就任工业部部长了?”当接到好友来访的消息后,杭州市市长杨推掉了手头上的工作立刻让秘书将已经是工业部部长的郭正请进来。
郭正笑着走上紧紧的握了握杨的手说道:“比不得你市长大人厉害,我要进你这门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而你敲总统的门就跟进自己家一样……”
杨听后苦笑的摇摇头郭正坐下,而旁边的秘书听后却是惊讶万分—郭正来的时候可不是自报家门,秘书接到市政府门卫的通报后感觉有些蹊跷,这个人自称“告诉杨正平说我是郭子辛就行”。口气之大让所有人都感到有些诧异,谁不知道杭州市长是属螃蟹的,在江浙官场上一向横行无忌,这里的权贵都被他给得罪光了书也没有想到这个不怒自威的中年人居然是共和国的工业部部长,身边居然连一个随从也没带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到杭州市政府来找市长大人。
郭正坐下来将秘书递过来的茶杯放到一边说道:“先办正事,上个月总统接到你的来信说有人给你做对,我这次来就是帮你办这件事的,总统虽然在杭州不过公事繁忙已经劳心劳力,他说他就不来到你这里挨骂了,这是总统让我转交给你的……”
郭正和杨早在谭延刚刚主掌北洋的时候,就做为法律方面的人才被吸纳进入北洋幕友堂的,像他们这些当初的“老北洋”现在个个都是重权在握。不过杨在七年前便脱离了“谭系”集体,在江浙组建了“社会党”延在清洗江浙财团和地方党派的时候“社会党”可是为数不多避过一劫的地方党派——杨的“社会党”其党派经济来源并非是江浙财团,而是谭系资本下隐藏比较深的元庆机械厂和永利银行。
在谭延眼中杨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人物,虽然不适合在政治这个***里面混,但也不失为一个耿介书生的本色。他组建“社会党”后一直都不是很顺利因为江浙地区当时党派财阀多如牛毛,他杨在这里根本没有“根基”二字可谈过做为中国法律方面的权威,按理说杨还是可以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的,只是他为人耿介建立党派之后太过严苛不通和光同尘之道,很多冲着他名气而来的名流因为个人不检点而被杨扫地出门,党派资金严重缺乏,虽有杨勉力支持但也收效甚微。
不过杨地特背景可以瞒得过大部分人是江浙一带地高层官员心中却是非常明白。再加上杨虽然反出“谭系”但谭延对他并没有追究地意思而直接将其“空降”到江浙官场任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而谭延也算送佛送到西。用两个“马甲”来暗中支持杨并且帮助他引入人才和管理党派事务。这些都是杨擅长地东西算是将他给扶起来。在江浙财阀灰飞烟灭之后。社会党算是江浙地盘内有数地“大党”了。三年前杭州选举中社会党多名候选人参与竞选。杨更是拿下了市长宝座。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地新闻——像杭州市这样重要地城市。很难想象致公党会留给外人。可见当年传闻杨了谭延一说肯定是没有影子地事情。甚至杨还可能是谭延布置在江浙地一颗棋子。
杨任杭州市长之后做事雷厉风行。江浙财团虽然被谭延三下五除二地弄得元气大伤。但是江浙素来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一线省份。在大战爆发后工业增长地刺激也波及到了这里。但是杨对于新审批地工业企业卡地相当严格。杭州市范围内几乎找不到像其他省份那样多如牛毛地小化工厂。从这个角度而言。杨也许不清楚化工行业和其他重型污染企业对环境地破坏。但是像杭州这样风景如画地地区若是烟e;林立总是一件大煞风景地事情。
为此杨很是得罪了杭州地富豪。就算是江浙一带地富豪也是得罪了不少。不过真正让江浙富豪感到愤怒地是另外一件事——西湖。西湖风景美不胜收。但凡在江浙一带堪称顶级富豪地人都会想办法在西湖边上挑选一块不错地地方来修建私宅。而杨地想法颇为怪异——他认为西湖是所有人地西湖。富豪们在西湖修建了豪宅满足他们一己私欲之后。普通人若是再想从某个角度来观赏西湖地时候就不可能了。从去年开始杨便努力地和这些西湖边上地富豪们谈判。希望他们让出西湖。将西湖完整地还给所有人中间碰上通情达理地人还好说。但绝大多数地情况下杨都吃了对方地闭门羹。并且使他地名声在江浙一带“更上一层楼”——有人已经公开放话。杨休想在下次选举中获得高票。
杨疑惑地接过郭正递过来地文件袋。抽出一看不禁有些发呆——里面装着都是一摞地地产契约。而且都是西湖边上地豪宅。